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企業面對的是紛紜複雜、競爭激烈的「經濟戰爭」,應採取怎樣的戰略戰術,才能不斷獲勝成功呢?從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並被經濟列強奉為「兵法聖典」「商業天條」的《孫子兵法》中,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
《孫子兵法》可以說是一把研究制勝之道的鑰匙,誰先拿起它,誰就有可能先打開通向成功的大門,正是它給一些成功的經營者指出了許多制勝之道。僅從下面一些兵法要訣中,就可以使我們領悟到古代戰爭規律和現代經營方式之間的微妙的聯繫。
一、「多算勝、少算不勝。」
其意思是說:在開戰之前,計算周密,勝利條件多,可以勝敵,計算不周,勝利條件少,不能勝敵。
企業經營管理何嘗不是如此呢?每一項經營活動之前,企業領導者都需要經過精心謀劃,廣泛地調查、深入地研究、周密地論證。既要了解市場的需要,經營的條件,又應了解投入的效益,成功地把握。同時,還應設想到營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只有科學地決策、正確地計劃、認真地實施,才能夠成功。決策前還應注意集思廣益,汲取各方面的意見,尤其是重大的決策,更不可輕率行事。尤其應走「多算」制「勝」的路。
二、「上兵伐謀。」
其意思是說:最好的用兵方法是以謀略取勝。
許多成功的企業都十分重視經營謀略,孫子在《勢篇》中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於天地,不竭如江河。」這是講,大凡作戰,一般都以正兵當敵,以奇兵取勝。所以,善於出奇制勝的將帥,其戰法如天地那樣變化無窮,像江河那樣奔流不竭。這裡對於用兵的謀略,強調了出奇制勝。日本的企業家對此理解很深,他們說:就企業而言,假如制定了一個對手意想不到的奇招。這樣才容易獲得成功。我國許多企業也注意運用出奇制勝的謀略。象不斷更新產品一個,不斷更新經銷的辦法。一家電冰箱廠,苦於某省群眾不認識自己的產品,難以打開銷路。他們便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在那個省的報紙上開展該產品知識的有獎徵答賽,以冰箱作為獎品獎勵優勝者,參賽者只要細心就可以從報上找到答案,結果很快打開了冰箱在那個省的銷路,收到了較好的效益。
三、「能擇人而任勢。」
孫子在《勢篇》中提出: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其意是:善於指揮打仗的將帥,把注意力放在「任勢」上,而不苛求部屬,因而他就能選到適當的人才,利用有利的形勢。
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用人。時常會發生這樣的事,一個人用對了對企業的發展起了很好的作用,用錯了一個人則給企業惹出了亂子,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所以人們強調「知人善任」,並把用人不當作為管理上的一個禁忌。A市一化工廠廠長,因涉嫌有挪用公款行為,被司法部門傳訊。因此,主管部門決定撤掉了他的職務,雖後經查證,數額很小,不再追究了,但上級部門認為這人有毛病不再用了。B市領導聞訊後,了解到那個廠長儘管有點毛病,但具有經營才能,便大膽任用他擔任了本市一個多年虧損的化工廠的廠長。他果然不負眾望,帶領全廠職工,僅一年就扭虧增盈了。成了得稅大戶。而A市那個化工廠卻由盈利變成了虧損的了。撤掉這個廠長,是由於「責於人」所致,而啟用這個廠長的B市,則是成功在「能擇人任勢」上,應當說是高明的。
四、「上下同欲者勝。」
這裡的「同欲」是同心、齊心的意思。整句話是說,上下齊心協力的,會勝利。
現代的企業亦然如此。企業能否有凝聚力,上下是否齊心協力,也是企業經營能否成功的重要條件。企業要做到「上下同欲」必須使企業全體成員明確企業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企業的興衰和企業的每個幹部職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通過宣傳教育、科學管理、行政手段或者通過建設企業文化、實行種種激勵,使職工把企業看成是自己的家,樹立同舟共濟的意識,兢兢業業為企業發展積極做貢獻。
五、「取敵之利者,貨也。」
這裡的貨是財貨,指用財貨獎賞的意思。這段話是說:要想奪取敵軍的資財,就是獎賞士卒。它反映了孫武的一個重要的治軍思想。
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便是物質激勵。在企業經營中,要想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必須重視物質激勵。尤其是對於企業經營做出重大貢獻的部門和人員,更應當採取相應的物質激勵政策,如實行效益工資,對政績突出者給予重獎等,用以保護和激發他們的積極進取精神。
六、「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
《孫子兵法》中先後兩處提到這個見解,一是在《軍爭篇》,一是在《九地篇》。其意思是說:不了解列國諸侯的計謀,不能與其結交。
在企業步入市場經濟大潮之時,對外交往日益增多,在複雜的企業外交中,尤其應妝以此為鑑。每個企業都十分注意自己的利益。在對外交往中,首先要摸清對方的底數和心機,在對對方的情況了解不夠,或者對對方的計謀了解不準的時候,不能輕易與之進行一定程度的結識和交往。尤其是合作、聯營等業務的交往。有的企業由於輕信熟人的介紹,為他人進行信貸擔保,結果使本企業受到嚴懲的損失。這就是不察而交的結果。
七、「屈伸之利。」
意思是說,在戰爭中,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行動方針,適應情況的變化,伸縮進退,根據情況,該屈就屈,該 伸則伸,這樣最為有利。
企業在市場中也是如此,市場的情況是千變萬化的,因此,企業的經營者也應當審時度勢,機動靈活,伸縮進退。在經營中,應結合實際決定在哪些方面開發適應內外條件的新項目、新產業,在哪些方面縮小自己的經營規模和產品品種,而不能「以不變應萬變」搞幾十年一慣制。要注意發揮本企業的經營優勢,揚所長,避己所短,開發出有前途的拳頭產品,取得良好的效益。
八、「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意思是說,平素士兵所以能夠認真執行命令,是由於將帥和士兵相互信任的緣故。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孫武講要「令之以文,齊之以武」。就是說要用政治、道義來教育士兵,用軍紀軍法來統一步調。這無疑是軍隊能夠打勝仗的道理。
作為企業經營領導者和職工之間能否建立密切的互相信任的關係,也是企業成功的重要條件。領導者除自身要樹立良好形象外,還須通過教育和溝通,來取得職工的信任。假如沒有幹群的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和團結一致的奮鬥,再高明的指揮員也是難以有所作為的。因此,企業領導者必須特別重視「與眾相得」即互相投合,取得職工的信任的支持。這既是軍事上制勝的法寶,也是企業經營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作者: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