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社會熱點,《金字塔之連鎖反應》劇情不輸《我不是藥神》

2020-12-06 票型看世界

《我不是藥神》是寧浩、徐崢五度聯手、再度進駐暑期檔的重磅作品。影片圍繞一個「藥販子」的經歷展開,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小人物的成長故事,同時也加入了深刻的現實意義。片中,徐崢飾演的程勇原本以開小藥店為生,但生意做不好,老婆和他鬧離婚要帶兒子出國,父親又生病住院……一天,他的店裡出現了一位不速之客,患有慢粒白血病的呂受益請他幫忙到印度代購治療白血病的廉價藥。程勇原本一口回絕,最終卻因自己的經濟困境答應了要求。從此,他開始了「代購之路」,並拿下了這款低價藥的中國獨家代理,並與一群患者產生了交集,程勇的出現讓患者們看到了生的希望,而他本人的命運也由此改變。

一邊是不能斷藥的病友,一邊是冒著鋃鐺入獄的危險,程勇要在保全自己還是保全別人之間做出選擇。《我不是藥神》是真正意義上的現實主義題材,但卻採用了商業化的類型嘗試,開創性的嘗試,讓影片在有笑有淚、可看性更高的故事中,傳遞出更為深刻的現實意義。

徐崢所飾演的程勇,從一個利用差價賺取牟利的「藥販子」,到最後變成真正的平民英雄,他爐火純青的演繹尤為加分。更加難得的,是幾位年輕演員的表演也有各自的閃光點。王傳君為了角色傾盡全力,不僅外表瘦到令人認不出,對於病人的狀態臨摹也極致精準,光是眼神都有不同層次:既有命懸一線的無力感,又有身為父親的溫柔和天真。有網友評價他這一次的演技「達到了脫胎換骨的級別」。也有網友表示,近年來王傳君冒險放棄各種能帶來「流量」的角色,「所有不為外人理解的堅持,終於在此刻得到完美釋放」。

由澤深影業出品的電影《金字塔之連鎖反應》同樣是一部描寫小人物的成長故事,具有深刻的現實教育意義。這部電影揭露了「金字塔騙局」的手法和危害,並將現實發生過的事件用巧妙、懸疑的方式表現出來,既能讓觀眾在觀影時了解到詐騙集團的用心險惡,起到警示作用,也利用懸疑背後向觀眾傳遞正能量,讓大家深刻反思人性的力量。通過小人物身上發生的騙局故事,希望觀眾也能夠對現實生活中的小人物多一些關注,為現實社會傳遞正面的精神價值。

