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像中國的國家,滿大街的中國人和中文漢字,值得一遊

2021-01-08 山水叢林處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國家受到我國文化的薰陶和影響,特別是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如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等,這些國家的一些文化和風情民俗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我國文化的影響。前幾天去了馬來西亞旅遊,期間去了吉隆坡和馬六甲,對這裡的中國文化印象特別深刻。

馬來西亞首都、最大城市和世界一線城市吉隆坡,前往許多國家的飛機通常會在吉隆坡轉機,而吉隆坡的過境籤讓許多遊客在吉隆坡停留72小時,用這72小時感受吉隆坡及其不遠處的馬六甲。聽說這裡特別像中國,住在馬來西亞的中國人有20%左右,我決定到吉隆坡和馬六甲去一趟。

除了建築之外,最能體現中國文化元素的當屬漢字,下了車來到吉隆坡茨廠街不遠處的「關帝廟」,整個人都被迷住了,國內所見的關帝廟竟也可見。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軍關羽的廟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公關羽與孔聖人孔子齊名。這個關帝廟建於1888年,據說是當地政府在馬來西亞做生意時,由華人倡議,由當地政府出資修建的,就算不在家鄉,也算得上是寄託。

紅樓旁的茨廠街,也是遊客必去的地方,茨廠街是吉隆坡的唐人街,也是這裡最具華人氣息的地方,雖然佔地面積不大,但卻很熱鬧,尤其是在春節期間,到處掛滿了燈籠,張燈結彩,格外熱鬧。

乘2小時車程從吉隆坡到馬六甲,由於以前馬六甲被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國殖民,因此城市呈現的元素也是多樣化的,異域風情的建築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而來,也讓這個小城市一躍成為馬來西亞著名的旅遊城市,加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2008年,整個馬六甲市都被列為世界遺產。

除英國、荷蘭、葡萄牙等國的文化元素外,中國文化在這裡也十分盛行,特別是「雞場街文化坊」,隨處可見的中國漢字、廟宇、祠堂、飯館、集市等,是當年中國人下南洋的最佳見證,今天的雞場街是去馬六甲必打卡的景點,入口的公雞雕像就是這裡的標誌。

雞場街文化坊有一條主幹道,也是遊客最多的地方,到處都是中國人的面孔,除了遊客之外,大部分都是在這裡定居經商的中國人,基本上都是上世紀從廣東、福建、海南、廣西等地移民過來的中國人後裔。

看著這樣一座建築,作為中國遊客是絕不陌生的,甚至讓人感覺到自己此時此刻並沒有出國,而是置身於我國一個有特色的小鎮裡,熟悉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當然,除了逛街看建築外,大多數遊客來到雞場街都是衝著這裡的美食而來,雞場街的美食大多是經過改良的中式菜餚,店內的裝飾與國內的一些餐館基本沒有什麼不同,古色古香的味道讓人倍感親切。在語言方面,這裡完全不必擔心,大多數馬來西亞華人講廣東話、閩南語等等,正常的溝通和交流基本上沒有問題。

當然,也有遊客說越南其實更像中國,越南我也去過,可是在語言方面完全無法溝通,所遇到的漢字元素也不多。不知,你去過吉隆坡和馬六甲嗎?這給人的印象如何?

