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魔抗爭13天後離世!他寫下人生的最後一段話,竟是……

2021-01-08 中國長安網

11月6日晚20點左右

遼寧省阜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海州大隊民警

共產黨員華紅星

被發現昏倒在辦公室

一張白紙孤零零地躺在辦公桌上

上面有一行寫下不久的字

二零二一年宣傳中隊工作計劃……

華紅星在單位值班時突發腦出血,與病魔抗爭13天後,終不治於19日晚離世,終年48歲。那個永遠不喊累、不知疲倦的戰友走了。

學習歸來的那天

11月6日16時,結束全省交警系統宣傳工作培訓的華紅星從高鐵站出來,直接打車回到單位。

華紅星父母和嶽父母都已是八旬老人,大隊長王福堂問他:「你這一走6天,怎麼不直接回家?」

華紅星說:「今晚我值班,全支隊還統一行動,我得把這次學到的知識用上。我現在滿腦子都是下一步工作計劃……」

當晚17點50分左右,華紅星與支隊宣傳科同志溝通,聯繫當天上午傳送的4個視頻發布情況,透露說準備近期對大隊民警開展宣傳培訓,他的目標是讓大隊民警都成為「記者」,提升文明交通宣傳社會效能。

18點50分,他再次聯繫支隊宣傳科邀請新聞單位記者,採訪大隊剛查獲的一起較為特殊的酒駕案例。

10多分鐘後,記者趕赴執法現場,撥打華紅星電話無人接聽。

20點左右,有民警回大隊做執法筆錄,發現華紅星昏倒在辦公室,緊急送醫搶救。

第二天,與華紅星同屋的小輔警在他的辦公桌上發現了那個他剛剛寫個開頭的宣傳工作計劃,一時淚目。這是華紅星人生中最後的筆跡。

13天後,11月19日晚21時02分,因腦幹出血救治無效,華紅星離世,終年48歲。

永遠衝在第一線

2013年10月,華紅星轉業進入阜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太平大隊成為一名普通民警。他勤學苦幹,用極短的時間就成為業務骨幹、獨當一面的崗勤中隊長,他帶領的中隊也成為一支能打勝仗、敢於碰硬的「尖刀班」:管最難管的路段、查最嚴重的交通違法、值後半夜最難值的班。

2016年冬凌晨3點,阜新降暴雪。彎路多、坡度大的大巴溝路段多車追尾、道路堵塞。支隊領導、大隊領導第一時間到現場,發現華紅星帶領中隊民警也同時到位開展救援。

「他把大隊當家。」原太平大隊副大隊長華德勇說,「只要有急難險重的任務,衝在第一線的肯定有他。」

今年8月18日,阜新暴雨。太平區公鐵立交橋、紅樹廣場內澇嚴重。華紅星與同事就在積水最嚴重的地方執勤,扯開嗓子喊著導流,不聽勸阻涉水拋錨的,他一邊批評著一邊進到齊胸深的水裡推車救人……

積水消退、道路暢通,深夜到家的華紅星嗓子啞了,衣服被水浸泡後又被體溫烘乾變了顏色,腳和鞋被泡變形……妻子心疼地數落他不要命了,他啞著嗓子說:「擔心啥,我累不倒!」可嚷著不累的華紅星,卻在妻子轉身收拾他髒衣服時,倒在床上打起了呼嚕。

今年9月調到海州大隊車宣中隊後,雖然對車宣工作陌生,可華紅星不怕。

不懂怎麼辦?

那就多問多跑啊!

他用一個月的時間,對轄區車輛、駕駛人以及客貨運企業全部摸排一遍,20多次走訪12家兩客一危一貨企業,排查出報廢車20輛、未檢車40多輛,對所有車輛逐一建檔;對1300多人次進行審驗告知;對800多人次進行駕駛證審驗、100多輛機動車進行初檢。

不會寫稿怎麼辦?

那就抓緊學啊!

