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人員就匿名網上同行評議提起訴訟

2021-01-10 人民網

原標題:美研究人員就匿名網上同行評議提起訴訟

  摘錄自申訴信 圖片來源:《科學》

  一位科學家認為同行評議網站PubPeer發表的評論導致自己丟失了工作機會,現在他向這名匿名評論者提起訴訟,並為了獲悉他們的身份而傳喚該網站管理員。

  今年9月份,PubPeer網的匿名評議人揭示了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市韋恩州立大學癌症研究人員Fazlul Sarkar曾在密西西比大學解除對其提供的35萬美元年薪的終身教職後違反法律條例。現依然與韋恩州立大學存在僱傭關係的Sarkar則稱,這條匿名評論暗指他在研究上存在不當行為,才導緻密歇根大學收回邀約。

  上周末,PubPeer調解人在一份網上評議中稱,Sarkar已在韋恩巡迴法院以誹謗罪為名對這幾位身份不明的同行評議人提起訴訟。儘管他並未直接向PubPeer提出訴訟,但卻通過傳訊要求該網站調解人在11月10日前交出「所有發帖人的身份信息」。作為訴訟解釋方,美國很多州的消息源保護法都可以避免PubPeer被強制交出他所知道的關於評議人的一切信息,但是密西根州的消息來源保護法僅適用於大陪審團和刑事案件,而非與此類似的民事案件。

  Sarkar的律師、來自密西根州Nicholas Roumel of Nacht, Roumel, Salvatore, Blanchard &Walker, P.C律師事務所的 Nicholas Roumel在申訴信中詳細列出了他認為具有誹謗性的網上評議內容。他還引用了6月19日密西西比大學癌症研究所國家天然產物研究中心主任Larry Walker的一封來信內容,Sarkar曾有機會在該研究所供職。在信中,Walker還表示PubPeer評論是該校撤回工作邀約的原因,並解釋說「如果繼續聘用,可能損害我們研究機構與我個人的信譽」。

  PubPeer調解人早些時候在一封郵件中告訴《科學》,他們會力求保護用戶的身份信息,美國民權自由聯盟(ACLU)的律師已經向PubPeer提出援助,保護其免於此次傳訊。但這位調解人並未透露他們打算如何就此事進行回應。(紅楓)

