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蓋之下的4D成像雷達

2020-12-01 電子工程專輯

隨著雷達的應用越來越廣(在消費產品中都用到了雷達),技術和成本分析公司System Plus Consulting對其實施方式充滿好奇,決定對雷達晶片進行拆解。但是,選哪一款雷達晶片呢?出於多種原因,最終選擇了Vayyar的第一代RF片上系統。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System Plus Consulting公司的興趣主要在Vayyar如何設計出這樣一款高度集成的單晶片RF SoC,Vayyar SoC創建高解析度4D圖像的能力也吸引了System Plus Consulting的分析師。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雷達市場一度增長緩慢,因為只需滿足軍事等成熟應用的需求。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雷達(尤其是「成像雷達」)的熱度也越來越高。汽車和消費類應用激發了系統設計人員的想像力,推動雷達達到兩位數增長。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雷達在軍事基地和航空母艦等應用中仍然至關重要,同時也開始大量進入家庭、家用汽車甚至智慧型手機應用。針對汽車應用,汽車OEM廠商和一級供應商正在研究用於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和車內佔位檢測的成像雷達。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雷達技術供應商密切關注雷達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應用機會。例如,去年英飛凌與Google宣布合作,利用英飛凌的雷達技術在Google Pixel 4智慧型手機中實現手勢控制。是否每部手機都會在不久的將來採用雷達技術尚不得而知,但雷達的應用領域正在迅速擴大。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Vayyar在其Walabot產品線中採用了RF SoC設計。Walabot Home跌倒檢測系統可幫助家庭成員和看護者密切關注家裡可能跌倒的老人,該系統使用雷達,可以透過牆壁和窗簾感知人的情況,被看管者無需配備可穿戴設備。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Vayyar的這顆晶片可以分析集成式收發器發送和接收的大量信號,並由SoC中的高速DSP處理這些信號,因此Yole Développement旗下的System Plus Consulting公司對該晶片很感興趣。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筆者採訪了System Plus Consulting的成本分析專家Stéphane Elisabeth,他向我們解釋說,Vayyar設計的是一塊包含RF SoC和MCU的小板子,RF SoC可以與系統供應商選擇的任何外部應用處理器配合使用。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Vayyar的第一代晶片(即本文要拆解的晶片)基於3~10GHz RF SoC。由於不同國家/地區對頻率範圍的限制不同,Vayyar設計了一些後續產品,包括工作在57~64 GHz的產品,最大帶寬和解析度範圍都提高了。另外還有基於77~81GHz的產品。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根據System Plus Consulting,RF SoC採用了一個片上DSP,其收發器裸片中有多個SRAM存儲器。RF SoC將數據提供給Walabot板上的MCU,MCU只是將SRAM數據轉換為USB數據流類型。這一步十分重要,因為它使Vayyar的RF SoC具有中立性和靈活性,因此可與系統設計師選擇的任何外部CPU或應用處理器——無論是高通的Snapdragon還是其他廠商的應用處理器——配合使用。如果需要,它還可以執行複雜的成像算法。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1:RF電路板上有21個天線。(圖片來源:System Plus Consulting)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Walabot Home系統之外

除了Walabot Home系統,Vayyar又開始進軍汽車市場。2018年,Vayyar與領先的一級供應商Valeo達成了交易。Valeo當時宣布計劃使用Vayyar的雷達傳感器,監視嬰兒呼吸並在緊急情況下觸發警報,尤其是將嬰兒單獨留在車內時。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2019年11月,Vayyar在D輪融資中籌集了1.09億美元資金,由美國跨國公司Koch Industries的投資子公司Koch Disruptive Technologies(KDT)領投。Koch成為Vayyar的戰略投資者意義重大,因為Koch及其子公司可能為Vayyar打開了一扇大門,使Vayyar的成像傳感器進入更多細分市場。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2020年初,Vayyar宣布與總部位於日本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Aisin Seiki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開發汽車4D高解析度短距離外部傳感器,用於盲點檢測等應用。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Walabot Home系統構成

