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達人】冰敷最佳時間15分鐘 時間長可能破壞皮膚或神經

2021-01-20 央視網體育

  冰敷,是跑步運動員感到肌肉酸痛或者受傷之後普遍選擇的一種治療方式。它主要是為了延緩炎症的發生,然後通過進一步的治療來解決問題。但是,能一直進行冰敷嗎?冰敷會產生哪些副作用?

  有關專家針對冰浴的效果進行了研究。他們讓研究對象在跑步機上狂跑40分鐘,然後一半的人進行20分鐘的冰浴。結果發現,進行冰浴的人和其他人相比,在疼痛方面沒有不同。表明,冰浴是沒有起到任何效果。

  當傷病發生的時候,身體必須清除受損的細胞,然後進行修復。如果受傷的地方出現腫脹,那麼恢復的過程就會更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採用冰敷的方式,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冰敷15分鐘,停止15分鐘後再進行冰敷。如果一直進行冰敷,可能會破壞皮膚或者神經。

  值得注意的是,當冰敷的時候,會影響到血液流向被冰敷的區域。2013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冰敷會耽誤身體恢復,甚至引發破壞肌肉的可能性。所以,如果不是太嚴重的傷勢,休息是最好的恢復方式。

相關焦點

  • 冰敷最佳時間15分鐘 時間長可能破壞皮膚或神經
    冰敷,是跑步運動員感到肌肉酸痛或者受傷之後普遍選擇的一種治療方式。它主要是為了延緩炎症的發生。當冰敷的時候,會影響到血液流向被冰敷的區域。2013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冰敷會耽誤身體恢復,甚至引發破壞肌肉的可能性。如果不是太嚴重的傷勢,休息是最好的恢復方式。
  • 冰敷 VS 熱敷,冰敷如何正確使用,居然還有那麼多原則!
    在損傷發生後的第一時間進行冰敷,可以通過快速的降溫減少神經的傳導速度和敏感度,在低溫的刺激下,能引起神經終板反應的疼痛值提高,從而有效的減輕運動損傷者的疼痛感,穩定受傷者的情緒。在使用冰水混合物進行冰敷時,需要墊一塊毛巾,以免長時間冰敷造成的皮膚凍傷。
  • 急性損傷後冰敷和熱敷的區別及最佳時間您知道嗎?
    此外,冰敷可以改善周圍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腫和滲出。而且冷刺激可以使組織代謝率降低,從根本上降低炎症反應發生的可能,減輕紅腫、熱痛的症狀。在急性受傷的48~72小時內冰敷,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冰敷,如果腫脹、疼痛、發熱明顯,可每隔1~2小時冰敷一次。
  • 如何正確冰敷 冰敷的不良反應和風險你了解多少?
    「冰敷」(冷療)有什麼用?     冰敷,主要是通過低溫作用於皮膚和深層組織,以達到減少出血、減輕炎症,緩解腫脹和疼痛的目作用,因此最常用於外傷等引起的炎症急性期。此外,以上這些作用還可能會減少繼發損傷、缺血和對其他結構的損傷。     如何正確冰敷?
  • NBA一球星因為冰敷導致退役!冰敷到底怎麼用才能不傷害身體?
    我們都知道,球員下場冰敷是最常見、簡單的保養自己身體的方法。在16賽季時,科比那時和韋德進行21世紀頂級分位較量時,科比出場9分鐘被換下。而下場後的他,膝蓋和左肩負擔著厚重的冰袋,令人心疼。冷療可以使神經傳導速度減慢,神經終板興奮減少,疼痛閾值提高,因而可以起到減輕或解除疼痛的作用。在籃球這種激烈運動中,關節部位容易嚴重磨損,從而導致骨質增生甚至於出現關節積水問題。而冰敷可以讓局部血管收縮、使肌肉放鬆,進行局部的麻醉止痛及消炎。
  • 冰敷與熱敷如何選?區別在哪裡?
    此外,冰敷可以改善周圍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腫和滲出。而且冷刺激可以使組織代謝率降低,從根本上降低炎症反應發生的可能,減輕紅腫、熱痛的症狀。3如何正確冰敷冰敷時間在急性受傷的48~72小時內冰敷,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冰敷,如果腫脹、疼痛、發熱明顯,可每隔1~2小時冰敷一次。每次冰敷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切記每次冰敷時間不宜過長,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結果適得其反。
  • 運動受傷後治療方式的選擇 熱敷還是冰敷
    當代人肥胖的問題層出不窮,因此運動成了一個重要的減肥方法。不過很多人會因為沒有掌握好運動的正確方式而常常受傷,受傷部位常常有發腫發青發紫的現象。所以很多時候需要拿東西敷一下。那麼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呢?下面尋醫問藥網為大家來說明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的問題。
  • 康復時間:科學冰敷
  • 正確「冰敷」,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
    冰敷位置就是紅腫熱痛部位的皮膚表面。如果範圍較大,冰敷過程中可以緩慢移動冰袋,以確保全方位冰敷。此外,不要將冰袋甚至冰塊直接接觸皮膚冰敷,應在中間間隔毛巾類保護物體。   不是冰敷時間越長越好。
  • 孩子燙傷最佳處理時間僅2分鐘!
