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進化不允許生物近親繁殖?野生動物如何避免這種行為?

2020-12-05 怪羅科學

世界上最毒的詛咒是什麼?在我看來應該是:你的對象是你失散已久的兄妹。

或許這種情節只會出現在偶像劇裡。

但不可否認的是,全世界幾乎所有人類的文化中,近親通婚都被視為禁忌。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如此抗拒這種行為呢?

地球物種大爆發

地球最早的生命出現在大約38億年前,然後慢慢演化成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各種生物。最早生命進化出的是無性生殖,比如單細胞生物體、細菌等等。

無性生殖就是近親繁殖的終極形式,因為它們自己和自己完成繁殖,地球生命的源頭是相同的,可以說我們的祖先也是這麼過來的。

大約12億年前,有性生殖(動物和植物的繁殖方式)才真正出現,從此地球真正引來物種大爆發,因為性別導致後代的多樣性和保持基因的多樣性。

這有點像自然界在避免把所有的雞蛋(基因)放在一個籃子裡,即使一個「壞」基因副本可能會給有機體帶來疾病,但是它可以通過有性生殖得到另一個相對好的基因副本,從而幫助它存活下來。

近親繁殖的問題就在於它會把所謂的「壞」基因留在基因庫中,並加重它們的影響。

圖為:草履蟲的無性生殖

近親繁殖如何放大壞基因

我們知道,人類的DNA被分成兩套各23條的染色體(總共46條),其中一套23條來自父親,另外一套23條來自母親。

假設從母親那裡得到了一個壞的或者有害基因,但父親的相同基因副本的功能正常,這就可以有效預防壞基因可能引起的疾病。

如果是近親繁殖,兩個從母親那裡獲得壞基因副本將再次結合,換句話說,這很容易引起壞基因帶來的遺傳病。

馴養動植物的人可能是最早發現這個問題的人,當動植物近親繁殖時,它們的下一代會出現體重偏輕,胚胎死亡率增加,生育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

在人類當中,大約有3-4萬個活性基因,這些中的任何有害基因相互結合,肯定會出現一些縮短壽命的健康問題。

而像人類這樣的高等生物很容易受到縮短壽命的基因組合的影響,這是我們如此抗拒近親通婚的本質原因。

圖為:人類23對染色體

人類的迴避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能已經通過自然選擇淘汰了近親繁殖。

現在很多國家會通過法律禁止近親結婚來提升國民的健康水平。

不過,在沒有法律禁止的情況下,人類以身俱來拒絕近親結婚上也表現的十分明顯。

有研究小組跟蹤了以色列的集體農場的數據[1],在這裡,孩子出生幾周後,母親們就把他們送到由訓練有素的看護人員組成的「兒童協會」,而那些在同一個社區長大的孩子結婚的可能性遠低於來自鄰近地區的人。

哈布斯堡家族的純正血統導致鞋拔子臉

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的許多例子,你會發現「青梅竹馬」最終走到一起大多是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故事而已。

同一個屋簷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很難彼此看對眼,即使是沒有血緣關係也會對近親繁殖表現出明顯迴避。

中國古時候有「童養媳」的習慣,大概就是未來會結婚的女方會在很小的時候就到男方家庭裡生活,對於結婚,這對新人往往都會表現的十分抗拒。

雖然,科學家現在沒有尋找到這種行為在基因層面的解釋,但是很明顯我們已經進化出了心理系統來幫助我們這樣做,其中包括面部識別和氣味信息等等。

野生動物如何避免近親繁殖

其實,不僅僅是人類,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動物身上,但它們的訣竅各不相同。

雌性鬣狗只會與剛出生在該群體中或剛加入該群體的雄性一起繁殖,而雄性鬣狗只會轉移到新的雌性群體中繁殖,這是鬣狗的迴避方法。

狐猴則會根據氣味來避免近親繁殖,它們用信息素來辨別誰與自己關係最密切,誰與自己關係最遠,雌性會聞一下雄性的氣味,然後決定進一步的行為。

最有趣的是老鼠,它們可以通過嗅覺來識別相似的免疫系統,如果免疫系統相似,則意味著基因相似度會很高,他們就會避免與之繁殖後代。

有人做過實驗:如果把兩隻「兄妹」關係的老鼠放入同一個籠子裡,在沒有任何選擇的情況下,它們就會交配並產生後代。

但是如果引進第三隻沒有血緣關係的老鼠,那麼它們只會選擇和這種沒有血緣關係的老鼠繁殖。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雌鼠已經懷孕,那麼它們甚至可以中止懷孕,然後與新老鼠繁殖後代,可見老鼠有多強的迴避意識。

