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原型陸勇不滿:「我不是個藥販子」

2020-12-04 毛茸茸的消息

2018年,《我不是藥神》票房大賣30億元,電影評分高達9分,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卻說:「徐崢演的主角破壞了我的形象。」

徐崢演得挺感人的啊,「藥神」本人怎麼會有意見呢?

電影裡的程勇是個商人,身體健康,但生意失敗,身無分文,後來遇到患了慢粒白血病的呂受益,拜託他去印度找一種治病的替代藥「格列寧」。

為了賺錢,程勇親自去了印度,並拿下了該藥的獨家代理,既能賺得盆滿缽滿,又能減輕患者的負擔,後來他甚至以成本價賣藥,但最終因觸犯法律,鋃鐺入獄。

可現實中,陸勇自己就患有慢粒白血病,要靠服用瑞士產的抗癌藥「格列衛」,但這種藥價格高昂,每盒就要23500元,一盒只能吃一個月,而且這藥不在醫保目錄裡。

陸勇是個企業老闆,每個月幾萬塊對於他來說是小菜一碟,可對於廣大的普通患者來說,負擔確實很重。

一個偶然的機會,陸勇發現了一種印度生產的仿製藥,功效幾乎一樣,但價格只要4000元一盒。

於是,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圈裡的病友,並開始無償幫忙代購藥物。

陸勇的舉動完全是無私助人,跟電影裡程勇靠賣藥發財的動機完全不同,這讓陸勇無法理解,甚至有點生氣:怎麼能用病友的生命來賺錢呢?他覺得這是有損他形象的。

而且,在電影裡,最終程勇被判刑了,而實際上陸勇只是屬於買假藥,並不違法。

最後「眾人送行」的場面也是讓陸勇覺得很「假」,過於煽情。

為此,電影監製寧浩親自跟陸勇解釋,這是「藝術化需要的改編」,而且在電影宣傳時,還特地聲明,主角程勇的經歷跟陸勇是不同的,請大家不要混為一談。

其實,這部電影的大火,讓慢粒白血病患者群體獲得了更多的社會關注和理解,這也是《我不是藥神》有價值的部分吧。

對於本尊陸勇來說,他更希望拍一部完全不用改編的作品,他相信這已經能打動人了。

今年年初,陸勇也儘自己所能,從海外購買了一批口罩捐獻出去,好人一生平安啊。

如果按照人物原型,不改編主角的經歷拍成電影,你覺得能感動你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電影原型是什麼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什麼事件?
    進入暑期多部影片將要上映,其中徐崢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近日進行了點映,現場的觀眾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很多網友比較好奇這部電影有沒有故事原型?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當年為救人賣藥被抓,他的現狀如何?
    一方面醫療保險的健全促進了醫療衛生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就醫條件;另一方面高額的醫藥費用也如一座隱形的大山,壓垮了很多人,很多人因支付不起醫藥費而抱憾萬分,進而導致醫患矛盾進一步突出。今天我們所講述的故事就是《我不是藥神》中由徐崢扮演的原型——陸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感人的電影,當年陸勇為很多白血病患者帶來福音。可是卻因從印度買仿製藥而被抓,這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大家為他請願。或許因為當時的特殊背景,讓陸勇因為病友的支持,讓他最終免於刑罰。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14年的藥神經歷
    豆瓣評分9.0《我不是藥神》只因火爆的點映和良好的口碑,電影的上映日期從7月6號8點提前到7月5號零點。到目前為止,在豆瓣有15萬多人給出了9.0的高分。過多的文字,無須贅述,這就是一部優秀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體現了普通人吃不起天價藥
    2018年,《我不是藥神》獲得了30億的票房,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很生氣,他說:徐崢扮演的主角完全破壞了我的形象。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圍繞白血病患者這類特殊群體展開,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讓我們感受到沒錢的無助。
  • 《我不是藥神》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為什麼說沒有劉德華就沒有《我不是藥神》。二零零五年,劉德華出資兩千五百萬,啟動了一項扶持新人導演的「亞洲新星導」計劃,用來資助有潛力的年輕人。當時還沒什麼名氣的寧浩,帶著《瘋狂的石頭》找到劉德華,沒想到劉德華看完直接給了他三百萬。
  • 《我不是藥神》百姓救命的藥賣到2萬一盒,沒有錢就只能等死嗎?
    7月6日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爆了,被稱之為難得的國產好片,這部電影之所以這麼火爆,是因為他把現代醫藥的倫理衝突困境展露無遺,選取的藥物原型也是爭議最大的癌症神藥格列衛。我不是藥神讓很多人"先笑後哭"、感動不已的《我不是藥神》故事從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講起,神油店老闆程勇的平凡人生由此打破。主人公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
  • 中學生優秀作文:《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深入體會!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我一個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看完電影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我是真的被感動了,真的!那藥才賣五百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你們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聽完這話的我,眼淚已經在眼眶裡面打轉了,我在想,我若是站在老婆婆面前的周一圍,我會怎麼做,於法,這些人購買「走私假藥」,當抓當追責,於情,這些人因病致窮,拖累全家,他們只不過是想活著,這又有什麼罪!
