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急了:給錢

2020-10-03 川娃老宋


原創 孔新 環球時報

9月24日,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美國參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美國必須要設法保持自己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存在,這樣就能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布裡登斯汀甚至說:「不能把低軌道交到那些不把美國利益放在心上的人!」

吉姆·布裡登斯汀

這段話的背景,是中國天和空間站即將進入正式部署階段,而美國牽頭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卻面臨著即將沒有錢維持的窘境。

我們首先來看這樣一個事實,這位NASA局長根本就不是科學家出身,而是徹頭徹尾的政客。吉姆·布裡登斯汀出身美國傳統白人家庭,拿過州自由式冠軍,名牌大學畢業,當過海軍航空兵飛行員,開過公司,然後才從政。因此,這位局長是典型的美國傳統白人精英。他對航天的興趣,來源於從政之前的一段經歷——他當過美國一個地方航空航天博物館的館長。這段經歷居然讓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理想。當上共和黨眾議員之後不久,布裡登斯汀就提出了《美國航天復興法案》,在這份提案中,充斥著沙文主義甚至種族主義的思維。該法案雖然沒有通過,但是讓美國航天界把這個曾經的外行當做了自己人。在2016年大選中,布裡登斯汀最後選擇了支持川普,這也為他成為科技重臣埋下了伏筆。

川普上臺之後,歐巴馬的愛將、黑人太空人局長博爾登幾乎立刻就被轟出了NASA。因為黨爭激烈,局長職位空缺一年多之後,川普才提名布裡登斯汀出任NASA局長。結果遭到了民主黨的激烈反抗。NASA是美國最重要的政府科技部門之一,所以它的首腦需要參議院投票通過。在2018年最後的投票中,出現了世界航天史上罕見的奇觀:所有共和黨人投贊成票,所有民主黨人投反對票。因為共和黨參議員多出一人,所以布裡登斯汀驚險過關。

進入NASA之後,布裡登斯汀倒是沒有幹什麼出格的事情,一直循規蹈矩,和科學家們合作得不錯。唯一的大動作就是轟走了曾經負責載人航天的副局長、NASA老臣格斯特梅爾。這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事實:美國關於載人航天發展的路線鬥爭是很激烈很殘酷的。

這樣的路線鬥爭,來源於美國的願望和能力之間存在著巨大落差。美國已經不是阿波羅時代那個美國,能夠拿出來搞載人航天的錢是非常有限的。到2004年之前,這份財力幾乎全都用在了國際空間站上。具體來說可以分成三個主要部分:空間站的建設、空間站的日常運行、太空梭的往返飛行。但是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美國開始反思自己的載人航天技術選擇。當時擔任NASA局長、如今擔任國防部次長的格裡芬提出了「星座」計劃,打算把載人航天的目標伸向更深遠的空間,建立月球基地,然後以此為跳板前往火星。

國際空間站(資料圖)

4年之後歐巴馬政府上臺,「星座」計劃立刻被砍掉,理由是「我們40年前已經去過了,登月不足以體現美國的偉大」。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小行星重新定向計劃」,也就是捕捉一顆近地小行星,把它拖到月球附近,派太空人上去研究。這個計劃也看不出有什麼偉大的地方,但既然總統和NASA局長都堅持要搞,航天界只能捏著鼻子執行。而格裡芬在歐巴馬上臺伊始就氣得辭職了。

在歐巴馬政府期間,就面臨著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國際空間站怎麼辦。1998年美國決定牽頭建立國際空間站的時候,計劃只做到2020年。後面的經費沒有著落。歐巴馬政府一度考慮2020年後國際空間站不再撥款,改為私人經營。當時國際科學界就預測,2020年之後,如果美國政府真的不再撥款,歐洲+日本+俄羅斯根本養不活這個奢華的空間實驗室,只能放棄。而此時天和空間站將進入建設時期,結果是中國擁有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

在科學界苦苦哀求之下,歐巴馬政府決定把國際空間站的撥款延長到2024年。川普政府上臺之後,並沒有改變這個時限,並且把「星座」計劃撿了回來,決定2024年派美國太空人再次登月。NASA把這個計劃稱為「阿爾忒彌斯」。

