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朱莉婭·克拉克訪問了智利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一位名叫大衛·魯比拉-羅傑斯的同事,他給她展示了他幾年前在南極洲採集到的神秘化石。
克拉克說道:「儘管不清楚它是什麼,但它不是骨頭,它是非常不尋常的。」
這個物體,尺寸超過11英寸,看上去像是一個足球,克拉克認真觀察後發現,「東西」是一個巨大的雞蛋——一個軟殼蛋。
「它來自6600萬年前,當時一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克拉克說。
這種卵化石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動物卵之一,僅次於馬達加斯加滅絕的鳥卵。
克拉克說:「它的外殼非常薄,它幾乎能夠在母體離開時立刻撕裂,而幼體則從上蛋中出現。」克萊克解釋道,在這種情況下,沉積物掉入卵子並在打開蛋殼後填滿。
「由於缺乏非常罕見的軟殼化石蛋,很難對脊椎動物的卵子進化做出詳細描述。這一發現有助於提供一個關鍵的謎團。」
他們對化石構成的化學分析顯示,幼小的恐龍被皮革和柔軟的貝殼包圍著,就像烏龜的蛋。
研究人員說,這是恐龍擁有軟蛋殼的第一份令人信服的證據。
所有這些證據都極大地改變了卵化石世界。以前,研究人員認為恐龍有堅硬的鈣化蛋殼,部分是因為這是現代鱷魚和鳥類所擁有的。
更有甚者,以前發現的恐龍蛋都是硬貝類。
但這些恐龍蛋主要代表三組:獸腳類恐龍(包括霸王龍和速龍),鴨嘴龍,蜥類恐龍。
其他常見的恐龍似乎根本就沒有留下蛋。諾雷爾說:「人們只是假設,化石記錄不是很完善,我們還沒找到它們。」
但他想知道這些卵子是否丟失了,因為它們的殼體軟,不太可能在化石記錄中留下明顯的跡象,這就是為什麼他對這項研究表示好奇的原因。
他預測,現在人們知道該如何尋找,所以後續他們會找到更多軟貝類恐龍蛋。
他和他的同事們說,首批恐龍很可能下軟殼蛋,硬殼蛋已經在恐龍家族歷史中獨立進化了三次。
研究人員說:「恐龍鈣化蛋不是祖輩,也不是所有恐龍的原始特徵。硬殼本來可以作為一種適應措施,讓恐龍在裸地上下蛋,而不必埋葬蛋,以保護它們不會通過它們的滲透殼失去太多的水。」
未來恐龍的更多奧秘將會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