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加注燃料 嫦娥三號明晨奔月

2020-11-29 廈門網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據新華社電 經「嫦娥三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研究決定,「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

  「嫦娥三號」將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各項測試結果正常,已完成全區綜合演練,發射任務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火箭加注燃料,意味著發射真正進入倒計時。這將是長三乙火箭的第25次出徵。」嫦娥三號火箭系統總指揮岑拯說。12月2日凌晨,它將把嫦娥三號探測器直接發射至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11月30日,嫦娥三號「座駕」——長徵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筆直豎立在高高的塔架上進行常規推進劑加注。發射前數小時,質量更輕、能量更高的低溫推進劑將被加注。

  1

  誰把嫦娥送上天?

  「座椅」量身打造

  承擔此次運載任務的長徵三號乙增強型火箭在長徵三號乙火箭的基礎上開展了六大專項技術攻關,以確保「嫦娥三號」完美落月。

  據介紹, 火箭長56米多,捆綁有4個助推器,起飛質量約為456噸,發射的「嫦娥三號」重量約為3780公斤。相關負責人介紹,「嫦娥三號」比「嫦娥二號」重了1000多公斤,入軌精度提高3倍多,因此需要突破多項技術來滿足發射要求。

  相比於「嫦娥二號」,「嫦娥三號」的結構與尺寸發生了較大變化。增強型火箭新設計了「嫦娥三號」的「連接器」——高度1760mm有效載荷支架以及星箭接口的鎖緊裝置,使火箭與衛星更完美地連接在一起,增強了「嫦娥三號」奔月途中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2

  選「窗口」依據啥?

  在月球處近地點時發射

  據了解,嫦娥三號衛星的發射窗口共6個,從12月2日至4日,每天兩個。其中,第一窗口寬度為4分鐘,第二窗口為1分鐘。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趙民說,目前,發射場已制定了6套發射方案。

  中國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表示,探測器進入環月軌道後,要保證在月球虹灣降落,同時希望探測器的降落是在月球的上午,這樣就可以在第一個月晝獲得較長的工作時間。選擇在12月2日發射,就是根據以上要求,層層倒推,來確定發射時間與運行軌道。

  而且目前確定的這一發射時間,是近一段時間內地球與月球距離最短的時間,在這個時間發射會幫助「嫦娥三號」最大限度節省能量「保持體力」。

   3

  著月點怎麼選?

  這個地方相對安全

  而且沒有人去過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表示,選一個著月點必須進行各種指標的比較。我們首先在月球的正面,選擇六七個可以降落的位置,然後比較出最合適的點。第一,通訊是否暢通無阻;第二,能源是否供應最充足;第三,地是否比較平坦,要確保安全;第四,一定是別人沒去過的地方。最後挑下來是在虹灣。虹灣是月球上被砸出來的一個大盆地,砸時往外扔出去的東西堆在邊上,堆出一座山,這個山像一條彩虹,所以這個海灣就叫虹灣。

    4

  「玉兔」如何工作?

  太陽提供能量,核電池保暖

  歐陽自遠表示,著陸器和月球車都有自己的太陽能翅膀。既然全是太陽能,就有一個限制:只能在白天幹活,晚上不能幹活。晚上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太冷太長。一入夜,就將持續15天左右,溫度達到零下180度,電子學儀器經受不了會凍壞。所以必須採取措施:晚上「冬眠」,並且給這些儀器保溫。保溫的辦法只有一個:用核電池。核電池能長期工作,就像各家的暖氣一樣,讓你的屋子增暖。所以晚上靠核電池來提高環境的溫度,確保它到第二天能被「叫醒」,起來工作。

  月球車的太陽能帆板,白天發電時展開,夜晚則收起來,「正好將儀器設備包在裡面」。這種「包裹式睡眠」,有助於儀器保溫,並且有剩餘電力在月球上的第二天早晨「自主醒來」,展開太陽能帆板迎接新一天的陽光。

  【資料】

  人類探月大事記

  1959年,通過蘇聯的月球探測器,人類首次獲得月球背面圖片。

  1959年,蘇聯研製的「月球2號」探測器在月球硬著陸墜毀,成為第一個撞擊月球表面的人造飛行器。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太空人奧爾德林站在月球上。

  美國宇航局公布的「重返月球」計劃中可能進行的科學活動效果圖。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人類走出地球的搖籃。從中國的嫦娥奔月到希臘的月亮女神,許多國家都流傳著關於月亮的美麗傳說。

  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特別是航天技術的發展,世界各國不斷加大對月球的探測活動。據統計,自1958年至今,世界上共進行了127次月球探測活動。

