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襲家雞 保育類動物石虎現蹤新北山區?

2020-12-01 東南網臺海頻道

東南網3月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北市北海岸一處山區的修道院,近半年發現豢養的雞群屢被其他動物吃掉內臟,還不時看到貓科動物在當地流竄;臺北市立動物園依據修女形容,研判「兇手」可能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石虎。

上周又有一隻大貓潛入修道院,被院內兩隻狗困在樹梢,修女通報市府農業局救援,雖未捕獲,動保員研判是野貓而非石虎。

動保處長傅瀅濱說,石虎又名山貓、金錢貓,形似家貓但體型略大一些,主要棲息在低海拔山麓至1500公尺山區,被列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

修女信誓旦旦說,看到的「大貓」和動保員拍攝到的野貓不同,但傅瀅濱認為北海岸山區出現石虎機率很低,已請修道院注意並即時通報,必要時會提供誘捕籠協助誘捕。

修女說,去年下半年起發現院內雞群被不明動物咬死,除一隻雞的頭被吃掉,其他遇害雞隻都被開膛破肚,內臟被吃掉。

修女說,她們雖不曾目擊「雞隻遇害」過程,但附近有數隻體型較一般家貓壯碩的貓科動物出沒,懷疑是它們所為。她們利用去年底到北市動物園參觀的機會請教專家,園方認為一般野貓會一併吃掉雞的身體,不會只吃內臟,研判「兇手」是石虎。

