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AR-T技術,看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投資價值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智通財經APP

隨著A股大白馬長春高新(000661.SZ)14日罕見封死跌停,單日市值蒸發167億元,按照最新股東戶數88970戶計算,人均虧損18.8萬元。似乎再一次證明了醫藥板塊投資邏輯:傳統大單品製藥公司缺乏長期投資價值。

畢竟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如信立泰的大單品氯吡格雷增速下降以後,股價從2018年起持續下跌了3年;華東醫藥的阿卡波糖增速還很高的時候,機構也如法炮製漠視了其3年;麗珠醫藥(01513)參芪扶正注射液被列入輔藥後,股價大起大落2年多……

此後的集採對傳統大單品製藥公司的威脅就更不言而喻了。

既然傳統大單品製藥板塊既缺乏長期投資價值,也面臨被政策擠壓的風險,二級投資者該如何梳理自己的倉位?

帶著對這一迫切的市場問題,我們不妨將思維縮小,你會發現暫時安全的無非兩方面:其一真正的創新藥,這一點信達生物、百濟神州等未盈利的生物醫藥們足可體現;其二器械技術,高瓴等大基金偏愛的微創、啟明等等。若出於資金端更安全的考慮,完全可以將二者結合,直接選擇創新藥技術,比如港股的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

智通財經APP為什麼說其最安全,對醫藥資本市場稍微了解的投資者肯定知道,中國生物科技服務做的是以精準醫療為切口,玩的前沿、技術頗為複雜的CAR-T細胞免疫療法,而當前業內並沒有明確把CAR-T歸類為藥品或技術單項,因為細胞免疫療法過於特殊,既要像創新藥(細胞產品)一樣接受嚴苛的多次臨床認證,又要像技術(非基因改造及基因改造)一樣形成科學規範、便捷化操作。

創新藥疊加新技術,CAR-T顯然成為醫藥市場追逐的熱點賽道。正因如此,中國生物科技服務在過去的4年多時間裡漲幅超過6倍,而光今年上半年股價區間最大漲幅就近140%,不得不說該公司走了一條「康莊大道」。

CAR-T市場廣闊,潛力大

為何說中國生物科技服務走了一條「康莊大道」。

這還得從CAR-T在癌症領域的誕生說起。癌症在2020的今天,已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健康問題。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範圍內新增癌症病例1410萬,820萬人死於癌症,預計未來20年新發病例數將增加70%。

智通財經APP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預計有429.2萬例新發癌症病例,281.4萬例死亡病例,相當於每天12000人新患癌症,7500人因癌症死亡。而7年前,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中的數據:中國每年新發癌症只有312萬,因癌症死亡超過200萬。這意味著癌症發病從2012年的每分鐘6人確診患癌症,到2015年這個數據已經成長到每分鐘8.3人被確診患癌症。

面對嚴峻的形勢,近年美國和中國相繼提出精準醫療計劃,攻克癌症已成為該計劃的重點關注問題。

政策支撐+市場保障,各大生物科技企業開始「植樹造林」,畢竟,拔得頭籌的一能賺大錢,二能豎起強大社會責任形象,被後人銘記,於是抗癌藥嶄露頭角。

但抗癌藥物(包括靶向藥物)往往只能延長病人壽命、增加病人生活質量、把癌症控制成像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疾病。描述抗癌藥物有效性的指標是「1年存活率」,「5年存活率」等等。但這些均不能實現「徹底」根治癌細胞,往往是藥一停,癌細胞就會再復發。所以,科學家們開始搞細胞免疫療法,從源頭掐死癌細胞。

CAR-T細胞免疫療法就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已出現多年,但近幾年才被改良使用到臨床上的新型細胞療法。和其它免疫療法類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癌細胞,但是不同的是,它即是一種創新藥,更是一種細胞療法。

CAR-T治療說複雜也複雜,畢竟是生命科學「黑」技術,那化繁為簡其實就五步:

第一步,從癌症病人身上分離免疫T細胞,也就是「種子」;

第二,步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給T細胞加入一個能識別腫瘤細胞,並且同時激活T細胞殺死腫瘤細胞的嵌合抗體,T細胞立馬華麗變身為高大上的CAR-T細胞。它不再是一個普通的T細胞,它是一個帶著GPS導航,隨時準備找到癌細胞,並發動自殺性襲擊,與之同歸於盡的「恐怖分子」T細胞;

第三步,在體外培養,大量擴增CAR-T細胞,一般一個病人需要幾十億,乃至上百億個CAR-T細胞(體型越大,需要細胞越多);

第四步,把擴增好的CAR-T細胞輸回病人體內,就好像去打疫苗;

第五步,白衣天使們嚴密監護病人,尤其是控制前幾天身體的劇烈反應,比如毒副作用(Cellectis不就因為這一步,出現副作用而被叫停麼),一旦控制住,這個療法就成功了。

以最早接受CAR-T治療的一批人為例,有30位白血病病人,他們都已經歷了各種可能的治療方法,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其中15位甚至進行了骨髓移植,不幸的是都失敗了。

可在CAR-T細胞免疫療法下,其中有27位病人的癌細胞治療後完全消失,20位病人在半年以後複查,仍然沒有發現任何癌細胞。最開始治療的一個小女孩,現在已經兩年多了,複查體內仍然沒有任何癌細胞。簡直神奇!

