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首晟: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虎嗅網

2020-12-05 虎嗅APP

張首晟於12月1日驟然辭世,年僅55歲。


一切都太突然了。


12月6日上午9 : 55,丹華資本在發給丹華資本有限合伙人的郵件中表示,「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通知您,我們的摯友及創始合伙人張首晟教授於2018年12月1日驟然辭世。」



隨後,張首晟教授的家屬也發表聲明,稱其長期與抑鬱症鬥爭,並希望公眾「在我們面臨傷痛之時,尊重我們的隱私」,聲明如下:


我們沉痛地告知大家,我們的摯愛首晟在上周六,12月1日與抑鬱症的戰鬥之後意外去世。


雖然在大家的眼裡,首晟是著名的科學家和思考者(思想家),而他在我們心中,是摯愛的丈夫和父親。首晟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超出其他所有事情,他會儘可能地騰出時間陪伴家人。他曾在家庭度假中帶著我們去地球上最美麗的自然風景觀光,和我們分享所到之處的古代歷史故事。並鼓勵我們迸發新的想法和興趣。首晟渴望通過科學研究見證上帝的榮光,他把一種對未知好奇的感染力帶給了全世界。他最喜歡的詩詮釋了他這一生探索美、發現美的使命。這首詩來自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李叔同 譯)


在此沉痛悲傷之際,我們對所有給予支持和關心慰問的人們表示感激。同時希望公眾在我們面臨傷痛之時,尊重我們的隱私。


Barbara, Stephanie和Bruce

敬上



而就在5天前,他還在美洲工程師學會上發表了公開演講,根據時間推算,他在演講後不久就……


更早些時候的2018年10月24日,他出席在香港中環舉行的「建銀國際前沿信息科技與投資研討會暨香港管理學院影響力大師講堂第一講」,當時他分享了對量子計算、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等領域的看法。



張首晟是美籍華裔物理學家、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生前任史丹福大學J.G. Jackson和C.J. Wood講座教授,其主要貢獻包括對拓撲絕緣體、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高溫超導等領域的研究,他是「天使粒子」和「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發現者,也是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的徒弟。


2017年7月,張首晟與其他幾位華人科學家宣布發現「天使粒子」,這是繼「上帝」粒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後量子物理的又一裡程碑發現,這讓他一時間在國內外名聲大噪。


楊振寧曾預測,張首晟獲得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


根據公開資料,張首晟1963年2月15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高郵,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1980年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留學,1983年獲碩士學位。後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深造,1987年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後前往IBM擔任高級研究人員。1993年起任教於史丹福大學,1999年被聘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2004年出任IBM-斯坦福自旋電子學研究中心主任。



張首晟無疑是一個天才科學家,獲獎無數,由於他在拓撲絕緣體等領域上的傑出貢獻,他先後獲得過古根海姆基金獎(2007年)、洪堡研究獎(2009年)、歐洲物理獎(2010年)、古登堡研究獎(2010年)、求是傑出科學家獎(2011年)、奧利弗·巴克利凝聚態物理獎(2012年)、狄拉克獎章(2012年)基礎物理學獎「物理學前沿獎」(2013)、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2014),張首晟、查爾斯·康恩、尤金·米爾還一起榮獲了2015年富蘭克林獎章。



2013年張首晟與他斯坦福的學生谷安佳聯合創立了丹華資本,擔任丹華資本創始董事長,「丹」既指斯坦福(又譯為史丹福)又有「赤子丹心」之意,「華」取自「中華」。他創辦丹華資本意在以史丹福大學為核心,專注於投資美國最具顛覆性的創新科技及商業模式,連接美國的創新與中國市場。


張首晟說:「科學家最大的樂趣就在於,你是全人類第一個發現了科學真理的人。」


最後,請允許我分享他今年5月在貴陽數博會上給大家上的一堂科學課:


我們很多偉大科學發現往往是基本的哲學概念有所改變,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非常對立的世界裡,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有天使必有魔鬼。


這在基本粒子物理相對論(領域),偉大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發現一個驚人預言——世界上每一個粒子必然有反粒子存在。但是在真正世界上沒有找到反粒子案例,但是他非常自信地跟大家說,我的公式非常美麗,你們努力去找吧。然後在電子的粒子中找到了反粒子,有粒子必然有反粒子,就像有天使必然有魔鬼一樣。


有一個好萊塢大片《達文西密碼》,另一個版本《天使與魔鬼》,天使與魔鬼的博弈,就好像正粒子與反粒子。科學家的好奇心並不因為這個停止,當時認為是宇宙最根本的真理,有粒子必然有反粒子。


但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非常好奇,他是Majorana,他說這並不是永恆的。我們想找到最根本的粒子,大家可能聽說過上帝粒子,在歐洲粒子加速器中被發現,我們找到引力子、引力波,但是他說有粒子並沒有反粒子,也是大家夢寐以求尋找的表單,除了粒子本身沒有被發現,他作為科學家,也是非常神奇的人物,他是義大利人,整整80年前,他去港口坐渡輪,後來從來沒有下來過,也成了一個大謎,到底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大家之所以找不到,因為他沒有告訴大家怎麼去找。從2010年開始,我的理論小組預言,在什麼系統,觀察什麼信號可以找到majorana粒子。