上周一近中午時,又有一隻「大貓」潛入雞舍附近,遭院內兩隻狗圍攻後,竄逃到圍牆旁約三樓高的樹梢,修女立即通知市府協助救援。農業局動保員從金黃虎斑紋皮毛研判是野貓並非石虎,打算用吹箭救援時,「大貓」趁隙竄入樹林逃逸。傅瀅濱說,石虎額頭有兩條灰白色縱帶,耳後有一塊圓白斑,黃褐皮毛帶有黑色斑點。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保育類動物「石虎」又遭路殺
    華夏經緯網1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保育類動物「石虎」又遭路殺。「國道三號」苗慄縣苑裡段前天又發現一隻石虎疑遭輾斃,是去年以來命喪「國道」的第三隻。由於石虎陳屍處都不在出沒的「熱區」,「國道」工務人員憂心石虎改變棲地,考慮擴大防護網,避免誤闖。據報導,石虎學名「豹貓」,屬貓科的夜行性動物。外表的斑點類似豹紋,兩耳後面有明顯白色塊斑,尾巴長且粗,具強烈狩獵本性。石虎多棲於低海拔淺山處,易受人類活動幹擾,全臺灣僅存600隻,被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動物。
  • 臺灣苗慄「石虎米」將收割 石虎果真現蹤(組圖)
    據報導,臺「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大湖工作站11月初在石虎米田邊架設紅外線感應自動相機,沒想到真的捕捉到石虎從田裡離開的身影,「真的拍到石虎了」,林義雄難掩興奮說,石虎現身代表苦心沒有白費。學者調查全臺灣石虎數量目前剩300到800隻,因為數量稀少被列為一級瀕臨絕種動物,苗慄地區是石虎發現熱區,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博士班學生陳美汀等人長期在苗慄投入石虎保育。
  • 曾經遍布臺灣的「石虎」, 為何走向瀕危之路
    此外,他也指出,有些地方志還會提到石虎皮或山貓皮,可見在過去石虎被人類視為具有經濟價值的動物而遭大肆獵捕。姜博仁補充說道,「1936年的《臺灣日日新報》有篇文章提及抓『山貓』,指的很有可能就是石虎,抓捕的原因是為了取得石虎皮,當時每張1.5元,買的米大約可以吃一個月。」
  • 石虎保育雪上加霜 監測相機遭竊又傳路殺(圖)
    苗慄縣38臺監測野生動物的紅外線自動相機遭竊,讓石虎保育工作雪上加霜,縣府23日表示,苗140縣道22日晚間又發生一起石虎路殺事件,是今年第20起。(警方提供)臺「中央社」記者管瑞平傳真 2019年10月23日     苗慄縣38臺監測野生動物的紅外線自動相機遭竊,讓石虎保育工作雪上加霜,縣府今天表示,苗140縣道昨晚又發生一起石虎路殺事件,是今年第20起,累計已有21隻石虎殞命。
  • 珍稀級保育類「羽鳥氏帶紋赤蛇」現太魯閣公園
    中新網6月6日電 珍貴稀有等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羽鳥氏帶紋赤蛇於5月底在海拔2100公尺的畢祿山區現蹤。太魯閣公園管理處6日表示,羽鳥氏帶紋赤蛇的族群數量非常稀少,可能是帶紋赤蛇的變異個體,但仍待進一步研究,這種毒蛇的毒性極強,且至今還沒有血清。
  • 這就是2年內只被野放一隻的小石虎,目前石虎的數量太少了
    很多人不認識「石虎」,這是臺灣非常珍貴的貓科動物,因為環境改變、人類捕殺等原因,現在只剩下500隻左右。最近,粉絲專頁「貓徑地圖王小明」分享了一隻小石虎的照片,它小時候被人撿到送到特生中心,現在已經野放,回到大自然中。▼去年10月,南投名間鄉一位農民出門工作時,在水溝中撿到了這隻小石虎。它只有2周大,身邊沒有媽媽,就連哭聲都很虛弱。
  • 臺灣1隻瀕危野生動物石虎公路死亡 靠近生物廊道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1隻臺灣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石虎(又稱豹貓)2日被發現死於臺灣苗慄縣三灣鄉大河村路段,死亡地點距離跨越公路的生物廊道僅600多米,令人惋惜。石虎死亡處附近設有生物廊道。
  • 臺灣修改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移除臺灣獼猴等8種動物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1月9日,臺灣「農委會」發布公告,修改陸地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其中臺灣地區物種新增17種,移除8種保育類動物。據報導,臺灣「農委會」1月9日發布公告,修改陸地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 你不敢相信的石虎
    接著,你看到車廂上可愛的石虎繪像,還露著微笑。但很抱歉,那是只豹子,是設計師花錢買來的圖案,原作者是俄國插畫家。      觀光局要改造集集線觀光列車,花了三百萬(新臺幣,下同)招標,不料每個環節都惹爭議。一開始,是車內使用的字體涉及「侵權」,趕緊塗掉。接著,石虎被發現不像石虎,而是花豹,臺灣設計師承認是每張三百元買來的圖案,趕緊塗改。
  • 研究:貓熊保育有成,但大型肉食動物卻消失了
    貓熊保育計劃是人類執行過的物種保育計劃中,成效相當卓著的一個,但在成功保育貓熊的同時,也有一些動物悄悄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最成功的保育計劃之一如果要舉出幾個全球成功的物種保育計劃,大部分的專家或動物愛好者或多或少都會提起我國的貓熊保育計劃
  • 兩隻石虎遭車撞傷,救援2年後野化訓練,第一步竟是減肥
    韓國兩隻分別照體重被命名為小胖和大胖的石虎,在2年前被車撞傷後,被送到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當時它們身體虛弱、不怕人,行動也很緩慢,加上有腦震蕩的症狀,因此專業人員決定讓它們留下來。然而,最近,他們的行為發生了變化。
  • 帶6kg混血貓出門,公園阿伯以為是石虎,一連串的對話讓他超傻眼
    飼主陳維維家裡養了一隻金吉拉與豹貓生的混血貓,這天他帶著愛貓去公園散步,沒想到當他們坐在陰涼處休息時,一位阿伯帶著好奇心走過來詢問他腿上這只是什麼動物,聊著聊著誤以為貓咪是只「石虎」,一連串的爆笑對話讓他超傻眼,立刻PO上網與貓友們分享。
  • 臺官員被曝販賣保育類動物
    中新網8月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天再公布前「農委會」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黃國男「假贈與真買賣」影音紀錄,影片中有猴子已崩潰自殘現象;該研究會疾呼「農委會」徹查,否則將控告圖利。
  • 臺灣居民救下兩隻「小貓崽」,經鑑定是臺灣石虎,總數不足500隻
    於是,這位居民用一個紙箱把這兩隻「小貓崽」裝了起來,送到了苗慄縣動物保護防疫所。專家鑑定後,確認這兩隻「小貓崽」就是臺灣石虎,它們一隻為雄性,一隻為雌性,體重分別重376g、404g,大約3到4周大。圖:獲救的臺灣石虎。
  • 臺灣獼猴不列保育類動物?島內動保團體反對
    華夏經緯網12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獼猴是三級保育類動物,但獼猴惹禍,且族群數量這麼多,還需保育嗎?島內動保團體和學者表示,臺灣獼猴分布集中在某些區域,整體來看數量仍不足,且國際上的靈長類都是保育類動物,島內將其列為保育類動物,還是有必要的。據報導,「臺灣獼猴仍有保育價值。」
  • 臺官員被曝販賣保育類動物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天再公布前「農委會」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黃國男「假贈與真買賣」影音紀錄,影片中有猴子已崩潰自殘現象;該研究會疾呼「農委會」徹查,否則將控告圖利。
  • 臺查獲最大宗保育類動物走私 涉3千多隻珍稀龜
    臺查獲最大宗保育類動物走私 涉3千多隻珍稀龜 2008年05月20日 14: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20
  • 櫃檯上的畫眉竟是「保育類」 新北釣場老闆養鳥涉刑
    原標題:櫃檯上的畫眉竟是「保育類」 新北釣場老闆養鳥涉刑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1月12日報導 新北市土城一間釣魚場因違法陳列保育類鳥類「臺灣畫眉」被新北市動保處開罰,釣場江姓負責人表示,這隻畫眉鳥是別人送的,覺得可愛就養在櫃檯給客人看。因證據確鑿,當場被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罰款新臺幣1萬元。
  • 臺灣地區修訂保育類野生動物產品或製品進出口要求
    2017年6月27日,臺灣地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發布林保字第1061701400號公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布的農林務字第1061700219號公告修訂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已於2017年5月1日生效,自該法生效後,要求後續野生動物活體、保育類野生動物產品或製品的進出口貿易、產品展示等活動
  • 臺灣一溼地公園被批破壞石虎棲息地 擬造林補償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苗慄縣卓蘭鎮公所爭取補助興建大安溪溼地公園,被批「破壞石虎(又稱豹貓)棲息地」。鎮公所秘書徐士凡24日稱,計劃中參考生態團體意見,提出補償措施,將造林10.5公頃,以便土地恢復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