CAR-T細胞免疫療的神奇,發展到2017年,吉利德的Yescarta和諾華Kymriah獲批准後,全球CAR-T市場由2017年的約1300萬美元增至2019年的約7.34億美元,預期於2024年將進一步增長至47億美元,並於2023年增長至181億美元。2019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5.3%,2024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5.0%。

儘管中國目前尚未有獲批准的CAR-T產品,但由於預計即將推出新產品,中國的CAR-T市場預期將於2021年增長至人民幣6億元。由於確診癌症患者上升、負擔能力提升以及利好監管環境,中國CAR-T市場預期將於2024年增長至人民幣54億元,並於2030年增長至人民幣243億元。2024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8.7%。

中國生物科技服務有望借力拔頭籌

雖然國內還沒有獲批准的CAR-T產品,但由於市場定量龐大,近幾年也湧現出許多CAR-T玩家。其中,中國生物科技服務就憑藉控股公司隆耀生物就有望吃到第一波紅利。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2018年7月,在剛納入MSCI香港微型股指數,中國生物科技服務便發出公告,宣布以2.27億元人民幣收購及入股上海隆耀生物科技67%股權。其中,包括以現金支付7999.8萬元;按發行價每股2.00港元溢價22%發行代價股份;及按每股2港元發行合計額外獎勵股份。

為了67%的股份花費2.27億的巨資,中國生物科技服務這筆錢花的值不值?

事實上,在傅陽心、楊選明等領銜的強大科學家團隊代領下,隆耀生物2014年就已嶄露頭角,尤其是構建2nd、3rd代CAR-T實驗室製備技術。這個技術也為其後面的將OX40作為共刺激受體,做更強的腫瘤殺傷效能與更持久的自我擴增能力「並聯」技術打好了基礎。把這個技術用直白話解釋,就好比現在生物醫藥企業們爭先恐後地搞的PD-1聯合用藥。

與此同時,智通財經APP查詢到,隆耀生物用於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現貨」CAR-T候選產品UCARTcells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NCT04166838)。可謂十足的國內「現貨」CAR-T大佬。

2個月後,中國生物科技服務再次宣布與隆耀生物以及通用電氣醫療訂立工藝開發協議和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適應自體和異體細胞的個性化定製及可多元重組的先進配套自動化封閉系統生產工藝,以加速細胞類藥物由科研向產業化的升級。

兩次戰略布局,中國生物科技服務既獲得了已成型的CAR-T產品,在免疫療法第一正營站穩腳步,又實現了與通用電氣醫療技術的對接,2.27億的花費簡直一舉多得。

畢竟,參考國內CAR-T百億級別市場與GE醫療在外資藥企中的話語權,以及未來隆耀生物若有大的資本運作,採取單獨上市,這筆戰略投資無疑為其找到了一座「金礦」。

精準醫療逐漸釋放價值

除CAR-T產品外,智通財經APP還觀察到,中國生物科技服務在立足自己的檢測本業從2018年起就開始不斷併購,擴大自己的精準醫療領域布局。

如2018年4月,該公司公告以500萬美元入股美國器械公司Broncus Medical Inc。提及Broncus,全球多家知名醫院都有購入其檢測器械設備,而截至目前Broncus擁有超過73項專利,其LungPoint增強現實導航系統和Archimedes計劃系統已獲得FDA,CE和中國藥監局的批件。

更重要的是,Broncus計劃於2020年底在香港上市,這對中國生物科技服務而言,所持股份顯然有升值機會。

2019年1月,中國生物科技服務又以500萬美元入股(B輪)美國的Pillar Biosciences,B輪投後估值約為9000萬美元,Pillar目前正在進行C輪融資,C輪投前估值12000萬美元,預計今年中完成。已經向美國FDA提交了第一個癌症panel的上市申請,預計2020年底獲得批准。

與此同時,該公司中央實驗室也與Pillar Biosciences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港成立合資企業亞洲分子診斷中心,為香港癌症檢測領域引入了源自於哈佛大學的國際先進技術。目前,亞洲分子診斷中心已經入駐香港科技園。

