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柔弱感知世界是一種能力

2020-12-06 前瞻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伯凡時間(ID:bofanstime),作者:伯凡時間

又到畢業季。

每當到了這個火熱的季節,校園當中總是充滿了別離的傷感與真誠的祝福。大家都祝願昔日的同窗未來能夠大展宏圖,前程似錦,成為社會當中的佼佼者。

然而,在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2019屆的畢業典禮上,葉敬忠院長並沒有帶領這些即將走出象牙塔的時代驕子展望未來,他只用樸素的語言提醒他們,希望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們能夠關注到社會當中的普通人,尤其要關注普通人中的弱者。

1

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

葉院長說,中國經濟多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物質財富快速積累。在大發展時代,人們看到的常常是高樓大廈、高鐵高速……卻看不到大發展背後數以億計的普通人。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地看見這些普通人,通過教育教學、學術研究、社會行動走近這些普通人,通過論文著作、社會討論、政策倡導講述這些普通人。

在談到對未來工作的暢想時,他說,離開校園後,假如你從事扶貧工作,請努力理解窮人生活的現實和生計的壓力,不要將自己想像的扶貧方案強加給窮人。若窮人不接受你的方案,請不要貶損他們的素質和眼界,請嘗試像窮人一樣感受世界。

假如你從事鄉村振興工作,請努力理解農民生活的世界和生產邏輯,不要將一個外來者的產業方案和市場方案強加給村民,請嘗試像農民一樣感受世界。

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請努力理解那些服務人員、保潔人員、保安人員,努力理解那些無權者和無錢者,努力理解那些老弱病殘人群。不要以為你真是他們的上帝,不要以為你真比他們高明,不要認為你真是他們的救星。很多事情對你來說,可能是一件區區小事,而對他們來說,則可能是令全家焦慮不堪,甚至天都要塌下來的大事。

在談到這些懷揣理想的青年們可能會面臨社會上各種戾氣的衝擊時,葉院長用父親一般關愛的口吻叮囑大家,請一定要保持純真、保證真實,在工作和生活中認真思考社會、追求意義,能夠時刻深入自己的內心,傾聽良知發出的聲音。

最後,他自信地鼓勵大家,當有人看到你們的樸實純真,誰還不鄙視浮躁圓滑?看到你們的高潔志趣,誰還不鄙視精緻利己?看到你們對弱者的尊重,誰還不鄙視強者的驕橫?

2

關注弱者的情懷來源於深切的愛

葉院長的話讓我們在這個火熱的季節冷靜地回歸到一個問題的原點:努力學習,成為強者,到底為了什麼?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父子在街上看到一個可憐的乞丐,父親對兒子說:「你瞧瞧他這落魄的樣子,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是他這樣!」;而另一個孩子的父親會說:「我們的世界還有這樣可憐的人,所以你一定要努力學習,通過你的勤奮讓他們過得幸福,讓這個世界變得美好。」

兩個父親不同的回答,顯然在孩子心中植入了不同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第一個父親將弱者置於孩子的對立面,以恐嚇的方式驅使孩子成長。當孩子真正成為一個強者的時候,他一定會凌駕於弱者之上。

而第二個父親的回答,顯然是在用愛驅動孩子的成長。在孩子敏感的內心世界當中植入了一種對弱者悲苦的感知並激發出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一種深切的同理心和一種共贏的信念。孩子將懂得關愛是他感知世界的方式和自己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這將成為他一生前進的道路上源源不斷的動力。

葉院長的畢業致辭就像是第二個父親的回答,在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當中播種下愛的種子。這顆種子終會生根發芽,成為一種有溫度的推動力。

3

用柔弱感知世界是一種能力

在畢業致辭中,葉院長提到了當下的一些社會現象:

餐廳的顧客侮辱服務人員,高檔小區的業主毆打保安,有權者鄙視普通人,有錢者譏諷窮人……

在社會當中,他們倚仗自己的實力仍然以「強者心態」來徵服他人,沒有任何的尊重與敬畏。他們常常崇尚算計、計較利益,不關注他人的感受與行為的意義。

為什麼我們有錢消費,卻沒有勇氣尊重服務人員?

為什麼我們有能力坐高鐵,卻沒有能力讓座?

為什麼「財大」就一定要「氣粗」?

