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的運動範兒

2021-01-17 中國文明網

  以皇家冰嬉體育活動為主題的畫作

  看過電影《老炮兒》的觀眾都會對影片開頭一個鏡頭記憶頗深,那就是寒冬的北京城,冰封的什剎海冰面上,馮小剛飾演的老炮兒六爺腳蹬冰鞋,動作嫻熟地在後海的冰面上滑來滑去。馮小剛在什剎海冰上的這一個電影橋段,無形中把北京的一項古老的冬季運動展現在了廣大觀眾面前,這就是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和廣泛群眾基礎的「滑冰」。

  歷史上,滑冰這項體育運動在我國北方大地上源遠流長,當清代統治者定都北京後,更是把滑冰運動提升到了國家級別的高度,定為「國俗」,把滑冰這項活動稱為「冰嬉」,到了乾隆時期冰嬉運動達到了頂峰。

  每到天寒地凍水成冰的嚴冬時節,結冰的水面上成了歡樂的海洋。清代皇家集結人馬,聚在西苑的太液池,進行著一場聲勢浩大的皇家冰嬉體育活動,其規模之大,前無類例。從八旗裡挑選善於滑冰的選手,配發相應的裝備,每個旗出200個人,組成滑冰隊伍,參加冰嬉的人員至少在1600名以上。當時的冰嬉活動主要在西苑太液池(今北京北海)舉行,有時也在中海舉行。

  開始表演的第一個節目叫「搶等」,即現代所謂的速度滑冰。其比賽規則是在離皇上冰上御座二三裡外的地方,豎一個大旗,這個大旗就是滑冰的起點,終點則是皇帝在冰上御座的地點。官兵們排成一列準備就緒後,在大旗邊上一聲發令炮響,參賽的選手們腳蹬冰鞋,飛速出發,向著皇帝御座的終點急滑而去,事先有侍衛在冰床前,將選手們一一拉住。這是一項極具觀賞性的速度滑冰運動,然後根據名次高低對參與滑冰的八旗官兵進行獎勵。

  第二個項目也非常精彩,就是射球,清代文獻上稱之為「搶球」。此項目比賽激烈,對抗性強,頗似現代的冰球比賽。參賽的八旗兵腳蹬有鐵齒的冰鞋,穿著紅色和黃色服裝排成兩隊。御前侍衛將事先準備好的皮球踢入隊列中,眾兵一哄而上,吶喊著奮力向球的落點滑去,你爭我奪,奪得球者再用力拋出,眾人再搶。八旗兵們喧笑著、追逐著,場面十分熱鬧,喊聲震天,皇帝和貴族王公們也都被其所感染而陶醉其中。這樣反覆多次,最後的勝利是屬於爭搶最勇猛和得球最多的人,但參賽隊員每個人也都會得到賞賜。

  第三個項目是「轉龍射球」,即冰上射箭活動。這種冰嬉活動場面宏大,內容豐富,參賽者分為兩隊:一隊穿紅背心紅馬褂,另一隊穿黃背心黃馬褂。隊員背上分別按旗籍插著正黃、正白、鑲黃、鑲白等小旗,膝部裹皮護膝,腳穿著裝有冰刀的皮鞋。這項比賽最多能有1600人參加,冰場上靠近御坐處設有3個飾有彩旗的球門,各門上方正中懸一彩球,曰天球,下置一球,曰地球,兩隊隊員各自列成一路縱隊,在晶瑩的冰場上形成兩個捲雲形的大圈。選手們一邊滑行一邊還要做著各種動作,裡面有射手、旗手、雜技表演者相間,依次魚貫從門中穿過。射手有的瞄著彩球揚弓搭箭,有的過了旌門回首仰射;雜技表演更是精彩,有的弄幡耍刀,有的在飛舞的棍上倒立、旋轉,彩旗飄揚,你追我趕,場面十分壯觀,緊張而有規則,熱烈而不混亂。隨著一個個彩球落地,四周響起陣陣歡呼聲。