Walabot Home是一個跟蹤人們的活動、監控人們是否跌倒以及是否需要幫助的智能系統。這一輕薄設備採用的傳感器系統可以處理類似Wi-Fi信號的低功率無線電波,以確定人的位置。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作為系統核心的RF SoC結合了3~81GHz發射器和接收器,無需外部CPU,通過對發送和接收的多種信號進行分析來創建高解析度4D圖像。Vayyar技術集成了收發器和可以高速處理數據的DSP,因此能夠創建精確的場景。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通過Walabot Home系統,Vayyar技術可以顯示人員及物體的大小、位置和移動,無需使用攝像頭即可實時對環境進行完整分類。不用攝像頭意味著減少了可能侵犯個人隱私的途徑。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Walabot Home是一個跌倒警報系統,用於監控人員,防止可能發生的危險和事故。這款智能家居設備可以檢測一個人在家裡時是否意外摔倒並需要幫助。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RF SoC

該系統包含一個UWB(超寬帶)頻段系統,利用持續時間極短的射頻能量脈衝(從幾十皮秒到幾納秒)發送和接收信號,可檢測人員及其空間位置。它實際上是一種無線協議,可使用功率不到1W的天線達到每秒千兆比特的帶寬(當頻帶大於500MHz或分數頻帶大於20%時,FCC將其定義為UWB)。該技術的優點在於,由於脈衝很短,UWB對反射波本身引起的幹擾不太敏感。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Vayyar的單個RF SoC用於發送/接收3.3~10GHz RF信號。該系統使用了兩塊板子:一塊用於RF收發器(圖2中的黃線框)、SRAM數據收集和USB類數據流;另一塊(圖2中的綠線框)用於數據處理和BT/Wi-Fi連接。」System Pluc Consulting的Elisabeth說。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2:Walabot Home系統的X射線透視圖。(圖片來源:System Plus Consulting 公司2020年的Vayyar VYYR2401 4D UWB雷達成像SoC報告)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3:Walabot Home系統框圖。(圖片來源:System Plus Consulting公司2020年的Vayyar VYYR2401 4D UWB雷達成像SoC報告)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4:Walabot Home系統主板。(圖片來源:System Plus Consulting公司2020年的Vayyar VYYR2401 4D UWB雷達成像SoC報告)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從圖3可以看到,兩塊板子通過Flex PCB結構連接,具有更好的柔性,與採用剛性基座的類似解決方案相比,其空間、重量和成本都大大降低。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散熱管理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應用處理器上,另一種直接在散熱器上,」Elisabeth說,「我們推測散熱器是用A380型鋁合金製成的。」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A380是最常用的一種鋁合金,具有出色的流動性、耐壓性和抗熱裂性,特別是使用鋁合金380進行壓鑄時,可以生產出質優價㾾的耐用零件和產品。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RF SoC從裸片到封裝下方的焊球有48個輸入/輸出路徑。Elisabeth說:「在這48個RF I/O中,只有42個用於連接天線。RF SoC的收發器裸片中集成了一個DSP和多個SRAM存儲器,將數據提供給MCU。MCU僅將SRAM數據轉換為USB數據流類型。由於採用了片上DSP,因此無需任何外部CPU即可執行複雜的成像算法。」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RF SoC採用無蓋FCBGA封裝,使用6層PCB襯底,焊接在10層PCB襯底上(圖5)。MMIC包含兩個正交振蕩器,可以在晶片上生成直接由模數轉換器(ADC)處理的中頻信號。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5:RF SoC封裝的剖面圖。(圖片來源:System Plus Consulting公司2020年的Vayyar VYYR2401 4D UWB雷達成像SoC報告)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除了SoC處理器VYYR2401-A3 RF,在圖3和4的框圖中,還可以看到支持緊急移動通信的MSM8909處理器,以及用於揚聲器和麥克風管理的高通編解碼器/音頻器件。