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5日九點,由長徵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州五號飛船第一次進入太空。這是一個偉大的、值得人們銘記的時刻,因為它象徵著我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作為我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在返回地球後,獲得了很多榮譽,成了全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然而,在榮譽的背後,很少人知道楊利偉經歷了什麼。
在倒計時結束後,楊利偉在國人的注視下乘載神舟五號飛船順利升空。即使之前已經做了無數次訓練,飛船在飛行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問題。用楊利偉的話來說,他經歷了瀕臨死亡的26秒。神舟五號飛船上升到距離地面40千米時,火箭和飛船不知為何開始急劇抖動,更可怕的是抖動和人體產生了共振。他覺得自己五臟六腑都要被撕碎了,巨大的衝擊難以忍受。這26秒,似乎過得很慢很慢。
26秒後,振動慢慢減輕,楊利偉所承受的痛苦也隨之減輕。他立即和地面科學家聯繫,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飛船終於恢復了正常,順利進入太空,完成它的使命。10月16日,他回到了地面,成了大英雄。而在他成功之前,家人卻遭受了很大的痛苦。
楊利偉升空時,已經38歲了,早已結婚生子。他和妻子張玉梅是經過別人的介紹而再次相遇的,兩人原本是高中同學,於1990年結婚。婚後,楊利偉忙著訓練,很少回家,與妻子和女兒見面的機會很少。張玉梅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帶孩子。1992年,他被調到成都空軍某部。幾個月後,家裡傳來一個噩耗,女兒不幸病逝了。
原來啊,張玉梅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才有空照顧女兒,兩頭跑的生活很累,以至於她有時候很難發現女兒不對勁。1992年的一天晚上,女兒半夜發起了高燒,她發現後立即給孩子餵了退燒藥,但沒有效果,急得不行。第二天一大早,女兒還沒有退燒,她便帶著女兒去了醫院。醫生告訴她,孩子的病情很嚴重。
迫不得已,張玉梅只好給丈夫打電話。可當時楊利偉剛接到訓練,不能中斷,所以他沒有回家陪女兒。誰知女兒就這麼走了,他沒來得及見女兒最後一面。女兒的離世,對他打擊非常大。但他沒有倒下,也沒有放棄飛行,化悲痛為力量,擦乾妻子的眼淚後,毅然回到了訓練場。為了照顧丈夫,張玉梅決定辭職,讓他能安心飛行。幾年後,他們有了一個兒子。正是因為有妻子的支持和幫助,楊利偉才能成為萬人敬仰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