他從網上訂了很多寫作的書,一有時間就抱著書本啃。沒多久,他會寫宣傳稿了,沒多久他的稿子上報了。他負責宣傳的兩個月裡,海州大隊新聞宣傳取得突破,在中央級媒體發稿3篇、省級媒體發稿36篇、市級媒體發稿78篇。

終於可以「休息」了

「兄弟,我替你,你累了就多休息。」

與華紅星共事的人,幾乎都被他這樣照顧過。

一天中午,午休的他發現一個同事感冒嚴重,硬是把同事拉下崗自己站了上去。

一天晚上,輔警於迪的微信突然收到華紅星發來的紅包:「知道你生日晚了,怨我不仔細,生日快樂!」

於迪說:「華哥來車宣時間不長,可對我們每個人的事兒都特別關心。」

輔警畢超楠說,有一次自己寫筆記寫的手腕疼,抱怨不想寫了,想吃零食。不一會兒,華紅星就將一大袋子零食遞過來,笑呵呵道:「你手腕疼就休息,我來寫,看哥的!」

今年,海州大隊新班子組建,面臨主城區勤務改革。華紅星結合多年崗勤工作經驗,主動提出很多改革建議,使大隊很快提高管理效能,交通事故四項指數普遍下降。

華紅星不僅暖著同事,同樣也暖著家人。雖然工作很忙,休息的日子屈指可數,但他幾乎不缺席雙方父母的任何一次入院檢查和治療。嶽母把他當成親兒子疼愛,妻子怕他過於忙碌累壞了身體,他總是很篤定地告訴家人,「我沒事兒,別擔心」。

可是,那個總是把責任扛起來的暖大哥,還是毫無徵兆地倒下了,他終於可以「休息」了。

「從警7年,榮記個人三等功一次、個人嘉獎多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全省交警系統『人民在我心中』先進個人,他用熱血和生命書寫責任與擔當……」