相關焦點

  • 東南亞最像中國的國家,滿大街華人和中文漢字,遊客稱感覺沒出國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國家受到我國文化的薰陶和影響,特別是東亞和東南亞等國家,例如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等,這些國家的文化和風情民俗多或少受到了我國文化的影響,我之前去馬來西亞玩了,我最近去了吉隆坡和穆拉卡州,我對這裡的中國文化要素印象特別深。
  • 世界最像中國的國家,街道上到處都是漢字,遊客們懷疑都沒出國門
    中國是世界上四個古代文明之一,自古以來,許多國家受到我們文化的影響和影響,特別是東亞和東南亞的國家,例如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等,這些國家的一些文化或多或少受到我們文化的影響,不久前我去馬來西亞訪問,期間去了吉隆坡和馬六甲,這裡的中國文化元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世界最像中國的國家
  • 為何日本很多字和漢字很像,難道是漢字演變的?網友:肯定是
    有許多遊客想要出國旅行,不管年輕的,還是上歲數的,都有一顆旅遊的心,對於去國外旅行,我認為最不方便的就是我們不懂他們的文化和文字沒有辦法很好的與他們進行交流與溝通,對我們的旅行生活造成了一些麻煩,影響我們遊玩的心情,對於我們周邊的國家來說,有很大一部分中國人會選擇去日本旅遊。
  • 它是和中國最像的國家,文化甚至都和中國相似,但卻不喜歡中國人
    古時候韓國的許多文明是在中國學習才擁有的,所以在韓國許多文化習俗都與中國相似,所以韓國被稱為是世界上和中國最像的國家,但是韓國輝煌的歷史和一直存在於韓國血液中的驕傲讓他們一直等待著崛起的機會,而之前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也將韓國推向了風口浪尖,在工業化之後的世界中,韓國第一次如此之近地接近民族的夢想。
  •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用中國漢字?新加坡和日本至今還在用?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漢字,是世界上表達能力最強的文字之一,漢字也是現存最古老的文字。數千年來對我國的文明傳承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在不同的時期,國土的變化和人員的遷移,要把我國的漢字帶到了海外的很多國家。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國外有哪些國家曾經使用,或者是現在還在使用漢字的。
  • 外國人眼中的漢字長什麼樣?另類視角看漢字
    記得S·H·E的《中國話》剛流行那會兒,歪果仁在中國還是很稀罕的,走在大街上會被圍觀的那種。我小時候就是被家長鼓勵過去練英語口語的孩子中的一個:「快!你過去跟他說幾句英語!」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超級球星貝克漢姆在左側腰間紋著一行中文: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 中國人寫漢字都快寫不過外國人了,你覺得你還像個「中國人」嗎?
    前幾天,我受邀跟隨一群國際友人共同前往位於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腳下的「華泉小村」參觀遊覽,這個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小村子是由已故「臺灣首富」王永慶之女王瑞華和臺灣教父級音樂人劉家昌聯手打造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存和宣揚中華傳統文化,並為當代的中國藝術家提供理想的創作場所。
  • 了解漢字,才能了解中國,它是中國人的驕傲,漢字的優勢是什麼?
    漢字與古埃及文字漢字是中國人最大的驕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如果沒有上個世紀50年代全面學習簡體字,那麼漢字2200多年來幾乎沒有太大變化。簡體字的好處是讓漢字更加簡單,也更加便於學習,大大的消減了中國的文盲率,同時也降低了中國人的交流成本,提升了中國人的交流效率,簡體字至少在我們這一代看來是功德無量的。中國漢字與古埃及文字形成鮮明對比。
  • 日本網友: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只因中國有一方面比日本強
    其實很多對日本文化比較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大串的日文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夾雜著幾個漢字,如果你細心一點的話,甚至會發現這些語句的讀音甚至都與中文有些類似,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網友在國外歷史論壇提出這一疑問:「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