所謂majorana粒子,有粒子,但是沒有反粒子,粒子通常像硬幣,有正也有反,majorana粒子是通常粒子的一半,由於一半的性質,半粒子存在是0.5的地方發現一個臺階,這是我們找到實驗上的一個證明。這是去年7月份後在科學雜誌發表的,也是非常轟動的科學發現。


當我們做重大發現的時候,就像我們生下自己的孩子一樣,可以起一個名字,所以我們好像找到的是完美的天堂,只有天使沒有魔鬼,所以起名為「天使粒子」。


對於整個信息技術,到底有什麼重大改變?我們夢寐以求的工程,創造量子計算機,工廠15和11不一樣,15是3×5,但是如果給一個很大的數分析出來,到底是複合數還是屬數是很難的事情,量子世界是平行的,基本粒子可以同時間同時穿過兩個孔,這是平行的原理,如果按照平行原理說,這是一個非常難算的數學難題,我們可以並行進行計算。就像量子世界本身並行一樣,量子信息基本的單位量子比特,是非常脆弱的,要不是0,要不是1,量子比特既是0,又是1,是0到1疊加的狀態,如果稍微有一些噪聲,量子疊加狀態要不變成0,要不變成1。


……


2018年1月8日,張首晟榮獲201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他當時說:「國內近些年在量子計算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一些科學家也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果,還需要更多從0到1這樣一個原創的過程。」


現在是中國最關注科學的時刻,所以我也感覺到責任重大,希望自己能把橋梁作用發揮好,尤其中國目前最需要的部分:在那麼多可以選擇的科研方向中,到底選擇哪一個能夠帶來重大突破, 給人類創造新的知識,能夠真正造福人類。」張首晟在獲獎後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如是說。