2020年6月,中國生物科技服務控股有限公司與華大健康香港有限公司及香港前醫管局主席、現任全國政協常委胡定旭先生成立了華昇診斷中心,引進華大基因的火眼實驗室,華昇目前每天的檢測量已達13萬人份/天,截至2020年9月12日已經累計檢測180萬份,在香港的市場佔有率接近於100%。市場佔有率之大,華昇診斷中心也多次受到香港政府高層的考察。

看到核酸檢測,想必大家都會聯想到A股的華大基因、三諾生物、邁克生物、明德生物等,這些股票年初至今股價累計漲幅均在150%,可謂是一騎絕塵。而香港政策承接方為華大基因,同時華昇診斷中心又屬於合資公司,中國生物科技服務顯然名正言順成為了港股檢測最純正的本土概念股,這塊利潤只多不少。

綜上所述,鑑於CAR-T「創新藥+新技術」的安全邊際,以及精準醫療帶來的穩定紅利,中國生物科技服務憑藉獨特的產業鏈條優勢,有望令市場傾巢而動,推動其二級市場的表現。

相關焦點

  • 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新一代CD20靶向CAR-T在小鼠體內顯示出...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發布公告,該公司非全資附屬上海隆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省人民醫院和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開展了關於上海隆耀自主研發的新一代CD20靶向的自體CAR-T的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現將該項目背景以及所取得的進展情況公告如下
  • 港股異動︱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漲超6% 首三季度業績扭虧為盈...
    2020-11-26 09:55:56 來源: 智通財經網 舉報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國生物科技服務
  • 中國金斯瑞生物科技CAR-T技術 療效突出
    中國金斯瑞生物科技CAR-T技術 療效突出2017-06-09 23:42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中國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附屬公司南京傳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傳奇」)自有CAR-T技術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取得良好成果,在臨床癌症治療法中有重大潛力。
  • 中國生物科技服務(8037.HK):自主創新CAR-T療法的明日之星
    繼傳奇生物之後,誰會是CAR-T療法的明日之星?在港股中,中國生物科技服務(8037.HK)也是一家CAR-T細胞免疫療法的標的,近期股價表現十分優異。公司自2020年5月5日以來已經上漲超75.5%,最近兩日更是漲幅連續超過10%。
  • 生物科技板塊投資價值分析
    ,因此該股是一個極具中線投資價值的品種。  同時對涉足生物技術食品行業上市公司也作簡要介紹:  古越龍山(600059):公司確定「以黃酒主業為基礎,積極發展黃酒相關產業,開發黃酒延伸產品,涉足高新技術,重點培育生物化工工程」的發展規劃,投資272萬元與無錫輕工大學科技開發工程總公司合資組建「紹興古越龍山生物製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20萬元,無錫輕工大學科技開發工程總公司以經評估後的靈芝營養液(精粉)的生產技術無形資產作價
  • 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布關於CAR-T臨床研究進展
    CEO章方良醫谷微信號:yigoonet第一部分:事件起因10月28日,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發布公告,在CAR-T方面取得了進展,發布公告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跟合作醫院在周六下午蘇州的一個血液病會議上要公開一些關於
  • 揭秘基因合成,探索投資價值 ——南京大學MBA走進金斯瑞生物科技...
    金斯瑞主要提供生命科學相關的生命科學研究服務、生命科學研究目錄產品、臨床前藥物研發以及工業合成生物產品,目前是全球化的生命科學研發及應用的服務和產品供應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合成服務供應商,在合成生物學應用和產品領域擁有良好口碑,廣受讚譽和信任。
  • 中國生物科技服務:一個創新型細胞治療企業的發展樣本
    在「治癒癌症」這一宏大目標的吸引下,有志於此的生物科技企業投入了免疫治療的戰役中,中國生物科技服務也在其列,其子公司上海隆耀生物就以T細胞免疫治療為主要方向。 中國生物科技服務董事會主席劉小林對此很有信心,「技術上我們屬於第一梯隊,針對液體瘤的第一代療法用的都是CD19靶點,我們用的是CD20靶點和CAR-T-OX40增強型CAR結構,臨床病患觀察28天後的完全緩解率和部分緩解率非常高。
  • 廣州獲評「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 成為全球生物醫藥...
    南方網訊(記者/湯文詩 蘇夢茹 通訊員/穗商務宣)9月27日至29日,第五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簡稱「創投大會」)召開,廣州市榮獲「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獎」。論壇現場(通訊員供圖)「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綜合排名發布據悉,「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評價」項目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簡稱:RDPAC)、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簡稱:中國藥促會)聯合發起,項目選取我國當前布局生物醫藥
