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的證據:科學家發現恐龍蛋不一定是硬蛋殼

2020-09-26 GET資訊

古生物學家朱莉婭·克拉克訪問了智利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一位名叫大衛·魯比拉-羅傑斯的同事,他給她展示了他幾年前在南極洲採集到的神秘化石。

克拉克說道:「儘管不清楚它是什麼,但它不是骨頭,它是非常不尋常的。」

這個物體,尺寸超過11英寸,看上去像是一個足球,克拉克認真觀察後發現,「東西」是一個巨大的雞蛋——一個軟殼蛋。


「它來自6600萬年前,當時一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克拉克說。

這種卵化石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動物卵之一,僅次於馬達加斯加滅絕的鳥卵。

克拉克說:「它的外殼非常薄,它幾乎能夠在母體離開時立刻撕裂,而幼體則從上蛋中出現。」克萊克解釋道,在這種情況下,沉積物掉入卵子並在打開蛋殼後填滿。

「由於缺乏非常罕見的軟殼化石蛋,很難對脊椎動物的卵子進化做出詳細描述。這一發現有助於提供一個關鍵的謎團。」


他們對化石構成的化學分析顯示,幼小的恐龍被皮革和柔軟的貝殼包圍著,就像烏龜的蛋。

研究人員說,這是恐龍擁有軟蛋殼的第一份令人信服的證據。

所有這些證據都極大地改變了卵化石世界。以前,研究人員認為恐龍有堅硬的鈣化蛋殼,部分是因為這是現代鱷魚和鳥類所擁有的。

更有甚者,以前發現的恐龍蛋都是硬貝類。

但這些恐龍蛋主要代表三組:獸腳類恐龍(包括霸王龍和速龍),鴨嘴龍,蜥類恐龍。

其他常見的恐龍似乎根本就沒有留下蛋。諾雷爾說:「人們只是假設,化石記錄不是很完善,我們還沒找到它們。」

但他想知道這些卵子是否丟失了,因為它們的殼體軟,不太可能在化石記錄中留下明顯的跡象,這就是為什麼他對這項研究表示好奇的原因。


他預測,現在人們知道該如何尋找,所以後續他們會找到更多軟貝類恐龍蛋。

他和他的同事們說,首批恐龍很可能下軟殼蛋,硬殼蛋已經在恐龍家族歷史中獨立進化了三次。

研究人員說:「恐龍鈣化蛋不是祖輩,也不是所有恐龍的原始特徵。硬殼本來可以作為一種適應措施,讓恐龍在裸地上下蛋,而不必埋葬蛋,以保護它們不會通過它們的滲透殼失去太多的水。」