  • 外國人採訪中國人:你還能寫出一些常見漢字嗎?路人的表現尷尬了
    近日魚魚小編看到外國人在中國上海的街頭進行了一次採訪,主題是關於中國漢字的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到幾個比較有趣的問題。重點則是:Can Chinese Write Their Own Language?——中國人能寫得出自己的語言漢字嗎?問題一:很多外國人覺得中文漢字很難學,你們同意嗎?
  • 英國人:為啥我們發明的英文鍵盤,中國人可以一上手就輸入漢字?
    比如今天要講的電腦鍵盤就是一個科技產物,然而它實際上是外國人發明的,一位英國人對此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為啥我們發明的英文鍵盤,中國人可以一上手就輸入漢字?」那麼大家是否有想過這個問題呢?你知道答案嗎?事實上,鍵盤的功能是非常多樣的,這也是因為計算機功能的強大。
  • 日本景區現中文塗鴉,中國遊客無辜躺槍 , 網友:怪漢字太有魅力
    五湖四海的遊客裡面有中國人,也有很多來自東南亞的朋友,當然歐美的也有。怎麼區分呢?除了看外貌特徵外,就是聽語言和看文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起來到日本欣賞美景,這本來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日本景區管理人員發現,有遊客用粉色螢光噴漆在景觀上塗鴉,由於塗鴉上出現了中文「生日快樂」的字樣,所以大家都認為這是中國遊客所幹的。所以這塗鴉真的就是中國遊客幹的?
  • 日本「雪鄉」遭破壞,被人塗鴉中文「生日快樂」,對此你怎麼看?
    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最近關於中國「雪鄉」旅遊的新聞一個接一個,先有「黑客棧宰客」,後有「黑導遊強賣」,可謂一下子把「雪鄉」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爭議不斷,同時也讓冬季「雪景旅遊」這個剛剛興起的旅遊新形態遭受了不少打擊。
  • 從俄語和俄國文化的全球困境,看中文和中國文化如何傳播
    而在東歐,俄語更是在一些國家成為禁忌!在烏克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喬治亞,俄語曾經是「普通話」,但現在誰敢在大街上大聲說俄語,誰就可能成為過街老鼠,面臨被群毆的風險!
  • 日本文字為何和中國漢字非常像
    公元前108年,漢武大帝平定朝鮮半島,漢字可能已經傳入了朝鮮。在公元3世紀的晉朝時期,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國的漢宗室之後-博士王仁將《論語》和《三字經》漢字傳入日本。靈巖郡百濟國遺址在漢字傳入之前,日本沒有文字,處於「口口相傳」蒙昧階段,使日本在彌生時代實現了從野蠻到文明的跨越。唐朝時期,中國國力空前強盛,漢字的進一步傳播推廣到東南亞地區,漢字在日本進一步普及。
  • 文字背後的未來世界:世界五大文字系統,漢字排名第三!
    漢字最大的特點是發音和文字不強對應,也就是說不同的方言系統在漢字系統中可以共存,中國有幾十種方言,但文字都是漢字。漢字具有適應性強、語法簡單、字詞靈活、簡潔高效的特點,在人類文字系統中獨樹一幟,也是人類流傳至今最古老的文字。漢字系統主要使用國家:中國、日本、新加坡、緬甸邊疆地區等,使用總人口約14.5億。
  • 漢字為何能令外國人痴迷?與英語相比漢字有什麼魔力?
    學習中文的外國人雖然少,但痴迷漢字的外國人可不少。有一個理察.希爾斯的美國人痴迷漢字20年,創建了字源網,專門研究漢字的起源和發展,其對漢字的痴迷令人動容。世界上有很多熱愛漢字的外國人,他們通過自學掌握了不少漢字,每天在網上討論漢字的構造和寓意,樂此不疲。還有很多外國人把漢字刺在身上,認為漢字很神秘,像神秘學中的符號。
  • 深度揭秘東南亞11個國家,最值得買房投資的竟是......
    2018年東南亞各國GDP排名前6東南亞中GDP排名最靠前的國家肯定是:印泰馬新菲越。但是從房產投資的角度,這個排名還得變一變。再加上近些年的產業轉移,泰國也接收了不少從中國轉移過去的製造業公司。雖然如今的泰國已經很難像十年前那樣房價瘋漲,但是從房地產上說,泰國依然是東南亞最值得投資的國家。
  • 外國人說起中文來,連中國人都怕|普通話|日語|漢語|英語|母語_網易...
    要是大學小語種專業,作業都像表情包,期末考試前通宵複習更是不堪回首的往事。當然,要讓外國人反過來學中文,好像也沒有那麼容易。雖然福原愛一口流利的東北話常被作為外國人學漢語容易的例證,但這似乎只能說明東北話的傳染性十足。因為,不光有福原愛這樣能和中國人對飆中文的,還有更多學漢語多年仍講不出一句完整句子的,甚至有搞不清身上漢字紋身意思的。
  • 日本人不解:為何中國人沒學過日語,卻還能看懂我們的「偽中文」
    日本人不解:為何中國人沒學過日語,卻還能看懂我們的「偽中文」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官方的語言和文字,但是事實並不是所有國家的官方語言和文字都是自己的,比如說新加坡這個國家,它在獨立後就將英語定位了自己的官方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