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真相之一:交易的本質是金融博弈遊戲
贏家秘訣之一:持續一致地複製盈利模式
博弈的本質是勝率和賠率的平衡關係,金融博弈也不例外,交易的本質就是在勝率和盈虧比率之間找到平衡點交易就這麼簡單,不要人為將他複雜化。
贏家的最大秘訣就是選擇可量化的交易策略,並且匹配相應值博率的倉位,通過嚴格的規則和紀律,連續一致地複製盈利模式,獲取概率以內的必然勝利。大贏家在此基礎上採取一定程度的擴大再生產獲得複利,長期累積形成暴利。
交易真相之二:順勢是正道,逆勢是邪道,預測是魔道
贏家秘訣之二:客觀公正是「天道」,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則為準繩
事實表明,導致虧損的首要原因就是逆勢,而逆勢的罪魁禍首就是主觀預測。
之所以熱衷於預測,因為預測正確使人具有成就感。大多數人由於虛榮心作祟,都是採取選擇性記憶,刻意記住正確,有意迴避錯誤。熱衷於預測而不能自拔者,其實就是某種程度上的走火入魔。
預期是對未來預測的結果,只有找到一個標準去確認「預期」,才能證明預測正確,只有預期得到證明才能行動!
贏家都是根據明確的系統信號和規則進行交易的。贏家以法官裁判自居,不戴有色眼鏡,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則為準繩。力求判決客觀公正,同時做到有錯必糾。
交易真相之三:構建交易規則,嚴格遵守規則
贏家秘訣之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隨心所欲是交易者最嚮往的!也是交易者的終極目標,但是只有極少數頂尖高手,在經過長期修煉悟道,鳳凰涅槃升華蛻變之後,才能步入無拘無束,身心合一,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對於大多數交易者而言,更需要自律和約束!無規矩不成方圓,構建交易規則是交易者從業餘走向專業的重要標誌!
贏家最大秘訣是遵守原則,執行規則。贏家都是帶著原則和規則交易,而不是帶著主觀和任何名家觀點交易。
贏家認為:機會何時出現,機會出現後的利潤空間大小,都是由市場決定的,任何人都無法左右。交易者能做的就是遵守原則,執行規則,做到耐心、果斷、自律。而這一切皆來源於交易者所掌握的理念策略是否正確,以及對正確理念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意志。
交易真相之四:時間框架與盈利空間成正比!
贏家秘訣之四:短線交易秘訣——少做短線
時間框架與波動空間成正比,價格波動短期呈現隨機性,中長期則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金融博弈遵循叢林法則,食物鏈的頂層是中長線趨勢交易,它們是交易界的陽春白雪,需要具備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的洞察力,果斷勇敢的行動力,強大無比的自信。一般人很難理解,更難做到。食物鏈的中間層是波段交易,機會多,周期短,可複製性強,是最接地氣的家常菜。食物鏈的最底層則是短線交易,短線看似處處是餡餅,實則處處藏陷阱。大多數人熱衷於短線交易都是源於貪、恐、測,即人性的弱點和主觀預測思維。
研究表明:頻繁交易是僅次於逆勢交易的第二大虧損原因,頻繁交易是大多數交易者的死穴。
《短線交易秘訣》作者威廉斯:短線交易的最大秘訣就是少做短線,因為時間周期與波動空間成正比,螺絲殼裡能做多大的道場?
交易真相之五: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贏家秘訣之五:「突破」進場更安全
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是順勢而為理念在趨勢慣性原理中的最完美詮釋!在交易中,我們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嚴格執行事先確定的進出場規則,做到無風不起航,有風駛盡帆。至於什麼時候出擊,什麼價位出擊則是由市場決定。
趨勢和盤整總是交替運行,「突破」是趨勢展開最可靠最明確的信號,「突破」代表能量的爆發,動能的宣洩,突破進場往往一開倉就盈利,進場點和止損點明確,風險小,盈利空間大,值博率高。贏家秘訣之一就是「突破」進場,站在行情的起點讓子彈飛!因此,突破是最安全和最好的開倉方式!
交易真相之六:王者伐道,智者伐謀,勇者伐術
贏家秘訣之六:大道至簡,大智若愚。
理念是道,方法是術,道馭術。大多數人熱衷於交易之術,忽略交易之道,根本原因在於目光短淺,視野狹窄,眼界和格局不夠高。
最好的理念是順勢而為。
贏家用大道至簡抓龍頭的戰略。
最有效的策略是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贏家用右側交易,趨勢移動止盈策略。
大道至簡。從複雜中走出來的簡單才是有用的簡單,將複雜變為簡單,再將簡單總結成規律就成為經典。
贏家大多博採眾長,選擇經過歷史檢驗,投資大師們反覆實踐成功的經典盈利模式——在心領神會基礎上不斷地複製經典。
股市賺錢50條
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
記錄交易結果,多多總結經驗。
不管虧損多少,都要保持旺盛的鬥志。
收市便休兵,回家好休息。
循序漸進,精益求精
利好便賣,利空便買,成功人士,多善此舉。
追漲殺跌,何懼之有?