    蘇聯

  第一個進行繞月探測的國家

  1959年1月2日,蘇聯發射的月球一號探測器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飛越月球。

  1959年9月12日,蘇聯發射了月球二號探測器並撞擊月球,成為第一個到達月球的人造物體。此後10多年裡,蘇聯又先後發射22顆月球探測衛星,其中一些到達了月球並進行拍攝、測量、採樣和實地考察,揭示了月球的真實面貌。

  1968年9月,首次實現無人飛船繞月球飛行並成功返回地球。

    美國

  將人類腳印留在月球上

  1967年1月,美國的「阿波羅1號」發射失敗,3名太空人遇難。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在月球著陸,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第一個腳印,這也是人類月球探測最輝煌的成果。美國之後又多次發射「阿波羅」號飛船對月球進行了探測。

  1986年,美國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設想。

  1994年1月和1998年1月,美國分別發射了「克萊門汀」號月球軌道器和「月球勘探者」號軌道器對月球進行探測,為日後建立月球基地探路。

  歐洲

  希望在月球建立「諾亞方舟」

  1609年,義大利人伽利略利用自製望遠鏡首次觀測到月面上星羅棋布的斑點,並繪製出世界上第一幅月面特徵圖。

  20世紀80年代,由歐洲17國組成的歐空局開始探月研究。

  2003年9月27日,歐空局將「智能」1號探測器送入太空並完成了多項探測任務。

  歐空局探月計劃首席科學家弗英曾表示,歐洲希望在月球上建立一個「諾亞方舟」,將地球物種的基因存儲起來。

  

