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軍志 2021年01月15 報導】 印度擁有非常發達的航天業,雖然無法與前列的中美俄三國家相比,但是在後起國家當中絕對處於前列之中的前列,最值得注意的還是印度的登月工程,在2019年,印度的月船2號功虧一簣!印度月船2號經歷1個多月的旅程,連續闖關,可惜止步於最後一環,把登月變成了撞月,但是不意味著完全失敗,月船2號的軌道器依然在軌道上,相當於月球的一個衛星,等於把登月不成變成探索月球了。據介紹,在整個落月過程中,著陸器的反衝火箭設計極為關鍵。根據印度媒體此前披露的信息,「月船2號」著陸器使用多臺發動機配合工作的方式進行減速和著陸。
希望破滅了,著陸失敗了
印度擁有非常發達的航天業,雖然無法與前列的中美俄三國家相比,但是在後起國家當中絕對處於前列之中的前列,最值得注意的還是印度的登月工程,在2019年,印度的月船2號功虧一簣!印度月船2號經歷1個多月的旅程,連續闖關,可惜止步於最後一環,把登月變成了撞月,但是不意味著完全失敗,月船2號的軌道器依然在軌道上,相當於月球的一個衛星,等於把登月不成變成探索月球了。
原本印度在月球軌道上部署了軌道器,本來的主要目標為充當中繼站,把登月器的數據傳回地球,後來希望破滅了,著陸失敗了,但是軌道器依然在工作,繼續繞月飛行,將重要的科學數據發送回了地面的任務控制室。對於研究月球地形,礦物學,表面化學成分,熱物理特徵和微弱的月球大氣等都有不小的意義。
印度沒有登月失敗的沮喪情緒,相反打算再接再厲
從印度航天部門發布的信息來說,月船2號的軌道器工作相當不錯,所擔任的任務均表現良好,在2019年9月到2020年2月間的所有八項實驗均表現良好,收到的數據表明其具有出色的能力。解決了有關月球科學的問題。數據已經進行了歸檔,在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研究之後,可以獲得了不少東西,比如:建立高解析度的地形圖和月球表面數字高程模型。
從相關情況看,在軌道器上至少安裝了8部設備用於收集信息,也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對於印度航天部門是不小的收了,從目前的情況看,印度沒有登月失敗的沮喪情緒,相反打算再接再厲!
姿態控制不穩而「翻船」失控
據介紹,在整個落月過程中,著陸器的反衝火箭設計極為關鍵。因為月球基本沒有空氣,而且月球表面坑窪不平,只能依靠反衝火箭的精確控制,讓著陸器慢慢落到月面。中國「嫦娥」月球探測器數次乾淨利索地順利落月,看似平常,背後卻是實力的支撐。根據印度媒體此前披露的信息,「月船2號」著陸器使用多臺發動機配合工作的方式進行減速和著陸。首先使用4臺推力為800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同時工作以「粗減速」,到一定速度和高度後改變發動機推力進行「精減速」,然後關閉其中兩臺發動機,使用兩臺發動機進行精密垂直著陸,最後啟動位於登陸器中央的一臺發動機進行緩衝。這個過程中姿態控制非常關鍵,特別是由4臺發動機轉為使用兩臺對角線發動機進行控制時,容易導致姿態控制不穩而「翻船」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