求發展,是當今社會的主題。無論國家、區域、企業或個人,都離不開發展。而發展很多時候都與商業活動緊密相聯。如生產、經營、貿易等等。常言道,商場如戰場。凡商業活動都有成有敗,如何在通過商業活動謀求發展的過程中求之於勢而領先勝出呢?
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孫子是怎麼說的。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在商業活動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誠信經營屬於「以正合」的範疇,做到這一點不需要足智多謀。但做到「以奇勝」就很難了。如何出奇制勝?結合《孫子兵法》和現代商戰實踐,要想出奇制勝,必須具備三點:一是要有「以奇勝」的勇氣;二是要有造勢能力;三是要善於借勢。
先說要有「以奇勝」的勇氣。有一幅對聯:恆心搭起通天路,勇氣衝開智慧門。這是從一般的哲理方面來說的。在戰場,勇敢或怯懦除了適用上述意義外,還是事關「勢」的非常關鍵的問題。如孫子說:「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你沒有勇氣,就不會有信心,你沒有信心,你的員工也就沒有信心,而沒有信心就沒有幹勁。這種情況下別說出奇制勝,恐怕連正常運轉都難以維持。因此,沒有一往無前的勇氣,是不可能「以奇勝」的。
再來看看造勢能力的重要性。孫子在《兵勢篇》中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孫子把「以奇勝」與造勢緊密結合起來,說明要想做到「以奇勝」,造勢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現實生活中的廣告、用流量吸引眼球、字節視頻推送等等,本質上都是一種造勢。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因此可以說:誰的造勢能力強,誰就可能在商戰中搶抓佔先機。
最後談談借勢。世界上可借的勢很多,關鍵是你善不善於借勢。例如:2019年4月1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公布日本的新年號「令和」,這是國家層面利用年號借勢;新年號公布不到1小時,可口可樂延續一貫在包裝上做文章的玩法,立馬在東京新橋站前的farocity大廈一層推出了2000瓶限量的「令和可樂」,這是企業層面在營銷借勢;2019年4月10日晚9時後,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了黑洞「真容」,很多品牌把圖像部分將黑洞形狀與品牌、產品形象相結合,文字部分以「探索」、「引力」等為主題利用黑洞借勢,這也是企業層面的借勢;個人寫文章、說服人引用論據,這是個人層面最普通的借勢。可以說,只要你有「以奇勝」的勇氣,你就能找到可以借用的勢。
或許有人說,上班打工,不需要借什麼勢。那麼請聽一下講產品課的梁寧老師說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一生,只能收到點狀努力的計時收益,從來沒有享受過哪怕一次線性周期的成果回報,這就叫窮人勤奮的一生。」只要不想當一輩子窮人的人,他遲早會想到投資,甚至想到創業。那麼,想投資、想創業的人或者創業處在剛起步的創業者又該怎麼借勢呢?
個人在發展上的借勢,就是在選擇工作、創業行業這個「點」時,要考慮這個點所聯繫到的線、面、體是否有發展前途。打個比喻,十年前二個人同時選擇工作,一個選擇了騰訊,一個選擇了報社。兩個人都努力工作十年後,巨大的差別出現了:選擇騰訊的人很可能年薪百萬且成為被爭創對象,而選擇報社的人可能會面臨二次擇業。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兩個人所選擇的點背後所連接的線、面、體不同。如果把個人的努力看作一個點,這個點如果不是在一個日益發展的線面體上,再怎麼努力,也難以實現財富自由。
企業的借勢,首先是在戰略上借勢。而戰略的核心是定位。戰略定位有三個要點:「品牌是商業競爭的基本單位;戰略應該自下而上產生,而不是自上而下產生;戰略就是建立認知(亦即搶佔顧客心智)」。因此戰略層面的借勢在點線面體選擇上更為重要。需要說明的是,點線面體思維繫由曾鳴教授在《智能商業二十講》中提出的,後來得到APP的專欄老師梁寧在《產品思維30講》中,把曾鳴教授的戰略思想做了進一步的發揮。在戰略課程中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人不多,可以說,在中國千億美金市值的企業裡,既能擔任過核心高管、又擁有商學院戰略教授身份的人沒有第二人。雕爺聽了點線面體思維後說:「戰略不聽曾鳴言,百億市值也枉然。」
借勢發展,既要有「以奇勝」的勇氣,又要有造勢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善於借勢。縱觀成功的企業,大多離不開這三者。有的借了時代的勢,有的了發展潮流的勢,有的借了科技的勢。而「勢」,不僅有大勢小勢,還有明勢暗勢。因此借勢要借大勢,能看到尚不明了但必將成為大勢的「勢」,提前選取切入點進行借勢布局,必然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