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14年的藥神經歷

2021-01-09 A咖視頻秀

豆瓣評分9.0

《我不是藥神》只因火爆的點映和良好的口碑,電影的上映日期從7月6號8點提前到7月5號零點。到目前為止,在豆瓣有15萬多人給出了9.0的高分。過多的文字,無須贅述,這就是一部優秀的國產電影。

《我不是藥神》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徐崢飾演的程勇,現實生活中名叫陸勇,是一名白血病病患。他自己服用「印度格列寧」後,發現與正版藥藥效相同,便通過QQ群等方式向其他病友推薦,救活了許多人,因此被稱為「藥神」「藥俠」。

2014年7月22日,湖南省沅江市檢察院以涉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但上千名白血病患者聯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對陸勇免予刑事處罰。正是這樣的一場轟動一時的「假藥案」,讓我們認識到了今天電影的主人公:陸勇。

1968年,陸勇出生在江蘇無錫。2000,開始創業。兩年後,就在紡織廠初有成效的美好生活下,他發現自己患上了一種很嚴重的病:慢粒細胞白血病。

這種病有3個階段: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

在慢性期間還可以通過使用羥基尿、幹擾素或格列衛等藥物維持生命,但在加速期和急變期的時候這些藥物已經無力回天,此時需要更加強烈的方案,要麼通過骨髓移植,要麼就清除白血病細胞,恢復骨髓造血功能或回到慢性期,也就是所謂的化療(但治標不治本,只能暫時延緩病情)。

化療的痛苦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不是藥神》裡的呂受益就是如此,因為病情初期買不起格列衛藥品,到後期沒有合適的骨髓移植,只能忍受生不如死的化療,去尋求那一絲絲活下去的希望。

在醫生的建議下,還沒有找到合適骨髓情況下,陸勇選擇採取瑞士製造的格列衛來維持生命,但兩年後,由于格列衛的藥價昂貴以及其他各種醫療費用,數百萬存款已消耗大半,在病魔的逼迫下,陸勇去尋找新的治療方法,無意中,他不小心從韓國患者口中了解到了印度「格列衛」的存在。

印度「格列衛」其實是高度仿製品,他和瑞士的格列衛藥物性相似度達到99.9%,但價格確實天壤之別。瑞士格列衛市價2.35萬元一瓶,而印度的格列衛則是4000一瓶。巨大的價格優勢迫使陸勇放棄之前的藥物而選擇印度的「格列衛」。印度「格列衛」是通過印度政府啟用的「強制許可制度」為窮人製造的仿冒藥。陸勇在試用一到兩個月發現沒有副作用的情況下,在QQ群裡分享了自己的用藥經歷和買藥方法。因為很多人不熟悉英文,而找上陸勇讓其幫忙代買,從這以後代人買藥成為了陸勇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是並不想電影裡演的那樣,一開始程勇(徐崢飾)是為了牟取暴利,到後來才逐漸開啟人性的光芒。

現實中,陸勇從一開始就了散發著善良的光輝,在替人買藥的過程中從來沒有謀取一絲暴利。他說: 「說實話,我家裡條件比較好,自己也開廠,不需要靠這個牟利。所以做這件事,完全是為了幫助病友。正因為他的無償幫助使得很多的患者病情得到緩解,數年間,積攢了很多的人氣,他身邊的病友開始稱呼他為:藥神。

然而,2013年,陸勇因從銀行卡販賣團夥手中購買銀行卡向印度製藥公司匯款而被警方逮捕。一年多以後,陸勇被湖南沅江市人民檢察起訴,罪名是「有害信用卡管理」和「賣假藥」罪。即將面臨數年牢獄生活的他一直堅稱自己無罪。就在這時,檢察院收到了一封求情信,上面是1002名病友籤名的聯名書信。最終,法院撤回起訴,認定陸勇其行為並不構成犯罪,陸勇也驚險的躲過牢獄之災。