苦心孤詣,深研市場。
市場聒噪,亂我心事。
要不斷培養耐心、堅韌、果斷、理智的優良品質。
止損要牢記,虧損可減持。
止損既設,萬不可悔。
下單止損緊跟隨。
莫因寂寞難耐的等待而入市。
避免頻繁入市。
虧損可以使人謙虛,盈利可以使人驕傲。失敗是成功的搖籃。
投機難,不在預期,而在於自我控制。成功的投資從來都是艱苦的較量。「你」是成功的關鍵。
事前須三思,臨陣要嚴格按照計劃行事。
牛市三個月積聚起來的在熊市一個月便可功潰一旦。
絕不要讓到手的肥魚白白溜走。盈利後,當市場背離你而行,搶掉了利潤的20%,要及時撤身。
必須制定一套程序,必須明白你的程序,必須遵循你的程序。
要估計到虧損,要自然地接受虧損。死守虧損頭寸,失去的往往是一次機會———很可能是一次獲利的機會。
將利潤留一半給自己,不要將利潤的50%再冒險投向市場。
投資成功之處在於有自知之明,知道投資的輕重。
成功和失敗的區別不在於個人能力大小,而在於能否遵循避免錯誤的戒律。
交易如同擊劍,只有敏捷迅即者才能獲勝;反之只有死路一條
說話是銀,沉默是金。勝者從不輕易談論其成功。
鴻圖巨製,夢想成真。很少有人將目標定的太高。你想什麼什麼就是你。
接受失敗等於向成功邁出了一步。
失手過嗎?馬上忘掉它!得手過嗎?更快忘掉吧!不要讓自我和貪婪擠兌掉清晰的思維和艱苦的工作。
過去屬於死神。當一扇門關上的時候,另一扇門打開了。更大的機會總是潛藏在打開的一扇門中。
交易者最大的秘決就是要服從市場的意志。市場是真理,因為市場包容和反映一切。只要他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就安全了。當他忽視了這一點,他很難有準頭,會要遭殃的。
進場容易出場難。
當市場走勢並不如願時,趁早離場。
頭寸龐大可以左右你的情緒。不要大筆大筆地進場。有節奏地分批入市總是一個好主意。
絕對不要加死碼。
搶頂和搶底要當心。
想要在股市市場混下去,必須自信,要相信自己的判斷。
市場窄幅波動時,沒有必要去急切判斷市場會上行還是下跌。
出現虧損時,就果斷了結。這事隔夜就忘了。相反,做單錯誤而不及時抽身,不僅要錢包受損,靈魂也會受到折磨。
好為人師要不得。自吹自擂要不得。
在投機大錯中,沒有比剛剛盈利就出手,出現虧損而痴守的更糟糕了。
觀望也是持倉。
觀注市場對新事件的反應比消息本身更有意義。
如果你不知道你是誰,市場會因此而讓你付出更加昂貴的代價。
交易市場是一個金錢世界,充斥著各種人類行為。沒有人能確知未來會發生什麼。注意:沒有人!之所以這樣,成功的投資人不會根據自己對未來的推測去做單,而是根據市場對已發事件的反應去交易。
除了特殊情況,要養成快速獲利了結的習慣。即使之後市場出現繼續有利於你頭寸的走勢也不要懊悔——你應該感到幸運的是假如它有背於你——如果出現這樣的走勢,你要想想平時早出早收,稍一遲疑,往往是轉勝為敗,這樣一想,心理就平衡了。
當船體開始下沉時,不要祈禱了——快跳吧!
