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師大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1課《空氣的組成》課後練習

2021-01-20 小學科學課

一、填空題

1、200多年前,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經過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結論。

2、空氣是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和微量的稀有的氣體組成。

3、稀有氣體通常指(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和氣氡氣。稀有氣體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

4、氮氣常被用做( 保護氣),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在科研單位和醫院等作(冷凍劑)使用。

 

二、判斷題(答案在文章末尾找)

1、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東西。

2、空氣看不見、摸不到,但我們通過一些方法可以證明空氣的存在。

3、在鼓起的塑膠袋上剪一個小口,然後輕輕擠壓,小口處的紙條會被吹動。

4、用手擠壓裝了空氣的氣球一端,氣球的另一端會鼓起來。

5、生活中,盛液態氮的鋼瓶被塗成黑色。

 

三、選擇題(答案在文章末尾找)

1、空氣中含量最多,不活潑的氣體是( )

A、氧氣  B、氮氣  

C、水蒸氣 D、二氧化碳


2、節日裡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內填充的氣體是下列氣體中的()

A、氧氣  B、氦氣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


3、最早經過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結論的科學家是( )

A、拉瓦錫  B、牛頓  C、伽利略


4、空氣中,除了氧氣、氮氣外,還有含很多成分,下列選項中含量最少的是( )。

A、二氧化碳氣

B、水蒸汽

C、稀有氣體


5、氮氣的用途很多,下列選項中,不作為氮氣用途的是(  )

A、製作硝酸和炸藥

B、用作糧食儲藏時的保護氣

C、製作升空氣球

 

四、簡答題

1、空氣是由哪些氣體組成?各佔空氣的百分之幾?

 空氣是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氣體混合而成的。另外,還有含量很少的稀有的氣體。

 按體積計算,乾燥的空氣中氮氣約佔78%,氧氣約佔21%。


2、氮氣是一種什麼樣的氣體,有什麼用途?

 氮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難溶於水的氣體。

 用途:氮氣常被用做保護氣,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在科研單位和醫院等作冷凍劑使用。


拓展閱讀


供我們呼吸的空氣是從哪裡來的

據一些天文學家推測,行星最初是由一些巨大的氣團和塵埃旋轉形成的,而構成這些氣塵雲的各種元素。行星中約有90%的原子是氫,還有9%是氦,剩下的則包括其他所有元素—主要是氖、氧、碳、氮、氬、硫、矽、鎂、鐵和鋁。


 地球的固態球體本身是各種巖石的混合物,由通過化學力結合成緊密分子的鎂、鐵、鋁的矽酸鹽和硫化物所組成。多餘的鐵則慢慢地沉積到巖層下面,形成熾熱的金屬核心。

 當地球的這些固體成分聚攏在一起時,也會捕集到一些氣態物質,這些氣體會存在於固體的微粒之間,或者與固體形成鬆散的化學結合。隨著構成地球的物質的不斷堆積,壓力就會越來越大,火山噴發也會越來越猛烈,這些氣體就會被擠壓出來。


 氫、氦和氖的分子由於太輕,地球留不住,就迅速地逃逸掉了。剩下來的就組成了大氣。它們是水蒸氣、氨、甲烷,再加上一點兒氖。水蒸氣的大部分(不是全部)冷凝下來,就形成了海洋。

 太陽的強烈紫外線把水蒸氣的分子破壞成氫和氧的分子。氫逃逸掉了,而氧卻留了下來。它們越聚越多,並且與氨和甲烷發生化合。氧與氨化合時,生成氮和水;氧與甲烷化合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漸漸地,大氣層的成分就從氨加甲烷變成了氮加二氧化碳。這種大氣層是穩定的。在偶然的情況下,有一些生命萌發了,它們能利用可見光來分解水分子。這種過程(即光合作用)會無限地進行下去。在光合作用下,二氧化碳被吸收,而氧氣則被釋放出來。這大概是5億年前開始的。從那時候起,大氣層就被轉變為今天這種主要含氮氣、氧氣等的結構。

 


部分參考答案

二、判斷題

1、╳ 2、√ 3、

4、√ 5、

 

