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丹福大學講座教授張首晟:人工智慧能做科學發現時才超越人類

2021-01-09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莫淑婷 每經編輯 陳俊傑

3月25日下午,美國史丹福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張首晟在2018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發表了題為《量子計算、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的演講。張首晟表示,「當前人工智慧尚處於早期,今後還有非常廣闊的前景,目前最缺少的是數據。」

公開資料顯示,張首晟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在高溫超導、量子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和強關聯電子系統等研究方向上都取得大量國際一流的原創科研成果。此外,張教授還是知名的天使投資人,他曾參與投資的VMWare是雲計算產業的領軍公司,市值一度高達480億美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張首晟目前擔任美圖公司(01357,HK)獨立非執行董事。

人工智慧還處於早期

張首晟表示,人工智慧是一個基本概念,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被提出來。之所以今天人工智慧能夠有突飛猛進的發展,主要是三個大的潮流的匯總:摩爾定律所描述的計算能力的指數增長;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的爆發性增長所產生的海量數據;智能算法的快速發展。

不過,張首晟認為,儘管人工智慧正飛速發展,但是處在早期,今後的前景還非常廣闊。「現在人工智慧可能是在簡單地模仿人的神經元,但是我們更應該思考的,在這裡面有一個基礎科學重大突破的機會,就是我們真正去理解基本原理,這樣才能夠真正使人工智慧有突飛猛進的變化。」

至於用什麼樣的判據能夠真正衡量人工智慧達到人的標準,張首晟表示,「大家可能聽說過圖靈測試。圖靈測試是說人跟機器對話,但是我們不知道在背面到底是人還是機器。整個對話的過程中,你如果花了一天的時間根本感覺不出來,那就是說機器人好像已經達到人的水平。雖然圖靈是一個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但是我並不贊同這個判據。人也是進化的過程,人的很多情感並不是理性的情感,要讓一個理性的機器學一個非理性的人的大腦可能並不是那麼容易,比如你可能故意激怒機器人,說不定它也不怎麼會理你。」

張首晟提出了一個新的判據,「人最偉大的一點就是我們能夠做科學的發現,判斷機器真正超越人的智力最好的判據就是哪一天機器人真能夠做科學的發現,能更好地知道科學發現,那一天機器就超過人了。」

人工智慧最缺少的是數據

在演講最後,張首晟還談到了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共生。他認為,人工智慧最缺少的是數據,恰恰今天數據是處在完全中心壟斷的狀態,不能幫助機器合理地學習。

張首晟說,「當今,個人會產生出很多的數據,個人的基因數據、醫療數據、教育數據、行為數據等,但是很多這些數據都是掌握在中心機構裡面,沒有達到真正的去中心化。但是區塊鏈的產生能夠產生一個數據市場。所以我理想的世界,未來每人擁有自己所有的數據,這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儲存,這樣黑客也不可能黑每個人的數據,然後用一些加密的算法在區塊鏈上真正能夠達到既保護個人的隱私,又能夠做出良好的計算。」

