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張首晟團隊:人工智慧用幾小時重新發現元素周期表

2021-01-09 互聯雲小秘書

近些年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仿佛經過幾年的發展,人工智慧早已經不是那個被人稱為噱頭的黑科技。因此不少鑽研此領域的人都在期待著,人工智慧未來還能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搞定元素周期表

近日張首晟等人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他們基於谷歌公司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開發出的人工智慧程序Atom2Vec,能通過分析一個在線資料庫中的多種化合物,學會區分不同的原子,整個學習過程沒有人類的幹涉。通過對這些化合物名稱的分析,人工智慧程序發現,鉀和鈉有著類似性質,都可以與滷族元素結合成化合物。就像國王和王后很類似一樣,鉀和鈉也是類似的,張首晟說。

適合人工智慧的行業還有很多

對此有網友表示稱,其實用人工智慧可以開發一個適合律師用的法律法規軟體,我們只要輸入案情的情況,AI智能根據法律法規依據分析出這個官司該怎麼去打。還有醫院也是一樣的,可以開發一套治病AI智能軟體,將病人的各種檢查檢測數據連接,然後電腦告訴醫生這個病人該怎麼用藥,怎麼治療。另外還有人稱,人家都說了基於現有的去認證這個智能是對的,以後只要給AI輸入大量數據信息,把世界信息整合,計算機說不定就會給出驚人的結果,當然人類也是拿來做參考,後續再驗證,對於人類發展是很大幫助。比人去統計和整合世界信息要快。