相關焦點

  • 開放同行評議(Open peer review):你會選擇嗎?
    隨著開放獲取運動的日漸普及和開放獲取期刊數量的與日俱增,各位看官對開放獲取了解得已經比較透徹,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開放同行評議。為何要開展同行評議?一句話解釋:因為同行評議是保證科學研究質量和完整性的核心環節,是推動期刊學術質量的基石。而同行評議制度的公信力依賴於良好的學術環境與公正的科學家。
  • 同行評議要不要"雙盲"?
    評議匿名作者的論文有利於減少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偏見。雙盲同行評議可能使更多的女性和少數派科學家獲得頂級的科學研究職位——而目前,他們被嚴重忽視了。達令認為,既然獲得上述職位需要令人信服的論文發表記錄,那麼在科學出版中消除針對女性的潛在歧視,也許將改善現狀。然而,批評雙盲同行評議的聲音也存在。一項批評指出,由於科學研究經常是高度專業化的,在很多情況下審稿人很容易猜出作者是誰。
  • Nature公布3年同行評議調查結果:超過一半的審稿人願意公開身份
    我們非常重視審稿人的貢獻,我們希望給予他們一個選擇,讓他們在同行評審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得到正式和公開的認可。超過一半的人主張增加評議透明度我們也一直在探索加大同行評審過程的透明度的方法。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單盲評審是次優的,即作者不知道審稿人身份,而審稿人知道作者身份。
  • ...同行評議|預印本|biorxiv|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冷泉港實驗室
    作者 | 袁小華據微信公號「生物學霸」報導,來自浙大、南京理工、北航、華中師範等國內數十家高校的研究人員,最近遭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旗下期刊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批量撤稿30餘篇。值得關注的是,偽造同行評議幾乎存在於每篇撤稿中。
  • SCI論文評審,如何做好同行評議
    接受國際期刊的審稿任務,是同行的認定和信任當然是很光榮的任務,而實際上內心十分忐忑。首先,要尊重作者的汗水與努力,多數學者的學術生涯都經歷過數不勝數的拒稿、大修、小修,內心悽涼只有同行理解;而,另外一方面要確保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的價值,這也是每個學者責無旁貸的使命。
  • 同行評議:單盲還是雙盲,這是一個問題 | BMC Journal
    >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jNTPNTGcz3bIF-brWcenpg 原文作者:Barbara McGillivray,Elisa De Ranieri 本周是同行評審周,我們邀您一起回顧最近發表在Research Integrity and Peer Review上的文章Update
  •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現實困境與解決途徑探索
    自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關於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的決定》,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進入試點階段以來,一方面驗證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必要性與優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面臨的困境與尷尬局面。
  • 偽造同行評議,30餘篇論文被撤!傳統審稿模式再受質疑
    值得關注的是,偽造同行評議幾乎存在於每篇撤稿中。 關於同行評議的另一個不好消息是:據Science網站報導,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質量僅比預印本文章提升了4%。 該研究將2016年發表於bioRxiv的56篇預印本文章與後來在期刊上發表的同行評審版本進行了比較。其中,大多數文章屬於遺傳學和神經科學。
  • 貧鈾彈等武器遺患無窮 伊拉克將對美提起國際訴訟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伊拉克議會外交委員會的一名顧問哈提夫·裡卡比說,巴格達政府正計劃對美國侵犯伊拉克主權和在平民區使用國際禁止的彈藥提起國際訴訟。據伊朗新聞電視臺網站12月14日報導,裡卡比在接受伊拉克馬盧馬通訊社採訪時說,伊拉克將就華盛頓在這個阿拉伯國家犯下的使用貧鈾彈等駭人聽聞的罪行在瑞典和德國法院提起訴訟。裡卡比繼續說,這一行動將確保美國承擔國際責任,不給其拖延案件的機會。他說:「(在伊拉克)每個月都報告數百例新增癌症病例,這個數字確鑿地證明了美軍造成的破壞程度。」
  • 英皇家學會《哲學會刊》:世界最早同行評議期刊
    作者:松林  10月26日,世界上最早的科學出版機構英國皇家學會宣布,從即日起,將永久免費在線開放其歷史悠久的期刊檔案庫,公開資料中包括最早的同行評議期刊——皇家學會《哲學會刊》。  《哲學會刊》由英國皇家學會出版,創建於1665年,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學研究方面的專門性期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同行評議期刊。
  • Facebook針對Instagram付費點讚和評論的操作提起訴訟
    當地時間周四,Facebook公布了其在美國和英國提出的訴訟內容。其中,訴訟內容就包括了針對Instagram以付費獲得點讚、評論、粉絲和瀏覽數據的操作提起了訴訟,狀告一名名叫Nikolay Holper(尼古拉·霍爾珀)的開發者屢次提供的這些服務違反了Facebook的條款。
  • 浙大北航等機構學者被國外期刊撤稿30餘篇:偽造同行評議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期刊指出,這7篇被撤的論文均剽竊他人未發表手稿,其中4篇操縱作者身份、試圖顛覆同行評議發表系統。常州工學院電氣與光電工程學院被撤的7篇論文。
  • 107篇論文被撤 又是同行評議造假惹的禍
    原標題:107篇論文被撤,又是同行評議造假惹的禍  大規模撤稿、中國作者、同行評議過程造假、第三方機構操縱,由這些關鍵詞構成的施普林格出版集團4月20日的聲明,除了一次性撤銷發表在《腫瘤生物學》上的107篇論文這個創紀錄的數字,並無新意。
  • 「史上最小恐龍」爭議後續:新研究支持其為蜥蜴,但仍需同行評議
    3 月 19 日,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將對 「寬婭眼齒鳥(Oculudentavis khaungraae)為史上最小恐龍」 論文的英文質疑文章提交給相關雜誌進行同行評審,並同時在預印本網站 bioRxiv 發布。
  • 一項關於金龍魚的研究背後,是整組經過同行評議的研究數據
    本次研究使用的金色、紅色和綠色龍魚。Shi et al.
  • 青島首例提起訴訟的海洋公益案件宣判!盜採海砂 賠償生態損失費等...
    9月10日,青島市第一起提起訴訟的海洋公益訴訟案件宣判。採砂船隻多次盜採海砂2018年5月8日晚上11時許,山東省公安邊防總隊海警第二支隊偵查人員在青島膠南大珠山附近海域發現1艘正在採砂作業的船隻。隨後,採砂船停止採砂作業向南逃竄,偵查人員隨即展開追緝,5月9日凌晨4:30左右,偵查人員在平島以南海域成功截獲這艘名叫「華英1號」的採砂船。當時船上共11人,包括船長周某生及十名船員。
  • 現實版螞蟻撼大樹 美農用化學品巨頭被判賠患癌園丁近3億美元
    現實版螞蟻撼大樹 美農用化學品巨頭被判賠患癌園丁近3億美元 國際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8月15日 12:04 A-A+ 孟山都公司不服判決,表示會提起上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15年認定草甘膦「有致癌可能」,這也是此案裁決的基礎。
  • 天利控股集團附屬對廣東微容電子科技等公司提起專利訴訟
    原標題:天利控股集團附屬對廣東微容電子科技等公司提起專利訴訟   12月1日,資本邦獲悉,港股上市公司天利控股集團
  • 禹會區人民檢察院對楊明強、李永路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發出公告,請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和社會組織在本公告發出三十日內將有關情況書面反饋本院。
  •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人民檢察院對陳定安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發出公告,請有關機關和社會組織在本公告發出三十日內依照法律有關規定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並將相關情況書面反饋本院。  郵寄地址:漳州市平和縣小溪鎮北環路281號  聯繫電話:0596-3954050  特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