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記者 趙曉瑩
蔬菜有營養嗎?有!但如果你吃的蔬菜是乾鍋、幹煸、紅燒等做法,那你吃進去的不僅僅是蔬菜,還有很多的油。這樣一來,完全背離了你吃蔬菜的初衷。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為何自己長期吃素結果還是血脂高?
難以置信,長期吃素結果血脂還高了?
市民曾小姐的母親是長期的素食者,吃了大半輩子的素食,體重也沒有超標。近日,曾小姐帶母親前去做體檢,體檢結果讓她驚到掉下巴。
曾小姐告訴記者,母親的其他指標都很正常,唯獨是血脂,居然是偏高。這也讓她百思不得其解,「我母親吃素好多年,怎麼還會血脂高呢?」她不相信這一檢查結果,又到其他醫院檢查一遍,結果仍一樣,血脂偏高。
「難道吃的是假素,蔬菜也能吃出血脂高?」
這樣吃素,啃菜葉都等於「喝油」?
營養專家告訴記者,炒青菜有一個特點就是用油多,尤其是最受歡迎的幹煸,一般會加入比炒菜多兩倍的油量,將食材混在油中不斷翻炒煎熟,有的人還會直接用熱油將食材炸熟,簡直是把蔬菜由裡到外滲透了一層油啊。以紅燒菜品為例,都是先用油煎炸,再加水慢燉收汁。而像茄子、豆腐、土豆等素菜又特別容易吸油,一頓紅燒,菜品含油量分分鐘升高。再來說乾鍋菜的做法,就是把熟了的食材泡在很多油裡,然後用酒精燈在下面持續加熱,菜繼續吸油。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應超過25~30g。而一盤幹煸四季豆(生四季豆60克左右),最終大約含有14克的脂肪(幾乎都是食用油帶來的),接近膳食指南推薦的日量;一盤地三鮮(其中包含土豆60克、茄子100克、青椒33克,一人份)脂肪含量已經高達25.3克,已經達到了膳食指南推薦的日量,如果再吃點別的,分分種種超標。
也許你覺得吃這些做法的素菜頂多導致肥胖,沒什麼大不了。實際上,不管動物油、植物油,攝入過多都可能會導致高血脂,而長期血脂異常還會引起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腎動脈硬化等疾病。高脂肪膳食也是肥胖發生的主要原因,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簡單來說,吃油太多會給自己帶來各種連鎖疾病。
素菜要想吃得健康,烹飪方式是關鍵!
蒸、煮、燉、燜、涼拌等烹飪方式,以及使用不粘鍋、烤箱、電餅鐺等烹調器,都可以減少用油量。就算要做油炸食物,建議是在油炸之前在食物外面包裹一層澱粉,裹的澱粉越薄,油炸時越不吸油。如果用小麥粉或者玉米粉的話,還可以進一步減少吸油量。
相比其他食物,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是比較吸油的,所以為了防止攝入過多的油脂,大家可以將青菜在開水中焯過之後,立即放入冷水中。然後在炒鍋中放少量油,把配菜翻炒一下,立即加適量水,差不多後,將事先處理好的青菜倒入,翻炒幾下,出鍋前加點鹽即可。
如果你想準確地控制用油量,還是推薦你養成用控油壺的習慣,買個帶刻度的控油壺控制總量,每次炒菜用油均從控油壺中取,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控制在30g以內就可以了。
【來源:深圳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