他笑著說:「我現在54歲,感覺人生才剛剛開始,我要把我一生的精力都貢獻給中國的科技發展。」


從此,這個世界少了一個天才。

相關焦點

  • 55歲華裔科學家張首晟去世,曾是諾獎重要候選人,10月剛回過...
    張首晟所獲物理界重量級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裡基礎物理學獎等。張首晟教授共在 《科學》發表15 篇文章,在《自然》發表19篇文章,這兩個都是國際頂級期刊,可謂科研頂尖成果產出卓越。2014 年,湯森路透預測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熱門候選中包括張首晟。2016 年張首晟再次無限接近諾貝爾物理學獎。
  • 張首晟:大道至簡,偉大的思維都簡單而通用
    筆記君說:於明媚而又夾帶冷風的北京,獲悉一則令人難過的消息:2018年12月1日(當地時間),美國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教授去世,終年55歲。張首晟(Shou-Cheng Zhang,1963年-2018年12月1日),漢族,美國華裔科學家,史丹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
  • 張首晟的資本往事
    在楊振寧的眼中,已經拿過尤裡基礎物理學獎、富蘭克林獎等諸多獎項的張首晟,距離衝擊諾貝爾物理學獎只是時間問題。而在創辦丹華資本之後,張首晟又被視為是最愛做投資的科學家。他的人生,已不止一次被冠以天才、傳奇的稱謂,卻終在自己的陣地上撒手人寰。
  • 張首晟的驕傲
    2017年,張首晟和團隊發現的手性Majorana費米子,再次引發全球關注。「我們發現了一個完美的世界,那裡只有天使,沒有魔鬼。」張首晟把這一新發現的手性Majorana費米子稱為天使粒子。或許,只有天使、沒有魔鬼,這是科學天才張首晟內心真正所嚮往的世界。
  • 著名科學家張首晟突然去世,創投圈集體悼念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李叔同 譯)在此沉痛悲傷之際,我們對所有給予支持和關心慰問的人們表示感激。同時希望公眾在我們面臨傷痛之時,尊重我們的隱私。直到80年後,這一猜想才被張首晟團隊驗證。 張首晟將這一新發現稱為「天使粒子」,這一靈感來自於小說《天使與魔鬼》,在小說中,正反粒子的碰撞會將所有質量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出,從而湮滅整個世界。張首晟說:「根據以往的認知,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
  • 張首晟為什麼被楊振寧說是「早晚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丨京釀館
    ▲張首晟在復旦大學校史館前留影。圖片來自新京報網。文 | 徐立凡在與抑鬱症鬥爭無果後,華人著名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張首晟於12月1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55歲。家屬在訃告中寫下了他最愛的詩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是永恆。
  • 五大名貴食用菌-冬蟲夏草,羊肚菌,松茸,牛肝菌,虎掌菌
    研究證明,松茸含蛋白質,有18種胺基酸,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49種活性營養物質、5種不飽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類物質等稀有元素。另含有3種珍貴的活性物質,分別是雙鏈松茸多糖、松茸多肽、松茸醇,是珍貴的天然食藥兩用菌。主要產地:雲南、四川、西藏、甘肅、青海。
  • 張首晟往事:一沙一世界、剎那成永恆
    張首晟屬於後者。時間拉回至55年前,上海靜安區的某處弄堂裡一個男孩呱呱落地。那是一段物質和知識都匱乏的日子,3年後這種匱乏變得更加嚴重。同為工程師的張首晟的父母,被迫去工廠做工。但幼年的張首晟是幸運的。他有一處自己的心靈花園——張家在靜安區的祖屋閣樓。
  • 我知道的張首晟
    但這幾年每年大叔都會在矽谷呆幾個月,張首晟教授這幾年風聲水起,幾乎成為所有商學院和遊學團矽谷考察的標配(張首晟是有自己標準身價的),也是華源年會、矽谷高創會等活動的常客,大叔偶爾會參與一些矽谷地頭的迎來送往,因此,也時不時能與張首晟教授偶遇。
  • 關於張首晟離世的四個謠言
    騰訊《深網》作者 馬關2018年12月6日,華裔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的家人發布聲明,確認55歲的張首晟在與抑鬱症鬥爭後,於12月1日(上周六)意外離世。因在拓撲絕緣體方面的貢獻,張首晟一度被譽為「最接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 張首晟:「天使」莫名墜落
    物理學界巨子張首晟離世的消息,震驚中文社交媒體,似乎並沒有波及他所任教的史丹福大學校園。12月5日晚,物理系大樓內,寂靜有序。臨近期末,學生們大多埋在並不輕鬆的課業中,教室裡有學生在分組討論。55歲的張首晟曾是「斯坦福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物理系學生James被採訪時才得知張教授在12月1日自殺的消息,驚訝不已。
  • 路盛E80酷似福特金牛座 華泰B11模仿賓利貓虎難辨
    新浪汽車訊 日前,有媒體曝光了一張新款路盛E80的效果圖,華泰可能走上借鑑之路,效果圖中新款路盛E80前臉酷似福特金牛座,無論是大燈輪廓、中網以及保險槓造型都非常近似。華泰B11路盛E80是華泰旗下一款緊湊車,全系搭載1.5T+5MT,售價區間為6.18-7.18萬元,在緊湊級市場屬於默默無聞的角色。
  • 張首晟的抑鬱症是怎麼回事?
    張首晟這個名字,想必大部分人聽到都會一頭霧水。不外,他卻是華為研發5G門路上的關鍵人物。眾所周知,現在世界各國都對5G手藝虎視眈眈,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更是不擇手段聯合圍殲我國的5G。而助力華為衝破5G重點手藝的張首晟,則愈發顯得偉岸起來。
  • 是猛虎嗅薔薇?還是薔薇戲猛虎?那些傳聞中的小細節
    左下角的海報標語「薔薇戲猛虎」左下角的海報標語「猛虎戲薔薇」少君嫁公主,是薔薇戲猛虎還是猛虎嗅薔薇??太有深意了~ 英文名猛虎薔薇羅曼史可真的是妥妥的!!
  • 張首晟為何自殺?
    斯坦福終身教授張首晟忽然自殺     張首晟教授人生可謂一帆風順且一騎絕塵,他自學一暑假就以初中生的身份考上復旦大學,一年之後留德,三十二歲成為斯坦福最年輕教授之一,在研究領域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熱門科學家。      除了科學界的大獲成功,張首晟還涉足投資界,他是史丹福大學的投資導師,在中美都有投資公司,但據說,他在投資領域並沒有像科學研究那樣成功。
  • 張首晟團隊發現號稱「天使粒子」的馬約拉納費米子
    這一研究小組由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副教授夏晶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王康隆領導,他們根據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及其同事提議的計劃實施了這項研究。該小組在7月20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作為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這篇研究論文的高級作者之一,張首晟表示:「我們的團隊準確地預測了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地方,以及尋找哪些東西作為這種粒子存在的確鑿證據。
  • 張首晟:二十師從楊振寧
    2009年,張首晟入選 「千人計劃」,並被清華大學特聘為教授,開始為祖國效力。此後,張首晟日益受到國內媒體的關注。這時,人們發現,這位曾在2010年獲得歐洲物理獎、2012年獲得狄拉克獎、2012年美國物理學會的巴克利獎等多個國際大獎的科學家成長之路竟是如此之「順」!「天賦?但激情更重要!」
  • 流失海外,被誤讀的一對青銅國寶——虎食人卣
    卣,是一種盛酒器,其最大特點是有提梁,是商周時期重要的青銅禮器。在甲骨文和《左傳》中都有「鬯一卣」的記載。鬯(chàng)是一種用鬱金草和黑黍釀造的高級香酒。商周時期,人們認為神是不吃東西的,但喜歡聞香味,「芬芳香氣,動於神靈」,所以釀造香酒以祭祀降神。卣就是專門用來盛香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