未來恐龍的更多奧秘將會被揭開。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恐龍是如何突然滅絕的
    但它在6500萬年前突然消失了,因此恐龍的滅絕已成為生物學進化史上的一個謎。儘管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相關證據並試圖解決恐龍滅絕的原因,但這一謎團仍然存在很大分歧。恐龍是如何突然消失的?目前,關於恐龍消失的最普遍讓人們接受的假設是「隕石撞擊」。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大約6500萬年前發現了高濃度的銥。
  • 河源小學生發現66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張仰喆在斷橋斜坡處發現恐龍蛋化石。 受訪者供圖南方日報訊(記者/畢嘉琪黃堃媛)7月23日,河源市民李小芳和其9歲兒子張仰喆在河源市區東江大橋東面的岸邊遊玩時,意外在斷橋便道的護坡上發現蛋殼並辨認出1枚疑似恐龍蛋化石。
  • 探索恐龍滅絕真相,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看完不敢相信!
    探索恐龍滅絕真相,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看完不敢相信! 地球一共經歷過五次大滅絕,而上一次,也就是導致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物種恐龍滅絕的原因。
  • 恐龍頭部發現1.5mm的彈孔,誰在6500萬年前開了這一槍?
    作為地球的上一代霸主,恐龍留給人們的印象往往極具攻擊力,不過它們其中同樣有些成員十分溫和,由於人類獲得的信息有限,所以目前我們得到的恐龍復原圖也未必是完全正確的,科學家仍在努力探索相關方面。原來,在一個恐龍頭骨化石中,科學家找到了一個類似彈孔的結構,並且這並不是眼眶之類的,與人們的推測具有很大的反差。我們都知道,恐龍在6500多萬年前就已經滅亡了,而那時人類的祖先還在樹上生活,根本沒有製造出子彈,如果史前文明說不通的話,那麼外星人也有可能是始作俑者。
  • 江西發現十餘枚恐龍蛋化石,究竟有何價值?能克隆出恐龍嗎?
    2020年9月15日,在位於江西省萍鄉市上慄工業園區的一處工地,施工人員在使用挖掘機進行道路施工時,發現五六方石塊上都鑲嵌著多枚橢圓形的「化石蛋」。公開資料顯示,續在白堊紀紅層中發現近200枚恐龍蛋。江西萍鄉系中國華南地區非常重要的恐龍蛋化石產地之一。2002年至2014年間,萍鄉地區陸續在白堊紀紅層中發現近200枚恐龍蛋。
  • 恐龍蛋!恐龍蛋!大瀝挖出多枚恐龍蛋化石!多圖直擊
    據現場記者觀察,恐龍蛋直徑大約13-15公分,部分蛋殼已經暴露。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邱立誠現場介紹,現場至少看到一窩5隻恐龍蛋化石,具體的數量,要待進一步的挖掘研究。初步推測,距今7000萬-6500萬年前。
  • 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
    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文/圓非日月恐龍的滅絕是6500萬年前發生的事了,目前,人類的科學家誰也拿不出一個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恐龍是否正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亡。不過,對於恐龍能在短期內紛紛死亡,走向它們的世界末日,科學家還是比較認可小行星撞地球這一說法。
  • 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
    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文/圓非日月恐龍的滅絕是6500萬年前發生的事了,目前,人類的科學家誰也拿不出一個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恐龍是否正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亡。不過,對於恐龍能在短期內紛紛死亡,走向它們的世界末日,科學家還是比較認可小行星撞地球這一說法。
  • 重磅:恐龍頭部發現1.5mm的彈孔,誰在6500萬年前開了這一槍呢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看過侏羅紀公園的,都知道恐龍給人們的印象往往極具攻擊力,當然了也有比較溫和一點的成員,但由於恐龍出現的世紀已經距離很久了,我們知道的信息少之又少,目前得到的恐龍復原圖不一定正確,科學家仍在努力探索相關方面。
  • 科學家用一枚恐龍蛋,復原8000萬年前未破殼小恐龍,鼻尖長角
    1.5英寸是3.8釐米,與一顆核桃的直徑差不多,人們無論如何也很難把它與恐龍扯上關係,但就有這麼一枚8000萬年前保存至今的恐龍蛋,裡面保存著尚未發育完全的恐龍胚胎,它的頭骨就僅有3.8釐米左右。20年前,這枚恐龍蛋差點就「消失了」,當時有人將幾枚恐龍蛋從阿根廷非法走私到美國,隨後它們便銷聲匿跡、不見蹤影了,誰也不知道它們到了誰的手裡。直到2010年,一位商人帶著恐龍蛋來到斯洛伐克約瑟夫·薩法裡克大學,找到了古生物學家馬丁·昆德拉教授,他立馬意識到這枚恐龍蛋的價值,研究工作也正式開始。
  • 科學家發現一個6800萬年前的軟殼蛋!或是海怪物種!
