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不想把太空主導地位讓給中國

2020-10-07 鐵軍哨位


近些年,我國在太空領域發展迅速,在導航、通訊、遙感、偵察、氣象等方面都有著飛速發展,未來在火星、月球探測、載人航天等領域也將進入快車道,但這對美國而言產生了一定的衝擊。

最近,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表示,美國必須設法保持自己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存在,這樣就能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也不能把低軌道交到那些不把美國利益放在心上的人。不僅是地球上的霸主,合著美國人真以為太空也是美國的?

而布裡登斯汀之所以說出這段話,是因為天宮空間站即將進入正式部署階段,而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卻面臨著即將沒有錢維持的窘境。而且老化嚴重,已經多次發生空氣洩露事故,同時國際空間站所能發揮出的作用有限。

布裡登斯汀還表示,中國正快速建設自己的國際空間站,如果讓出這一領域,為離開低軌道所付出的這麼多努力將成為一場悲劇。如果私人投資者不投資用於取代2030年即將退役的國際空間站的新軌道站,那麼美國的太空主導地位將讓位於中國。同時美國還需要資金用於探月、火星任務和更遠距離的太空探險。他的這段話我只看出兩個字:「打錢」。

事實上,每年美國在太空領域投資並不少,但NASA卻在「吃老本」,近些年更是鮮有顯著成就問世。美國在1972年就能載人登月成功,然而到了現在連載人太空飛行器都沒有,再次載人登月計劃更是屢次延期。NASA自己坐吃山空,反倒總是在我們有突破性航天成果時捏造「威脅論」,這樣既能製造國際輿論又能方便自己要經費。比如在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時,一片祝賀聲中美媒卻表示,中國加入甚至引領太空競爭的雄心,以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

對此軍事專家宋忠平曾表示,中國無意與美國進行任何形式的太空競爭,恰恰是美國對中國「圍追堵截」,不斷限制中國太空技術發展。早從2011年開始,美國法律就禁止與中國進行太空合作,雙方在太空領域交流幾乎為零。其實互相都有值得學習和合作的地方,但是美國卻將合作的大門緊閉。除了美國,都意識到在太空領域的國際合作有多重要,比如包括德國、日本、法國等都希望在我國空間站開展自己的科學實驗。

就像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的,中國從來無意挑戰或者取代美國,無意與美國全面對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狹隘性註定會讓一個國家走不長遠,而包容性更能讓一個民族長存於歷史長河中。