高通驍龍210 MSM8909是一款入門級SoC,有四個1.1GHz的ARM Cortex-A7 CPU內核(四核),可用於Android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該SoC集成了藍牙4.1+BLE、802.11n(2.4GHz)WiFi,以及最高速度達150Mbps的Cat4 4G-LTE數據機(LTE FDD、LTE TDD、WCDMA(DC-HSDPA,HSUPA)、CDMA1x、EV-DO版本B、TD-SCDMA和GSM/EDGE)。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Cypress CYUSB2014控制器是一種SuperSpeed外圍控制器,提供靈活的集成功能,可將SoC RF分析的數據發送到USB協議。該控制器有一個稱為GPIF II的完全可配置並行通用可編程接口,可以連接到任何處理器、ASIC或FPGA。GPIF II是Cypress的旗艦USB 2.0產品FX2LP中GPIF的增強版。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天線

雷達信號管理板由21根天線組成,可確保高解析度。由於系統在3~10GHz的頻率下工作,因此天線的尺寸較大(λ/4=~15mm)。「天線尺寸較大意味著需要一塊大RF板來支持21個天線,」Elisabeth說,「多個天線連接可提供更好的解析度。但是由於天線不僅支持高頻,還支持低頻,因此尺寸非常大。」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該系統的高工作頻率約為9.6GHz,天線尺寸取決於蝶形的大小。」Elisabeth補充說。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6:具有21個天線的RF板。(圖片來源:System Plus Consulting公司2020年的Vayyar VYYR2401 4D UWB雷達成像SoC報告)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蝶形設計由於外形小巧、帶寬大、損耗低和輻射效率高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於成像、雷達、Wi-Fi接入點和脈衝天線(圖7)。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7:蝶形天線的幾何外形。(圖片來源:System Plus Consulting公司2020年的Vayyar VYYR2401 4D UWB雷達成像SoC報告)。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蝶形設計是雙錐形偶極拓撲的線性近似(平面類型的變化)。這種天線設計具有簡單的幾何形狀和牢固性,可實現較為理想的尺寸和成本。蝶形可以很好地控制其輸入阻抗,而且易於製造。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成本與分析

System Plus Consulting公司評估了整個系統的成本,重點分析了為何RF SoC僅佔系統成本的10%(圖8)。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8:Walabot Home的成本分析。(圖片來源:System Plus Consulting公司2020年的Vayyar VYYR2401 4D UWB雷達成像SoC報告)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由於系統很大,因此幾乎30%的成本都是由PCB(RF板、WiFi/BT天線等)和互連產生的。內存(RAM、快閃記憶體)和處理器(高通驍龍210)幾乎佔了成本的20%;30%的成本來自傳感器、PMIC、連接前端等分立器件;另外10%來自顯示器。」Elisabeth說。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9:其他版本的VYYR SoC。(圖片來源:System Plus Consulting公司2020年的Vayyar VYYR2401 4D UWB雷達成像SoC報告)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Vayyar還開發了其他版本,工作頻率為60~80GHz,這些版本現已投放市場。VYYR7201-A0工作於57~64GHz,VYYR7202-A1工作於77~81GHz。前者在Vayyar V60G-Home中使用,包含46個線性極化PCB嵌入式天線,適合手勢識別、檢測室內人員及留在車內的嬰兒等應用。後者包含40個線性極化天線,在Vayyar V80G中使用,適合車內/車外應用及檢測可能的入侵。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原文刊登於EETimes美國版,參考連結:Under the Hood: Vayyar’s 4D Imaging Radar,由Jenny Liao編譯。)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文為電子工程專輯姊妹網《電子技術設計》2020年11月刊雜誌文章,版權所有,禁止轉載。免費雜誌訂閱申請點擊這裡。OiZ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毫米波雷達該怎麼玩?4D成像並非唯一選擇?