相關焦點

  • 懷抱「玉兔」「嫦娥」出發——嫦娥三號發射側記
    「各號注意,30分鐘準備!」崇山峻岭間,傳來任務零號指揮員鄢利清沉著響亮的口令聲,三年前的嫦娥二號衛星也是由他下達的點火發射口令。   遠處,託舉著嫦娥三號探測器的乳白色長徵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正矗立在二號發射塔架上,靜待奔月。   「各號注意,5分鐘準備!」
  • 嫦娥二號探月_中國網
    2010-10-01 13:47:42中國網: 低溫液體燃料加注時間也終於塵埃落定了,首先將為火箭加注液氫,隨後加注液氧。為了保證火箭有足夠的動力發射到奔月的軌道上,這個加注的過程要持續到發射前最後兩分鐘才會結束。
  •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號」奔月!揭秘三大看點
    隨後,「嫦娥五號」成功入軌,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歷經十年,大火箭「胖五」終於和「嫦娥」攜手奔月。而此前,探月工程的發射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此次發射有哪些看點?記者邀請「胖五」的「娘家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的設計師,進行了詳細解讀。
  •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號」奔月!揭秘三大看點「組圖」
    這是火箭院第6次執行探月工程任務,此前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先後將「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T1再入返回飛行器」和「嫦娥四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成功率100%。2007年10月24,長徵三號甲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一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自主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 明早再次「奔月」!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月之旅
    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    2010年9月30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人員對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進行燃料加注,嫦娥二號衛星發射進入倒計時。
  • 嫦娥二號總設計師稱發射日期選在國慶系巧合
    昨天上午9時,搭載「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始加注常規推進劑,這標誌著「嫦娥二號」任務正式進入加注發射階段。  「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一、二級和兩個助推器使用的是常規推進劑,三級使用的是低溫推進劑,因此,整個加注工作將分為常規加注和低溫加注兩個階段進行,分別在2天內完成。
  • 「嫦娥三號」明日凌晨攜「玉兔」登月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目前已進入待命加注發射階段。  發射時間為1時30分,承擔發射任務的長三乙火箭開始燃料加注;發射場已制定了6套發射方案  今後十年,不光要實現「嫦娥五號」在月球上取樣返回,還要進一步實現載人登月,逐步實施月球基地建設。中國不能止步於月球,要去探測整個太陽系,中國人應該飛得更遠,飛到幾億公裡、幾十億公裡、上百億公裡。
  • 嫦娥五號為何凌晨「奔月」?
    來自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11月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萬珂 攝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長徵五號火箭為何選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 嫦娥二號將在軌運行半年多 仍將以撞月謝幕
    嫦娥二號發射前夕,火箭燃料加注人員在加注站檢測加注計量表。嫦娥二號如何謝幕嫦娥一號在結束使命時,以撞月的方式完成驚豔一幕。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定位為半年壽命的另一個原因是,嫦娥二號試驗項目多,燃料消耗相對就會增多。雖然現在初步定的是半年壽命,但可能會延長。估計半年過後還會工作一段時間。雖然在軌運行時間比嫦娥一號短很多,但嫦娥二號獲得的數據量會比嫦娥一號更多,數據精度也更高,所以這次數據傳輸速率也由3兆碼提高到6兆碼,並將試驗12兆碼。
  • 火箭發現技術問題,燃料已加注進入不可逆程序
    >目前我國長徵火箭共有8個系列,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包括長徵三號甲、長徵三號乙、長徵三號丙,主要負責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任務,是承擔高軌道發射任務最多、發射成功率最大的火箭,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稱為「北鬥專列」,幾乎每年都有發射任務,在發射北鬥衛星任務中成功率做到了100%,高密度的發射也驗證了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的可靠性,因此有著「金牌火箭」
  • 「嫦娥」5號的「臍帶」是旅順造
    「嫦娥」奔月,驚豔世界的臍帶供給通常,我們將火箭的加注管道、供氣管道、空調管道等都統稱為火箭的「臍帶」。這些「臍帶」都固定在臍帶塔上與火箭連接,向火箭源源不斷地輸送燃料、供應氣體、調節火箭的「體溫」,可以說,它們也是火箭的「生命運輸線」,而嫦娥五號的這條「生命線」就是由位於旅順經濟開發區的大連重工製造的。
  • 「嫦娥」奔月靠什麼?
    自2007年起,先後有長徵三號甲火箭(簡稱「長三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簡稱「長三丙火箭」)、長徵三號乙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成功助力「嫦娥」奔月。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即將成為參與探月工程的第四型火箭。我們祖先嚮往月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神話故事中,嫦娥服下丹藥,飛上月球。如今,現實中的「嫦娥」,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奔月已不再是神話。
  • 「嫦娥奔月」!保山好兒郎楊本湘助力!
    嫦娥五號發射升空瞬間畫面 視頻來源:「人民日報」微博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再啟嫦娥奔月的浪漫之旅從西昌到文昌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每一次捷報頻傳的背後都有雲南兒女的助力
  • 天宮燃料有劇毒 加注員成最危險崗位
    前天上午,酒泉技術人員等候加注開始。新華社發信息時報訊據《新聞晚報》報導,天宮一號昨晚順利升空,運載天宮一號的長徵二號F火箭前日進行了發射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燃料加注,此後天宮一號的發射便進入不可逆狀態。一般公眾對火箭加注燃料的過程可能並不了解,它遠不像為汽車加油那麼簡單。
  • 「胖五」轉運成功「嫦娥」奔月在即
    此後,火箭按照測試發射流程,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準備工作。11月17日上午,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2小時後,將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後續,在完成火箭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等工作並確認最終狀態後,火箭將加注推進劑,按程序實施發射。
  • 「嫦五」奔月成功!探月工程中也有咱們宣威人!
    工作中,他嚴格落實「雙崗四檢查」、「五不放過」,杜絕「三誤」問題,連續一個月「白加黑」「五加二」,為「嫦娥二號」奔月搭建了牢固的天梯,發射場地面設備在任務過程中運行平穩,無一差池。 時至今日,仝非還清晰地記得「嫦娥二號」奔月的那個夜晚,暮色下,崇山峻岭中,場坪和塔架燈火輝煌,直指蒼穹,像是要把天戳個窟窿。
  • 解讀:為什麼是長徵三號系列火箭承擔探月任務
    事發於今日凌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個群山環繞、綠影掩映之地。一枚近20層樓高的高個子火箭挺立在這片空地上,儘管四周一片漆黑,但他身上「中國探月」四個大字依稀可見,加之他頭上馱著嫦娥氏,可以確定,這就是長徵火箭家族的兄弟。   不過,當時這位兄弟還沒立刻動身的意思。等待,他在等待一個最佳時機的到來。
  • 奔月在即!嫦娥五號為啥要在凌晨發射?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航天科普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設計師錢航對此進行了解讀——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這一類型的任務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
  • 嫦娥奔月,背後的國運之戰
    現實生活裡的嫦娥在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5次奔月5戰5勝,歷時十六載。小雪剛過,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上,嫦娥5號探測器搭乘著長徵5號運載火箭順利升空。這次奔月,嫦娥5號肩負著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採集月球土壤,按照計劃嫦娥將在降落之後,從月球表面重新發射,並且帶回兩公斤的月球土壤。
  •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 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該發射場可發射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大質量空間站、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其動力系統採用了環保其無毒無汙染的液氫和液氧作為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