相關焦點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想阻止中國領先?隊伍不好帶
    此外,中國航天另一個重大工程也要進入收尾階段了,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但這卻引起了美國MASA局長的擔憂,想阻止中國領先。據報導,9月24日,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表示,美國必須要設法保持自己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存在,這樣就能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美國會給NASA撥款嗎?
    中國空間站傳來好消息,天宮空間站即將正式部署,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是催促政府儘快增加財政撥款,給錢,別讓他們領先,對此有網友表示,美國政府會給NASA撥款嗎?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不再滿足太空上的短暫停留,為了在太空上長期生活工作,更好地開發太空資源,國際空間站逐漸演變出來,它的存在確保了人類科研工作的深入性,為了開展太空實驗,各國逐漸將部署空間站的計劃提上日程,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投入使用,看到其他國家的空間站領先,美國NASA局長為何如此著急?
  • 我國空間站取得矚目成績,美航天局長干著急:不能讓中國領先
    最近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公開表示,美國要確保自己在航天領域的地位。將會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領域阻止中國的發展,並且美國也不會把低地球軌道,交給那些不重視美國利益的國家。其實回過頭來想一想,美國宇航局局長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話,也是有原因,因為中國的天宮空間站馬上進入正式部署的階段,但是美國現在面臨的情況非常尷尬,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沒有錢維持運營,而且空間站嚴重老化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急了:給錢
    原創 孔新 環球時報9月24日,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美國參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美國必須要設法保持自己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設施存在,這樣就能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吉姆·布裡登斯汀這段話的背景,是中國天和空間站即將進入正式部署階段,而美國牽頭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卻面臨著即將沒有錢維持的窘境。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急了:給錢
    吉姆·布裡登斯汀這段話的背景,是中國天和空間站即將進入正式部署階段,而美國牽頭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卻面臨著即將沒有錢維持的窘境而此時天和空間站將進入建設時期,結果是中國擁有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在科學界苦苦哀求之下,歐巴馬政府決定把國際空間站的撥款延長到2024年。川普政府上臺之後,並沒有改變這個時限,並且把「星座」計劃撿了回來,決定2024年派美國太空人再次登月。NASA把這個計劃稱為「阿爾忒彌斯」。應該說,從2004年之後,NASA的載人航天經費就陷入了嚴重困難。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段,為何俄羅斯的決定引發美國人擔憂?
    此外當時美國已經掌握太空梭重複利用的技術,憑藉此項技術美國逐漸領先蘇聯,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然而空間站卻成為美國的短板,只能高價向蘇聯購買空間站位置。隨後,蘇聯解體時,由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遺產,同時也繼承蘇聯空間站,但該空間站將會在2022年正式退出太空。
  • 中國空間站正式部署,為什麼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
    今天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9月24日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他建議可以把它承包給私人公司進行維護。而就在此前三天,我們剛好宣布了中國航天員中心正全力備戰空間站任務……當然,我不認為NASA的反應能如此神速,事實上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早在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後就已經開始正式部署了。
  • 中國空間站正式部署,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為什麼?
    而就在此前三天,我們剛好宣布了中國航天員中心正全力備戰空間站任務……當然,我不認為NASA的反應能如此神速,事實上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早在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後就已經開始正式部署了。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擔心美國「隊伍不好帶」NASA局長急著要錢
    這段話的背景,是中國天和空間站即將進入正式部署階段,而美國牽頭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卻面臨著即將沒有錢維持的窘境。歐巴馬政府一度考慮2020年後國際空間站不再撥款,改為私人經營。當時國際科學界就預測,2020年之後,如果美國政府真的不再撥款,歐洲+日本+俄羅斯根本養不活這個奢華的空間實驗室,只能放棄。而此時天和空間站將進入建設時期,結果是中國擁有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部署進入倒計時!美國宇航局局長:不能讓這一切發生
    文/原點我國一直在探索浩瀚的宇宙,不斷推進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我們一直有一個航天夢,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航天強國。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在航天領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在航天領域內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比如載人航天。
  • 中國空間站即將部署,美國擔心了,NASA局長:快給錢,別讓他們領先了
    9月底,美國宇航局NASA的局長布裡登斯汀在參議院接受諮詢時,表示,中國已經開始在低地球軌道取得戰略優勢,美國再不行動,國家利益就要受到威脅了。也不怪他氣急敗壞,就在他說這段話時,中國的天和空間站正在按計劃組裝建造,為進入正式部署階段努力,而美國聯合諸多西方國家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卻坎坷不斷,馬上要進入沒錢維持的窘境。事情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
  • 中國空間站即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急了,要求更多撥款維持優勢
    9月24日,美國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接受參議院質詢時,透露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消息,稱中國空間站將開始建設,美國牽頭建設的國際空間站已經陷入困境,因為沒有持續的投資,將在未來數年內停止運轉對此,吉姆·布裡登斯汀提出一個建議,要求獲得更多的撥款,維持美國在低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領域的優勢,阻止中國獲得戰略優勢。
  • 中國敞開空間站大門,已接到17個國家申請,NASA:川普,快打錢
    為了和平開發太空資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如今已經順利的拉開了「第三步」序幕,中國天和空間站即將進入正式部署階段,按照計劃天和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屆時如果國際空間站退役,中國將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 中國空間站即將部署,擔心美霸主地位不在,NASA局長急著要錢
    >環球時報9月27日報導稱,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上周三(9月23日)告訴國會議員,必須保住美國在地球軌道上的航天建設,才能阻止中國獲得航空領域的戰略優勢。布萊登斯汀認為,美國希望看到的是,公私合營的空間站,NASA將和商業空間站供應商合作,比如美國航天界巨佬馬斯克,通過外包將空間站的巨額費用甩給私人企業主,美國只需要在使用之時提供「床位」租金。這樣的共同經營模式,不僅方便美國派人上天搞研究,同時還能省下一筆巨款。
  • 中國空天飛機助力空間站建設,NASA急讓國會打錢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接受美國國會的質詢時表示,中國「天和」號航天站按照計劃將會在2022年完成部署,屆時已經經歷過多次延壽的國際空間站也將接近退役。而就在前不久中國自主研發類似於「空天飛機」的航天設備也順利完成了試驗,這種廉價可靠的地空往返設備將助力中國空間站的建設。為了繼續保持美國在低軌道空間繼續擁有載人航天設施,國會應當加大對NASA的資金投入,以此來保證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尤其是針對中國的技術領先。
  • 美國航天局:兩年後中國空間站將部署,美國也要抓緊行動
    按照最初的設計,國際空間站的使用壽命只有15年,但通過不斷的改造與延壽,國際空間站已經使用了20多年時間。不過大家都知道,改造實在是有限制的,就算拼命對國際空間站進行升級維修,也只能將使用壽命延長到2024年。據悉,現在國際空間站的老化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還出現了輕微漏氣的情況,這導致3名美國太空人在俄羅斯艙段呆了三天。
  • 中國天和空間站2022年完成部署
    「天和」空間站,是中國建設的空間站,額定乘員3人,乘組輪換時最多可達6人,預計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組裝建造天和空間站建成後將成為我國長期在軌穩定運行的國家太空實驗室。其基本構型包括核心艙、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每個艙段規模20噸級。到2020年6月,已經有來自17個國家的23個科研項目申請未來進入天和空間站,其中包括德國、法國和日本。目前,人類在近地軌道的唯一空間站是美國主導建設和維護的國際空間站。可是,依據美國政府的財政計劃,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將面臨失去美國政府撥款的窘境。
  • 美俄共建「深空門」空間站登陸火星,美畏懼中國空間站主導這領域
    在此前,俄羅斯媒體報導,中俄兩國將在10月籤訂一個史無前例的太空合作計劃,涉及太空探索和人類再次登月。如果該協議能夠最終完成,俄羅斯將左右逢源,成為太空探索方面的贏家。不過,「深空門」空間站目前還只是一個概念,目前都沒有進入實質的設計階段,不排除這是美國為了防止俄羅斯同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深度合作,而做出的一項欺騙性策略。
  • 20年前建空間站不帶我們玩,20年後,近地軌道將僅剩中國空間站
    並非中國不想參與其中,甚至2003年中國「神州五號」返回後,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專家都表示,邀請中國進行國際空間站建設。然而最終卻被美國拒絕。對於航天的發展來說,進行空間站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事,無法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建設。讓我們的航空技術有著落後於其它國家的危險,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於是決定進行自己的空間站建設。我國的航天科技發展遠遠晚於。
  • 天和部署在即,美國新計劃卻難以實施,客戶做出選擇,隊伍不好帶
    中國正在建設成一個航天強國,經過航天科研人員幾十年的不懈發展,目前我國在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無疑是為世界所矚目的,像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火星探測計劃等等,都凸顯了我國在航天領域巨大突破。最近,在航天領域又有好消息傳來,那就是中國建設的空間站即將迎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