……

這個社會,有些人是真的很厲害,而有些人是顯得很厲害。

讓自己顯得很厲害的人,其實背後的潛臺詞是害怕,只不過是以「厲害」的方式掩蓋了內心的恐懼。他們由於內心的恐懼,所以沒有辦法表現出對他人的寬容。在美國作家房龍看來,不寬容正是無能的表現。

不能寬容他人的人一定會小心而緊張地守護自己那顆硬化的內心,無法用細微而敏銳的感知力察覺到這個社會弱者的體驗。所以,用柔弱感知世界是一種高尚的能力。

4

用柔弱的感知力成就多彩的世界

對弱者的關注,其實是在以一種微分的方式細化自己的感知顆粒。一個人的感知顆粒度越精細,他的世界就會越精彩。

當代著名華人導演李安就是以柔弱的方式成就了自己的電影王國。初到美國的李安用英文交流十分困難,在英語課上,他幾乎聽不懂老師講述的內容,只能靠半聽半猜的方式認真觀察老師的各種手勢、表情、身體動作等,甚至仔細觀察老師的嘴唇是怎麼動的。沒想到這種因柔弱而帶來的感知力竟然成為這位著名導演的「童子功」——後期他在指導影片拍攝的時候,無形中增加了對演員表情、肢體等多維度的觀察,使影片呈現出更加真實、細膩的表現。不管是《臥虎藏龍》還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影片所展現出來的唯美畫面都與李安導演細微的感知力密不可分。柔弱的感知力使得這位華人導演多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等國際大獎。

這便是柔弱的感知力體現出的力量,葉院長想讓學生體會到的正是這種生活中細膩之處的幸福。在畢業典禮上,葉院長為即將展翅高飛的莘莘學子上了最後一堂課——這堂課的主題是愛與能力。

