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完《我不是藥神》後,這位老奶奶又火了

2020-12-04 娛柒公子

一轉眼,追了一個月的《黑色燈塔》迎來了大結局,最後一章是《孝子鎮魂歌》。

這段故事主要聚焦時下較為嚴峻的養老問題,延伸開來的話寫本書恐怕都說不完整。

但劇情的開場很引人入勝,以十裡八村有名的孝子蘇大可弒母開局,他給母親餵下過量安眠藥後又摟著母親的屍體睡了一晚,自首後不僅拒絕律師提供法律援助,更是極力要求法院儘快判處自己死刑

隨著劇情的推進,蘇大可弒母案的諸多疑點也漸漸浮出水面。故事的最後也指出,蘇大可母親喝下的那杯安眠藥並非出自親兒子之手,而聽到母親說完那一席話後又親眼看著母親咽氣的蘇大可,卻無法原諒自己。

蘇大可的母親因一場車禍而導致癱瘓,之後又被查出患有肝癌晚期。臥病在床十年,兒子一直盡心盡力地伺候著自己。但與此同時,他也逐漸失去了社交圈、工作、愛情、還有自己的生活。

直到故事接近尾聲,葦青飾演的老母親才有幾句臺詞。但就是這幾句臺詞,讓看過的觀眾無一不被打動。就像她曾經在《我不是藥神》中說出「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時,一樣讓人過目難忘。

在母親看來,這杯子裡的過量安眠藥是是兒子親手調製的,理由則是為了自己擺脫肝癌晚期的痛苦。當她對兒子說完那句「我不怨你」後,毅然決然一口氣喝下一杯安眠藥時,被升華的不僅是這段表演,更是整篇故事的內核。

或許看過她表演的人會覺得,演技了得、天賦異稟,再往多了說,也不過是十分敬業、非常努力。

可如果了解她的過去,或許你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葦青的經歷很曲折,註定她對人生和生命的了解,比一般人多很多。

葦青是演員毛孩的媽媽,1948年出生在河南平頂山。

她真正進入演藝圈那年已經62歲,對比她的「起步晚」+「成名快」,她選擇演戲的原因則更是離奇。

50歲對於女人來說不僅是退休年紀,更是一種疾病爆發的年紀——更年期。每個女人都躲不過去,葦青也不例外。

更年期的併發症綜合症有很多,其中當屬抑鬱症最讓人頭疼。葦青就攤上了這個讓自己頭疼、家人也跟著頭疼的「病中病」。

這種事情三言兩語說不清,別說旁觀者無法感同身受,就連當事人都無能為力。患病的時候沒有傾訴的欲望也找不到發洩的途徑,病癒之後自己都納悶當初為什麼會那樣想那樣做。

所以在社會關係層面,更年期也好抑鬱症也罷,在很多人眼裡不過是「學術問題」——除了身處漩渦的自己,和不斷被波及的家人。

作為葦青的兒子,毛孩在媽媽患病的時候推掉了很多工作,就為了陪伴在媽媽身邊。但這樣就能緩解媽媽的病嗎?顯然不能。

在將近10年時間裡,葦青的病情不斷反覆,毛孩和毛毛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媽媽難過甚至傷害自己,卻無計可施。

直到機緣巧合之下,葦青踏上了演戲這條路。

那會兒毛孩正在演《炊事班的故事》,葦青閒來無事恰逢劇本缺人,她就親自上陣客串了毛孩所飾角色的母親。

戲裡戲外都是自己孩子,演起來倒也是得心應手。只是萬沒想到,葦青的「星途」從那天開始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從什麼時候葦青的知名度徹底打開了呢?其實就算她在《戰狼2》中的表演在可圈可點,真正讓老奶奶火出圈的還是《我不是藥神》。

那句「我想活下去」,分明就是曾和抑鬱症抗爭長達10年之久的她,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最大的信念。

等到了《黑色燈塔》,葦青所飾演的臥病在床10年的老母親也讓人難忘。很難說,那些臺詞中有幾句符合她曾經的想法,她身為一個曾被孩子悉心照料10年的母親,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外人也不得而知。