相關焦點

  • 現實故事片《金字塔之連鎖反應》:關注社會熱點,直擊人性痛點
    具體而言,一方面是當下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創作者希望通過電影與社會各界進行對話,更多地與社會熱點互動共生;另一方面,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站在以人為本的立場上,嘗試與觀眾尤其是年輕人互動對話,傾聽他們的所思所想,關注他們關心的熱點話題,這些堅守和努力都有效地提升了影片的思想深度和精神力量,引發更多的觀眾共鳴,並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 我不是藥神:不甘平凡,卻又平凡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導演執導的電影,電影內容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一個神油店老闆賣印度格列寧的事情,由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等主演。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疾病面前,我們會恐懼,會想要活著。
  • 中學生優秀作文:《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深入體會!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我一個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看完電影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我是真的被感動了,真的!《我不是藥神》的故事看似簡單,但卻來源於真實事件,當年的陸勇案也是喧囂一時,這部電影以此事為基礎做了戲劇化的改編,直擊社會的痛點,通過白血病人買仿製藥求生的事,由點及面,以小見大,觀影后的我們在感動之餘,更多的是思考,是感悟。電影給我的第一個觸動,是程勇砸錢,讓夜店經理上臺去給劉思慧跳舞的橋段。
  • 我不是藥神電影原型是什麼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什麼事件?
    進入暑期多部影片將要上映,其中徐崢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近日進行了點映,現場的觀眾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很多網友比較好奇這部電影有沒有故事原型?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 我不是藥神講了什麼故事 一部讓你淚流滿面的灰色喜劇
    《我不是藥神》主要講述了什麼劇情?《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雖然是喜劇,但是卻能夠看的你涕淚橫流,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不是藥神》是由真實社會事件改編,講述了一位賣印度神油的店主從印度代購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藥獲得極大利潤,開始販藥斂財之道後良心發現的故事。
  • 《我不是藥神》深刻揭露社會問題影片 國人實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
    一個可以深刻揭露社會問題的影片,能上映已經說明一定進步。對其中的深度思考,希望可以共創出一個更好的時代。 看了這部已經下載許久的國產高分電影《我不是藥神》。很慶幸沒有浪費我兩個多小時,看了一場足夠精彩和發人深思的影片。
  • 看《我不是藥神》是如何把複雜的情感主題表現出來的
    由青年導演文牧野執導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是近年來少有的書寫當下批判現實並有著深刻力度的影片。電影講述了一位藥店店主走上販藥斂財之道後良心發現並完成其心靈上的自我確證和精神上的自我超越的故事,揭開了當今社會存在的「天價藥」「看病難」等一系列現實傷疤,展現了社會底層小人物生活的悲慘與無奈,傳達出創作者對社會現實深切的同情與關懷。
  • 演完《我不是藥神》後,這位老奶奶又火了
    這段故事主要聚焦時下較為嚴峻的養老問題,延伸開來的話寫本書恐怕都說不完整。隨著劇情的推進,蘇大可弒母案的諸多疑點也漸漸浮出水面。故事的最後也指出,蘇大可母親喝下的那杯安眠藥並非出自親兒子之手,而聽到母親說完那一席話後又親眼看著母親咽氣的蘇大可,卻無法原諒自己。蘇大可的母親因一場車禍而導致癱瘓,之後又被查出患有肝癌晚期。
  • 《我不是藥神》:8句虐心臺詞之英譯
    有同學可能會問:電影不是有英語字幕嗎,幹嘛還要再英譯一下?嗯,翻譯表達的是譯者對原文的理解。「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句話在不同人心中會有不同的解讀。正如這部電影的中文名「我不是藥神」表達的是電影黑色喜劇的外殼,而英文翻譯「dying to survive」揭露的是電影現實主義的內核。
  • 電影《我不是藥神》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分析
    二、《我不是藥神》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分析(1)心緒轉換的需要。《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而所展示的社會民生問題又是輿論焦點,社會公平、醫療首當其衝。在首映之前,通過大量的公關造勢,在觀眾心中已然形成對該影片的初識印象。
  • 原來《我不是藥神》的「黃毛」生活裡長那麼帥,韓國歐巴的既視感
    由徐崢主演的劇情片電影《我不是藥神》,被觀眾稱為良心之作,影片有笑有淚,還有思考,擊中的是社會熱點話題,演員演技也個個在線,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王佳佳等演員所扮演的小人物,充滿了閃光點,最終影片取得了30.7億的超高票房,還獲得了很多獎項,實屬近年來難得的上乘佳作之一。
  • 《我不是藥神》臺詞感動了很多人,態度感染了電影行業
    上周五《我不是藥神》一個由中國真實事件改編,反應社會本質的走心電影上映了。上周六一早在酸棗君的朋友圈裡是徹徹底底被徐崢的大電影《我不是藥神》給刷屏了。隨後酸棗君就和小夥伴約好要一起去欣賞這部神電影,到底是什麼魔力將徐崢這個油膩的中年大叔在一夜之間成為了頂級的「流量小生」。簡單來說《我不是藥神》以喜劇題材開頭,講述的卻是一個最扎心的故事,不僅演員演技炸裂,劇情滿分,就連臺詞也直戳心窩。
  • 果然方舟子才是宿敵,崔永元版《我不是藥神》掀果殼網遮羞布
    尤其很多的末世系列電影都是以疫苗感染為主導因素串聯的劇情,所以在人們的意識裡,即使是危言聳聽,也不應該拿國人的生命安全開玩笑。而本次事件的疫苗種類以狂犬病疫苗為主。對於狂犬病,很多人都是畏之如虎,口不能提。目前,世界對於狂犬病的治療主要還是以預防為主,並沒有有效的救治辦法。
  • 繼《我不是藥神》之後,又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上線,真實催淚!
    2018年7月5日上映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一上映就引起了巨大轟動,無數人看完後忍不住淚奔!太好看也太現實,真實又催淚,電影映射出了無數個普通人的生活現狀和得病後買藥難的困境,在社會上都引起了巨大反響。
  • 社會現實題材大片來了,《風平浪靜》的故事比《藥神》更震懾人心
    社會現實題材大片又來了,《風平浪靜》的故事比《藥神》更震懾人心自從《我不是藥神》上映後,似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現一部能引起全民關注的社會現實題材電影了。其實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大家都被章宇的演技給徵服了,從《我不是藥神》的黃毛,到《大象席地而坐》的混混,再到《風平浪靜》的落魄保送生,章宇一次次地把小人物給演活了,雖然他的外形與其他男星相比並不出挑,但是純熟的演技才是一個演員最大的魅力,顯然章宇做到了這一點。
  • 畢志飛再撕徐崢,曾表示《我不是藥神》比不上《逐夢演藝圈》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前兩年被網友罵出圈的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是由畢志飛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講述某影視院校青年教師文天陽與自己的學生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共同成長的故事。但是兩度上映後,它卻創下了豆瓣最低分2.0分。
  • 《我不是藥神》:人生苦短,擇善而從
    《我不是藥神》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億,豆瓣得分9.0。這是一部幾乎沒有負面評論的電影。網民們紛紛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表評論,聲稱他們已經很長時間沒看過這麼好的國產電影了。他們都是奔著喜劇片而去,但最後在電影院哭得像狗一樣。
  • 《我不是藥神》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為什麼說沒有劉德華就沒有《我不是藥神》。二零零五年,劉德華出資兩千五百萬,啟動了一項扶持新人導演的「亞洲新星導」計劃,用來資助有潛力的年輕人。當時還沒什麼名氣的寧浩,帶著《瘋狂的石頭》找到劉德華,沒想到劉德華看完直接給了他三百萬。
  • 《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原型陸勇不滿:「我不是個藥販子」
    2018年,《我不是藥神》票房大賣30億元,電影評分高達9分,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卻說:「徐崢演的主角破壞了我的形象。」徐崢演得挺感人的啊,「藥神」本人怎麼會有意見呢?可現實中,陸勇自己就患有慢粒白血病,要靠服用瑞士產的抗癌藥「格列衛」,但這種藥價格高昂,每盒就要23500元,一盒只能吃一個月,而且這藥不在醫保目錄裡。陸勇是個企業老闆,每個月幾萬塊對於他來說是小菜一碟,可對於廣大的普通患者來說,負擔確實很重。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14年的藥神經歷
    豆瓣評分9.0《我不是藥神》只因火爆的點映和良好的口碑,電影的上映日期從7月6號8點提前到7月5號零點。到目前為止,在豆瓣有15萬多人給出了9.0的高分。過多的文字,無須贅述,這就是一部優秀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根據真人真事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