觀點可以錯,做單不能錯。
自己建立一套良好的、行之有效的交易原則。
股市賠錢50條
許多投資人交易時沒有計劃。交易前,他們既不設定風險限度,也不設定盈利目標。即使是制定了計劃,他們總是「半路出家」,並不堅持既定的計劃,尤其是在出現虧損的情況下。結果往往是過量操作,把自己逼在一條死路上,最終被迫斬倉出局。通常是,他們平掉好的頭寸,留下了不好的頭寸。
許多投資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看到的或者聽到的消息多數情況下早已被市場消化了。
幾次獲利之後,許多投機客沾沾自喜,狂妄自大。他們不再根據實實在在的基本面情況,也不考慮技術上的理性,而是基於預感或者是大膽的臆想去做單;更有甚者孤注一擲,認為「不會輸!」。
交易者常常是資金少,頭寸大,入市頻繁,賺錢艱難。
一些交易者盡力去「打贏市場」,猛烈進行當天的短線交易。他們急功近利,貪得無厭。
許多交易者不預設風險,為虧損頭寸補倉,不設止損。
交易者經常在方向上持一種偏見,比如常常是抱著多頭思路去做單。
由於缺乏市場經驗,許多投資人在情緒或者在財力上傾注於一次交易,而且不願意或者不能止損。他們也許是不能承認自己已經錯了,或者是對市場的看法太過短淺。
過量操作。
許多交易者不能(或不願)去接受較小的虧損。他們常常是持有虧損頭寸,直到已經傷筋動骨了,才被迫斬倉出局。這是沒有節律的胡作非為,一個投資人應該研究出一套自己的交易體系並堅持不懈。
許多投資人掌握到基本面的一個消息,死盯著不放,即使是市場技術走勢已發生變化也不在乎。只有技術走勢同基本面一致才可相信之。兩者必須保持節奏的合拍。
許多投資人違背一個基本的原則:儘早了結虧損,盡力放足盈餘。
許多投資人是用心而不是用大腦去交易。逆境(或成功)會扭曲他們對市場的判斷。這就是應該定好計劃,然後必須堅持按計劃行事的原因。
交易者常常是踏不上節奏,而且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應付期市的動蕩。
許多投資人視市場是直覺的舞臺。價格的波動直接反映基本面的變化。不能辨別價格波動同市場走勢之間的變化關係,往往會遭至虧損。
不遵守預先制定的交易規則,其結果是賠大錢,賺小利。許多投資者在入市初期不設定進攻和防禦計劃。
情緒常常使得多數投資人對虧損頭寸持有太久。他們不能約束自己接受小額虧損,獲取更大的利潤。
太多的投資人滿倉操作,在市場出現巨大波幅時,被迫斬倉出局。
一些投資人因貪婪而寄希望於更大獲利空間,最終使得手中的盈利頭寸轉化為虧損,這實在是缺少節律。由於貪婪,一些投資人會一次性下注,滿倉入市。
投資市道清淡的市場是危險的。
冒大風險去搶蠅頭小利,註定是要踏上虧損之路。
許多投資人虧損是因為沒有按照自己的帳面資金去止損。
常見的問題是:投資人沒有意識到交易市場同趨勢市場的區別。
缺乏節律是主要的弱點。缺乏節律包括很少的幾項:如缺乏耐心,行動遲緩等等。許多投資人不能接受虧損並迅速採取行動。
逆趨勢交易,尤其是不設定合理的止損,滿倉操作,資金管理不當,是造成交易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不過,資金充足並不能保證你成功。
過量交易是危險的,過量交易常常源於缺乏計劃。
交易投機性較大的股票是常見的錯誤。
守住已經獲利的頭寸也很難。這是市場中非常突出的一個問題。多數投資者容易見利就走,這樣就會舍大逐小,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另一個問題就是資金不足,戶頭太小很難變通,也不能有效利用止損。
一些投資人剛愎自用,聽不得別人的意見;他們總是一意孤行,自作自受。
許多投資人在出現虧損時,習慣於拖拖拉拉,優柔寡斷;對於獲利的頭寸又是淺嘗則止。聽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就需要節律,正確行事,不管你手頭的頭寸是虧是盈,做到這一點很難。許多投資人過量操作他們戶頭的資金。
交易人傾向於沒有節律、無計劃、缺乏耐心。他們過量操作,等不得市場的良機。相反,他們似乎天生喜歡交易每一個謠言。
交易者根據自己掌握的一些信息(更可怕的是根據直覺!)去判斷:正在惡化的市場只是一個短暫的過程,這樣會遭至巨額虧損。
交易時不留風險資金,這就意味著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應對市場中隨時出現的萬一,也就不能雄居市場。
