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第一性原理?什麼是哲科思維?大神給出精準答案

2020-12-04 文眼看世界

如果你想回到問題最開始的起點,即「元起點」或者「元問題」,你就必須採用「第一性原理」思維方式,也就是本文所說的哲科思維。具體如何呢?請跟隨哲學詩畫往下看。

1,人生而平等

人類簡史有一個觀點,說美國建國以前和之後,整個政治學的大貢獻就是美國政治學的第一性原理,人生而平等。

這是寫在1776的《獨立宣言》裡的。在這個理念之前,幾乎全世界所有的政治理念都是人生而不平等,這是之前的邏輯奇點。日本有層級、中國古代有層級、印度有層級、大英帝國有層級,只有到了美國、美洲沒有層級。

美國《獨立宣言》是第一性原理式的一篇文章,《獨立宣言》開篇的第一句話:我們認為這是一個不證自明的真理,人生而平等。如果看的懂西方文本的特徵,第一句話就是整個體系的第一性原理,後面所有條文都是在這句話當中產生出來的命題而已,這句話的分量可想而知。

林肯有一個著名的兩分鐘演講,兩分鐘演講裡面第一句話依然是人生而平等。人類簡史說,人生而平等這句話在生物學上是不成立的,生物學上沒有任何兩個生物是完全一樣的。所以人生而平等只能是個假設和理念。而這個假設和理念構成了今天美國政治學的邏輯奇點和基石假設,沒有任何人敢否定這句話,這句話被美國認為是所有政治裡面最正確的一句話。

研究發現,這句話的邏輯奇點來自於清教思想和古希臘思想。清教和古希臘哲學對美國建國的那一小撮先德們產生了劇烈影響。

林肯最偉大的貢獻有兩個:第一防止國家分裂,南北戰爭;第二解放黑奴。解放黑奴現在看來是很簡單的事,但在當初,議會裡全是白人,大部分是反對黑奴獨立的。

在那樣的政治氛圍之內,籤署這個法律並且讓議會通過非常艱難。奧斯卡影片《林肯》裡有一個場景,在籤發解放黑奴的法律之前,林肯一個人獨坐在書房,拿起歐式幾何來看。看到歐式幾何的第四公理:所有直角都相等。

這就是第一性原理,這就是歐式幾何的力量。所有人會認為歐式幾何僅僅是一個幾何,而那一小撮人能看到歐式幾何是一個哲學。正是在歐式幾何的影響之下,建立了人生而平等的基本原則,也就是第一性原理的下移鑄就了今天美國政治的根基。

2,看不見的手

當代經濟學最重要的一個第一性原理來自於亞當斯密,叫看不見的手。在亞當斯密之前,幾乎所有人的基石假設是為富不仁。無論是中國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全都一樣。

《聖經》有句話,富人上天堂,難過駱駝鑽過針眼。普遍認為這個世界的財富被富人搶過去了,所以窮人會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亞當斯密打破了這個邏輯奇點。在他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這本書裡提出了看不見的手,他推論說,把你的財富投入到再製造、再流通當中去,你的財富本身就給這個世界創造了價值。

人變得富有,不是因為剝削,而是因為這個餅變大了。是創業家和企業家把這個餅變大了,而不是創業家、企業家把窮人給剝削了。亞當斯密說,每個人只要按照個人的利益去走,在一個看不見的手的指引之下,通過分工和市場的作用,國家就會富裕。

經濟增長的模型特別像奇點大爆炸之後的宇宙膨脹。宇宙從137億年前奇點狀況一直膨脹,今天宇宙狀態繼續膨脹。財富總額也是持續膨脹的。

我們再看人類簡史裡面的數據,公元1500年的時候,全球人口5億,人均產值550,全球GDP2500億,2010年全球人口70億,全球GDP60萬億,漲了240倍。

3,第一性原理的性質

第一性原理跟平時從經驗裡邊用歸納法提煉出來的具象思維模型,到底有什麼區別?