應該說,從2004年之後,NASA的載人航天經費就陷入了嚴重困難。一方面要為新的載人航天計劃研製火箭和飛船——不管「星座」、「小行星重新定向」還是「阿爾忒彌斯」,都需要SLS重型火箭和「獵戶座」飛船,這兩個型號的研製費用高得可怕。每年消耗在它們身上的經費,比很多國家的軍費開支還高。同時,NASA還要養活國際空間站,其中有一大筆錢用來採購俄羅斯「聯盟」飛船的天地往返船票,據稱每張8000萬美元。

「阿爾忒彌斯」計劃提出後,NASA經過計算與設計認為,如果要在月球上建立長期基地,需要再部署一個大型空間站作為地月之間的中轉站,位置在地球和月球之間、接近月球的第二拉格朗日點。這個空間站被命名為「gateway」,國內對此有多種翻譯,例如「門戶空間站」、「地月關口站」,等等。本文中一律成為地月軌道空間站。很顯然,這是一個比國際空間站更複雜、更艱難、更貴的東西。NASA沒有新的財源、開銷卻又多了一件。以現在的撥款規模,無論如何也承受不起兩個空間站的飛行。因此NASA決定,在2024年之後,真的不再給國際空間站撥款了,款項要用到地月軌道空間站上去。

但是,直接把國際空間站廢棄掉,大家都於心不忍。按照設計,它至少能用到2030年。因此美國提出,要把空間站承包給私人經營。今後任何人都可以找馬斯克買「載人龍」的船票進入國際空間站,承包商就像酒店一樣把空間站隔成很多房間,租給太空人居住和試驗。NASA當然也可以租。

完成組裝的SpaceX「星船」

這個想法聽起來怪不錯的,但事實沒有那麼美好。私營企業是要追求利潤的,在很多場景下,私有化就意味著漲價。如果漲價還沒有利潤,就要關門大吉。國際空間站的運行成本非常高,每年沒有十億美元級別的運行費,根本不能開門迎客。如果艙段和設備老化需要更換,成本就更高了。按照運行原則,要隨時有一艘飛船對接在空間站上充當救生艇,因此空間站能容納的人數和飛船載客數相等。在只能依賴「聯盟」的時候,空間站上只能留3人。如今「載人龍」研製成功,空間站上可以留7人。就算只有1位是「酒店工作人員」,最多只能容納6位「住客」。我們假設空間站一年的保本收入是15億美元(實際上可以要翻一番都不止),那麼每個「床位」每年要收入2.5億美元才行。這裡還沒有計算交給馬斯克的船票錢。

除了政府買單的航天員,世界上有幾個人住得起這麼貴的酒店?就算有些土豪願意上天嘗鮮,也不可能支撐空間站的長期運行。長此以往,私營企業主肯定要選擇撤資,把國際空間站扔回大氣層燒掉。那麼,低軌道上不是又只剩下中國天和空間站了嗎?

這正是布裡登斯汀擔心的問題。在他看來,如果國際空間站私有化失敗,等於把近地軌道控制權拱手交給中國人。他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採用NASA和馬斯克的合作模式,先把國際空間站承包出去,然後NASA來充當長期住客,至少確保空間站保本經營。然後逐步吸引國際客戶,只要多招攬一位客戶,就有利潤。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或許國際空間站真的就能自力更生了呢?你看馬斯克不就自己到發射市場上去賺錢了嗎?

然而這就帶來了一個明顯的問題——NASA租用國際空間站的錢從哪裡來?還是要從美國的財政撥款裡來。實際上,布裡登斯汀是在換一種說辭,要求國會撥出兩筆錢來,分別支持兩個空間站。至於天和空間站和「中國人控制低軌道」,是用來嚇唬國會的最好藉口。如果美國做不到這一點,會帶來一個重大的問題:天和空間站在2022年建成,中國已經承諾向全世界開放這個空間站。世界各國,包括歐洲、日本和俄羅斯,就有了兩個載人航天選擇:交錢給美國承包商,還是和中國航天局合作?迄今為止,中國航天局和外國航天機構的合作,採用了非常清晰的合作模式:擺出一筆明白帳,各自承擔各自的成本,誰也不謀求利潤,誰也不吃虧。德國航天局在神舟八號上的搭載試驗就採取了這種模式,得到了德國科學界的高度評價。這樣一來,國際空間站的現有合作方,很可能就被中國吸引走了。事實上,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已經明確表示,今後要和中國合作。歐洲和日本雖然受到美國軍事、政治影響,但科學界也有權力選擇和中國合作。事實上,到2020年6月,已經有來自17個國家的23個科研項目申請進入天和空間站,其中就有德國、法國和日本。這種巔峰高技術合作不僅僅有科學意義,更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對美國來說,顯然意味著「隊伍好不好帶」的問題。

