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族繩結技藝文化扶貧:讓非遺「食人間煙火」
2018年,繩結技藝入選通遼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70後」於雲飛是蒙古族科爾沁部繩結技藝的第四代非遺傳承人。她是年輕的手藝人,更是老練的匠人,能獨立編制繩結上百種,擅長科爾沁草原的馬具用品、蒙古服飾盤扣、室內掛飾的編織。綰、結、穿、纏、繞、編、抽……於雲飛告訴記者,傳統科爾沁繩結技藝技術性很高。
-
安徽銅陵加強非遺技藝傳習
記者12月28日從安徽省銅陵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今年以來,銅陵市文化和旅遊局多措並舉,積極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工作,特別是加強非遺技藝傳習,建立失蠟法、東鄉武術、白姜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傳習基地。截至目前,今年已經培訓非遺傳承人2000餘人次。
-
非遺+旅遊找到施力點 老技藝有了新活力
江蘇省常熟市旅遊局局長唐曉認為,旅遊與各行各業的融合發展模式同樣適用於「非遺+旅遊」工作開展,常熟就進行了一系列相關探索。例如,在推進非遺場館的「活化」和非遺技藝的可體驗化方面,他們推出了「常塾·研學堂」研學遊品牌和線路,面向中小學生、親子人群,鼓勵社會各界挖掘文化、體育、民俗等元素打造精品課程,形成可市場化推廣的產品集群。
-
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喜訊白雲區再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近日,廣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由白雲區推薦申報的劉智強(白眉拳技藝)、朱嶽爭(廣式燒味製作技藝
-
48歲滿繡非遺傳承人,耗時一個月,打造精美BJD娃衣
都說繡著「富貴牡丹」的旗袍不夠時尚,但是在潮流玩具裡融入非遺元素,是不是也蠻有格調?滿族刺繡非遺傳承人 桑菊今天,比耶想給大家介紹一位別具匠心「娃圈太太」(製作BJD娃娃服飾的人)——48歲的桑菊,滿族刺繡的非遺傳承人,正在用年輕人喜愛的新潮玩法,實現著傳統技藝的「破圈」之旅。
-
鋦瓷20餘載的非遺傳承人:化「殘缺」為藝術的升華
中新社石家莊11月16日電 題:鋦瓷20餘載的非遺傳承人:化「殘缺」為藝術的升華作者 李曉偉 黃歆堯將殘瓷用細繩綁定,金剛鑽上弓打眼,截銅造鋦,揚錘敲鋦……16日,受邀來到「2019第七屆中國國際(河北
-
抖音紅人:剪影非遺傳承人 7秒成像,立等可取
在抖音上,就有這樣一位有20萬粉絲的剪影大師,他就是剪影非遺傳承人劉期培。 抖音上的短視頻裡,客人在面前一站定,劉期培就拿起剪刀邊看邊剪,幾秒鐘的時間,一副生動的剪影就完成了,線條流暢,形神兼備,細緻得連鬍鬚、睫毛都看得見。
-
留下揚州美食DNA 淮揚菜非遺傳承人有了「美食檔案」
姜濤攝通訊員彭偉記者姜濤「隨著揚州成為『世界美食之都』,我們檔案館加快了淮揚菜非遺傳承人『美食檔案』徵集工作。今天,徵集工作處與中國烹飪大師居長龍對接,將其製作的蟹粉獅子頭、雞包翅、揚州炒飯、趴燒整豬頭、宮燈照明珠五件淮揚菜代表作模型徵集進館。」昨天,市檔案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
向世界展示多面海南 非遺追上新潮流
6月13日下午,在首屆海南非遺購物節線上直播活動現場,海南省省級黎錦雙面繡代表性傳承人符秀英手拿著精美的黎錦織繡香包,與直播鏡頭前的網友熱情互動。 被授予傳承人10年來,符秀英常常在山裡跑,為學生和農村婦女做培訓,也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作有關黎錦紡染技藝方面的專題發言,但直播卻是第一次。「我們也要跟上時代!」符秀英說。
-
百度百科直播揚州「富春」 感受國家級非遺富春茶點技藝
    揚州網訊(範楊青)昨天,百度百科專程在揚州富春茶社進行了一次「非遺美食周」的公益傳播推廣活動,由主播藉助「一直播」平臺帶領網友在線互動,走進富春茶社,感受國家級非遺項目——富春茶點製作技藝的魅力。此外還邀請了數名網友到店進行美食體驗並在線互動分享。
-
湖州這12個人身懷絕技 成省級非遺傳承人
近日,浙江省文化廳公布了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279名傳承人被確認為第五批浙江省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州民間文學1人,傳統音樂1人,傳統舞蹈2人,傳統技藝6人,民俗2人,共12名傳承人名列其中。
-