不過也有人反駁道,這並不是發現元素周期表,而是逆向找出規律後總結出來,並不是創造性的工作,並未發生如同人類由未知經過實驗、思考、思維推理的過程。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程序「重新發現」元素周期表
    新華社華盛頓6月26日電 經過約一個世紀的摸索和嘗試,人類科學家才把化學史上的偉大科學成就——元素周期表整理成當前的形式。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物理學家們開發出一種人工智慧程序,只用幾個小時就「重新發現」了元素周期表。
  • AI可獨立發現新的自然法則:斯坦福華人團隊算法復現元素周期表
    識別圖像、自動駕駛、智能語音服務、下圍棋,人工智慧已經在諸多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是,距離人們創造出一個能獨立發現新自然法則的 AI 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最近,史丹福大學張首晟團隊創造了一個能重建化學元素周期表的 AI 程序,邁出了人工智慧獨立發現自然規律的第一步。
  • 史丹福大學張首晟教授團隊新突破!AI算法自主重現化學元素周期表
    藥明康德/報導   元素周期表是化學領域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人類科學家們經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反覆試驗,才將元素周期表整合成目前的樣子。而近日,史丹福大學的張首晟教授團隊開發了一個新的人工智慧程序,竟然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完成了同樣的行動,在無監督條件下重現了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正在被人工智慧重塑,新材料指日可待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工智慧程序,並利用該程序重塑了元素周期表。他們希望藉此發現和設計新材料。該程序通過自我學習,重塑了元素周期表。這對於新材料的發現與設計或有重要意義。科學家們花費了接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進行反覆試驗,才將化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元素周期表整理成現在的形式。而Atom2Vec在幾個小時內就完成了同樣的壯舉。Atom2Vec通過分析在線資料庫中的化合物名稱,成功學會了區分不同原子。
  • 斯坦福最新研究:用AI重建化學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可以說是化學領域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人類科學家用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反覆嘗試才將元素周期表組織成目前的形式。而由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們開發的一個新型人工智慧(AI)程序,在幾個小時內就完成了同樣的壯舉。
  • 張首晟團隊發現號稱「天使粒子」的馬約拉納費米子
    張首晟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1日消息,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及其團隊今天凌晨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重大發現一個包括史丹福大學科學家在內的研究小組如今表示,他們已經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確鑿證據。史丹福大學與加州大學聯手在實驗室對奇特的物質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最終獲得了這一發現。這一研究小組由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副教授夏晶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王康隆領導,他們根據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及其同事提議的計劃實施了這項研究。
  • 美國史丹福大學講座教授張首晟:人工智慧能做科學發現時才超越人類
    每經記者 莫淑婷 每經編輯 陳俊傑3月25日下午,美國史丹福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張首晟在2018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發表了題為《量子計算、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的演講。張首晟表示,「當前人工智慧尚處於早期,今後還有非常廣闊的前景,目前最缺少的是數據。」
  • 「天使粒子」發現者張首晟逝世
    (資料圖片)   2018年12月6日,華裔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的家人發布聲明,確認張首晟於12月1日因抑鬱症意外去世。張首晟家人在訃告中稱,「在我們得到這一令人震驚的消息時,我們對大家的支持與慰問深表感謝。」  張首晟,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美國物理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祖籍江蘇高郵。
  • 張首晟團隊發現「天使粒子」 楊振寧稱其獲諾獎是時間問題
    科研人兼職投資人 張首晟:本質一樣,關鍵就是在做選擇解說:他和多個團隊共同發現「天使粒子」,結束國際物理學界長達80年的漫長探索。許戈輝:你的那個靈感的繆斯是什麼?解說:他眼中的人工智慧竟是這般模樣。張首晟:我們的確被這個高層的文明生物所統治。解說:《名人面對面》對話張首晟。
  • 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的偉大貢獻,其一即是並未完全以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同時期有很多人在思考如何排布已發現的元素,幾乎都是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當時所發現的元素,而是大膽地預測某些原子量的測算是錯誤的!認為現在的元素周期表是門捷列夫一個人的功勞是不妥的,至少有10+位化學家的貢獻。see 作者發表在《化學教育(中英文)》微信公眾號上的微課【微課賞析】探秘元素周期表+精彩PPT
  • 華人科學家張首晟團隊發現「天使粒子」 量子計算成為可能
    現在,史丹福大學科學家在內組成的一個團隊已經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第一個證據。這個證據是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與史丹福大學合作的一系列實驗中發現。該團隊由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副教授Jing Xia和UCLA教授Kang Wang領銜,並按照其同事兼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及其同事提出的計劃。該團隊7月20日在《科學》上公布其結果。「我們的團隊預測了在哪裡可以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以及尋找『確鑿證據』的實驗特徵。」 研究論文的資深作者之一及理論物理學家張首晟說,「這個發現總結了基礎物理學中最密集的搜索之一,跨越了80年。」
  • 揭秘元素周期表背後的戰爭
    在諾貝爾基金會的贊助下,一些物理學家和化學家聚集在此,召開了一場特別的討論會,為科學家評估核科學極限的全球努力提供機會,同時慶祝4種新元素在幾個月前加入元素周期表。這些元素的正式名稱計劃在幾天內正式宣布。對於發現它們的科學家和國家而言,這是一份巨大的榮譽。  雖然很多與會專家都為核科學的進展,以及這些進展所帶來的大新聞激動不已,但也有相當數量的科學家感到擔憂。
  • 元素周期表新玩法
    雖然我們已經用慣了元素周期表,但表上所有元素是否都已排在正確的位置上,這不是沒有爭議的。用手指敲鋼琴的白色琴鍵,隨著你的手指向右移動,每一個音符聽起來都不同,「哆-來-咪-發-梭-拉-西」。但是,當你敲到第八個鍵時,聽起來又跟第一個「哆」一樣了,只是調子提高了一些而已。
  • 科學網—揭秘元素周期表背後的戰爭
    揭秘元素周期表背後的戰爭4種新元素評審過程飽受爭議
  • 元素周期表錯了?
    元素周期表從百年前起就一直是化學課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最近科學家發現有個稀有元素他們可能從一開始就擺錯了,這意味著元素周期表得重畫。被命名為鐒的放射性元素位於化學元素周期表最底端,屬於錒類元素一欄,而這一欄專門從主表中單獨歸類出來。
  • 張首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丨人物
    凝聚態物理學以量子力學為基本原理,研究固體、液體等由原子緊密聚集而成的狀態,以及狀態之間的相變,其核心內容是研究電子在各種由原子組成的周期勢阱中產生的量子效應。在史丹福大學的網站上,12月6日刊登了一篇紀念張首晟的文章。文章中對張首晟的成就進行了高度的評價,稱其為非常罕見的理論物理學學家,他的學術用非常抽象的概念來解釋量子態物質,並對量子未來技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 科學網—四元素登上周期表
    四元素登上周期表 圖片來源:Sandbh/Wikimedia Commons 本報訊 4個新的化學元素如今已經被正式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中,這也意味著,這張表的第七行終於完整了。 日本的研究小組使用加速器使第30號元素鋅的原子加速,然後撞擊第83號元素鉍的原子,使二者原子核融合在一起而得到113號元素。他們從2003年開始實驗,在2004年、2005年和2012年共3次合成了113號元素。到那時,研究人員已經有了該元素的3個原子。
  • 在元素周期表中發現新的物質「旋轉」狀態
    了解這種新型的磁性行為,可以完善我們對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的理解,並最終可能為人工智慧的新材料鋪平道路。該成果於29日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在一罐蜂蜜中,當曾經清晰的地方變成乳黃色的時候你可能認為蜂蜜變質了,但實際上是蜂蜜開始結晶了。這就很像釹的結晶過程,"掃描探針顯微鏡教授Alexander Khajetoorians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