  每年冬至過後,選手們開始集訓。內務府也開始預備冰鞋、行頭、弓箭、球架。選手有的身著馬褂,有的外穿背心,膝部裹著皮護膝。冰刀亦比較簡易,早期是在木板下鑲鋼條或鋼片,綁在鞋下。後發展為單刀式和雙刀式。滑冰中有多種套路,有速滑、花樣滑及技藝滑等,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同時還要為帝後準備好冰床。冰床為船形,製作極為考究,堅固而華麗。床上罩有黃緞蓋,如同車棚,床中鋪有蒙著貂皮的寶座,寶座下設有火盆,雖三九寒冬,床上卻溫暖如春。臘八前後,選定黃道吉日,命人先在「運動場」上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如擺放禮炮、設置旌門、排列隊形等。當時的運動場並不固定,有時在五龍亭附近,有時在闡福寺附近,有時在瀛臺附近,完全取決於冰層的薄厚和冰質光滑、堅硬程度。比賽和表演當日,乾隆皇帝親臨現場。當換乘的大轎輦,由人力緩緩牽引,行至湖心時,冰戲運動員們高擎大旗,爆竹齊鳴,身著彩裝、腰掛弓箭的歡迎隊伍迎面飛一般滑到皇帝面前行跪拜禮,然後表演各種花樣。

  乾隆帝為我們創造了當時屬於世界前列的冰上文化,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寶藏,值得我們加以認真地發掘,這不僅對弘揚祖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同時也對我們開展冰雪運動,有著重要的啟發和借鑑意義。(周京南)