或許有人會說。美國可以利用地月軌道空間站繼續保持國際航天領導地位。然而這個空間站目前還有大量關鍵技術沒有解決、SLS火箭的進度一再拖延。以NASA現在得到的撥款強度,這個空間站到2030年能初具規模就算樂觀了,拖到2035年也不是沒有可能。在這個持續多年的時間差裡,各國必須要面對「去哪裡做有人照料的空間試驗」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急了:給錢
    吉姆·布裡登斯汀這段話的背景,是中國天和空間站即將進入正式部署階段,而美國牽頭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卻面臨著即將沒有錢維持的窘境川普上臺之後,歐巴馬的愛將、黑人太空人局長博爾登幾乎立刻就被轟出了NASA。因為黨爭激烈,局長職位空缺一年多之後,川普才提名布裡登斯汀出任NASA局長。結果遭到了民主黨的激烈反抗。NASA是美國最重要的政府科技部門之一,所以它的首腦需要參議院投票通過。在2018年最後的投票中,出現了世界航天史上罕見的奇觀:所有共和黨人投贊成票,所有民主黨人投反對票。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美國會給NASA撥款嗎?
    中國空間站傳來好消息,天宮空間站即將正式部署,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是催促政府儘快增加財政撥款,給錢,別讓他們領先,對此有網友表示,美國政府會給NASA撥款嗎?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不再滿足太空上的短暫停留,為了在太空上長期生活工作,更好地開發太空資源,國際空間站逐漸演變出來,它的存在確保了人類科研工作的深入性,為了開展太空實驗,各國逐漸將部署空間站的計劃提上日程,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投入使用,看到其他國家的空間站領先,美國NASA局長為何如此著急?
  • 中國空間站即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急了,要求更多撥款維持優勢
    9月24日,美國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接受參議院質詢時,透露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消息,稱中國空間站將開始建設,美國牽頭建設的國際空間站已經陷入困境,因為沒有持續的投資,將在未來數年內停止運轉對此,吉姆·布裡登斯汀提出一個建議,要求獲得更多的撥款,維持美國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領域的優勢,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想阻止中國領先?隊伍不好帶
    此外,中國航天另一個重大工程也要進入收尾階段了,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但這卻引起了美國MASA局長的擔憂,想阻止中國領先。據報導,9月24日,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表示,美國必須要設法保持自己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存在,這樣就能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擔心美國「隊伍不好帶」NASA局長急著要錢
    9月24日,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美國參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美國必須要設法保持自己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存在,這樣就能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布裡登斯汀甚至說:「不能把低軌道交到那些不把美國利益放在心上的人!」
  • 中國空間站正式部署,為什麼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
    今天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9月24日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他建議可以把它承包給私人公司進行維護。而就在此前三天,我們剛好宣布了中國航天員中心正全力備戰空間站任務……當然,我不認為NASA的反應能如此神速,事實上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早在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後就已經開始正式部署了。
  • 中國空間站正式部署,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為什麼?
    而就在此前三天,我們剛好宣布了中國航天員中心正全力備戰空間站任務……當然,我不認為NASA的反應能如此神速,事實上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早在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後就已經開始正式部署了。
  • 中國空間站即將部署,美國擔心了,NASA局長:快給錢,別讓他們領先了
    9月底,美國宇航局NASA的局長布裡登斯汀在參議院接受諮詢時,表示,中國已經開始在低地球軌道取得戰略優勢,美國再不行動,國家利益就要受到威脅了。也不怪他氣急敗壞,就在他說這段話時,中國的天和空間站正在按計劃組裝建造,為進入正式部署階段努力,而美國聯合諸多西方國家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卻坎坷不斷,馬上要進入沒錢維持的窘境。事情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
  • 我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不想把太空主導地位讓給中國
    最近,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表示,美國必須設法保持自己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存在,這樣就能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也不能把低軌道交到那些不把美國利益放在心上的人。不僅是地球上的霸主,合著美國人真以為太空也是美國的?
  • 中國空間站即將部署,擔心美霸主地位不在,NASA局長急著要錢