這場「假藥案」使陸勇成為當時人們熱議的話題人物,還登上了當時的主流媒體,被人稱呼為「藥神」「藥俠」。之後的04到18年的14年間,他一直在幫助「慢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今天,格列衛類似的相關藥品,也進入醫保,之前昂貴的「奢侈藥品」變成了現在的大眾病友的急需用藥,這可能是陸勇努力實現了的變化之一。他是患者心中的「神」,同樣也是我們心中的光明使者,把愛和光明傳遞給每一個真正需要的人。也感謝中國能有這樣的好電影,讓我們認識了這位「藥神」。希望中國多些這樣優秀的電影,去傳播更多的社會正能量。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原型陸勇不滿:「我不是個藥販子」
    2018年,《我不是藥神》票房大賣30億元,電影評分高達9分,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卻說:「徐崢演的主角破壞了我的形象。」徐崢演得挺感人的啊,「藥神」本人怎麼會有意見呢?可現實中,陸勇自己就患有慢粒白血病,要靠服用瑞士產的抗癌藥「格列衛」,但這種藥價格高昂,每盒就要23500元,一盒只能吃一個月,而且這藥不在醫保目錄裡。陸勇是個企業老闆,每個月幾萬塊對於他來說是小菜一碟,可對於廣大的普通患者來說,負擔確實很重。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當年為救人賣藥被抓,他的現狀如何?
    今天我們所講述的故事就是《我不是藥神》中由徐崢扮演的原型——陸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感人的電影,當年陸勇為很多白血病患者帶來福音。可是卻因從印度買仿製藥而被抓,這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大家為他請願。或許因為當時的特殊背景,讓陸勇因為病友的支持,讓他最終免於刑罰。
  • 我不是藥神電影原型是什麼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什麼事件?
    進入暑期多部影片將要上映,其中徐崢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近日進行了點映,現場的觀眾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很多網友比較好奇這部電影有沒有故事原型?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體現了普通人吃不起天價藥
    2018年,《我不是藥神》獲得了30億的票房,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很生氣,他說:徐崢扮演的主角完全破壞了我的形象。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圍繞白血病患者這類特殊群體展開,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讓我們感受到沒錢的無助。
  • 《我不是藥神》百姓救命的藥賣到2萬一盒,沒有錢就只能等死嗎?
    7月6日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爆了,被稱之為難得的國產好片,這部電影之所以這麼火爆,是因為他把現代醫藥的倫理衝突困境展露無遺,選取的藥物原型也是爭議最大的癌症神藥格列衛。我不是藥神讓很多人"先笑後哭"、感動不已的《我不是藥神》故事從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講起,神油店老闆程勇的平凡人生由此打破。主人公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
  • 《我不是藥神》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為什麼說沒有劉德華就沒有《我不是藥神》。二零零五年,劉德華出資兩千五百萬,啟動了一項扶持新人導演的「亞洲新星導」計劃,用來資助有潛力的年輕人。當時還沒什麼名氣的寧浩,帶著《瘋狂的石頭》找到劉德華,沒想到劉德華看完直接給了他三百萬。
  •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湖南檢察真實案例
    「邊看邊哭,哽咽聲一片……」 沒錯,你知道我說的就是神劇—— 《我不是藥神》 「藥神」在朋友圈刷屏,看過的朋友紛紛表示笑中帶淚。 故事的現實原型陸勇是位慢粒白血病患者,在高藥價的逼迫下,走上了海外代購國外仿製藥的道路,他也通過網購的信用卡為很多病友代購了這種藥物,被稱為「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 我不是藥神 誰才是中醫藥裡的抗癌神藥?
    【天地網訊】    近期,一部名叫《我不是藥神》的影片即將登陸各大影院,電影還沒上映,各大社交媒體讚譽不斷,我們的朋友圈已被刷爆。為何這部片子會有這麼高的關注度?西藥如此之貴,哪怕仿製藥也貴的嚇人,那中醫理論裡面有沒有好的抗癌神藥呢?
  • 原子智庫 | 又一現實版《藥神》? 上海醫生海外買疫苗遭重判
    另一版本的《我不是藥神》電影《我不是藥神》近期大熱上映,主角原型陸勇的事跡被很多人知曉。另一起「我不是藥神」事件引起媒體關注。6月27日,上海美華婦兒醫院原院長郭雨橋(原名郭橋)涉嫌「銷售假藥罪」案,在上海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審理。
