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集蝙蝠糞便已經40年了,從來沒有生過病,」他說:「不,我不擔心,因為病毒不是從這裡來的。」
武漢病毒研究所專家石正麗在新冠病毒疫情暴發時,宣布是人們吃野味引起的。之後她發文稱:雲南菊頭蝠身上發現的新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同源性高達96.2%,表明其自然宿主就是蝙蝠。
但是,據《曼谷郵報》3月16日報導, 泰國西部省份Ratchaburi的蝙蝠糞便收集者在疫情期間,仍然不受影響,還在照常收集蝙蝠糞便。據悉,蝙蝠糞便收集者在天黑後開始工作,那時數百萬隻唧唧喳喳的蝙蝠會湧出洞穴尋找食物。有些人已經幹了幾十年,每桶的收入不到30泰銖(約合人民幣6.5元),他們說自己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健康問題。
「蝙蝠糞可能攜帶多種病毒,」省衛生官員皮庫爾·坦克特(Pikul Temket)說。「然而,我們每周都會進行清理,所以我們的洞穴是相當乾淨的。」65歲的Jaew Yaemjam就是一名蝙蝠糞便收集者。他說:「不,我不擔心,因為病毒不是從這裡來的。」據悉,蝙蝠糞便收集始於幾代人以前,當時負責寺廟的方丈請村民幫忙清理洞穴。
由於蝙蝠糞便富含氮、磷和鉀等化學物質,可用作很好的肥料,農民們熱衷於用蝙蝠糞便種植莊稼,改善水果的味道。寺廟將每桶蝙蝠糞便以180泰銖(約合人民幣39元)的價格出售,並獲得了大量收益。「我收集蝙蝠糞便已經40年了,從來沒有生過病,」Jaew說。「我只是用一塊布蓋住我的臉,沒什麼,真的。」病毒專家石正麗見到蝙蝠「鏟屎官」會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