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0
《我不是藥神》只因火爆的點映和良好的口碑,電影的上映日期從7月6號8點提前到7月5號零點。到目前為止,在豆瓣有15萬多人給出了9.0的高分。過多的文字,無須贅述,這就是一部優秀的國產電影。
《我不是藥神》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徐崢飾演的程勇,現實生活中名叫陸勇,是一名白血病病患。他自己服用「印度格列寧」後,發現與正版藥藥效相同,便通過QQ群等方式向其他病友推薦,救活了許多人,因此被稱為「藥神」「藥俠」。
2014年7月22日,湖南省沅江市檢察院以涉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但上千名白血病患者聯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對陸勇免予刑事處罰。正是這樣的一場轟動一時的「假藥案」,讓我們認識到了今天電影的主人公:陸勇。
1968年,陸勇出生在江蘇無錫。2000,開始創業。兩年後,就在紡織廠初有成效的美好生活下,他發現自己患上了一種很嚴重的病:慢粒細胞白血病。
這種病有3個階段: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
在慢性期間還可以通過使用羥基尿、幹擾素或格列衛等藥物維持生命,但在加速期和急變期的時候這些藥物已經無力回天,此時需要更加強烈的方案,要麼通過骨髓移植,要麼就清除白血病細胞,恢復骨髓造血功能或回到慢性期,也就是所謂的化療(但治標不治本,只能暫時延緩病情)。
化療的痛苦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不是藥神》裡的呂受益就是如此,因為病情初期買不起格列衛藥品,到後期沒有合適的骨髓移植,只能忍受生不如死的化療,去尋求那一絲絲活下去的希望。
在醫生的建議下,還沒有找到合適骨髓情況下,陸勇選擇採取瑞士製造的格列衛來維持生命,但兩年後,由于格列衛的藥價昂貴以及其他各種醫療費用,數百萬存款已消耗大半,在病魔的逼迫下,陸勇去尋找新的治療方法,無意中,他不小心從韓國患者口中了解到了印度「格列衛」的存在。
印度「格列衛」其實是高度仿製品,他和瑞士的格列衛藥物性相似度達到99.9%,但價格確實天壤之別。瑞士格列衛市價2.35萬元一瓶,而印度的格列衛則是4000一瓶。巨大的價格優勢迫使陸勇放棄之前的藥物而選擇印度的「格列衛」。印度「格列衛」是通過印度政府啟用的「強制許可制度」為窮人製造的仿冒藥。陸勇在試用一到兩個月發現沒有副作用的情況下,在QQ群裡分享了自己的用藥經歷和買藥方法。因為很多人不熟悉英文,而找上陸勇讓其幫忙代買,從這以後代人買藥成為了陸勇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是並不想電影裡演的那樣,一開始程勇(徐崢飾)是為了牟取暴利,到後來才逐漸開啟人性的光芒。
現實中,陸勇從一開始就了散發著善良的光輝,在替人買藥的過程中從來沒有謀取一絲暴利。他說: 「說實話,我家裡條件比較好,自己也開廠,不需要靠這個牟利。所以做這件事,完全是為了幫助病友。正因為他的無償幫助使得很多的患者病情得到緩解,數年間,積攢了很多的人氣,他身邊的病友開始稱呼他為:藥神。
然而,2013年,陸勇因從銀行卡販賣團夥手中購買銀行卡向印度製藥公司匯款而被警方逮捕。一年多以後,陸勇被湖南沅江市人民檢察起訴,罪名是「有害信用卡管理」和「賣假藥」罪。即將面臨數年牢獄生活的他一直堅稱自己無罪。就在這時,檢察院收到了一封求情信,上面是1002名病友籤名的聯名書信。最終,法院撤回起訴,認定陸勇其行為並不構成犯罪,陸勇也驚險的躲過牢獄之災。
這場「假藥案」使陸勇成為當時人們熱議的話題人物,還登上了當時的主流媒體,被人稱呼為「藥神」「藥俠」。之後的04到18年的14年間,他一直在幫助「慢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今天,格列衛類似的相關藥品,也進入醫保,之前昂貴的「奢侈藥品」變成了現在的大眾病友的急需用藥,這可能是陸勇努力實現了的變化之一。他是患者心中的「神」,同樣也是我們心中的光明使者,把愛和光明傳遞給每一個真正需要的人。也感謝中國能有這樣的好電影,讓我們認識了這位「藥神」。希望中國多些這樣優秀的電影,去傳播更多的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