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立秋之日起,「夏秋季花粉症」就開始多發,進入「過敏高發季節」,過敏患者會被眼睛癢、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咳嗽、喘息等問題困擾,部分患者會因哮喘發作嚴重需要急診治療,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
此「花」非彼「花」,樹木和雜草的花粉更致病
60年前,以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葉世泰教授為首的研究人員發現,臨床上有一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的病情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通過野外調查和體內激發試驗證實,「罪魁禍首」竟是野生蒿。
「很多患者對『花粉』一詞有誤解,覺得花粉只有花才有,沒有花的季節或者沒有花的地方就沒有花粉了。其實,臨床上導致花粉過敏的過敏原主要來自於樹或雜草的花粉。」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尹佳介紹,「大家一般都以為桃花等鮮花的花粉會比較多,其實這些鮮花的花粉數量很少,還比較黏,顆粒也重,需要藉助蜜蜂等媒介才能傳播。而圓柏等樹木的花粉、蒿和葎草等雜草的花粉,像麵粉一樣裸露在外,風一吹就能傳播很遠。」尹佳建議,即便是秋天,晴天颳風時,花粉過敏的患者還是儘量少出門,要出門一定要做好防護。
很多人會錯把鼻炎當感冒,那麼究竟怎麼區分鼻炎和感冒呢?
尹佳表示,總的來說,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往往局限在鼻子和眼睛,比如鼻癢、眼癢、打噴嚏、流鼻涕等。而感冒除了這些局部症狀,還會有頭疼、發熱、四肢無力等全身症狀。
過敏性鼻炎(hypersensitive rhinitis),又稱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指易感個體接觸致敏原後,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機體的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以鼻癢、陣發性噴嚏、清水樣流涕和鼻塞為主要症狀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不同類型過敏性鼻炎患者的主要表現和輕重程度不盡相同。
鼻癢:多數患者有鼻癢,有時還可伴有軟顎、眼和咽部發癢。
陣發性噴嚏:每天常有多次陣發性噴嚏發作,每次少則三到五個,多則十幾個,甚至更多。
水樣鼻涕:擤鼻次數增多。
鼻塞:兩側均有鼻塞,但輕重程度不一。對花粉過敏者鼻黏膜水腫明顯,鼻塞比較重,部分患者還可表現為嗅覺減退。
可伴有眼部症狀,包括眼癢、流淚、眼睛紅腫和灼熱感等;也可伴有喉癢、胸悶、咳嗽、哮喘發作等下呼吸道症狀,多見於花粉過敏患者。
季節性變應原過敏者症狀常持續數周,季節一過則症狀緩解、不治而愈,於次年的相同季節再次發作;而常年性變應原過敏者呈間歇性或持續性發作,發作的季節和時間都不定,常在打掃房間、整理被褥或衣物、接觸寵物、嗅到黴味時發作。
過敏性鼻炎是上呼吸道常見的慢性炎症,也是鼻科最常見的慢性難治性疾病,在全球範圍內該病流行率呈高發趨勢,以西歐、北歐、北美等發達地區的流行率最高,一般為12%~30%。且近年來患病率明顯上升。
2016年5月,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羅教授帶領來自全國19家醫院(單位)的47位鼻過敏科學基礎和臨床領域的專家撰寫,2018年完成發表在《過敏科學、哮喘與免疫學研究》雜誌上的我國首部英文版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基於中國臨床數據,系統闡述了過敏性鼻炎的診療現狀,包括流行病學、致病過敏原、社會經濟負擔、分類、發病機制、診斷、治療、臨床療效評估、患者教育及前景共11個方面,為中國醫生提供規範診療依據的同時,也向世界介紹了中國經驗。
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1年的6年間,我國過敏性鼻炎患病率從11.1%升高到17.6%,患病人數增加了1億。張羅介紹,保守估計,全球過敏性鼻炎患者已超過10億。過敏性鼻炎以兒童和青壯年居多,男女發病無明顯差異。
