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劇照:提利昂—弱不禁風,心披戰甲
……
認知力,才是創業者的核心競爭力
當我們談到創業,中國投資人往往更關注商業模式,而商業模式的本質是什麼?就是「賺誰的錢」和「怎麼賺」的問題。
這是一個進化的世界,資訊時代任何一個新商業模式的出現,本質上都是基於傳統行業市場之上,利用網際網路的0邊際成本和可觸及性,整合更多的資源,對原本行業進行顛覆、洗牌。
商業模式的顛覆,實際上是認知的顛覆。
看BAT三大科技巨頭,在創業階段是如何「賺錢」的?
1.「百度」對標「黃頁」
黃頁過去是每一個市的電信、移動、聯通都必出的電話簿,將全市的企業的電話號碼收集起來分門別類,而裡面的每一個電話號碼都是要付費的,裡面還有各種廣告頁。百度在初創階段,就是一個網上黃頁,給人們提供搜索全國主要城市的企業信息,查詢更快速,獲取更便捷,從而收取企業和廣告的費用。
2.「淘寶」對標「義烏地產商」
中國義烏小商品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而淘寶初創階段就像網上義烏小商品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最全、價格最便宜的小商品;但淘寶真正盈利的是向平臺裡的商家收取費用,打造一個網上地產商,此外還為商家提供廣告服務。
3.「騰訊」對標「服裝行業」
許多人認為,騰訊與服裝行業貌似並不掛鈎,初創階段也是以QQ而聞名,但騰訊歷史上實現財務大翻身卻是在2003年的QQ秀,一個季度淨收入4個億,而QQ秀則是虛擬衣服的銷售。現在無論是吃雞、還是王者榮耀,出售遊戲皮膚都成了騰訊最盈利的商業模式。耐克服裝的全球營業額和騰訊差不多,但耐克成本巨大,利潤在10%左右,而騰訊基本沒有任何成本。
此外,還有最近「突圍黑馬」拼多多,和淘寶不一樣,它佔領的是地攤、流動商販的市場(如:江南皮革廠);滴滴打車,則重新洗了一遍藍牌車、黑車的市場;小米手機,搶的就是山寨機的市場……
這是一個競爭最大的時代,也是一個機遇最大的時代。
在拼多多都能在淘寶、京東等巨頭企業競爭下茁壯成長的時代,最後創業者們比拼的是「認知力」的問題。作為創業者的我們,更需要學會提高「認知力」,做一個不斷升級新認知的「新知創業者」。
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下,新知創業者們的「認知躍變」
縱觀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格局來說,就像一個濃縮版的世界三大灣區的產業格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分別對標「東莞製造產業+深圳科技產業+香港金融產業」。這意味著東莞、深圳、香港的產業協調發展後,將迸發出無限的潛能。
隨著灣區未來的產業躍變,新知創業者也需要認知躍變。
在5月29日光大We谷舉辦的「對話新知:我們的灣區創業」青年創業主題演講活動中,來自東莞、香港、澳門三地的創業青年,講述他們的創業故事,與親身經歷的挫折與困難。活動希望,可以從這些創業者的真實故事,以及他們對創業的思考和認識,讓大家更加全面地認識創業這件事。
儘管行業、經歷、創業起點各不相同,但五位創業故事分享嘉賓對創業的認知卻有一個共同點:跳出舒適圈。
舒適圈就是每個人身邊無形的熟悉圈子,熟人、熟悉的環境、熟悉的工作。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常因為生活安逸而停止成長,最終「死於安樂」。
在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迭代化的灣區時代,哪怕是巨頭企業的創業者,也要隨時準備跳出舒適圈。以騰訊為例,社交媒體是騰訊的舒適圈;而當今日頭條和抖音APP分別對社交媒體發起衝擊時,騰訊也需要保持警惕。
而對於廣大中小型企業的創業者來說,最普遍的舒適圈就是看不到其它城市的變化。香港、澳門、深圳、廣州固然很好,在一個行業、一個城市奮鬥了十年、二十年,熟悉了、舒適了,但整個產業環境、市場環境已經變了:十年前適合創業的城市,現在未必合適。
在這裡向大家推薦東莞松山湖光大We谷。
東莞具有強大的加工生產能力和產業集群基礎,營商環境一流,各項成本相對港澳廣深要低得多。僅去年一年,東莞頒發的營業執照有27萬之多,也就是平均每天誕生735個老闆。
松山湖是東莞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華為遷出的終端總部就坐落於這裡。
光大We谷是東莞松山湖的代表性園區。園區位於松山湖CBD核心,毗臨華為,三軌交匯,是廣深科創走廊85個創新項目之一。光大We谷以「金融+網際網路+產業鏈」三大核心驅動產業聚焦發展,打造「產業社區 企業夥伴」,其一期、二期面世以來取得100%入駐的佳績,現在三期正在招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