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1
THE ONE
混沌大學 #尋找1#進行中
《尋找1》首發5分鐘濃縮版
以第一性原理為核心,混沌大學2020年上半年結束前的一周,拍攝了一支紀錄片名為:《尋找1》。
在混沌大學李善友教授「特別一課」推出前,率先發問:你有「1」嗎?
為什麼要尋找「1」
「1」是萬物之始,宇宙之源
「1」是創造的原動力,生命的發動機
是光,是「我」的人生奇點
近100位不同領域典型青年走進鏡頭,大膽尋找「1」。
其中,有白領、有學生、有創業者、有網紅大V、有藝術從業者、青年投資人、甚至微商霸道總代和各類自由的靈魂~
他們構成了這時代裡最典型的眾生相,探討什麼是青年人高級存在方式和導向。
而你的「1」是什麼?
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見到太多年少成名,見過太多離經叛道,聽了太多道理,卻更難找到自己。究其根本,是沒找到那份真正驅動自己的原力。
白落梅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中寫道:「我們應當相信,每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到人間。」
那個使命是「1」。
Elon Musk直言,第一性原理指引著SpaceX這項事業,而他不做就沒人會做——他與此項事業,是彼此命定。
孫正義說,「像賈伯斯這種大師,他的第一性原理一定是人劍合一的。」
賈伯斯把他人生的第一性原理和事業的第一性原理合為一體,把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合為一體,生命和使命活成一體。
「1」馬當先 動力何在?
隨著拍攝進程推進,越來越多的「1」湧現到鏡頭前。我們發現,從前大眾認知中「1」是稀缺的,而當下,越來越多年輕人找到了「1」,成為了「1」。
千萬粉絲網紅張沫凡的「1」,是獨立女性性格底層的動力。能夠「一直火」,是她的驅動力,並且不避諱自己的野心,敢於付出相應努力。她踏上一個又一個風口,抓住一個又一個紅利,走到今天,成為千萬粉絲擁躉喜愛的大V。
知名90後創業者馬佳佳早就深諳「第一性原理」的深意:「1」就是人生戰略。
這個社會裡,既有人在既有規則下搜集自己的勳章,也有人打破規則,創造新的角鬥場。她洞察透徹:從探討組織到關注個體,是時代和文明的進步。這屆年輕人,太擅長在規則和創造之間的博弈。
脫口秀演員Rock的創造是表達,表達令他找到自由,是疏通自己的唯一渠道。通過表達獲得快感,釋懷不快的經歷。
混知創始人混子哥,因為有「1」——讓學習輕鬆一點,才踏著微博、微信號、喜馬拉雅,用各種形式傳播自己熱愛領域的知識,通過《半小時》系列書籍,讓沉寂了近十年的歷史文化再次掀起了一股熱潮。
你的「1」是什麼?
大多數人出於「自利性偏差」心理,傾向於認為所謂成功者都是乘上了時代的紅利——生逢其時。殊不知,每一份創造,早已被暗中「標好了價格」。
比如張沫凡在片中說到,自己的確好運踩上了風口,但常年不吃晚飯,一天只睡幾小時,見過幾乎每個時區的日出,才是她的真實生活。辛苦之餘,恐懼依舊,她知道每一位企業的創造者,都要有不斷預判下一個紅利的能力,這談何容易?
混沌創辦人李善友教授,早年從既已上市的酷6出來,棄商從教,成為講者。後創辦混沌大學,這所「沒有圍牆的網際網路創新大學」,為千萬創業者提供創新創造的方法論。既是生逢其時,又是使命所達。更是七年如一日的死磕與打磨。
「尋找1」的概念源於李善友教授的創新學科,其中最為經典的幾堂課都在探討存在與使命的議題,探討一切創造和前行的原動力。這個「1」是每個人都擁有,卻亟待尋找的內核。
「創造」是宇宙大爆炸以後,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在做的事情,是長在人類基因裡的序列,流淌在人類血管中的血液。有太多人擁有創造力而不自知,也有太多人的創造力還被深深封印,創造是一種可以習得的能力,是可以用鑰匙打開的另一個世界。混沌大學創新學科,正是在研究徹底的、高效的點燃創造力的武器。
如果你還沒入學創新學院,那麼真誠推薦你從創新學科最經典的三堂課,初嘗創造之美。
《第二曲線》
幫助無數個人、團隊及企業,迎來十倍速增長;
《第一性原理》
能最快幫你找到的人生的「1」,喚醒創造力;
《理念世界》
是創新學科最新力作,找到內心篤定的力量,理清使命,創造力將自然流淌。
「1」是本心,是旗幟,是人生戰略
「1」是心流,是歸宿,是開始的意義
「1」是我來過,我存在過,我創造過
同學,你,有「1」嗎?
《尋找1》紀錄片30分鐘完整版即將上線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