一些投機客沒有接受小虧損的脾性,也沒有守住獲利頭寸的耐心。
貪婪,如常見的搶頂或者搶底,這樣的錯誤屢見不鮮。
沒有交易計劃就會導致資金管理混亂。這樣,當過多的自我侵入交易中去的時候,結果就是情緒性交易。
多數情況下,投資人只是根據當地的情況去判斷市場,而不考慮周邊市場究竟怎麼樣。
當市場沿著自己或者有背自己預定思路的時候,投機者會讓情緒戰勝理智。他們不能制定並按照計劃去行事。優良的計劃必須包括防禦點(止損)。
一些交易人不願意相信價格起伏的意義,所以就逆市操作。
許多投機者只做一種個股。
對正在上漲的股票出手太早,對虧損的頭寸又把持太久,結果是有虧無贏。
逆市操作是常見的錯誤。過量交易、過於頻繁的日交易、資金不足,交易中資金管理不當會造成上述失誤。
常見的現象是,一些投資人看了早報的一條消息就貿然殺進去;市場常常是早已消化了該消息。
投資人缺乏自律會造成虧損。
投資人不能清晰判別並遵守一些風險指標,如止損。
多數投資人在對市場缺乏研究的情況下就過量操作。他們利用手頭十分貧乏的信息就去大筆建倉。他們在日交易中頻繁進出,結果導致資金虧蝕;之後,他們又不願意接受小額虧損。
許多投資人慣用「傳統的智慧」,要麼是固守一隅,要麼是抱著市場中的陳年舊事使勁咀嚼。他們稍有利潤就棄單而出,卻把更大的贏利空間讓給別人;而對虧損頭寸又是敝帚自珍。很少有人去花時間、下功夫苦研市場,分析自己的情緒狀況。
很少投資人去運用資金管理技術。他們沒有節律,沒有計劃。許多投資者甚至在市場已經背離自己的情況下,仍是痴心死守,不去止損。
許多投資人習慣全副武裝。他們真是有多少做多少。在市場已經明顯背離手中的頭寸的情況下,他們仍不能靈活轉動腦筋。他們沒有完好的戰鬥計劃,也沒有勇氣堅持按計劃去執行。
不要聽信內部消息去交易。這不合法,而且內部消息往往是錯誤的。
一個交易系統的形成除了有市場普遍性具有的特點外,也應有每個人個人的性格特點,對於即日交易(秒——小時)、短線(小時與天)、中線(周與月)、長線(月與年)不同交易方式的人(其中已含有個人的操作特點)也應有所不同,對於不同的市場在交易系統中各子項的偏重點也應有所不同,就是使用的技術分析系統參數也應做充分的調整。交易策略也應有主次之分從而使整個交易系統很明確。不談交易之前的分析策略,從交易一開始,交易系統最終要牢牢把握的就是三點(一個買點與二個賣點——止益目標點與風險控制點),從而在不明確的市場中以概率的方式獲勝(截短揚長)從而獲取總的利潤。
交易系統的思路
(1)、從歷史牛股的市值變化、股價變化、股本擴張、股本區間分析,尋找主力在製造什麼樣牛股。
(2)、從歷史上賺錢投機者的操作頻率、資產變化、賺錢的個股從什麼價位持有到什麼價位進行分析;從歷史上賠錢的投機者的操作頻率、資產變化、賠錢的個股從什麼價位持有到什麼價位,這些賠錢的個股在股本和業績等有什麼性質進行分析。從而尋找最佳的操作頻率;資產阻力位;股價阻力位。
(3)、通過對大單分析(這在你的交易系統說明中有充分的體現);股東數據分析;換手率分析;指數對大盤重心的偏離度分析。尋找買點和賣點。
(4)、指數偏離大盤重心的程度與倉位線性關係探索,創立指數和倉位的年度方程和季度方程。
(5)、個股的排他性分析,特別是對回調個股的「時間、幅度、交易量」分析,空中加油的特性分析,確立參與目標個股的最優數量、最優委託筆數、和最優的委託時間間隔。
建立交易系統總體流程步驟一:明確交易系統的依據;
A)說完股市本質,我們就應該知道建立交易系統的依據了;
B)建立交易系統的依據就是:在股市博弈總體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要發現和分離出股價運動的確定性因素,也就是要建立自己的科學交易觀和正確交易方法論;
建立交易系統總體流程步驟二:構造交易系統;
A)要明確交易系統的目的:克服人性弱點,便於知行合一;
B)要明確交易系統的特性:整體性和明確性;
C)交易系統隨時間和證券市場外部環境變化,本身要能夠修改和進行參數調整;
D)交易系統的一些基本子系統:行情判斷、板塊動向、風險管理、人性控制;
建立交易系統總體流程步驟三:檢驗交易系統
A)檢驗交易系統包括:統計檢驗、外推檢驗和實戰檢驗;
B)要考慮交易成本;
C)要考慮建倉資金量大小造成的回波效應;
D)要考慮小概率事件(統計學上的胖尾)對交易系統的影響;
建立交易系統總體流程步驟四:執行交易系統;
A)日常操作主觀要服從客觀,交易有依據、欲望要消除;
B)模擬操作不可少,即使不交易,依然要仔細看盤、仔細復盤、揣摩多空主力的思路、勤動腦多實踐,最終做到正確地知行合一