簡短的悼詞記錄了他充實的一生

全體阜新交警泣別華紅星

相關焦點

  • 千萬富翁患漸凍症,與病魔抗爭7年,離世後捐器官給6人帶來新生
    3月22日,安徽合肥一則消息讓人動容,一個身價千萬的漸凍症男子離開世界,生命最後將自己的器官捐獻出來,給6個人帶來重生和光明。他叫武建平,和妻子白手起家,經過打拼身家千萬,但武建平卻不幸患上漸凍症,與病魔抗爭7年。剛患病時,他做出一個決定:捐獻器官。
  • 陳景潤晚年:數學研究與病魔抗爭並行
    他被這股旋風牽引,從清寂的數學世界中分身,在熱鬧的大眾生活中扮演各種角色。邀請他作報告的單位排成了長隊。他去山東、去安徽、去河南、去湖北、去貴州……人們似乎並不在乎能不能聽懂他那南方口音極重的普通話,只要能請到他就滿足了。
  • 萊蒙託夫的一首詩,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段話更充滿哲理
    他的長詩《關於沙皇、侍衛和勇敢的商人之歌》,也鞭撻了沙皇的暴虐,歌頌了平民的勇敢和正氣。長詩《惡魔》和《童僧》,則表現了對於自由的渴求。他的小說《當代英雄》,也是俄國文學中的經典著作。萊蒙託夫曾被放逐到高加索山區,後來死於一次決鬥,當時他只有27歲,真令人心痛。
  • 科學網—陳景潤晚年:數學研究與病魔抗爭並行
    邀請他作報告的單位排成了長隊。他去山東、去安徽、去河南、去湖北、去貴州……人們似乎並不在乎能不能聽懂他那南方口音極重的普通話,只要能請到他就滿足了。報紙、刊物也紛紛請陳景潤寫文章,青年報約請陳景潤「與青年人談理想」;體育刊物約請陳景潤談「做一個科學家要身體好」;省報約請陳景潤「與青年同志們談學習」……還有全國各地寄給陳景潤的信件等著他拆看,一個又一個從外地趕來的青年要面見他,要跟他學數學,跟他探討「哥德巴赫猜想」問題。總之,在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下,陳景潤被賦予了太多的社會意義。
  •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因醫治無效 在恩施老家離世
    原標題:29歲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父親強忍悲痛講述了女兒最後時光長江日報融媒體1月5日訊(記者尹勤兵)「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1月5日,記者從各方面渠道獲悉,本報10月13日率先報導的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在和漸凍症病魔抗爭2年後,因醫治無效,已於凌晨在恩施鹹豐老家離開人世。
  • 北大女生包麗離世:一段令人「不寒而慄」的愛情
    壹她,包麗,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大三學生,他,牟林翰,是高包麗一級的學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15級學生。她,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他,家庭地位顯赫。她說:「我很想跑過去把他(牟林翰)捅死。」2019年12月13日晚,北京大學宣布取消牟林翰的保研資格。2020年4月11日,包麗去世。
  • 他寫下最後一個篇章猝然離世,生前靠微薄稿費生活,死後名動一時
    甚至有些網絡作者還為此猝然離世。2013年6月16日晚10時,他寫下作品最後一個篇章後,因為太過勞累,17日凌晨一覺就再也沒有醒來,死後兩天了屍體才被發現,讓眾多的讀者淚崩。他就是十年雪落,一個普通的網絡作者,一個靠著稿費微博收入維持生活的普通作者。
  • 他得了癌症,同學們都捐錢,他說了一段話令人深思
    他得了癌症,同學們都捐錢,他說了一段話令人深思初中同學大勇走了,昨天晚上在同學群裡聽到這個消息,感慨萬千。他今年才33歲。其實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是遲早的事。去年檢查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是腸癌晚期了,手術也做了,花盡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了很多債,但還是走了。
  • 香港女星司馬燕胃癌離世六年,丈夫帶著現任妻子一同悼念亡妻
    當年由於受到病魔的摧殘,司馬燕整個人骨瘦嶙峋,幾乎瘦到脫相,最輕的時候只有45斤。    司馬燕離世後,吳忠義緊鑼密鼓地為妻子安排了身後事,並帶著兩個兒子離開香港遠赴新加坡生活。  Beth  在司馬燕離世的第三年,吳忠義選擇了和新女友Beth結婚。然而這段婚姻並沒有得到太多的祝福,據了解就連他的兩個兒子,至今都還沒有承認這段婚姻。
  • 與命運抗爭23年 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
