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和平開發太空資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如今已經順利的拉開了「第三步」序幕,中國天和空間站即將進入正式部署階段,按照計劃天和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屆時如果國際空間站退役,中國將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與此同時很多國家也注意到了中國太空探索的進展,就在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布裡登斯汀本周接受了國會的質詢,他建議美國國會設法保持自己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存在,避免中國未來獲得戰略優勢。
其實還未上任NASA局長之前布裡登斯汀就提出了《美國航天復興法案》,他認為NASA應該將國際空間站承包給馬斯克公司運營,NASA自己來充當長期住客,然後逐步招攬更多的國際客戶,但是這筆租金顯然還是得國會撥款,所以媒體認為布裡登斯汀是在拿中國天和空間站為要挾要求國會和美國總統川普快打錢,因為中國已經承諾向全世界開放這個空間站,目前已經有17個國家遞交了租用申請。
這個消息對於白宮和國會來說無疑是一個晴空霹靂,因為一直以來川普都把太空看作是未來的「戰爭領域」,為了能夠佔得先機他專門牽頭成立了太空軍,並且還在北約內部提出了建立「太空北約」計劃,可以說川普準備在太空中也建立一個由美國主導的霸權體系,換言之如果美國拋棄國際空間站那麼現有的合作方可能就會被中國空間站吸引,未來國際航天領域領導者的地位也將難保。
基於上述原因NASA局長相信渲染中國啟動空間站計劃能夠激起白宮和國會的危機意識,但不能否認的是太空資源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資源,也就是說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平等參與開發的權利,而美國現在所奉行的太空戰略本質上就是一種單邊主義,是想把太空變成西方國家獨有,反觀中國開放空間站不僅符合多邊主義外交原則,還有利於建成人類命運共同體。
布裡登斯汀的這個撥款請求並不被美國媒體所看好,起碼在短時間之內不會被白宮所重視,因為距離美國大選只剩下不到1個月時間,川普現在的工作重心已經全部轉移到爭取選票上,他需要在短時間內拿出一個能夠打動人的政績。空間站計劃投入大收益時間長,絕不可能成為他首選的施政目標。
同時美國現在財政投入的重心是在振興經濟上面,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經濟出現嚴重衰退和大蕭條,更糟糕的是美國失業人口已經突破了3000萬,他們都急需國會和白宮撥款救濟,因此布裡登斯汀想要落實太空計劃至少也要等到美國熬過疫情這個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