    傳統認知概念下,雷達成像質量差的原因是,當無線電波在物體上傳輸和反彈時,只有一小部分信號會反射回傳感器。因此,車輛、行人和其他物體以稀疏的點集的形式出現。 「這就是使用單一前向毫米波雷達進行成像的問題。它只接收到幾個點來代表場景,所以感知很差。」
  • 成像雷射雷達技術概述
    主動成像雷射雷達系統可以直接獲得目標的輪廓和位置信息(即強度像和距離像),可以很容易地識別目標。分為掃描成像雷射雷達和非掃描成像雷射雷達兩種。在軍事、航空航天、工業和醫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本文將結合成像雷射雷達的系統要求和技術指標,分別論述成像雷射雷達中掃描成像和非掃描成像的優點和局限性,討論雷射器、探測器和掃描器等元器件的選取及其理論依據。
  • 成像雷達傳感器在自動駕駛汽車中的應用解析
    那輛車上裝有一個攝像頭傳感器和一個雷達傳感器,但ADAS系統仍然完全未能感測到車道中間的那輛車。」 我:「當讀到這些最近發生的事件時,你就會注意到如果攝像頭經常暴露在刺眼的強光和其他因素之下,就會導致其看不到路上的物體。它們對高對比度的光線和能見度低的情況較為敏感,如大霧、雨雪天氣。在這種情況下,雷達傳感器可能確實識別了目標。」
  • 傲酷公司獨創的4D毫米波雷達性能媲美低線束雷射雷達
    這些指標通常是出現在自動駕駛領域,由雷射雷達體現,只是由於多種因素,雷射雷達難以短時間內量產普及。因此,尋找一種低成本可靠的高精度傳感器,就成了業內焦點。  傲酷雷達(Oculii)在全球首創了車載4D雷達及高清點雲成像雷達。現在研發中的高清點雲雷達,成像效果將可與16線雷射雷達媲美。下一步隨著點的密度增加,甚至可以達到64線雷射雷達的效果 。
  • 研究人員開發新的雷達系統 或可取代雷射雷達
    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電氣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方法提高現有雷達傳感器的成像能力,可以使其準確預測場景中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新系統在夜間和大霧天氣測試時表現良好。
  • 詳細分析: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技術
    當時,有些科學家想突破經典解析度的限制,提出了一些新的設想:合成孔徑雷達天線往往僅用單個輻射單元,沿一直線依次在若干個位置平移,且在每一個位置發射一個脈衝信號,接收相應發射位置的雷達回波信號並儲存起來,然後通過信號處理的方法產生一個等效的長的線性陣列天線。合成孔徑雷達的特點是解析度高,能全天候工作,可有效地識別偽裝和穿透掩蓋物。
  • Arbe合作Qamcom 將自動駕駛4D成像雷達擴展用於卡車、礦場和農場
    蓋世汽車訊 正如2D計算機視覺系統可以幫助工廠識別有缺陷的零部件,網絡攝像頭可以將家庭辦公室背景模糊掉一樣,下一代成像雷達能夠讓自動駕駛汽車和半自動駕駛汽車理解周圍的環境,以實現更安全的駕駛。
  • 毫米波雷達進入成像時代,低線束雷射雷達危險了!
    這家華人主導的美國初創公司,試圖用4D點雲成像毫米波雷達技術來挑戰時下熱門的雷射雷達,改寫自動駕駛傳感器的行業格局。 打造4D毫米波雷達 性能叫板雷射雷達 在如今的毫米波雷達市場上,汽車零部件巨頭已經牢牢掌握了市場,對初創公司來說,最大的機會是在全新的技術方向上。傲酷的機會,便是4D點雲成像毫米波雷達。 傳統的民用毫米波雷達,由於其信號天線只在二維方向上排布,因此其對目標的探測只有二維水平坐標,沒有高度信息。
  • 韓國創企Bitsensing研發4D雷達設備實現更安全的自動駕駛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韓國初創公司Bitsensing希望在道路上構建一個雷達基礎設施,以提高道路安全,特別是自動駕駛汽車時代的道路安全。該公司研發了一種雷達設備,採用物聯網(IoT)技術嵌入傳感器,用於智能監控、天氣預報、自動駕駛和交通管理。
  • 韓國創企Bitsensing研發4D雷達設備 實現更安全的自動駕駛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韓國初創公司Bitsensing希望在道路上構建一個雷達基礎設施,以提高道路安全,特別是自動駕駛汽車時代的道路安全。該公司研發了一種雷達設備,採用物聯網(IoT)技術嵌入傳感器,用於智能監控、天氣預報、自動駕駛和交通管理。
  • 麥格納推出高清雷達,可4D掃描駕駛環境
    這項雷達技術可探測並追蹤的物體數量比同類競品多100多倍,並能將探測物逐一分類。 2018年1月15日,麥格納在2018北美國際汽車展覽會(NAIAS)期間推出一款名為ICON RADAR的高清雷達。
  • 雷達成像近似二維模型及其超分辨算法簡述
    現有的雷達成像超分辨算法是基於目標回波信號的二維正弦信號模型,所以模型誤差,特別是距離走動誤差,將使算法性能嚴重下降或失效.為此,本文採用距離走動誤差下的一階近似雷達成像二維信號模型,提出了一種基於非線性最小二乘準則的參數化超分辨算法.在算法中,距離走動誤差補償與目標參量估計聯合進行.文中同時給出了算法估計性能的Cramer-Rao界及仿真結果.