說句心裡話,在葦青這個角色出現之前,《黑色燈塔》的這個故事挺「誤導」人的。

前面的劇情,不管是兒子蘇大可自己的表現還是外人的證詞,無一不在塑造著一個專制的母親+懦弱的兒子。

所以在沒看到最後一集之前,很容易產生「愚孝的鎮魂歌」這種錯覺。

葦青憑短短幾分鐘的戲,簡簡單單的幾句臺詞,就徹底扭轉了整個故事的感情基調。

想想也是,臥病在床深受病痛折磨,還要操心家裡的大事小情,難道真是她自己願意的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假,這經到底有多難、當事人到底想不想念、是不是不得不念?也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最清楚。

進一步講,或許正因為表演曾救過葦青的命,所以她願意傾盡心力地去對待每一個角色。

與之對應的是,無論她出演哪一部電影,無論她的戲份多少,都會帶給觀眾巨大的驚喜。

相關焦點

  • 全片臺詞不超過11句,章宇把「黃毛」演活——《我不是藥神》
    社會我黃哥,人狠話不多。說的就是章宇。《我不是藥神》,不僅把徐崢帶成了新生代流量小花,片中的另外幾個演員,憑藉著出色的演技,賺來觀眾眼淚的同時,關注度也譁譁往上漲。自稱「為了生活吃了屎」的王傳君,在《愛情公寓》的關穀神奇之後,演藝事業一直不溫不火。
  • 《我不是藥神》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為什麼說沒有劉德華就沒有《我不是藥神》。二零零五年,劉德華出資兩千五百萬,啟動了一項扶持新人導演的「亞洲新星導」計劃,用來資助有潛力的年輕人。當時還沒什麼名氣的寧浩,帶著《瘋狂的石頭》找到劉德華,沒想到劉德華看完直接給了他三百萬。
  • 我不是藥神:不甘平凡,卻又平凡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導演執導的電影,電影內容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一個神油店老闆賣印度格列寧的事情,由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等主演。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疾病面前,我們會恐懼,會想要活著。
  • 原來《我不是藥神》的「黃毛」生活裡長那麼帥,韓國歐巴的既視感
    由徐崢主演的劇情片電影《我不是藥神》,被觀眾稱為良心之作,影片有笑有淚,還有思考,擊中的是社會熱點話題,演員演技也個個在線,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王佳佳等演員所扮演的小人物,充滿了閃光點,最終影片取得了30.7億的超高票房,還獲得了很多獎項,實屬近年來難得的上乘佳作之一。
  • 《我不是藥神》大火後,徐崢和趙麗穎的這部電視劇又上新熱度!
    要說到徐錚,這兩年他的風頭可以說正盛了,他的「路囧」系列都得到了非常好的票房和口碑,近期的《我不是藥神》更是在社會上掀起了一個大的波浪。徐錚算得上是個實力派的演員。我們最開始見到他的時候,還是在《星光燦爛豬八戒》中,他是痴情的「朱哥哥」,那會的他其實還是很青澀的。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14年的藥神經歷
    豆瓣評分9.0《我不是藥神》只因火爆的點映和良好的口碑,電影的上映日期從7月6號8點提前到7月5號零點。到目前為止,在豆瓣有15萬多人給出了9.0的高分。過多的文字,無須贅述,這就是一部優秀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 動物世界和我不是藥神有什麼差距,看了這些你也許會明白
    電影《我不是藥神》和《動物世界》兩部作品居高不下,各有各的特色之處,但是總體來說,《我不是藥神》略勝一籌。當《我不是藥神》還排在榜首的時候,曾經排在第二的《動物世界》已經有所滑落。現在就這兩部電影來說一下不足和亮點所在,以下僅是個人意見和看法,不代表大眾。
  • 還記得《我不是藥神》裡的黃毛嗎?染了黑頭髮後,帥成韓國歐巴
    《我不是藥神》在影院看超級有感覺,不少觀眾在觀看的時候潸然淚下, 章宇是非常有個性的一位演員,在《我不是藥神》中出演黃毛,隨後在《我和我的家鄉》中飾演其中一個單元裡的警察
  • 她在《我不是藥神》感動了很多人,卻在電視劇《安家》讓又愛又恨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即使沒有看過也一定有所耳聞。《我不是藥神》概括來說是一個關於進口藥太貴的故事。徐崢主演一個賣假藥的商人程勇,由原本的利己主義者,轉變為為了病人能吃上救命藥,不惜坐牢的英雄形象。
  • 我不是藥神電影原型是什麼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什麼事件?
    進入暑期多部影片將要上映,其中徐崢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近日進行了點映,現場的觀眾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很多網友比較好奇這部電影有沒有故事原型?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 《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原型陸勇不滿:「我不是個藥販子」
