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法國經濟學家阿萊斯提出的悖論實驗,此人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實驗遊戲開始:
實驗一:
A與B選一個
A: 100%的概率獲得100萬塊錢
B: 10%的概率獲得500萬塊錢,89%的概率獲得100萬塊錢,1%的概率獲得0元
C與D選一個
C: 11%獲得100萬,89%獲得0元
D: 10%獲得500萬,90%獲得0元
"實驗結果表明: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A與D,因為看起來,A的確很穩,而C,D都是大風險項目,所以D更好一點。
這看起來並沒有問題,但是它為什麼是一個悖論呢?"
我們用U(x)來代表滿意選擇函數
那麼A>B就證明 "U(100)>0.1U(500)+0.89U(100)+0.01U(0)
推算後得:
0.11U(100)>0.1U(500)+0.01U(0) (1)"
同時C
推導計算後:
0.11U(100)<0.1U(500)+0.01U(0) (2)"
"此時,(1)和(2)就是完全矛盾的結論,這也就是阿萊斯悖論。它證明了,人們選擇的時候,往往並不是完全理性客觀的選擇。
所以人們提出了行為金融學!-探討人們在沒有完全信息掌握下如何判斷,把人們的心理行為融入到投資分析中。"
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1979年特沃斯基提出的著名的「前景理論「」
研究出以下情況
當收益時 人們是風險厭惡
當虧損時 人們是風險喜愛
Option 1 100% 賺1萬元 50%賺2萬,50% 0元
Option 2 100% 虧1萬元 50%虧0元,50%虧2萬
"實驗結果是,絕大多數人,
在Option 1的時候選擇1,即:穩定收益時,風險厭惡
在Option 2的時候選擇2,即:虧損時候時,風險偏好"
所以人們在投資時,也經常出現,賺小虧大的情況,因為賺了趕快就落袋為安了,虧了的時候就喜歡等待翻本的機會,
但是在股市裡有很多情況下會等待很久很久的時間才能夠翻回來
"總結:這裡又出現了阿萊斯悖論的現象,我們將Option 2的數值均-2萬來看,其實就是100%賺1萬元,50%賺2萬,50%0萬,
也就是說其實它就是Option1.所以你的選擇應該是一樣的策略才對!但實際上人們因為心理因素,導致了更多會選擇不一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