過敏性鼻炎長期遷延,可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患者比無鼻炎史的人患哮喘的風險高3~5倍,是哮喘、慢阻肺、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系統慢病的源頭性疾病。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由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遺傳學研究表明,過敏性鼻炎是一種複雜的多基因遺傳性疾病,而環境因素主要是指存在於人類生活環境的各種變應原。
變應性鼻炎的多種表現型都受到較強的遺傳控制,是一種有多基因遺傳傾向的疾病。已發現多個基因及相關轉錄因子參與本病的發病過程,包括免疫球蛋白E(IgE)相關候選基因、重要的轉錄因子、細胞因子及T細胞表面抗原等候選致病基因。從表觀遺傳學的角度也可進一步揭示環境因素對變應性鼻炎發病的影響。研究提示,近30年來生態環境的改變可通過各種遺傳學機制對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統的先天免疫及獲得性免疫進行調控,使得患者對變應原的易感性增加。
誘發因素是環境中的變應原可誘導特異性IgE抗體產生並與之發生反應。主要包括氣傳變應原(又稱吸入性變應原)和食物性變應原,其中吸入性變應原暴露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
吸入性變應原包括真菌孢子、花粉顆粒、塵蟎、動物排洩物等。此類變應原的濃度和呼吸道變應性疾病症狀的嚴重程度明顯相關。
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由屋塵、蟎等常年存在的變應原引起,但常年性鼻炎也不是一年中每天都發病,也有季節性加重。
季節性變應性鼻炎主要是由植物花粉的季節性播散引起,又稱為「花粉症」,舊稱「枯草熱」。但實際上花粉症患者可能對多種花粉敏感,而有些地區常年存在花粉,所以季節性變應性鼻炎患者也可能常年發病。
食物變應原多可引起皮膚、消化道過敏,也可以有鼻部症狀,但是僅引起過敏性鼻炎者少見。對嬰兒來說,食物變應原主要是牛奶和大豆;對成人來說,常見食物變應原包括花生、堅果、魚、雞蛋、牛奶、大豆、蘋果、梨等。
轉基因食品是否會引起過敏還有待認真評估。應該注意某些蔬菜、水果中的變應原可能與植物花粉存在交叉反應性。
過敏性鼻炎穴位按摩治療
1、揉捏鼻部:用手指在鼻部兩側自上而下反覆揉捏鼻部5分鐘,然後輕輕點按迎香(鼻唇溝中,平鼻翼外緣中點處)和上迎香(鼻唇溝上端盡頭各)各1分鐘。每天用手指推迎香穴36~100下。
2、推按經穴: 依序拇指交替推印堂(兩眉中間)50次,用手的大魚際從前額分別推抹到兩側太陽穴(外眼角與眉梢連線中點)處1分鐘,按揉手太陰肺經的中府(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一肋間隙)、尺澤(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合谷(在一、二掌骨間,平第二掌骨中點處)各1分鐘,最後按揉風池(頸後側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相交處凹陷中)1分鐘。
3、提拿肩頸: 用手掌抓捏頸後正中的督脈經穴,以及背部後正中線兩側的經穴,自上而下,反覆4-6次。再從頸部向兩側肩部做提拿動作。重佔提揉肩井穴(兩手交叉搭肩,中指尖下處),做3分鐘,按揉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1分鐘。
4、揉擦背部:用手掌在上背來回摩擦按揉,感覺到皮膚透熱時為度。
以上按摩手法每天做1次,10次為一療程。
5.按揉腳下按揉腳下的肺、氣管、支氣管、呼吸道、腎上腺和脾反射區。
過敏性鼻炎尚無法徹底治癒,需要長期的治療和慢病管理,患者及家屬應配合醫生,在最小社會經濟成本下,實現症狀的最大化控制,從而享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活質量。
1、注意工作、生活環境的空氣清淨,避免接觸灰塵及化學氣體特別是有害氣體,對塵蟎過敏者應保持室內清潔、乾爽,減少塵蟎;
2、及時矯正一切鼻腔的畸形,如鼻中隔偏曲等,根治病灶,徹底治療扁桃體炎 、 鼻竇炎等慢性疾病,改掉挖鼻的不良習慣;
3、加強營養、加強鍛鍊,提高身體素質,通過運動,可使血液循環改善,鼻甲內的血流不致阻滯;
4、注意保暖,氣候轉變極易感冒引發鼻炎;季節轉換注意觀看天氣預報及時進行適當添衣;
5、減少冷空氣對鼻黏膜的刺激,適當時候注意戴上口罩;洗澡後應儘量擦乾頭髮再進行睡眠,避免感冒;
6、避免接觸過敏原,如對花粉過敏者減少出門,佩戴口罩、眼鏡,對動物毛屑過敏者不養寵物等減少疾病的發作;
7、慎用鼻黏膜收縮劑,尤其不要長期不間斷使用。(滴鼻淨、麻黃素、必通、呋麻滴鼻液等)。
8、安撫鼓勵患者,幫助其調節情緒,保持樂觀積極;
9、遵醫囑服藥、定期複查,評估病情並調整治療方案或選用其他治療方式;
10、監測病情有無加重或緩解、藥物治療的效果等,如有病情加重或出現其他嚴重併發症,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