    據消息稱,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個6800萬年前的蛋被科學家證實,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軟殼蛋,也是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二大蛋,和足球一般大小,科學傑初步猜測它可能屬於一種生活在現在南極洲恐龍時代的爬行動物海怪——摩薩龍。
  • 6500萬年過去了,科學家是怎麼找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隕石坑的
    地質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在義大利的古比奧村附近峽谷中,發現一層淡紅色的約13毫米厚的黏土層,緊貼其下面是灰白色的石灰巖(屬屬白堊紀),上面是一層淡紅色士層屬第三紀,因此把中間這一層泥土稱為「K-T邊界粘土層」(大約是在6500萬年前的地質記錄)。
  • 白堊紀恐龍繁殖受挫 不能孵化的恐龍蛋變化石(圖)
    從這兩張圖上看,幾乎在中國的每個省(市、自治區)都有恐龍的足跡,而在「中國恐龍蛋產地分布圖」上,記者發現江蘇也有一處恐龍蛋的標註。  許漢奎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人在宜興發現14枚恐龍蛋,這是江蘇第一次發現有恐龍遺蹟,也是目前江蘇唯一一處發現有恐龍遺蹟的地方。目前這14枚恐龍蛋中有2枚保存在南京地質博物館。」
  • 山東諸城發現一枚白堊紀含胚胎恐龍蛋化石(圖)
    22枚恐龍蛋化石圍成了一個「恐龍蛋窩」。  日前,記者從山東省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獲悉,該市在發掘出的一窩含22枚恐龍蛋化石中,驚喜地發現一枚白堊紀含胚胎恐龍蛋化石。從恐龍蛋的骨骼和後肢看,其明顯具有獸腳類恐龍的特徵。
  • 廣東河源埋巨量恐龍蛋化石 不知情曾毀幾萬枚
    □被毀恐龍蛋三倍於館藏  □若深入研究可揭秘滅絕  □倘無萬全策開發不可為  恐龍簡介  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陸生動物,是一群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大多數屬於陸生爬行動物
  • 恐龍蛋孵化時間 更類似爬行動物
    【新華社華盛頓1月2日電】美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2日說,他們發現一些恐龍蛋的孵化期可達數月,這意味著恐龍蛋的孵化時間可能更類似爬行動物,而不是此前認為的鳥類。 負責研究的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教授格雷戈裡·埃裡克森在一份聲明中說,結果顯示,原角龍蛋的孵化時間約為3個月,而亞冠龍蛋的孵化時間接近6個月。
  • 闢謠:喀納斯湖「水怪」是由恐龍蛋孵化的?這個可能性幾乎為零
    在當下,我們對地球仍然有許多未探索到的地區,這些地區生存著我們未知的生物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些水怪充其量不過是我們人類未知的一種水生生物而已。好了,我們言歸正傳。有人說:喀納斯湖中的水怪是恐龍蛋在一定條件下孵化出來的真恐龍。有沒有這個可能呢?我認為這個可能性幾乎為零。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沒挖過恐龍蛋,都不好意思說是河源人
    河源恐龍博物館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派出文博人員及專家,先後於今年6月至8月共4次趕赴發掘現場,對實施爆破的山坡進行搶救性保護髮掘,又先後發掘出數窩窩狀恐龍蛋化石,其中嵌在紅砂巖土塊、肉眼可見完整的恐龍蛋化石9枚,同時出土有不完整的恐龍蛋蛋殼及蛋碎一批。
  • 科學家: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過程是這樣的,原來這麼痛苦!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發現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八十年代被確定為是恐龍滅絕的原因,證據也不少,首先它的撞擊力量夠大,一顆大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造成了一個180千米直徑的隕石坑,這個規模造成全球恐龍滅絕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另一個證據則是KT線,這一層沉積物中銥含量異常偏高,而這種元素在地殼中含量是很少的。
  • 科學家: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過程是這樣的,原來這麼痛苦!
    可以這樣說,如果恐龍不滅絕,也許現在還真的能誕生恐龍人!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發現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八十年代被確定為是恐龍滅絕的原因,證據也不少,首先它的撞擊力量夠大,一顆大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造成了一個180千米直徑的隕石坑,這個規模造成全球恐龍滅絕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另一個證據則是KT線,這一層沉積物中銥含量異常偏高,而這種元素在地殼中含量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