  • 金斯瑞生物科技一個月暴漲150% CAR-T是概念炒作還是技術革命?
    而對於金斯瑞生物科技這種市值並不算小的公司,一個月能有超過150%的漲幅就並不算多見了。事實上,這家公司今天的市值已經超過了430億港元。  時間再往前推,早在2014年6月,只有19名員工的 KITE 生物技術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一天之內狂攬1億3千萬美金!僅僅過了兩個月,同樣不到20人的JUNO生物技術公司對外宣布,成功地一次性融資1億3千萬美金,這樣JUNO一年之內已經融資超過3億!  這兩個小公司沒有任何收入,沒有一個上市的藥物,憑什麼如此受投資人的歡迎,而紛紛向它們送錢?
  • 2017年中國最具投資價值10大服務機器人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上半年,有百餘家上市公司併購或者投資了機器人、智能自動化項目,而國內服務機器人科研機構及企業總體數量甚至超過了2000家。通過企業品牌、產品設計、市場空間、研發實力、專利數量等多個參數綜合評估,整理出目前國內最具投資價值的10大機器人企業(排名不分先後)。
  • 科技公司能不能做價值投資?
    作者 | Yahui Wei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編者按:從全球價值體系的脈絡和產業分配的情況,結合全球科技發展的脈絡,我們可知底層物質的認知決定了上層方法論。現在投資延用的方法論是機械運動論,即牛頓時代簡單的因果論、線性運動,從初始值通過一定的規律預測未來值。
  • Peter Thiel如何投資生物科技公司
    畢竟,有一個名為OncoMed的生物技術公司,使用類似的方法和藥物治療癌症,可是它的估值卻遠遠不及Stemcentrx。實際上,生物科技股已經被投資者哄抬到難以置信的程度。在過去的3年裡,有大量的生物科技公司走上IPO之路,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比歷史同一時期上漲了250%。這部分原因要歸功於大家對新療法的樂觀態度,比如一款治療C型肝炎的藥物打破了以往藥物的銷售記錄。
  • 軟銀中國投資神念科技
    2013年11月6日,軟銀中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神念電子科技(無錫)有限公司。
  • 萬孚生物榮獲2019年度金牛最具投資價值獎
    中證網訊(記者 萬宇) 11月19日,由中國證券報、海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第22屆上市公司金牛獎頒獎典禮」在海口舉行,萬孚生物(300482)榮獲2019年度金牛最具投資價值獎。
  • 中國公司最近一季度投資更多的美國生物科技公司,是去年同期的11倍
    根據彭博社的統計,中國投資者在 2018 年第一季度向美國生物科技公司投資了 14 億美元,佔了該領域總投資額的 40%。 2017 年第一季度,中國在這方面的投資為 1.26 億美元,只有今年同期投資額的 7%。整個美國生物科技領域也迎來了大量融資。
  • 千億細胞治療市場面臨變革,CAR-T該算藥品還是生物技術
    第一財經記者留意到,就在一個月前,國家衛健委曾公布《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旨在規範生物技術的臨床階段研究和轉化應用。西比曼生物技術有限公司CEO劉必佐對記者分析,中國的癌症患者數量很大,但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有限,而且目前細胞治療的費用比較高,所以衛健委這樣做的出發點是支持年輕科研學者創新、降低患者的醫療成本。但是劉必佐也表示如何規範化管理、如何保證藥品質量和安全還有待研究。
  • 人工智慧結合生物科技 未來哪些領域值得投資?
    他強調,不管是谷歌提出了AI,開發了Alpha Go,或是中國公司研究AI,九鼎投資的關注點並不在於某種技術是哪家企業推出的,而是在投資企業時選擇那些最優秀的企業。通常那些能夠改善社會效率、帶來更具性價比產品的企業標的更受青睞,而且他們能夠持續保持競爭優勢。
  • 中國石化資本公司投資入股抗疫生物晶片技術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劉楊)6月29日,中國石化集團資本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化資本」)宣布,投資入股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博奧晶典」),助力其發揮生物晶片領域的技術優勢,為疫情快速檢測、精準防控貢獻力量。
  • 百度智能雲的「價值投資」式發展思維
    不久前,Canalys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公共雲服務市場報告顯示,阿里、騰訊、百度分列市場份額前三甲,其中增速也基本遵循「排位靠前則增速更低」的規律,例如BAT「老三」百度智能雲收入同比增速97.9%,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然而,如火如荼的營收競賽背後,一個因素常常被忽略——雲計算巨頭們至今一直在虧損,公開可查的數據或表態中,金山等巨頭雲廠商實際上大多處於虧損狀態,盈利期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