  •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湖南檢察真實案例
    「邊看邊哭,哽咽聲一片……」 沒錯,你知道我說的就是神劇—— 《我不是藥神》 「藥神」在朋友圈刷屏,看過的朋友紛紛表示笑中帶淚。 故事的現實原型陸勇是位慢粒白血病患者,在高藥價的逼迫下,走上了海外代購國外仿製藥的道路,他也通過網購的信用卡為很多病友代購了這種藥物,被稱為「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 《只要平凡》張杰/張碧晨《我不是藥神》主題曲|尤克裡裡彈唱譜
    也許很遠或是昨天在這裡或在對岸長路輾轉離合悲歡人聚又人散放過對錯才知答案活著的勇敢沒有神的光環 你我生而平凡沒有神的光環 握緊手中的平凡此心此生無憾 生命的火已點燃有一天也許會走遠也許還能再相見無論在人群在天邊讓我再看清你的臉
  • 動物世界和我不是藥神有什麼差距,看了這些你也許會明白
    電影《我不是藥神》和《動物世界》兩部作品居高不下,各有各的特色之處,但是總體來說,《我不是藥神》略勝一籌。當《我不是藥神》還排在榜首的時候,曾經排在第二的《動物世界》已經有所滑落。現在就這兩部電影來說一下不足和亮點所在,以下僅是個人意見和看法,不代表大眾。
  • 《我不是藥神》深刻揭露社會問題影片 國人實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
    看了這部已經下載許久的國產高分電影《我不是藥神》。很慶幸沒有浪費我兩個多小時,看了一場足夠精彩和發人深思的影片。國產片中少有的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能走心的影片,讓我第一次看國產影片而落淚 影片的故事結構與類型其實是很傳統的
  • 《我不是藥神》:人生苦短,擇善而從
    《我不是藥神》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億,豆瓣得分9.0。這是一部幾乎沒有負面評論的電影。網民們紛紛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表評論,聲稱他們已經很長時間沒看過這麼好的國產電影了。他們都是奔著喜劇片而去,但最後在電影院哭得像狗一樣。
  • 看《我不是藥神》是如何把複雜的情感主題表現出來的
    在《我不是藥神》中,文牧野再次通過對社會現實細緻入微的體察與觀照並且將以往的鏡語敘事策略一以貫之,使得電影通過流暢的小景別和自然的運動感的有機結合構成了整部影片光影敘事與鏡像感知的基礎,同時也構築起了電影的現實主義美學風格,實現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慨嘆。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晃動式的鏡頭成為其鏡語風格的一大特色。
  • 我不是藥神:不甘平凡,卻又平凡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導演執導的電影,電影內容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一個神油店老闆賣印度格列寧的事情,由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等主演。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疾病面前,我們會恐懼,會想要活著。
  • 徐崢原來在拍攝《我不是藥神》之前,還有這麼多故事!
    金馬獎也是最近幾年爭議最大的,它創立於1962年,它接受世界各地的華語電影報名,每年一次,一般與每年的11月至12月會在臺灣舉行頒獎典禮,但是自從第55屆之後,大家就很少去關注金馬獎項了,也是某位臺灣女演員不當言論導致了鞏俐、徐崢等內地演員的不滿,因為她的言論,鞏俐甚至都沒有上臺領獎。
  • 她在《我不是藥神》感動了很多人,卻在電視劇《安家》讓又愛又恨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即使沒有看過也一定有所耳聞。《我不是藥神》概括來說是一個關於進口藥太貴的故事。徐崢主演一個賣假藥的商人程勇,由原本的利己主義者,轉變為為了病人能吃上救命藥,不惜坐牢的英雄形象。
  • 聚焦社會熱點,《金字塔之連鎖反應》劇情不輸《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是寧浩、徐崢五度聯手、再度進駐暑期檔的重磅作品。影片圍繞一個「藥販子」的經歷展開,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小人物的成長故事,同時也加入了深刻的現實意義。《我不是藥神》是真正意義上的現實主義題材,但卻採用了商業化的類型嘗試,開創性的嘗試,讓影片在有笑有淚、可看性更高的故事中,傳遞出更為深刻的現實意義。徐崢所飾演的程勇,從一個利用差價賺取牟利的「藥販子」,到最後變成真正的平民英雄,他爐火純青的演繹尤為加分。更加難得的,是幾位年輕演員的表演也有各自的閃光點。
  • 畢志飛再撕徐崢,曾表示《我不是藥神》比不上《逐夢演藝圈》
    不過他上的原因不是別的,而是他直接開撕徐崢。28日中午,畢志飛突然在社交平臺指名道姓地撕徐崢,斥責其「噁心」,要求其「滾出電影圈」。畢志飛開撕的原因,在於徐崢的電影《囧媽》。隨後,導演/主演的徐崢發文發行方、宣傳方、所有主演以及幕後製作人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觀眾服務,在新的一天裡,我如願以償了!」這個事情讓無數網友為之震驚,但此舉也引起了各大院線的不滿,各大院線提請國家電影局市場處緊急叫停《囧媽》網際網路免費首播、規範電影窗口期。
  • 原子智庫 | 又一現實版《藥神》? 上海醫生海外買疫苗遭重判
    另一版本的《我不是藥神》電影《我不是藥神》近期大熱上映,主角原型陸勇的事跡被很多人知曉。另一起「我不是藥神」事件引起媒體關注。6月27日,上海美華婦兒醫院原院長郭雨橋(原名郭橋)涉嫌「銷售假藥罪」案,在上海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審理。
  • 《我不是藥神》:8句虐心臺詞之英譯
    有同學可能會問:電影不是有英語字幕嗎,幹嘛還要再英譯一下?嗯,翻譯表達的是譯者對原文的理解。「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句話在不同人心中會有不同的解讀。正如這部電影的中文名「我不是藥神」表達的是電影黑色喜劇的外殼,而英文翻譯「dying to survive」揭露的是電影現實主義的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