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網已經關閉2個多月了
原民心網
已整合併入
全省8890綜合服務平臺
整合升級後的平臺
有六大功能
便民服務、訴求受理
監督評價、服務決策
風險預警、政民互動
也就是說
供暖不達標
物業管理不到位
企業拖欠工資
社會噪音擾民
……
等等讓老百姓頭疼的問題
找這個平臺都管用!
今年1月1日至10月31日,8890平臺已累計受理各類群眾訴求222.1萬件,即時答覆125.3萬件,轉相關部門辦理94.5萬件,辦結反饋77.8萬件。其中,供暖問題成為群眾最為關注的熱點,超過3萬件。
「8890」大數據來了!
這些問題投訴的最多!
供暖問題最受關注
今年1月1日至10月31日
供暖問題投訴超過3萬件
其中
反映供暖不到位問題22118件
反映供暖管線維修不及時問題4818件
反映提前停供問題4742件
今年供暖期開始兩周來
通過8890供暖直通車
群眾反映供暖問題9144件
同比下降66%
反饋率96%
比去年同期(83%)提升13%
群眾滿意率87%
比去年同期(76%)提升11%
平均回復時間
2天3小時
供暖投訴量
從各地訴求情況看,瀋陽、葫蘆島、大連3個地區投訴量居前三位。
投訴反饋率
瀋陽、大連、鞍山、撫順、丹東、營口、阜新、遼陽、朝陽、葫蘆島10個地區反饋率超95%。其中,丹東地區反饋率最高,為100%。
回復速度
大連、丹東兩地平均回復速度不到1天。丹東平均回復速度最快,為10小時。
群眾滿意率
大連、鞍山、撫順、營口、盤錦、葫蘆島6個地區群眾滿意率超過90%。
供暖初期溫度問題佔比超過八成
供暖兩周來,群眾通過8890省平臺反映的供暖問題主要包括溫度、維修、服務態度、收費等。其中,反映供暖運行初期溫度不穩定、不達標問題7636件,佔供暖訴求總量的83.51%,是供暖期以來群眾反映最為突出的問題。
投訴成因都有啥?
從供暖辦理單位反饋的投訴成因看:
一是由於供暖初期供暖單位流量調整不平衡或鍋爐、管網故障等造成群眾投訴,此類問題佔比53.72%;
二是由於停水、停電、施工等客觀原因造成停供或新建小區開發商在供暖設施未驗收合格、供暖管網未建成等情況下交房入住,此類問題佔比28.19%;
三是個別用戶室內溫度已達標仍想提高溫度或存在私自改動管線等情況導致供暖問題的發生,此類問題佔比18.09%。
據統計,供暖兩周來,8890省平臺受理的供暖投訴共涉及1381個小區。
供暖之外
物業管理和住房方面問題訴求最多
供暖之外
其餘熱點問題依次為:
物業維修服務
不到位不及時問題10022件
違章搭建問題8801件
停車管理問題7809件
企業拖欠工資問題6685件
社會噪音擾民問題6019件
無物業管理小區維修問題5776件
房屋維修不及時問題5610件
流動商販佔道問題5573件
養老保險
參保、繳費政策問題5079件
自來水管線維修不及時問題5070件
市政道路養護不到位問題4309件
從近三個月(8至10月)群眾訴求情況來看,物業管理、市政建設、市容環境等領域的群眾關注度較高。其中,物業管理方面訴求量較多,每月平均訴求量3449件,公共事業管理問題訴求量逐月增加,每月平均訴求量1613件。
目前,8890綜合服務平臺已經初步建立了以省級8890平臺為中心,各省(中)直部門、14個地市和瀋撫新區、100個縣(區)為骨架,並逐步向鄉鎮(街道)延伸的四級辦理體系。
截至目前,全省累計確定和上報8890平臺辦理單位3577家,其中省(中)直部門40家、市直部門659家、縣(區)級管理平臺148家、縣(區)級部門1917家、鄉鎮(街道)798家,使群眾訴求問題能夠直達責任主體,大大提高了轉辦效率。
同時,8890平臺建立日報、周報、月通報以及共性疑難問題專報機制,形成了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決策參謀機制,為社會風險評估提供科學依據,為源頭治理提供決策參考。
可能有的小夥伴
對這個平臺還有點陌生
小編現在就來說怎麼使用!
可登錄遼寧政務服務網
(www.lnzwfw.gov.cn)
8890平臺
或者撥打88900000熱線
反映訴求問題
市民在撥通熱線之後
需按語音提示選擇所在區域
特別提示的是,瀋陽市民也可繼續使用12345市民服務熱線(12345瀋陽市民服務熱線)繼續為城市發展獻計獻策、監督訴求。
小編還要提醒大家
遼寧本地市民
可用座機、手機
按當地號段位數直接撥打
異地撥打
需在88900000前加區號
工作人員會依據相關知識庫和便民企業信息庫內容,對群眾需求進行直接解答,不能直接解答的將錄入平臺按責分轉。
對於非屬地職能的訴求、需求,根據實際情況轉上一級平臺協調處理,各市、縣(市、區)平臺之間可以實現互轉互通。
另外
涉及生命和財產安全等方面的
緊急求助
還應直接撥打
110、119、120、122
等應急電話
涉法、涉訟、涉軍等事項
不在8890平臺服務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