歸納法可以得到一些具象模擬,演繹法可以得到一些抽象的思維模型,通過哲科思維的第一性原理是繼續把它給抽象化,到一個系統最底層的那一條叫第一性原理,這三個層級是非常不一樣的。

第一性原理是一個哲學概念,它有三個哲學上的特徵:

第一,第一性原理是第一因。

第一因是哲學裡面的詞彙,是亞里斯多德提出的,用大白話有點像萬物要從頭算,找到那個頭。第一因目的是為演繹法尋找根基。

第二,第一性原理必須符合簡一律。

判斷一個系統是不是理性系統只有一個標準,這個理性系統一定要運行在一條基本道理或原理之上。而且這是這個學科是否成熟的一個標誌。

第三,第一性原理的最大作用是提供了曲線轉換的動力因。

古希臘哲學有兩大問題,第一是實體問題,第二變化問題;實體問題思考的是構成事物的基本元素是什麼,變化問題在思考這些基本元素怎樣變化,通過變化生成這些我們看到的事物。

基本元素是不變的,變化的是基本元素之間的組合關係,這就是還原論、原子論、物質生成論的說法。

這兩大問題背後還應該有一個第三大問題:第一,事物可以拆解為基本要素,是實體問題;第二:實體要素之間的變化會組合成事物,是變化問題;第三,這些基本要素為什麼要變化,推動這些基本要素變化的動力因是什麼。

而第一性原理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推動變化的動力因。牛頓的F= ma這個力提供了原子之間分離和組合的動力因。生物學的實體是基因,基因是不變的,基因之間的分離和組合,造成了遺傳和變異。達爾文研究的就是基因為什麼要變化那個動力因,也就是自然選擇,生存競爭。

4,生存競爭,,自然選擇

物種在生存競爭、自然選擇的作用力下適應外界,變異適應的留下來,不適應的被淘汰,然後新的物種產生。

由此可見,第一性原理提供動力因。再看經濟學。熊彼特把經濟體拆解後有技術、產品、市場等基本要素,所謂創新就是哲學思維中的變化,指的是這些基本要素的新組合,就是打破它們之間原有的規則順序。

這些基本要素之所以要重新組合,是因為有一小撮人叫創業家,在投資家金錢的支持之下,把這些要素從原有體系裡面拉出來,重新組合。而哪些要素會成為未來的主流經濟結構,依靠自然選擇和市場的優勝劣汰。再看馬斯克,他的動力因是物理學的還原論思維,拆吧拆吧,拆到第一點,然後重新組合。賈伯斯的動力因是變化思維,而且是連續性變化。

一個產品剛剛發布之時,他已經開始了下一個產品的研發,等待摧毀上面這個產品。完全是把非連續性運用到日常每一個行動當中去了。

馬化騰也是生物學思維。從QQ到微信,不是布局出來的,是從下而上長出來。馬雲跟別人不一樣,他不做執行的事情,甚至不做戰略的事情。他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跳出邊界。

這些例子說明,第一性原理不是使命和價值觀,不是公司文化,不是企業目標那些東西。換一句話,凡是目光所及範圍之內,用眼、耳、鼻、舌、身體驗出來的一定不是第一性原理。因為第一性原理無法用人的感覺經驗來捕捉。

所有表象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第一性原理,它是一個哲學概念。也可以理解為需要調動哲科思維才能找到的那個東西,叫第一性原理。

總結:

回顧一下第一性原理的特徵,我們就會明白,人類眼、耳、鼻、舌、身所活著的現象世界裡邊,會產生一個經驗的邊界。由於所在的時空太窄,把所在時空的經驗用歸納法整理出來一定是錯誤的,會把我們束縛在裡面。人類思維的局限就在這裡,無法跳出人自己給自己設置的知識邊界。

如何認識第一性原理呢?這就需要我們用創新的思維模型去打破。思維模型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簡化,思維模型就像眼睛把光扭曲為顏色一樣,我們的邏輯把世界扭曲為思維模型,這叫思維模型決定論。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的捷徑是,用他人已經證明的「公理」作為基石。這需要你學習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也就是跨學科地學習重要理論。現實中很多人都只在自己的學科基礎上認識世界,從來不會跳出來看世界,這通常會讓你扭曲現實,把所有的信息都往既有認知上去套。結果就是容易進入死胡同,容易變得鑽牛角。

絕大多數人到這一步就夠了,一小撮人如果還不滿意,還想往上走,需要新的思維方式來打破思想的邊界,取得更大的成就,這個思維方式就叫哲科思維。

只有哲科思維(哲學+科學)能打破我們的思想邊界。演繹法不能證偽,所以需要給演繹法提供一個根基,即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論是普遍懷疑和奇點下移,由此破除群體效應,破除人類認知邊界。

