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
1、200多年前,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經過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結論。
2、空氣是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和微量的稀有的氣體組成。
3、稀有氣體通常指(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和氣氡氣。稀有氣體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
4、氮氣常被用做( 保護氣),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在科研單位和醫院等作(冷凍劑)使用。
二、判斷題(答案在文章末尾找)
1、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東西。
2、空氣看不見、摸不到,但我們通過一些方法可以證明空氣的存在。
3、在鼓起的塑膠袋上剪一個小口,然後輕輕擠壓,小口處的紙條會被吹動。
4、用手擠壓裝了空氣的氣球一端,氣球的另一端會鼓起來。
5、生活中,盛液態氮的鋼瓶被塗成黑色。
三、選擇題(答案在文章末尾找)
1、空氣中含量最多,不活潑的氣體是( )
A、氧氣 B、氮氣
C、水蒸氣 D、二氧化碳
2、節日裡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內填充的氣體是下列氣體中的()
A、氧氣 B、氦氣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
3、最早經過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結論的科學家是( )
A、拉瓦錫 B、牛頓 C、伽利略
4、空氣中,除了氧氣、氮氣外,還有含很多成分,下列選項中含量最少的是( )。
A、二氧化碳氣
B、水蒸汽
C、稀有氣體
5、氮氣的用途很多,下列選項中,不作為氮氣用途的是( )
A、製作硝酸和炸藥
B、用作糧食儲藏時的保護氣
C、製作升空氣球
四、簡答題
1、空氣是由哪些氣體組成?各佔空氣的百分之幾?
空氣是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氣體混合而成的。另外,還有含量很少的稀有的氣體。
按體積計算,乾燥的空氣中氮氣約佔78%,氧氣約佔21%。
2、氮氣是一種什麼樣的氣體,有什麼用途?
氮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難溶於水的氣體。
用途:氮氣常被用做保護氣,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在科研單位和醫院等作冷凍劑使用。
拓展閱讀
供我們呼吸的空氣是從哪裡來的
據一些天文學家推測,行星最初是由一些巨大的氣團和塵埃旋轉形成的,而構成這些氣塵雲的各種元素。行星中約有90%的原子是氫,還有9%是氦,剩下的則包括其他所有元素—主要是氖、氧、碳、氮、氬、硫、矽、鎂、鐵和鋁。
地球的固態球體本身是各種巖石的混合物,由通過化學力結合成緊密分子的鎂、鐵、鋁的矽酸鹽和硫化物所組成。多餘的鐵則慢慢地沉積到巖層下面,形成熾熱的金屬核心。
當地球的這些固體成分聚攏在一起時,也會捕集到一些氣態物質,這些氣體會存在於固體的微粒之間,或者與固體形成鬆散的化學結合。隨著構成地球的物質的不斷堆積,壓力就會越來越大,火山噴發也會越來越猛烈,這些氣體就會被擠壓出來。
氫、氦和氖的分子由於太輕,地球留不住,就迅速地逃逸掉了。剩下來的就組成了大氣。它們是水蒸氣、氨、甲烷,再加上一點兒氖。水蒸氣的大部分(不是全部)冷凝下來,就形成了海洋。
太陽的強烈紫外線把水蒸氣的分子破壞成氫和氧的分子。氫逃逸掉了,而氧卻留了下來。它們越聚越多,並且與氨和甲烷發生化合。氧與氨化合時,生成氮和水;氧與甲烷化合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漸漸地,大氣層的成分就從氨加甲烷變成了氮加二氧化碳。這種大氣層是穩定的。在偶然的情況下,有一些生命萌發了,它們能利用可見光來分解水分子。這種過程(即光合作用)會無限地進行下去。在光合作用下,二氧化碳被吸收,而氧氣則被釋放出來。這大概是5億年前開始的。從那時候起,大氣層就被轉變為今天這種主要含氮氣、氧氣等的結構。
部分參考答案
二、判斷題
1、╳ 2、√ 3、√。
4、√ 5、√。
三、選擇題
1、B、氮氣
2、C、稀有氣體
3、A、拉瓦錫
4、C、稀有氣體
5、C、製作升空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