系統交易,即按照一套交易系統進行交易。系統交易者的時間和精力主要放在交易系統的開發中。證券市場中,對於採用趨勢型策略的系統交易者來說,成功開發一套交易系統的要素及其重要性比重,不妨設計大致如下:範圍,10%;買點,5%;賣點,10%;止損,20%;資金管理,40%;對系統的理解、洞察、應變與創新,15%。可見,資金管理是最重要的要素。在系統交易中,資金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層次上:
(一)倉位。即帳戶中股票市值/(股票市值+債券市值+現金)*100%。據道氏理論及後人的多次統計,一個市場中約75%的個股的走勢是與大盤高度正相關的。因此,根據大盤風險係數來決定倉位高低,應該是一個不錯的穩健的選擇。舉例說,如果當前大盤風險係數是70%,那麼倉位就應該是30%。當然,大盤風險係數的判斷是有很大難度的。這裡推薦三個方法,一個是臺灣張松齡先生的表格打分法,把影響大盤的各個因素列出來並賦予權重,設計一張表格,每日打分;一個是某基金投資總監、《K線黃金定律》作者股樂先生提出的R28定律,即用R28與A股指數對照;第三個是最簡單的,就是當前指數在最近一個顯著運行周期內所處的位置,應用的原理就是周朝國立圖書館館員老子先生提出的物極必反,反的高度可以根據歷史統計取值。
(二)組合。即持有多隻個股時,每隻個股佔用多少資金。這裡說的組合與CAPM、APT基本無關。每隻個股佔多少資金,取決於交易系統對每隻個股所處位置的判斷。如果同時運用多個策略不同的系統,則還取決於每個系統的目標預期年均回報率。另外,同一個系統又給出新的個股信號時是否換股,也是系統應該考慮到的問題。
(三)分段。即同一隻個股的買賣分段進行。基於趨勢型策略的系統交易者,一般需要設立多個買入、賣出點。比如說系統設定了有三個可能的買入點,那麼每個買入點各應投入多少資金,這也是屬於資金管理的內容。當然,更多的情況下,這個問題也同時屬於買點、賣點、止損這幾個要素的範圍。
倉位、組合、分段這三個層次,其實是交織在一起的。例如,當判斷大盤風險係數增加,須降低倉位時,組合與分段常常也同時受到影響。理想的情況是系統本身對所有問題都定出明確的規則,但由於軟體平臺的限制,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對於中小資金的投資者來說,運用手工方法每日進行一下處理,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方法,相信也能達到基本的效果。
當然,不管是指標公式、選股公式、交易公式,還是交易系統,其生命都源於交易策略。交易策略是根據對股市的基本原理和運行的非隨機性特徵及規律性進行深入研究後制訂的作戰原則和總體思路。我們經常見到很多大資金管理人和操盤手並不去編什麼公式,他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對交易策略有系統而深入的掌握。當然,如果有了好的軟體,他們把自己的策略放進公式裡,也會省下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不過凡事均有利弊,過於機械則會損害洞察力、創造力和應變能力。
股市的本質是博弈;
A)從參與股市的人員看,股市博弈的本質是多方博弈;
B)從參與人員的目標看,股市博弈的本質是兩方博弈,即看跌賣出的空方和看漲買入的多方進行博弈;
C)股市博弈的本質和下棋很相似,有人說股市如棋,此言甚是;
D)多空雙方在不同的時間等級上進行廝殺和糾纏,正如沒有兩盤完全相同的棋局一樣,股市也是一樣,過去不能預見未來,沒有完全相同的股價走勢,有的只是相似的博弈原理和盈利模式;
在交易系統沒有提出可交易各股時期,心態如何擺正,並且做到行與心合一,是交易系統能夠發揮系統交易的首要條件。如果,一套很好的交易系統,但心態急噪,無法忍耐空倉或者視那些持續飈升但不知道如何控制風險才為合理而又強行介入,那麼,作為脫離交易系統控制,導致的失敗,就不能歸咎於交易系統程序失敗,是心態失敗導致了交易失敗。因此,偶認為,心態是最重要的,決定了交易系統的成敗。
投資人若想在效率市場持續穩定的贏利,必須成功的解決兩大問題:1、如何在高度隨機的價格波動中尋找非隨機的部分;2、如何有效的控制自身的心理弱點,使之不致影響自己的理性決策。很多投資家的實踐都證明,交易系統在上述兩方面都是投資人的有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