    >環球時報9月27日報導稱,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上周三(9月23日)告訴國會議員,必須保住美國在地球軌道上的航天建設,才能阻止中國獲得航空領域的戰略優勢。布萊登斯汀認為,美國希望看到的是,公私合營的空間站,NASA將和商業空間站供應商合作,比如美國航天界巨佬馬斯克,通過外包將空間站的巨額費用甩給私人企業主,美國只需要在使用之時提供「床位」租金。這樣的共同經營模式,不僅方便美國派人上天搞研究,同時還能省下一筆巨款。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段,為何俄羅斯的決定引發美國人擔憂?
    隨後,蘇聯解體時,由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遺產,同時也繼承蘇聯空間站,但該空間站將會在2022年正式退出太空。也就意味著此後太空將不會再有空間站,然而中國空間站即將上線,成功與俄羅斯完成接力。據悉,我國為打造屬於自己的空間站,迄今為止已經進行30年相關部署工作。
  • 中國空間站部署進入倒計時!美國宇航局局長:不能讓這一切發生
    我們一直有一個航天夢,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航天強國。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在航天領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在航天領域內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比如載人航天。這些輝煌成就的背後是無數航天人的努力奮鬥,是我國堅持走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
  • 中國空天飛機助力空間站建設,NASA急讓國會打錢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接受美國國會的質詢時表示,中國「天和」號航天站按照計劃將會在2022年完成部署,屆時已經經歷過多次延壽的國際空間站也將接近退役。而就在前不久中國自主研發類似於「空天飛機」的航天設備也順利完成了試驗,這種廉價可靠的地空往返設備將助力中國空間站的建設。為了繼續保持美國在低軌道空間繼續擁有載人航天設施,國會應當加大對NASA的資金投入,以此來保證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尤其是針對中國的技術領先。
  • 我國空間站取得矚目成績,美航天局長干著急:不能讓中國領先
    撰文:大風 編輯:堯蘇中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近些年來我們國內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可以說是舉世矚目,尤其是在航空領域,中國在導航,通訊氣象等等方面發展的速度都有目共睹,而在外星探測方面,中國接下來也將會部署相關的任務。
  • 美國航天局:兩年後中國空間站將部署,美國也要抓緊行動
    按照最初的設計,國際空間站的使用壽命只有15年,但通過不斷的改造與延壽,國際空間站已經使用了20多年時間。不過大家都知道,改造實在是有限制的,就算拼命對國際空間站進行升級維修,也只能將使用壽命延長到2024年。據悉,現在國際空間站的老化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還出現了輕微漏氣的情況,這導致3名美國太空人在俄羅斯艙段呆了三天。
  • 中國敞開空間站大門,已接到17個國家申請,NASA:川普,快打錢
    為了和平開發太空資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如今已經順利的拉開了「第三步」序幕,中國天和空間站即將進入正式部署階段,按照計劃天和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屆時如果國際空間站退役,中國將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 NASA局長向國會要錢以支持空間站,然而中國航天又無辜躺槍
    當地時間9月2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美國參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美國必須要設法保持自己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存在,這樣就能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布裡登斯汀甚至說:「不能把低軌道交到那些不把美國利益放在心上的人!」
  • 中國天和空間站2022年完成部署
    「天和」空間站,是中國建設的空間站,額定乘員3人,乘組輪換時最多可達6人,預計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組裝建造天和空間站建成後將成為我國長期在軌穩定運行的國家太空實驗室。其基本構型包括核心艙、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每個艙段規模20噸級。到2020年6月,已經有來自17個國家的23個科研項目申請未來進入天和空間站,其中包括德國、法國和日本。目前,人類在近地軌道的唯一空間站是美國主導建設和維護的國際空間站。可是,依據美國政府的財政計劃,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將面臨失去美國政府撥款的窘境。
  • SpaceX獲得NASA正式認證 於本周六搭載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中國日報網11月11日電(妮思娜) 據法新社報導,在美國依賴俄羅斯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的9年之後,美國於今年5月恢復了載人航天飛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火箭將於14日運送3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和1名日本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開啟了他們在該項目的首個6個月的常規任務。
  • 原國際空間站面臨關閉,天宮空間站即將上天,17個國家申請加入
    當中國天河空間即將進入正部署階段的時候,有些國家急了,在9月24日,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美國參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美國必須要設法保持自己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存在,這樣就能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布裡登斯汀甚至說不能把低軌道交到那些不把美國利益放在心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