三、選擇題

1、B、氮氣

2、C、稀有氣體

3、A、拉瓦錫 

4、C、稀有氣體

5、C、製作升空氣球

相關焦點

  • 人教四年級數學下冊第12課《乘法分配律》圖文視頻講解
    第26頁做一做1、×     ×    √2、略練習七1、 60     70     1000    90     80     120     100     200 2、15    +38)×125=10000(元)5.5×5×36=900(人)第一單元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自學指導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6課《飛向藍天的恐龍》自學指導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琥珀》自學要領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三月桃花水》自學指導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課《天窗》預習要領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鄉下人家》自學指導
  • 首師大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9課《花的結構》課後練習
    一、填空題 (仔細看圖,答案都在其中) 1、一棵正在生長的桃樹是由根、莖、葉、(花)、( 果實)和種子六部分組成。3、雄蕊由(花絲)和(花葯)組成,花葯中有(花粉)。4、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頭)組成,子房中還有(胚珠)。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彩虹》重點知識總結+課後練習題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彩虹》知識點梳理總結+課後練習題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戴著口罩上課學習已經有50多天了,炎熱的夏季已經來臨,在天氣越來越熱的夏天,有一個氣候現象是我們每個人都比較喜歡的那就是:彩虹。你記得嗎?有一首很火的歌歌是這樣唱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 四年級語文下冊《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知識點講解課後習題答案
    統編語文四年級下冊第7課是《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這篇課文帶碰上學生們了解前沿的納米技術,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拓展科學視野。這篇課文生字和詞語都比較多,還有一些科技名詞,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特地整理了本課的生字和詞語的知識點和課後習題 答案 ,供大家來參考學習。
  • 部編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課內外閱讀練習題
    第4課 鄧小平爺爺植樹課文同步一個樹坑挖好了。鄧爺爺精心地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1.給文中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2.用「\」划去文中括號裡不合適的詞語。3.選字組詞。
  • 部編版一年級數學下冊:100以內進位加法,跟著課件一起學習
    學習目標1.進一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加法的含義。2.初步學會計算兩位數與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用兩位數的個位上數字與一位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課後練習第4課時 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進位加)1.7+26= 6+44= 6+35= 58+9= 8+73= 25+7= 45+8= 9+72=2.操場上有36名同學在做操,還有6名同學在觀看,操場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學?3.班級圖書角原有52本書,又新買了8本,現在有多少本書?
  • 四年級下冊數學要想滿分?這份單位換算練習題,務必練習
    四年級下冊數學要想滿分?這份單位換算練習題,務必練習小學數學課程一直是學習重點,同時也是難點課程。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小學階段打基礎最好階段,也只有在小學階段將數學知識點,牢牢的掌握,才能在今後的學習生涯中更輕鬆一點。
  • 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下冊第7課 《水裡的植物》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蘇教版1——6科學下冊每課的電子課本及視頻課程、實驗、練習、教學設計等,希望對老師和孩子們有幫助,能幫助您是我的榮幸,也請你多多轉發,轉發給那些需要的人。記得每日打卡哦。
  • 四年級語文下冊7《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課文朗讀知識點講解
    學習第七課《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孩子們可以了解科技發展,拓寬科學視野。這篇課文不長,但其中出現了一些納米技術的相關科技術語,閱讀和理解的時候要注意到它們。四年級語文下冊《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知識點講解課後習題答案
  •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第1-2單元複習
    更多精美課程歡迎關注觀看:2*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2-4課《擺的秘密》《人的一生》《我像誰》*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5-9課《讓身體熱起來》《鑽木取火》《通電的線圈二》*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10-12課《無處不在的能量》《開發新能源》《地球的面紗》*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13-15課《風從哪裡來》《降落傘》《小帆船》*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16-18課《來自大自然的信息》《生物是怎樣傳遞信息的》*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
  •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大象的耳朵》課文內容全解
    以下四點孩子們請記牢。今天我麼一起來學習一下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大象的耳朵》課文內容部分,請大家集中注意力。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大象的耳朵》課文內容全解本文講了小兔子說大象耳朵有病,可是大象並沒有當回事,後來小羊、小鹿、小馬、小老鼠都說大象耳朵有毛病,大象便想辦法讓自己的耳朵豎了起來,結果給他帶來了煩惱,最後大象明白了自己的耳朵還是聳拉著好的故事。
  • 【微課堂】認識地圖上的方向(三年級下冊)
    > 點擊觀看微課【課程簡介】《認識地圖上的方向》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例
  • 人教鄂教版科學二年級下冊《各種各樣的天氣》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各種各樣的天氣》是人教鄂教版科學二年級下冊《了解天氣》中的第1課。本節課,讓學生從觀察當前天氣現象開始,激發學生觀察天氣的興趣。幫助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了解各種各樣的天氣,嘗試設計記錄天氣的符號,制訂觀察天氣的簡單計劃。
  • 寒假預習: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5課」琥珀 圖文講解
    寒假預習: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5課」琥珀 圖文講解請關注,謝謝分享收藏,再評論一個就更好了!四、文章中哪些內容是真實的,哪些內容是推測的?答:文章中,琥珀的形成是推測出來的,琥珀的發現和樣子及其科學價值是真實的。五、琥珀的形成和被發現,一個「巧」字貫穿了始終,巧在哪裡?
  • 牛津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9課MP3及字幕下載
    熱點內容>>牛津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MP3及字幕下載匯總    >>牛津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MP3及字幕下載匯總     >>牛津小學英語二年級上冊MP3及字幕下載匯總     >>牛津小學英語一年級上冊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趙州橋》圖文講解
    課文朗讀點擊上方綠標收聽音頻知識點教材分析:《趙州橋》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也是一篇說明性很強的課文課後習題答案:一.朗讀課文。抄寫第3自然段,體會這段話是怎樣把趙州橋的「美觀」寫清楚的?這段話在描寫趙州橋的美觀時,運用了「總一分」的寫法:先交代趙州橋美觀的特點,然後舉例介紹了欄板上的精美圖案。這樣寫層次清楚,描寫生動,讓人讀了如見其形。
  • 小學教師整理: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知識點分析,易考題及答案
    親愛的家長朋友:複課後,您的孩子語文第一次考試成績如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相關話題。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開啟今天的學習之旅吧!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知識點分析,易考題部分,家長可以選擇截屏、保存列印出來給孩子練習。
  • 「闊華網課」五下《浮力》(第一單元第5課|小學科學)
    每天一個科學小實驗,陪孩子一起玩科學。停課不停學,大潘帶你學!歡迎來到闊華網課!本次課程學習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沉和浮》。我們今天講第5課《浮力》,同學們需要準備以下實驗材料。四、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排開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五、當物體受到的浮力大於大於重力時,物體就上浮。課後練習題一、判斷題水面的物體會受到浮力和重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當泡沫塑料塊靜止浮在水面上時,它受到的浮力等於它的重力。( )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寒假預習: 部編語文三年級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 圖文講解
    寒假預習: 部編語文三年級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 圖文講解謝謝關注,請分享收藏!課文分析:本課是部編版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第四篇課文,包括4篇科普小短文。講的是四種昆蟲:蜻蜓、獨角仙、瓢蟲和螞蚱,揭示了它們各自的小秘密。語言生動、有趣,很詼諧。描述生動,特點突出,表現了童真童趣,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