你會發現上面的例子都是以結群方式生活的動物,確實如此,在群居動物中近親繁殖的迴避行為最明顯。

其實大部分群居動物為了避免近親繁殖,有一個比較常用的訣竅,那就是一般情況下雌性在成年後就會離開群體。

據推測,這種分散行為之所以進化,是因為離開家的雌性有更多的後代,這些後代反過來也會繼續這種行為。

最後:近親繁殖迴避成本

其實在動物之中,很多時候可能表現的不會太明顯,因為這裡存在一個成本問題。

儘管近交會帶來一定的進化成本,比如疾病的遺傳等,但迴避近親繁殖會限制個體潛在伴侶的數量,可能會帶來機會成本[2]。

所以,從上面老鼠的例子中就可以發現,它們雖然會迴避,但是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還是選擇近親繁殖的。

基因的本質還是讓自己得到延續,能有更好的延續最好,如果實在不行,它還是會選擇稍微差一點的延續方式。

參考資料:

[1] Dave Mosher.Incest Not So Taboo in Nature[N].livescience,2018.1.26

[2] Inbreeding avoidance-wikipedia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進化不允許生物近親繁殖?野生動物如何避免這種行為?
    或許這種情節只會出現在偶像劇裡。但不可否認的是,全世界幾乎所有人類的文化中,近親通婚都被視為禁忌。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如此抗拒這種行為呢?雖然,科學家現在沒有尋找到這種行為在基因層面的解釋,但是很明顯我們已經進化出了心理系統來幫助我們這樣做,其中包括面部識別和氣味信息等等。
  • 動物是如何避免近親繁殖的?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近親繁殖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想法。所以,人類創造了文化禁忌來避免近親繁殖的發生。 但缺乏這種可能性的野生動物是如何避免近親繁殖的呢?
  • 大自然的進化為什麼不允許生物近親繁殖?
    首先需要更正的是,並不是大自然不允許生物近親繁殖,而是近親繁殖而出現的絕大部分生物不能很好的適應大自然的發展,因為自然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近親繁殖與否,大自然還是按照特定的法則運行著,這種固有法則就是優勝劣汰。
  • 自然界為什麼不允許近親繁殖?動物們會有辦法迴避嗎?
    但是為什麼近親繁殖會帶來如此多的問題呢? 每一種生物的基因數量都是龐大的,對於人類而言大約有3-4萬個活性基因,這麼龐大的基因數據量,不是近親繁殖都有可能碰到相同的不好基因組合,更何況近親繁殖呢。 然而進化是高效的,它會慢慢的淘汰掉這些不利的因素,而且大自然一直在這樣操作了!
  • 動物是如何避免近親繁殖的?奇怪的知識量又增加了
    所以,人類創造了文化禁忌來避免近親繁殖的發生。但缺乏這種可能性的野生動物是如何避免近親繁殖的呢?其實,動物避免近親繁殖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散。在這種情況下,雌獅的體內就會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推遲自己的性成熟時間或發情期較晚,以便避免與獅王發生婚配關係。有時候難免會發生婚配關係。不過從概率看,這是極少數的,出不了什麼大問題。
  • 動物真的可以近親繁殖嗎?為什麼?
    近親繁殖是指兩隻動物在三代以內有共同祖先下的交配行為。近親繁殖在當下的人類社會中都會主動地規避,因為近親繁殖會增加不良隱性基因的表現機率。不過,在我們的印象中,近親繁殖卻是動物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那麼,動物真的可以進行近親繁殖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鴿子真的不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嗎?為什麼?
    近親繁殖大都是人工幹預下才會產生的一種現象。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動物都會規避近親繁殖,比如群居動物,像獅子、野牛等動物會將自己雄性的幼崽在成年後驅逐出族群,以避免近親繁殖的情況發生,獨居動物發生近親繁殖的情況就更少了,它們大都是由雌性撫養後代,等到後代成年後會分道揚鑣。
  • 鴿子為什麼不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
    養鴿人為了確保鴿子的血統純正,所以鴿子中的「母子配」和「婦女配」的情況也並不罕見,而這種具有血統和情緣關係的不同個體進行的交配行為,在生物學上就被稱為近親繁殖。當人為進行鴿子配對的時候,當然也會繁育一些問題鴿子,而它們的命運就是直接被淘汰。
  • 近親繁殖有什麼好處嗎?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近親繁殖?
    動物是如何規避近親繁殖 近親繁殖能夠帶來很多基因疾病,動物雖然沒有人類這樣的智慧,但它們似乎天生就懂得近親繁殖的危害,總是想盡一切辦法來避免近親繁殖。 以斑鬣狗為例。
  • 動物不識親戚,近親繁殖怎麼沒出問題?科學家:認親無關智商
    存在即合理,趨存避害(自己發明的詞)是生命演化必然結果,而避害有兩層含義:根據尺度不同,大自然的尺度上是「淘汰」,對於個體生命或者物種生命來說是進化,隨機爭取不被淘汰。在地球的生物演化中並沒有近親繁殖的問題,因為生物並不懂什麼是隱性,什麼是顯性,更不懂什麼是近親繁殖。如果給物種存在排一個順序:1.生存2.繁殖3.繁殖的後代能否生存,最終物種存在。