本文來源伯凡時間,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文字表達——感知能力
    第一課的核心內容,在我看來就是學習並運用:「感知」。用自己的感知來表達。居然是感知啊,聽著似乎很淺顯,細細想來,又似乎非常深刻。我確實失去了敏銳的感知能力,這其中包括具體的事物、強烈的情感,也包括對於抽象的、新生事物的感知能力。
  • 如何使配電網具備數據感知能力
    如何使配電網具備強大的數據感知能力、高效的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是建設配電物聯網的關鍵。長園深瑞總經理徐成斌表示,「在產業剛剛發展的初期,就要為以後長遠發展打下好的基礎,關鍵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平臺技術,二是應用技術。」
  • ESP 超感知能力個案解讀
    ExtrasensoryPerceptions, ESP,也可以稱為超感官知覺,超感知能力,也可以俗稱為第六感。對於這個能力,廣為流傳的定義是指一些人能通過正常感官(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現今科學熟悉的感官)以外的通道接收訊息。在科學上,這能力引起了很多爭議和討論。而事實上,伴隨著世界集體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都有過這種超越三維維度的體驗。
  • 鍛鍊你對人的感知能力
    這些日子我講soft skill比較多,我發現「感知能力」,是現在這個時代非常稀缺的一個能力,但極重要!「感知能力」包括,銷售人員對客戶的感知能力,員工對領導的感知能力,或反之。當失去這個能力的時候,就極為容易呈現出義正辭嚴的批判,並且通常是以正能量為理由的對負能量的下定義和批判。非常可悲!也會的確造成很多悲劇。
  • 家長專欄 | 感知能力鍛鍊-觀察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經常會被孩子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問得答不上來,孩子不斷的提出問題,其實是觀察力在發展的一種表現,觀察力是感知能力的一種,通過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準確全面深入的感知事物特徵的能力,它是在綜合視覺能力,聽覺能力,觸覺和嗅覺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圖形辨別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觀察力可以說是思維的知覺,是感知發展的最高形式。
  • 如何提升自己感知快樂的能力?
    擁有巨大適應性的大腦,讓我們繁衍至今生生不息,卻也變相地剝奪了我們感知快樂的能力。在現代繁瑣無聊的日常中,日復一日地保持自覺與警醒,很困難。你現在知道了該如何提醒自己。這也是許多人無法感知快樂的環境歸因。幸運的是,我在某天領會頓悟了我不快樂的本質原因。「我所有的切身體驗,都曾讓我相信一件事:我是世界上最真實、最鮮明、最重要的人物——但我們很少去思考這種自然而然出現的自我中心意識。」
  • 眼睛感知危險的能力比大腦強
    這一能力可被理解為為快速逃避掠食動物之用。這一能力可被理解為為快速逃避掠食動物之用。在哺乳動物的視網膜中,已經發現了能夠感知水平和垂直運動的神經元,而對物體的靠近敏感的細胞僅在大腦中發現過。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弗雷德裡希米歇爾生物醫學研究所,博通德·羅斯卡同他的同事發現在被測試的小白鼠眼細胞中,有一種細胞通常都會對運動產生反應。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只有物體靠近時,這種視網膜細胞才會被激活。
  • 動物世界十大生命力頑強動物:柔弱卻致命的食火雞
    原標題:動物世界十大生命力頑強動物:柔弱卻致命的食火雞 【科技訊】11月6日消息,物競天擇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而如何能夠生存下去,也是所有動物都面臨的問題,一些動物慢慢開始進化出了一些獨特的技能,幫助自己在殘酷的動物世界中生存下去。
  • 漫威超越常人感知的英雄,這些能力讓他們更強大!
    超級英雄不僅身體條件超越了普通人,還有些超級英雄的感知能力也是普通人所不具備的,有的是某一方面感知能力特別強大,還有的超級英雄甚至是比正常人多出了一種感知方式,我們所熟知的無非就是觸覺味覺和視覺以及聽覺,這些超級英雄們都有著怎樣超人一般的感知能力呢?
  • 幸福是一種對快樂的感知能力,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很重要
    他現在打工的狀態,給人一種忍辱負重的感覺。儘管上班很累,但阿軍一想到要給兩個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就渾身充滿了鬥志。這就是阿軍現在的幸福觀:現在不幸福,但未來會幸福。04、值得慶幸的是:兩口子沒有產生更消極的幸福觀。
  • 視空間感知能力
    視覺與學習能力的關係密切相關️視空間感知能力是視知覺的另一項重要功能。它使我們能夠熟練地操作器械和通過不同角度的像透視一樣感知物體的空間信息。我們能夠在一個繁雜的大城市中原路返回,視空間感知起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在我們的記憶中有一個來源於最近時間的旅行的視覺地圖。
  • 《道德經》:「柔弱勝剛強」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即便有些人「略知一二」,也是從不同的人那裡聽說,然後經過整理後,得出的一種認知。其實,文化一直就是這樣流傳的,文化本身的魅力,也在於此。幾千年來,人們都習慣於從《道德經》中去研究它裡面的做人智慧。從根本上來說,《道德經》其實是一部「道書」,也就是講述的如何修道的經典。
  • 自動駕駛在挑戰中進化的感知能力
    滴滴感知大量使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來解決問題,但要解決L4自動駕駛的感知問題,並非只是引入最先進的深度學習模型即可解決。本文歸納出感知能力逐步進化的三個階段。並分析了以下幾大難題給感知帶來的挑戰:深度學習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多傳感器需要進行揚長避短的融合、低延遲要求和有限算力間的矛盾、難以準確表徵和處理不確定性。最終,對感知的未來發展提出展望。1.
  • 超級紅外感知:讓你的世界多一種顏色
    最近,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Haim Suchowski團隊【⏬】開發了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成像技術, 這項技術可以將整個中紅外區域的光子轉換到可見區域,進而可用於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通照相機或肉眼「看不見」的生物成像。
  • 提高危險感知能力的四種方法
    應急世界每天為你解讀大國博弈,深度局勢熱評,如何面對天災人禍獸患,分享精品文章!讓我們一起見證偉大的中國復興夢!但有一些人,卻好像對危險有敏銳的直覺和感知能力,能夠提前躲避危險,在危險中順利逃生,甚至在自己受到傷害後能夠迅速開展自救而脫離危險。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能力呢?掌握下面的一些方法,可能會幫助你擁有這種能力。居安思危,即使處在相對平安的環境裡,我們也要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性,要隨時做好應對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 「耳眼並用」的機器人,感知識別能力更強
    如果機器人能夠「耳眼並用」,將具有更強的感知、識別能力。人類很少只依靠一種官感來認識世界。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8月14日消息稱,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上個月的「虛擬機器人科學與系統」會議上展示了他們的最新發現:通過增加另一種官感,可以顯著提高機器人的聽覺感知能力。這是首個大規模研究聲音和機器人動作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項目。
  • 2019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疲倦是一種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這部作品收錄了漢德克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2013年創作的「試論五部曲」,在《試論疲倦》中,疲倦是一種重要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在《試論點唱機》裡,追尋逝去之物,在孤獨中思考人生;在《試論成功的日子》裡,成功的意義在於敞開胸懷,完全所心所欲地感受這個世界;在《試論寂靜之地》裡,能帶來心靈慰藉的「寂靜之地」是廁所;在《試論蘑菇痴兒》中,塑造了一個幾乎走火入魔的蘑菇痴兒
  • 如何訓練孩子的感知能力?
    感知覺是指感知和理解社會的過程,包括信息輸入、信息處理和信息輸出。自閉症兒童如果不能正確認識這個世界,就根本沒辦法融入社會,大部分自閉症孩子都存在感知覺異常,他們對外界的信息漠不關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為什麼畫畫的人對於音樂和文學等藝術的感知能力也特別強?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共同的感覺,只要每次說到「藝術」二字,原本不愛想事的大腦又開始活躍起來了,盡情的發揮對藝術的遐想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如果自己還擅長某項藝術創作,那就不亦樂乎了,為什麼畫畫的人對音樂和文學等藝術的感知能力也特別強呢?
  • 兒童七項重要的感知能力和技能
    許多能力的培養始於兒童時期,兒童時期的教育,家長不能眼中只有分數,能力和品德的培養更是重要,分數是一時的而好的能力和品質受用終生。1、對個人感知能力——正確認知自己的能力,擁有自信。2、對自己在重大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肯定自己的付出,知道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地位和作用。3、對自己在生活總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對自己生活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