白眉拳、廣式燒臘,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廣州市白雲區再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廣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日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由白雲區推薦申報的劉智強(白眉拳技藝)、朱嶽爭(廣式燒味製作技藝)2名代表性傳承人榜上有名。
-
非遺與時尚穿越時空的「愛戀」,清遠民族服飾T臺秀亮眼
據最新統計,清遠市現有英石假山盆景製作技藝、瑤族耍歌堂、連山小長鼓舞等5項國家級非遺,有省級非遺34項、市級非遺99項、縣級非遺164項。有國家級傳承人1人、省級傳承人22人、市級傳承人87人、縣級傳承人166人。省級非遺傳承基地5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個。「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藏在清遠歷史深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今日又一次碰撞時尚,亮點紛呈。
-
樂清4名非遺傳承人上榜
其中,樂清有4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上榜。 據了解,浙江省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省工藝美術大師吳濤林的竹殼雕作品《群英薈萃》榮獲薪傳獎傳統工藝大展(竹木工藝)銅獎,溫州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堯輝的黃楊木雕作品《春光無限》榮獲優秀獎。
-
展覽| 「三晉藝彩 晉品薈萃」——百名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
展覽 | 「三晉藝彩 晉品薈萃」——百名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作品展 2021-01-12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非遺相伴迎國慶,燈火月影賞中秋——廣東推出節慶「嘆」非遺中秋...
展覽結合「非遺+現代生活」的理念,圍繞「燈」元素展出各類文藝作品,將傳統非遺項目與市民生活融為一體,讓傳統燈彩重新煥發光彩。展覽展出了由非遺傳承人和新銳設計師親手製作或設計的一百多件燈彩作品,涵蓋大良魚燈、佛山彩燈等多種傳統燈彩。
-
個個身懷絕技 湖州12人成省級非遺傳承人
,279名傳承人被確認為第五批浙江省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今年55歲的姜紀國,是梅溪旱船的「非遺」傳承人。他熱愛旱船表演,1982年正式拜師學藝,能自編自唱,收集了民間旱船歌謠上百首。同時,他還通過自學,熟練掌握了旱船扎制藝術,1995年起開始授徒。梅溪旱船有很高的民俗學、民間舞蹈、民間文學、民間美術和民間藝術史研究價值。旱船的扎制集民間剪紙、手工技藝、繪畫於一體、是綜合性的文化藝術珍品。
-
虎門新灣漁網編織技藝、劉氏毫火針療法獲授牌市級非遺
近日,《東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舉行授牌儀式,虎門鎮去年申遺成功的非遺項目新灣漁網編織技藝與劉氏毫火針療法均在授牌之列。記者從採訪中了解到,經過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小組檢查、專家小組初評、專家委員會評議、社會公示、上報市政府審批等環節,去年全市共有26個項目新增為東莞市非遺項目其中包含了傳統音樂1個,傳統舞蹈1 個,傳統體育、遊藝及雜技1個,民俗項目2個。在18個傳統技藝項目中,就包含了虎門鎮申報的新灣漁網編織技藝。在3個傳統醫藥項目中虎門中醫院的劉氏毫火針療法在列。
-
山東非遺美食傳承人:世代鍋邊轉,餐飲講節約
這幾天,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濟南舉行,山東的非遺美食傳承人又一次在線上、線下亮出了絕活兒。世代在鍋邊轉的他們,對吃食有怎樣的感情?又有哪些與餐桌節約有關的故事?請聽他們的講述—— 「節約沒人笑話咱」 講述人:王莉(濟南酥鍋製作技藝傳承人) 我是王莉,今年60歲,是濟南市天橋區區級非遺濟南酥鍋製作技藝的傳承人。目前,我在濟南市經四路緯二路交叉口的老濟南特產商店經營著一個攤位,主營濟南酥鍋,年銷售額約100萬元。
-
以創造創新引領傳統技藝新風_福州要聞_新聞頻道_福州新聞網
傳統技藝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瑰寶。福州擁有豐富的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始終以「兩創」方針為基本遵循,振興傳統技藝,倡導技藝新風,推動福州非遺走上了傳承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