  • 動物為什麼可以進行近親繁殖?有什麼後果嗎?
    但是動物之間的近親繁殖似乎卻跟頻繁,甚至很多人為了確保動物種族的純正,將動物進行近親交配,這種近親繁殖會來什麼後果嗎?近親繁殖的危害從生命延續的教育來看,非近親繁殖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證生物基因的多樣性,是更有利於種族的進一步生存的。
  • 獅與虎的生存智慧:避免近親繁殖老虎靠自覺,獅子靠「拳腳」
    所以現代無論是在法律還是道德層面上,都是嚴禁近親繁殖的,理論上兩人離得越遠,後代越健康,所以混血兒才會那麼好看。其實近親繁殖會帶來危害這件事上,不僅僅是人類,動物也是如此的,但是動物們又不像人類一樣可以用語言了溝通,有文明智慧,那麼它們是如何避免近親繁殖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貓科動物中的兩大霸主們,它們是怎樣做的。
  • 為什麼人類不能「近親結婚」,近親繁殖有什麼優缺點?
    為什麼人類不能近親結婚?近親繁殖有什麼優缺點,專家告訴你答案!很有可能造成生育的後代畸形、智力低下、患上一些先天性疾病等,有些時候可能會出現胎死腹中、嬰兒早夭等問題,這種情況不僅僅會出現在人類身上,同時也會出現在動物之間。所以,隨著醫學和生命科學的發展,我們都開始重視近親繁殖的問題,很多時候都不提倡近親繁殖,尤其是在人類之間,近親結婚是不被允許的。
  • 連古人都不懂近親繁殖的危害,那動物又是如何懂得並規避近交的?
    如果說DNA是一本說明書,那麼基因就是書中的精華片段,基因可以決定一個生命體長什麼,不長什麼,按生物書中描述: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例如:孩子像爸媽就是因為孩子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因此表達出了與父母相似的性狀。那么爸爸雙眼皮,媽媽也雙眼皮,結果孩子卻是單眼皮,那孩子一定是隔壁老李的嗎?非也。
  • 動物為什麼不把自己的肉進化得特別難吃,這樣不就能避免滅絕了嗎
    這種常見的能量轉移關係其實就是生物之間的進食關係,就好比植物通過光和作用將太陽能轉化成生物能儲存在體內,而食草動物則通過吃掉植物獲取能量,最後草食動物被肉食動物吃掉是一個原理。科學家將生態系統中各種動物為了維繫生命活動而不斷進食,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鎖鏈關係稱之為食物鏈。
  • 動物特殊保護機制!為了避免被人類吃掉,它們進化的越來越難吃?
    生物進化是一個坎坷且非常漫長的過程,人類創造出了璀璨的科技文明,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地球統治者。在很多生物的眼中,人類就是霸主一般的存在,我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命活動,逐漸的把食物目標轉移到了各種野生動物上。因此近些年來,有很多物種的數量急速下降,有的物種甚至瀕臨滅絕。
  • 什麼是「純種」動物?它們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嗎?
    看到這裡,許多小夥伴可能會問:純種的動物是不是近親繁殖的結果呢?它們為什麼不存在近親繁殖的缺陷呢?下面我們就「純種」的問題以及近親繁殖的問題,簡單來探討一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純種」的問題許多小夥伴認為,「純種」的動物一定是近親繁殖來的,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哈。
  • 生物為何會進化出性行為?
    這種多樣性可以使後代更強壯、移動更迅速、對寄生蟲的抵抗力更強、或者更有適應能力。  馬勒並非第一位提出該觀點的生物學家,但他的影響力最強,因此他的名字與這一觀點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一直到今天,這一觀點在生物學界依然十分盛行。但這個觀點本身仍有待商榷。畢竟,為了增加多樣性的說法並不能解釋單細胞生物為何、以及如何進化出性過程之一:減數分裂,即基因組分成兩半、形成卵細胞和精細胞的過程。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大多數都比史前動物小很多?原來是環境不允許
    我們從世界各地發現的史前生物化石,可以看到一個豐富多彩的史前時代。史前生物大部分都巨型生物,不管是植物也好還是動物也好,普遍都非常大,於是有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史前動物那麼巨大?現在的動物大多數都比史前動物縮小了很多?
  • 被宣布滅絕30年的生物都出現了,野生華南虎會重新被發現嗎?
    有很多被科學家認為已經滅絕的生物一再出現,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最好的解釋就是這些生物其實是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滅絕,少數的它們生活在更隱蔽的、人類找不到的地方。種族數量的銳減讓華南虎遭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至此,在人們的瘋狂打擊之下,科學家對華南地區的華南虎現狀進行調查,專家都非常悲觀地認為野生的華南虎已經滅絕了。野生華南虎還會出現嗎?事實上,野生華南虎存在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之小了,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