相關焦點

  • 史料之中國花滑:明朝進入宮廷 清代被封為國俗
    「冰嬉」在明朝進入宮廷,並在清雍正、乾隆時期迎來高峰。清代著名畫作《冰嬉賦》中曾描繪了滑冰者做大蠍子、金雞獨立、哪吒探海等類似如今花樣滑冰的姿勢。 連風靡一時的古裝電視劇《後宮甄嬛傳》也有類似的「冰嬉」場景。可見,清代是中國古代花樣滑冰的「黃金年代」。  努爾哈赤的滑冰部隊  說到「冰嬉」,在宋代就是皇帝喜歡熱衷的冰上娛樂活動。《宋史·禮志》就記載道:「觀花,作冰嬉」。
  • 從狹義和廣義的角度,認識清代宮廷中的御醫群體
    但在清代的文獻中,我們發現一個廣義的概念,御醫往往是一個統稱。上至院使,下至吏目,太醫院裡的各級醫官都稱之為御醫。另外,從一些實例中發現,凡是為帝後服務,或聽候皇帝調遣、奉旨為病家診治的醫生都可以稱之為御醫。
  • 張天愛螢光綠衛衣 潮酷運動範兒十足
    張天愛頭戴棒球帽,黑超遮面,身穿螢光綠運動衛衣,搭配黑色百褶短裙,裸腿穿長筒靴,走路帶風,潮酷運動範兒十足
  • 「薩克森-波蘭宮廷文物精品展」在故宮舉行
    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廖翊 白瀛)由故宮博物院與德國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共同舉辦的《白鷹之光——薩克森-波蘭宮廷文物精品展(1670-1763)》,8日起正式登場故宮午門展廳。
  • 世界四大貴族運動網球是絕對貴族運動一哥
    世界四大貴族運動,大家可能聽過四大發明,但是對於四大貴族運動大家可能不認識,這是來源與西方的運動,深受西方人的喜歡,那麼大家是否知道世界四大貴族運動有哪幾項呢,下面網球之家的小編就給你介紹一下世界四大貴族運動。
  • 清代玻璃畫:用於皇家貴族炫富和大貴族相親(圖)
    江南時報記者 程嵐嵐  由郎世寧傳入中國  中西合璧雅俗共賞  據郭紅梅博士介紹,玻璃畫是在清代乾隆年間,由義大利畫家郎世寧傳入中國,興盛於宮廷和大貴族間的一種典型的「中西合璧,雅俗共賞」的藝術樣式,簡而言之就是在玻璃背面進行的反筆油畫。
  • 神廚小福貴:宮廷險惡,洪福貴為何還是毅然而然走上了御廚的道路
    小李子嫌御廚總是壞他的好事,在西逃的路上把御廚踹下了懸崖,之後在鎮上貼出招聘御廚的告示,老百姓見到了這個告示,知道宮廷險惡,一個不小心就是要掉腦袋的,紛紛收拾東西逃出了這個「晦氣」的小鎮。宮廷險惡,小小年紀的洪福貴為何要去當御廚,走這條兇險萬分的道路呢?並且能如願以償呢?
  • 大暑|宮廷消暑秘器,讓古代肥宅快樂一夏!
    其實,古人也有很多解暑「黑科技」,今天我們就翻看這「宮廷消暑圖鑑」,探秘古代肥宅夏日的快樂源泉。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冰鑑「日至頒冰候,凌人納鑑中。貯饔能致爽,沁齒似生風。」冰鑑在清代宮廷中已被普遍使用,當時被稱作「冰桶」。這種冰鑑的材質多採用高端木材,且設計科學合理:箱內會設一層格屜箱,在格屜下放置冰塊,將食品置於屜板之上;箱內四壁用鉛皮包鑲,以起到很好的隔熱效果;箱底有小孔,以便排水,箱蓋則雕有鏤空的通氣孔,用於散發冷氣。
  • 清代玉觥——2020暮冬古玉珍藏展精品推薦
    觥為古代青銅彝器,多做盛酒器用,清代玉觥多仿其形與紋飾,但造型多變,此器為浮雕龍執柄,觥體浮雕饕餮紋,構思巧妙,工藝細緻。 觥的流部為獸形的頸部,可用作傾酒,此器形態構思既有模仿古青銅器的痕跡,又有根據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的創新,明清之際宮廷造辦處玉匠會根據玉料的形制琢制這類仿古玉器,除實用外,還可用於陳設,是件不錯的收藏佳品。
  • 宮廷御廚系列|宮廷御品全雞
    乾隆吃後讚賞有嘉,希望能把這種口味的全雞帶回宮,賜名「宮廷御品全雞」。誘人的香味,酥脆的皮,由姜、蔥、蒜等多種調料醃製而成的鮮嫩的雞肉,酸甜辣鮮完美融合…宮廷御品全雞往往未見其身,先聞其味。聞其香,食其味,食有盡而味無窮。古有滿漢全席,今有御品全雞。
  • Nike Squash Type市售新色 向宮廷運動和80年代風格致敬
