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係、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 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作詮釋、列圖表、分類別、摹狀貌、引用等。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舉例子和列數字。
1.舉例子
用列舉事實的方法,把比較複雜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說得具體明晰、通俗易懂。例如:
①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我國發現過一頭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裡,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顎,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裡看書,還顯得很寬敞。(《鯨》)
作者以我國發現的一頭鯨為例,結合列數字的方式,從它的體重、身長舌頭及口腔的寬大等四方面,具體生動地說明鯨的龐大,使人對鯨是個龐然大物深信不疑。
②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網際網路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繫緊密的「地球村」。(路甬祥《呼風喚雨的世紀》)
作者通過列舉一系列具體實例來說明20世紀是現代科學技術廣泛應用的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揭示了科學技術對改變人類生活的巨大作用。
③該項研究成功以後,科學家對未來進行了大膽而樂觀的設想。例如未來的高速公路兩旁,不用再安裝路燈,只要種上一排排發光植物就可以了。我們相信,神奇的生物技術將給我們未來的生活增加更加絢麗的色彩。(王川《人造發光植物》)
人造發光植物在人類未來的生活中會得到怎樣的運用呢?作者用「在高速公路兩旁種植髮光植物來代替路燈」這個例子,說明了生物技術的神奇和人造發光植物的研究價值,使得讀者對人類未來生活充滿了嚮往。
2.列數字
為了便於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的特徵,往往用一些數字來準確地、科學地加以說明。例如: ①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當於長江的68倍。黃河每年從中上遊帶到下遊的泥沙總重量達16億噸,其中12億噸被搬到了大海,4億噸則沉積在下遊河道中。問題就出在這4億噸泥沙上。它使黃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結果有的河段高出兩岸農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黃河成了懸河。每到洪水季節,黃河這些地段的堤壩很容易決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災。(《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這段文字列舉了黃河含沙量及河床升高的相關數字—「68倍」「16億噸」 「4億噸」「3-4米」「10米以上」,準確地說明了黃河堤壩容易決口的原因,具有毋庸置疑的科學性。
②長鬚鯨剛生下來就有十多米長,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長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兩三年就可以長成大鯨。鯨的壽命很長,一般可以活幾十年到一百年。(《鯨》)
長鬚鯨「生長速度快」「壽命長」的特性怎樣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達到了這樣的表達效果。
③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裡,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麼多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路甬祥《呼風喚雨的世紀》)
「20世紀一百年」和「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相比,時間是多麼短暫,但對人類生活的改變程度而言,卻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這段話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充分說明了20世紀發現和發明的數量眾多,意義重大,給了讀者強烈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