  • 雷射雷達探測及三維成像技術進展,讀這一篇就知曉
    1960年美國休斯飛機公司的科學家梅曼研製出了第一臺雷射器,1961年發展出了第一臺軍用雷射測距儀,進而雷射雷達由最初的雷射測距逐步發展成為現在的雷射測速、雷射跟蹤和雷射成像技術。雷射雷達三維成像系統按照成像體制可以分為掃描式成像系統和面陣成像系統兩種。在對雷射成像體制探討之前,有必要對雷射測距的基本原理進行了解。
  • 英飛睿正式發布XSENTRY系列紅外成像全景雷達系統
    英飛睿(睿創微納全資子公司)正式發布XSENTRY系列紅外成像全景雷達系統,該系統核芯採用紅外熱成像晶片,基於大數據、光電、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研發,並融合先進的光學穩像和圖像處理技術,完美實現快速360°廣域實時監控,同時具備智能目標探測、識別和跟蹤功能,實現廣域監測。
  • 英飛睿紅外成像全景雷達織「天網」,助力機場周界安防!
    英飛睿(睿創微納(科創板:688002)全資子公司)正式發布XSENTRY系列紅外成像全景雷達系統,該系統核芯採用紅外熱成像晶片,基於大數據、光電、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研發,並融合先進的光學穩像和圖像處理技術,完美實現快速360°廣域實時監控,同時具備智能目標探測、識別和跟蹤功能,實現廣域監測
  • 潮科技|ICEYE推出商用高解析度聚束式合成孔徑雷達成像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MEMS」(ID:MEMSensor),作者麥姆斯諮詢王懿,原文題目《ICEYE推出商用高解析度聚束式合成孔徑雷達成像》,36氪經授權發布,略有改動。據麥姆斯諮詢報導,小型衛星合成孔徑雷達(SAR)技術公司ICEYE於10月16日推出其最新開發的聚束成像(Spotlight imaging)模式,該成像模式可通過衛星星座為用戶提供解析度為1米的雷達成像,現已向全球用戶提供商業服務。ICEYE聚束成像專為實現高解析度而設計,可支持商業和政府客戶的各類應用。
  • 受光學相干斷層成像啟發的低帶寬雷達技術
    近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由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OCT)啟發的一個方案,需要很少甚至為零的帶寬,就可以準確地創造出雷達周圍環境的高解析度圖。zioednc背景雷達技術一開始是被設計用於識別和追蹤空中的軍事目標。
  • 中國發明單光子雷達,能透過霧霾100公裡外成像
    眾所周知,光學成像最怕的就是霧霾,人眼通過霧霾只能看清幾十米遠的距離,傳統的光學拍攝設備作用距離也就是幾百米,張召忠甚至認為霧霾能讓光學和紅外製導武器都失效。令人欣喜的是,這個世界性難題被中國一位85後科學家攻破,中國科技技術大學塗飛虎團隊研製成功單光子成像雷達,已經實現了45公裡的遠距離成像,並且具備了100公裡遠的成像能力。這種雷達最厲害的是可以透過霧霾看清目標,就像是「神話」一樣。
  •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型單光子相機 實現全球最遠距離單光子成像雷達
    他曾首次提出單像素單光子成像方法,實現了全球最遠距離的單光子成像雷達,並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長距離主動成像面臨著巨大挑戰在本次45千米成像研究之前,業內一直面臨著長距離主動成像難的困局。隨著距離的變遠,遠距離雷射雷達的回波信號會出現嚴重衰減,只能返回微弱的回波光子,而返回的光子又混入很強的背景噪聲,因此長距離主動成像一直面臨著巨大挑戰。
  •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型單光子相機 實現全球最遠距離單光子成像雷達
    他曾首次提出單像素單光子成像方法,實現了全球最遠距離的單光子成像雷達,並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 長距離主動成像面臨著巨大挑戰 在本次45千米成像研究之前,業內一直面臨著長距離主動成像難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