每一個以往的邊界都建立在第一性原理之上,第一性原理定義建立在幾個邏輯奇點之上。人類既有的思維模式構成了邊界,一旦打破這個邊界,就會變成以前的十倍好,看到不一樣的新世界。最後告誡大家,一切進步都來源於對原有邊界的打破。

相關焦點

  • 馬斯克那個巨牛的思維方式「第一性原理」是什麼?
    我記得她當時跟我說她對共享單車的想法,實際上也是基於第一性原理的思維。他所在的領域基本上很少有競爭對手,這是他對於第一性原理的一個很有意思的思考。 我最近讀了吳軍的《智能時代》,裡面提到大數據思維,把大數據思維跟第一性原理思維比較一下會很有意思。 吳軍在書裡提到「數據包含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消除不確定性,而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取代原來的因果關係。」
  • 投行大佬常用思維方式:第一性原理
    是的,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正是這種神奇的方法論——「第一性原理」。什麼叫「第一性原理」?這並不是一個多麼時髦的概念。兩千多年前,亞里斯多德就曾提出過這種思考模式。他能迅速判斷新商業模式中的成本和收益分布,這種直覺依靠的不是常規的比較思維,更多也是第一性原理的側影。第一性原理是說,我們思考時不要陷入比較思維的窠臼,而應該明確基本出發點和目標,理性推理和計算。在商業世界中,第一性原理和比較思維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思想。
  • 第一性原理思維,2020年還是我們的必備思維利器!
    關於第一性原理介紹的文章太多,看了各種大牛對第一性原理的介紹,只是各種誇讚第一性原理是有多麼強大。梳理下「第一性原理」,這個詞在2017年時非常火,原因是埃隆·馬斯克曾在一段公開演講說過,「第一性原理思維」成就了他,於是國內各種大牛跟風而上,解釋「第一性原理」。
  • 產品第一性原理思維盤點
    產品經理在執行力之外,重要的是思維能力,正確的思維能力能確保做對的方向,做對的事情。所謂第一性原理,就是思維的核心邏輯,一個領域無論多大,總有一些核心原理的基石。產品的第一性原理,需要不斷在實踐中總結,本期會簡單羅列一些我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核心原理。
  • 火遍創投圈的第一性原理-TY聊思維4
    我曾經兩次接觸過「第一性原理」,一次是在混沌的視頻課程上聽已故的復旦校友張首晟講第一性原理,其次就是知道混沌大學,李善友博士一直在強調第一性原理的重要。據說2017年以後,創業圈的人無人不知第一性原理,尤其是去路演的時候,投資人經常上來就問,你這個商業模式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
  • 科學研究中的第一性原理
    什麼是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斷句很重要,請把前三個字一起讀,如果因為分開讀而導致你產生別的想法,說明你的關注點錯啦...答案是:航空用鋁合金,還有鈦、銅和碳素纖維。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些材料的市場價格是多少?馬斯克得到的答案是火箭的製作材料所花費的金額僅僅是火箭整體開發費用的2%。 這個比例如果和其他機械產品相比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從此以後他便開始將「大大降低火箭的總成本」作為開發的根本問題。
  • 第一性原理:馬斯克顛覆式創新的終極秘訣
    物理學教會我運用第一性原理思維去推理,而不是用類比的思維去推理。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第一性原理究竟是什麼。火箭是由什麼製成的?航空級鋁合金,再加上一些鈦、銅和碳纖維。然後我會問自己,這些材料在市場上值多少錢?結果是,這些火箭原材料的成本大約是火箭價格的2%。」
  • 解讀馬斯克「第一性原理」,特斯拉特立獨行是有什麼依仗?
    很少有人像馬斯克一樣橫跨多個領域,而且每個領域都做出了顛覆式的產品,在TED的採訪中,馬斯克聲稱自己慣用的思維模式是 「First principle thinking」,翻譯成中文就是「第一性原理」思維。到底有什麼秘訣?
  • 為什麼很多大佬都在講「第一性原理」
    那麼這位大佬擁有怎樣的思維方式呢。在TED的採訪中,他透露自己非常推崇的思維模式是「First principle thinking」,翻譯成中文就是第一性原理思維。什麼是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它是一個物理概念。保羅·洛克哈特,在他的一本著作中《一個數學家的嘆息》中說:數學家的本質是表達的藝術。
  • 埃隆·馬斯克(特斯拉CEO)推崇的第一性原理究竟是啥?
    但當你想要做一些新的東西時,必須要運用第一性原理來思考。」1、是什麼?第一性原理是一個物理概念。第一性原理就是從頭計算,不需要任何參數,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體系基態的基本性質的原理。這裡我們不講物理概念,因為我自己也不懂。
  • 第一性原理