  • 中學生優秀作文:《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深入體會!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我一個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看完電影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我是真的被感動了,真的!《我不是藥神》說的是主公翁程勇,在機緣巧合下成為了印度仿製抗癌藥的中國區代理,通過買仿製藥發家致富,最後正版藥公司的述求下他退出了,可後來發現,曾經在他這裡買藥的患者陷入了困境,因為缺藥而死,心有愧疚的程勇決定為了患者鋌而走險,再一次以成本價向患者出售正版上萬元的仿製藥,最終因為「走私假藥」而被捕。最諷刺的最心酸,最荒誕的最現實。
  • 直播微視評:誰也不是藥神 也別把板藍根當神藥
    可縱觀這麼些年的新聞,但凡有讓人憂心的傳疾染病出現,板藍根都會火一把,從非典到甲流,從禽流感到手足口,好像只有你沒想到的,沒有它治不了的,敢情這板藍根,才是萬能的所謂的「神藥」啊!其實,從來就沒有包治百病的神藥,如果你信了,那你不是被別人騙了,就是自己傻了。
  • 動物世界和我不是藥神有什麼差距,看了這些你也許會明白
    電影《我不是藥神》和《動物世界》兩部作品居高不下,各有各的特色之處,但是總體來說,《我不是藥神》略勝一籌。當《我不是藥神》還排在榜首的時候,曾經排在第二的《動物世界》已經有所滑落。現在就這兩部電影來說一下不足和亮點所在,以下僅是個人意見和看法,不代表大眾。
  • 《我不是藥神》深刻揭露社會問題影片 國人實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
    看了這部已經下載許久的國產高分電影《我不是藥神》。很慶幸沒有浪費我兩個多小時,看了一場足夠精彩和發人深思的影片。不過,要說到《我不是藥神》的獨到之處,還是在於影片的題材與演員的表演上。
  • 《只要平凡》張杰/張碧晨《我不是藥神》主題曲|尤克裡裡彈唱譜
    也許很遠或是昨天在這裡或在對岸長路輾轉離合悲歡人聚又人散放過對錯才知答案活著的勇敢沒有神的光環你我生而平凡在心碎中認清遺憾生命漫長也短暫跳動心臟長出藤蔓願為險而戰跌入灰暗墜入深淵沾滿泥土的臉沒有神的光環 握緊手中的平凡此心此生無憾 生命的火已點燃有一天也許會走遠也許還能再相見無論在人群在天邊
  • 我不是藥神:不甘平凡,卻又平凡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導演執導的電影,電影內容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一個神油店老闆賣印度格列寧的事情,由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等主演。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疾病面前,我們會恐懼,會想要活著。
  • 看《我不是藥神》是如何把複雜的情感主題表現出來的
    由青年導演文牧野執導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是近年來少有的書寫當下批判現實並有著深刻力度的影片。電影講述了一位藥店店主走上販藥斂財之道後良心發現並完成其心靈上的自我確證和精神上的自我超越的故事,揭開了當今社會存在的「天價藥」「看病難」等一系列現實傷疤,展現了社會底層小人物生活的悲慘與無奈,傳達出創作者對社會現實深切的同情與關懷。
  • 她在《我不是藥神》感動了很多人,卻在電視劇《安家》讓又愛又恨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即使沒有看過也一定有所耳聞。《我不是藥神》概括來說是一個關於進口藥太貴的故事。徐崢主演一個賣假藥的商人程勇,由原本的利己主義者,轉變為為了病人能吃上救命藥,不惜坐牢的英雄形象。
  • 25歲女孩吃偉哥10年,愛滋病人跨境買藥,活著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前幾天在@新京報的官微裡,我聽說了薛睿的名字。薛睿,一名愛滋病患,8年以來,他一直都在與死博弈。這讓廠長想起去年熱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影片中的主角原型便是這樣——為了求生,陸勇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吃到印度仿製藥的人。2018年7月2日,《我不是藥神》在北京舉行了一場首映禮,當時徐崢說過這麼一句話,他說,陸勇先生始終是個英雄。然而,這個稱號遭到了陸勇的反駁: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個癌症病人。
  • 《我不是藥神》裡神像那段是什麼意思?
    我認為其作用有三點:1.呼應電影主題。「我不是藥神」有一個「神」字,我們知道,除了慢粒性白血病病人和病人家屬以外的人,包括主人公自己,都沒有覺得自己是什麼「藥神」。但是在病人面前,在死亡面前,在求生意識面前,在貧窮與病痛面前,販便宜假藥的主人公程勇就是拯救他們的「神」,是讓他們生命得以延續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