在張首晟看來,有了區塊鏈之後,會產生(去中心化)的數據市場,也就真正能夠使得社會變得更加公平。

現在,在機器學習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那些「少數派」所擁有的數據。張首晟說,如果今天機器學習的精準率達到90%了,要使90%達到99%,它需要的不是已經學過的數據,而是跟以前最不一樣的數據。往往是「少數派」擁有的數據對機器學習來講是最有價值的。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天使粒子」發現者張首晟逝世
    (資料圖片)   2018年12月6日,華裔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的家人發布聲明,確認張首晟於12月1日因抑鬱症意外去世。張首晟家人在訃告中稱,「在我們得到這一令人震驚的消息時,我們對大家的支持與慰問深表感謝。」  張首晟,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美國物理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祖籍江蘇高郵。
  • 著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驟然辭世 終年55歲
    美國華裔物理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201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丹華資本創始人張首晟教授去世,終年55歲。張首晟天使投資的史丹福大學初創公司VMWare是雲計算產業的領軍公司,曾市值高達480億美元。多年來,張首晟教授努力推進中美兩國的科技交流。2013年他創辦了丹華資本,重點投資源於史丹福大學與矽谷的創新公司,投資方向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增強/虛擬實境、基因醫療等行業。華裔教授張首晟領導團隊提出「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新理論研究,被納入《科學》雜誌2007重大科學發現之一。
  • 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張首晟探索神秘「天使粒子」
    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張首晟探索神秘「天使粒子」 2017年07月27日 11:05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
  • 史丹福大學張首晟教授團隊新突破!AI算法自主重現化學元素周期表
    藥明康德/報導   元素周期表是化學領域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人類科學家們經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反覆試驗,才將元素周期表整合成目前的樣子。而近日,史丹福大學的張首晟教授團隊開發了一個新的人工智慧程序,竟然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完成了同樣的行動,在無監督條件下重現了元素周期表。
  • 物理學家張首晟因抑鬱症意外去世,曾發現天使粒子 | 獨家視頻
    來源:第一財經12月6日消息,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華裔物理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201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張首晟教授去世,終年55歲。80年代時,張首晟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攻讀博士學位。
  • 張首晟團隊發現「天使粒子」 楊振寧稱其獲諾獎是時間問題
    7月21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課題組等多個團隊共同發現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納(Majorana)費米子,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長達80年的漫長探索。張首晟:馬約拉納費米子非常非常穩固。解說:馬約拉納費米子如今終於被發現,對於構成量子計算機有著重要意義。
  • 人工智慧程序「重新發現」元素周期表
    新華社華盛頓6月26日電 經過約一個世紀的摸索和嘗試,人類科學家才把化學史上的偉大科學成就——元素周期表整理成當前的形式。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物理學家們開發出一種人工智慧程序,只用幾個小時就「重新發現」了元素周期表。
  • 張首晟:為什麼我一個科學家,還在做投資和創業領域的投資?
    來源:鳳凰網財經獨家報導美國華裔物理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 AI可獨立發現新的自然法則:斯坦福華人團隊算法復現元素周期表
    識別圖像、自動駕駛、智能語音服務、下圍棋,人工智慧已經在諸多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是,距離人們創造出一個能獨立發現新自然法則的 AI 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最近,史丹福大學張首晟團隊創造了一個能重建化學元素周期表的 AI 程序,邁出了人工智慧獨立發現自然規律的第一步。
  • 物理學家張首晟去世 出生於上海,15歲考入復旦大學
    張首晟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位35歲科技創新者」榜單的評委,該雜誌新浪官方微博6日上午10時47分也發了一條張首晟去世的相關消息。出生於上海,15歲考入復旦大學張首晟,漢族,美國華裔科學家,祖籍江蘇高郵,1963年生於上海。史丹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
  • 包攬物理界多個重量級獎項的張首晟驟然離世 今年才加入美圖、聯想...
    包攬物理界多個重量級獎項的張首晟驟然離世》聽從楊振寧建議 從事凝聚態研究1983年,張首晟獲得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學士學位,4年後,又順利拿到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博士學位。1993年,張首晟受聘於史丹福大學物理系。張首晟不僅僅是史丹福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同時他還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張首晟的驕傲
    「什麼叫人生,人生到底要留下來什麼……除了留下我們的基因,這些人留下來都是最精華的信息,對整個人類文明來說都是一種驕傲,這對我非常大的一個震撼,我覺得我要奉獻自己的生命,為人類的科學做出一些貢獻。」 2012年,張首晟在臺灣國立大學做演講時對臺下學子說。 那個時候,張首晟很困惑。
  • 知名物理學家張首晟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他也是一位資本創始人,作為科學家VC第一人,他堅持用科學思維做投資,用大數據和科學理論來解讀人類歷史。2017年3月16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他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他是美國華裔科學家張首晟。
  • 曝張首晟12月1日跳樓自殺,前一晚與孟晚舟共同參加晚宴
    但隨後有人在微信群裡稱,張首晟是上周六(12月1日)在史丹福大學跳樓自殺的。據鳳凰科技報導,根據張首晟家人和物理系的電子郵件通信得知,他此前一直在和抑鬱症作做鬥爭。後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深造,1987年獲博士學位。後在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後前往IBM擔任高級研究人員。1993年起任教於史丹福大學。1999年被聘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2004年出任IBM-斯坦福自旋電子學研究中心主任。張首晟是美籍華裔物理學家,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生前任史丹福大學J.G.
  • 張首晟: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虎嗅網
    Wood講座教授,其主要貢獻包括對拓撲絕緣體、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高溫超導等領域的研究,他是「天使粒子」和「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發現者,也是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的徒弟。根據公開資料,張首晟1963年2月15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高郵,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1980年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留學,1983年獲碩士學位。後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深造,1987年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後前往IBM擔任高級研究人員。
  • 張首晟:人工智慧發展最缺的是數據,很多數據被中心機構壟斷
    張首晟:人工智慧發展最缺的是數據,很多數據被中心機構壟斷 羅曼/證券時報網 2018-03-25 15:40
  • 穀雨丨張首晟意外自殺 家庭發言人稱他被美國調查是假消息
    物理學界巨子張首晟離世的消息,震驚中文社交媒體,似乎並沒有波及他所任教的史丹福大學校園。12月5日晚,物理系大樓內,寂靜有序。臨近期末,學生們大多埋在並不輕鬆的課業中,教室裡有學生在分組討論。 55歲的張首晟曾是「斯坦福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物理系學生James被採訪時才得知張教授在12月1日自殺的消息,驚訝不已。
  • 美國華人教授張首晟獲尤裡基礎物理學獎前沿獎
    3月20日晚,瑞士日內瓦,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物理學教授張首晟(右)獲尤裡基礎物理學前沿獎。圖為他與夫人餘曉帆(左)與頒獎典禮主持人、美國影星摩根·弗裡曼。中新社發 張首晟 提供   中新社舊金山3月20日電 (記者 劉丹)尤裡基礎物理學獎20日晚間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頒獎典禮,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7名科學家分獲特別獎,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物理學教授張首晟獲前沿獎。
  • 張首晟:「天使」莫名墜落
    物理學界巨子張首晟離世的消息,震驚中文社交媒體,似乎並沒有波及他所任教的史丹福大學校園。12月5日晚,物理系大樓內,寂靜有序。臨近期末,學生們大多埋在並不輕鬆的課業中,教室裡有學生在分組討論。55歲的張首晟曾是「斯坦福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物理系學生James被採訪時才得知張教授在12月1日自殺的消息,驚訝不已。
  • 55歲華裔科學家張首晟去世,曾是諾獎重要候選人,10月剛回過...
    1983年,獲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碩士學位,同年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攻讀博士學位。1987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87年,進入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1989年底,結束博士後研究,與妻子餘曉帆一起到了San Jose的IBM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