    亞里斯多德:「在任何一個系統中,存在第一性原理,是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省略,也不能被違反。」
  • 品牌營銷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
    品牌營銷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呢?馬斯克的思考邏輯給各行各業樹立了「第一性原理」的榜樣。我是理工科出身,大學專業是應用物理學,研究生專業是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馬斯克一樣,喜歡用數學,物理學,信息科學思考營銷問題。品牌營銷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呢?今天的新營銷和過去的「廣告狂人」時代有何區別呢?通過最近幾年在營銷一線的實踐和思考,我最大的感受是:1.
  • 王子兵法大學:商戰的第一性原理,抓本質,贏現在
    想贏的話,就和我一起探究商戰的第一性原理吧!一、什麼是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最近一次大規模曝光是在「矽谷鋼鐵俠」伊龍·馬斯克在一次採訪中提到的。國內一群大咖立馬開始跟上,邏輯思維,知乎大v……在物理學上也有一個第一性原理,不過在這裡跟風的是哲學上的第一性原理。亞里斯多德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一個概念,無論什麼系統中,都有一個第一性原理,不能被省略,不能違反。
  • 著名「第一性原理」在美業上運用是什麼?
    有一個詞「第一性原理」,這個詞在創業市場中特別的火,大家就很好奇了,這個詞啥意思啊?和我們美業有什麼關係?不要著急,咱們慢慢來說。第一性原理,是一種用物理學看待世界的方法。用善友教授的話來說,就是不證自明、天然正確的理論,並且以這些理論為基礎,推算出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公司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 運用第一性原理,從事情的本質想問題
    第一性原理今天廣泛應用在材料學的研發中,但是往往需要加入實驗值、經驗公式的修正才能更精確地解釋一些現象。這是因為現今時代人類對材料學的研究尚不徹底,理論本身尚待進一步完善,而當下又需要迫切解決實際問題時的一種權宜之計。一個材料學領域研發人員或多或少都知道第一性原理,但會用它的原理進行材料研發的人少之又少。
  • 馬斯克顛覆式創新的秘密,被吹上天的「第一性原理」到底是什麼?
    Paypal創始人,Space-X、特斯拉總裁埃倫·馬斯克說,「如果你想要創新,就必須尋求最基礎的物理學的幫助」,聲稱他的創新就是在「第一性原理」的幫助下實現的。那麼,什麼是「第一性原理」呢?這就是第一性原理。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任何一個理論他都必須要有一個基本的假定,然後由這個假定推導出後面的一切,理論本身無法證明或者證偽這個假設。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假定真空中的光速不能被超過;比如歐幾裡得幾何學中,定義五大基本公理。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第一性原理如何運用呢?
  • 第一性原理和格物致知
    比如,無數人在簡書上碼字奮戰,那麼簡書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簡書上人可以分成兩類人,一類是寫作者,一類是讀者,有時讀者也是寫作者,寫作者也是讀者。有時的讀者裡面又有很多其他特殊目的的讀者,比如一些公眾號的運營和編輯等,他們是來簡書找好文章的,或買或剽竊。但這些還是可以歸為讀者這一類。
  • 第一性原理在材料科學中有什麼用?一看便知!
    如果有人問「什麼是第一性原理」,你會怎麼回答?似乎字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很有玄機,很有哲理的名詞。
  • 解讀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顛覆式創新的源頭
    很少有人像馬斯克一樣橫跨多個領域,而且每個領域都做出了顛覆式的產品,在TED的採訪中,馬斯克聲稱自己慣用的思維模式是 「First principle thinking」,翻譯成中文就是「第一性原理」思維。
  • 安瀾感悟-第一性原理和概率權
    第一性原理最早的出處是亞里斯多德(當然有人會說中國古代也有相關的說法,如莊子:一尺之槌,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嚴格意義來說這是哲學思想,從客觀講現代物理的第一性原理是起源於國外,我們還是認可這個觀點,不要和韓國人一樣什麼都爭,其實爭不到。),亞里斯多德認為每一個系統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也就是基本命題或假設。如歐幾裡德幾何則是建立在基礎的五條公理之上,以此建立了幾何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