    2018年,《我不是藥神》票房大賣30億元,電影評分高達9分,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卻說:「徐崢演的主角破壞了我的形象。」徐崢演得挺感人的啊,「藥神」本人怎麼會有意見呢?其實,這部電影的大火,讓慢粒白血病患者群體獲得了更多的社會關注和理解,這也是《我不是藥神》有價值的部分吧。對於本尊陸勇來說,他更希望拍一部完全不用改編的作品,他相信這已經能打動人了。今年年初,陸勇也儘自己所能,從海外購買了一批口罩捐獻出去,好人一生平安啊。
  • 電影《我不是藥神》生而為人,活著總是很艱難
    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大火,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觸動了所有人,讓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展現在眾人眼前,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生病了,你該怎麼辦?每個人都想活下去,可是活著的壓力是如此之大,活下去是那麼困難。沒有人能保證這輩子,你和你的家人都不會生病,正如電影裡說的那樣,生病了,我只想活下去,有錯嗎?可為什麼就這麼難?
  • 電影《我不是藥神》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分析
    二、《我不是藥神》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分析(1)心緒轉換的需要。《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而所展示的社會民生問題又是輿論焦點,社會公平、醫療首當其衝。在首映之前,通過大量的公關造勢,在觀眾心中已然形成對該影片的初識印象。
  • 中學生優秀作文:《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深入體會!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我一個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看完電影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我是真的被感動了,真的!《我不是藥神》的故事看似簡單,但卻來源於真實事件,當年的陸勇案也是喧囂一時,這部電影以此事為基礎做了戲劇化的改編,直擊社會的痛點,通過白血病人買仿製藥求生的事,由點及面,以小見大,觀影后的我們在感動之餘,更多的是思考,是感悟。電影給我的第一個觸動,是程勇砸錢,讓夜店經理上臺去給劉思慧跳舞的橋段。
  • 繼《我不是藥神》之後,又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上線,真實催淚!
    2018年7月5日上映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一上映就引起了巨大轟動,無數人看完後忍不住淚奔!太好看也太現實,真實又催淚,電影映射出了無數個普通人的生活現狀和得病後買藥難的困境,在社會上都引起了巨大反響。
  • 徐崢原來在拍攝《我不是藥神》之前,還有這麼多故事!
    而作為這一屆的金馬獎影帝獲得者徐崢,也是站在臺上暗懟巧妙回應,說到「相信中國電影會越來越好,最後我想說的是,我為什麼會緊張,因為這裡是專業的電影的殿堂,我們聚在這裡像一家人一樣,我相信中國電影會越來越好」。
  • 《我不是藥神》臺詞感動了很多人,態度感染了電影行業
    每當看完印度神級電影後,很多人都會反問一句:「中國啥時候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呀」。上周五《我不是藥神》一個由中國真實事件改編,反應社會本質的走心電影上映了。上周六一早在酸棗君的朋友圈裡是徹徹底底被徐崢的大電影《我不是藥神》給刷屏了。隨後酸棗君就和小夥伴約好要一起去欣賞這部神電影,到底是什麼魔力將徐崢這個油膩的中年大叔在一夜之間成為了頂級的「流量小生」。
  • 中國電影的英文譯名《我不是藥神》翻譯成了行屍走肉的活著?
    最近,新出來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火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和朋友圈,現在已經突破13億的票房,再一次祝福山爭哥哥,又在眾多電影裡」C位出道」了。第一部《Dying to survive》——《我不是藥神》那麼《我不是藥神》的英文名字是什麼呢?
  •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體現了普通人吃不起天價藥
    2018年,《我不是藥神》獲得了30億的票房,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很生氣,他說:徐崢扮演的主角完全破壞了我的形象。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圍繞白血病患者這類特殊群體展開,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讓我們感受到沒錢的無助。
  • 章魚挑戲眼光毒辣,今年最火的兩個實力派演
    從年初的紅海行動到上半年的我不是藥神再到近期的無名之輩。縱觀這幾部影片不難發現,這些影片的成功都離不開好演員的付出。紅海行動中的張譯,今年剛拿了百花獎的視帝,這樣的實力派,作品肯定不會差。另外兩部影片,更是好演員一抓一大把,並且,這兩部影片,帶火了兩個實力派演員,他們被稱為今年最火的牆頭,他們就是任素汐和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