    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與命運抗爭23年,根據親身經歷撰寫自傳宋學文 被核輻射「生死鏈」改變的人生宋學文生前照。宋學文幾乎每天都在朋友圈更新動態,他會為自己打氣,「不放棄,堅持就有希望!」最後一次更新是4月21日。兩天後,他倒在工地,永遠離開了他的妻兒。這位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與命運抗爭了23年。他曾說,「世界上沒有兩種藥,一個後悔藥,一個治核輻射病的藥。」
  • 他才29歲,剛剛交大研究生畢業,卻遭遇人生最大的變故!
    但兇殘的病魔依然沒有放過這個孩子!骨髓移植100多天後,白血病再次復發!治癒的希望變得極其渺茫了…延長生命也只有3-6個月的低質量生存期,每天只能在病床上躺著。皮膚潰爛、渾身變黃、上呼吸機…「這種沒有意識地生存,對我而言是沒有意義的。」
  • 美國樂壇天后惠特尼·休斯頓離世 歌迷好友哀悼
    中新網2月13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3日報導,美國流行樂壇天后惠特尼·休斯頓在葛萊美獎前夕意外去世,令無數歌迷感到震驚,也令各界明星對她的離世感到悲傷。  當年發掘休斯頓的克萊夫·戴維斯說:「今天是非常悲傷的一天,而這一屆的格萊美必然是悲傷的。」
  • 名畫被竊,博物館館長在日記中寫下了神秘的一段話
    幾天以後,裡奇·奧迪現代美術館時任館長斯特凡諾·富加扎,在他的日記中寫下了奇怪的一段話: "我曾經想過如何能夠增加展覽的關注度,成功的吸引前所未有數量的觀眾,出現在我腦海裡的想法是,與警察合作組織一場盜竊,在展覽開始前,讓畫作消失,在展覽開始以後再重新找到。我的上帝,我想像的事居然真的發生了。」
  • 與死神抗爭 用生命歌唱——記深圳市鳳凰涅槃藝術團團長郭麗英
    團員們個個都有著不同的跟病魔抗爭的痛苦經歷,但都堅強地走過了冬天,迎來了生命的春天,這就是深圳市鳳凰涅槃藝術團。團長郭麗英當初只為了兌現一個「承諾」,堅守8年,用藝術鼓舞了更多病友堅強抗癌,也提醒世人注重健康,珍愛生命。今起,本報推出「鳳凰涅槃接力生命」系列報導,聚焦深圳市鳳凰涅槃藝術團和團長郭麗英的故事。敬請垂注。
  • 他100天後會死,自己卻不知道
    》,從去年12月開始,插畫師菊池每天在社交網絡上更新一個鱷魚君的故事,追漫畫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在100天後會死去。《100天後會死的鱷魚君》的中文譯者毛丹青是一位旅日華人作家,他在日本生活了三十多年,現在在日本神戶國際大學教書。在這次對談中,他以譯者和讀者的角度聊了聊他對這部作品的感受。
  • 漸凍症女博士去世 父親強忍悲痛講述了女兒最後時光
    婁滔爸爸給記者所發微信的截屏  長江網1月5日訊(長江日報記者 尹勤兵)「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1月5日,記者從各方面渠道獲悉,本報10月13
  • 與腫瘤抗爭的足壇名人:傳奇勇鬥18年 羅本曾患病
    羅本、莫利納等人都在和腫瘤戰鬥之後回到了球壇,而英格蘭傳奇鮑比-羅布森則在和病魔18年的鬥爭之後與世長辭。此後他更是反覆和腫瘤進行著鬥陣,2006年5月他接受了肺部腫瘤切除手術,幾個月後醫生又切除了他腦部的腫瘤。2007年羅布森爵士被第五次診斷出患有癌症,最終在2009年7月31日,羅布森爵士在經過和癌症18年的抗爭之後與世長辭,享年76歲。布萊恩-羅布森布萊恩-羅布森被稱作「神奇隊長」,他不但是曼聯曾經的領袖,在90次代表國家隊的比賽中他也65次擔任隊長。
  • 姚貝娜離世,與你我的關係
    當英國女王參觀格林尼治天文臺,得知天文臺長、天文學家詹姆斯·布拉德萊的薪金級別很低時,極為詫異,表示一定要提高他的薪金。布拉德萊甚是不安,懇求女王千萬別這樣做,他說:「這個職位一旦可以帶來大量收入,那麼,以後到這個職位上來的,將不再是天文學家了。」     布拉德萊臺長深知世俗的力量,他作出的唯一選擇,便是遠離。他身上散發出一種凜然的高貴,值得我們尊重和記憶。
  • 李商隱《夜雨寄北》:人生何如,如此悲涼
    我停了停,看著他的眼睛說道: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他看著我認真的表情,不像在開玩笑,很是疑惑。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李商隱《夜雨寄北》「是這首嗎?」,他熟練背完後問我。「是的」,我答道。「這是李商隱寄給妻子的家書,怎麼會和殘酷絕望扯上關係?」,他更是疑惑。
  • 20歲杭州少女從樓頂跳下 與遺傳病抗爭7年
    13歲那年,女孩被診斷患上了遺傳病,醫生說她活不過兩年。與疾病抗爭7年,在一次費用缺口危機後跳樓。經歷了生死的女孩看淡了一切。2017年8月22日下午,20歲的江雲菊毫無徵兆地從自家四樓跳了下來。她樂觀開朗,思維清晰,說起話來像開機關槍,很難想到這是一個患了「肝豆狀核變性」這種嚴重罕見病的人。「13歲目睹病友自殺,16歲打工不想跟媽媽拿錢,20歲看淡了生死...」那張與生命抗爭的笑容,多燦爛就有多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