    1.衝孩子燙傷後,第一選擇,立即用流動的冷水衝患處15~30分鐘!而且是越快越好!目的是儘快帶走燙傷部位的熱量,降低組織損傷!千萬不要輕信偏方,忙著塗抹牙膏、醬油、紫藥水等,不但容易引起感染,還妨礙醫生觀察燙傷嚴重程度,增加清理傷口的難度。
  • 膝關節置換術後冰敷到底要多長時間?
    冰敷到底要做多久?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事實上,熱療也是治療方式的一種,許多慢性勞損或膝骨關節炎的病人可能都有熱敷的經歷,熱敷有促進癒合、減輕疼痛的效果。熱敷會使局部體溫升高,造成血管擴張,增快局部微血管血流及增加細胞膜的通透性,可以增加局部代謝速率,促進癒合。另外,熱敷可以使組織黏滯性下降,可減少關節僵硬,增加肌肉彈性。它一般多用於慢性勞損性傷病。
  • 面對運動損傷如何正確進行熱敷和冰敷?
    當您運動時突然感覺肌肉疼痛或者腫脹,您應該做什麼,是冰敷還是熱敷?接下來為我們一起了解遇到傷病如何正確冰敷和熱敷。何時冰敷冰敷對急性損傷最有效。要正確地冰敷傷處,持續時間為20分鐘左右。長時間放置冰敷可能會損壞神經和其他關鍵組織。冰敷應持續到腫脹消失且疼痛可忍受為止。冰敷應該是應對傷病的第一反應,但是熱敷是加速恢復傷病的好方法。
  • 康復時間:關節冰敷注意事項
    在關節損傷後,我們常常需要進行關節冰敷治療,及時、正確的冰敷可以減少關節腫脹、疼痛,減輕局部炎症反應,同時冰敷可以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抑制血液循環,減少局部軟組織出血。為以後的治療及功能恢復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但是冰敷治療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冰敷時間 通常每次冰敷時間控制在10-20分鐘:採用冰塊(裝入塑膠袋內)冰敷法,需要在關節周圍墊上一層棉墊,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採用冰水混合物,通常將冰塊和水以1:1的比例混合放在塑膠袋中,直接冰敷於皮膚表面,由於溫度穩定在0攝氏度,不會對組織造成損傷,可以放心使用。
  • 燒傷後不能用冰敷,你知道嗎?
    但是,就具體的實施方法,用水的溫度和冷處理時間則涵蓋一個寬泛的範圍。使用的流動的自來水水溫介於12~27℃之間,但是也指出冰水或水溫低於8℃反而會產生不利的後果。時間則從「數分鐘」、「5分鐘」、「10分鐘」,直到「疼痛消退」、或「直到救護車到來」等。不同國家和專業機構的建議也不完全相同。比如,英國有關機構建議使用15℃左右的水連續衝洗或浸泡不少於20分鐘。
  • 運動受傷後絕不能冰敷?急性筋膜炎發作時千萬不能按摩
    此時最重要的是降低發炎反應,吃消炎止痛藥、冰敷以及緩和是好選擇,而不宜使用按摩、推拿等過度刺激的手法。醫生通常會建議:筋膜急性發炎時要多休息,不可以按摩。因為此時去按摩無法放鬆肌肉緩減疼痛,還可能使筋膜炎越按越嚴重。
  • 什麼時候冰敷和什麼時候熱敷?本文來告訴您!
    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用冰敷;慢性勞損型損傷用熱敷。急性損傷常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通常馬上就疼得不行。即刻冰敷能夠抑制感覺神經,起到鎮痛、麻醉效果。此外,冰敷可以改善周圍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腫和滲出。而且冷刺激可以使組織代謝率降低,從根本上降低炎症反應發生的可能,減輕紅腫、熱痛的症狀。在急性受傷的48~72小時內冰敷,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冰敷,如果腫脹、疼痛、發熱明顯,可每隔1~2小時冰敷一次。
  • 輕微拉傷後第一要務是冰敷 可邊運動邊康復(圖)
    問:新快報記者 答:張東  1  輕微受傷後冰敷是第一要務  問:平常打籃球,腳崴一下、大腿被頂一下非常常見。如果是腳踝韌帶或者膝蓋韌帶受傷了,在現場應該如何處理?  答:韌帶及肌肉的損傷統稱為軟組織傷,簡稱軟傷。大腿被頂一般不會有問題,而如果是韌帶損傷了,就要注意了。運動中的輕微損傷以冰敷為第一要務。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別搞錯了!
    、血液循環減慢,因而降低組織的新陳代謝速度,達到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生理上,當肌肉溫度降低到20℃左右時,肌肉張力會減弱,低到10℃時,痛覺神經的傳導也會變慢或暫時阻斷,產生有效的止痛效果。 選 擇 ▌當急性運動傷害發生的時候,此時肌肉或是韌帶剛剛受到劇烈的衝擊,可能有撕裂、挫傷,並伴隨著微血管出血、發炎等症狀,這時就需要冰敷來抑制出血及發炎的情形。
  • 學會使用冰敷,緩解恢復過度訓練導致的肌肉酸痛
    在身體的恢復窗口期,若身體不能自行處理炎症問題,可以使用冰敷(冷療)或其他的抗炎恢復方式,抑制疾病或特定部位損傷的炎症擴散。 禁忌:當有肌肉炎症時應避免高溫,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健身結束應等待20-30分鐘後再洗澡的原因之一。
  • 冰敷不僅沒用,甚至還有可能造成傷害?
    因此,大家都認為冰敷是一定有幫助的,但從那以後,沒有一篇發表的、經過同行評審的研究,明確表明「冰敷」對癒合過程有益。事實上,最近的研究結果恰恰相反:冰敷會延遲癒合,增加腫脹,並還有可能對受傷組織造成額外傷害。所以,是時候停止冰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