    為了向宮廷運動和80年代的風格致敬,這款鞋的細節包括復古的包邊鞋跟設計,鞋底的柔軟橡膠增加了緩衝,並且採用了縫合的Swoosh標誌和解構的外觀。 這款Nike Squash Type Alpha Orange零售價為85美元。
  • 星空甜品 宮廷點心 夏日下午茶帶你告別煩悶
    來源:北京青年報徜徉浩瀚宇宙品嘗西式的星空甜品,享用中式宮廷點心感受老北京的味道,再或者與明星一起打卡高顏值的網紅下午茶店,坐在北京胡同瓦頂上喝喝英式伯爵茶……這些新奇有趣的下午茶,讓夏日的午後不再無聊與沉悶。
  • 120餘件清代犀牛角作品欣賞
    犀角具清熱消毒,止血滋補之良效,清代宮廷多將其製成酒杯以強身祛病。 002-清中期 雕螭龍犀角杯 清代,由於工藝美術突飛猛進的發展,雕刻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精湛的雕刻藝術擴展到犀角材質中來,這樣,形狀眾多,花紋各異的犀角杯就脫穎而出,聞名於世。 所配之底座,乃小葉紫檀材質,質地細膩,通體鏤雕海浪紋,以護固杯身,別致精巧,古樸典雅。此犀角杯工藝精湛無比,所雕諸景生動逼真,富具立體感,為清代雕刻不可多得的絕妙佳品,彌足珍貴。
  • 鄧倫、魏晨、熱依扎共赴故宮秋日茶宴 感受清代茶文化
    鄧倫、魏晨、熱依扎共赴故宮秋日茶宴 感受清代茶文化 2020-12-04 15:42:16 2020年12月04日 15:42 來源:國際在線文娛參與互動   鄧倫、魏晨、熱依扎共赴故宮秋日茶宴 帶你感受清代茶文化
  • 每一個封建王朝的覆滅或宮廷的遷移,都有一批御廚流落到民間
    【每一個封建王朝的覆滅或宮廷的遷移,都有一批御廚流落到民間】導語:南京是江蘇省省會,有石頭城之稱。面滔滔長江,枕巍巍鐘山,龍蟠虎踞,地形險要。市內名勝有玄武湖、莫愁湖、紫金山、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雞鳴山、雨花臺、梅園新村。
  • 《上新了·故宮3》帶你感受清代「茶文化」
    其實早在清代宮廷,奶茶就已經是人氣飲品了,就連與其配套的奶茶器也頗為精美。本期,鄧倫、魏晨、熱依扎將前往清代萬壽慶典展,欣賞乾隆時期的掐絲琺瑯勾蓮嵌石奶茶壺和銀累絲奶茶碗。奶茶壺造型別致,宛如起舞的少女,珊瑚珠與寶石的點綴更為其增添了幾分貴氣。銀累絲奶茶碗則由極細的金銀絲編織而成。打造如此精緻華麗的奶茶器喝奶茶,足以見得古人對奶茶的喜愛。
  • 寓意深遠的紋樣之美 NAZEN納珍匠心打造宮廷元素珠寶
    故宮宮廷文化(北京故宮宮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NAZEN納珍珠寶攜手合作,打造了[宮廷紋樣]系列珠寶首飾, 在此為各位小主一一奉上。唯願各位小主庚子年福氣滿滿,好運連連。 歲末新年太和慶福 琺瑯鑲嵌[三交六椀菱花]禮盒 過去,古代帝王總會於歲末邀約王公貴族及妃嬪子嗣於太和殿飲酒祝詞,祭拜守歲。
  • 欣賞清代藏傳「銅鎏金」佛像,那個年代流行的大頭細腰造型
    這種大頭細腰裸胸的造像風格在清代比較流行。藏傳明代「寶冠釋迦牟尼」 胎體厚重、造型端莊大氣、面部刻畫細膩飽滿、皮殼厚重,包老到代。密教出現以前,佛像僅著通肩或袒右袈裟,一般不佩戴任何飾物,這一造像裝飾特點在斯瓦特、犍陀羅地區發現的佛教藝術初創時期的造像中可以得到印證。
  • 外形酷似冬蟲夏草,藥食兼具,曾是宮廷貢物,如今成新興特蔬
    外形酷似冬蟲夏草,藥食兼具,曾是宮廷貢物,如今成為新興特蔬我喜歡去農村趕集,有一回在集市裡看到一種白色的長得像蠶寶寶的小果子,肥肥胖胖的,還有一環環的螺絲圈,開始還以為是人工製造出來仿冬蟲草騙人的玩意,攤主卻說這是地裡長出來的,像花生一樣長地下的
  • 遼寧小夥拿著百年宮廷貢茶鑑寶,封條都沒揭,專家:茶葉不能喝
    遼寧小夥拿著百年宮廷貢茶鑑寶,封條都沒揭,專家:茶葉不能喝大家知道一句話叫做「盛世搞收藏」,就是指一個國家在興旺發達的年代,百姓在一個安居樂業的盛世,已經不再為溫飽而奔波的時候,就會喜歡上收藏。小夥子說這個可能是宮廷裡邊的茶葉,是屬於貢茶,各地向皇宮裡供奉的東西。觀眾議論這個罐子上邊貼著封條,下邊還有一個落款,不過已經看不清。上邊落款是「同治年制」,看起來非常的有年代感。旁邊的觀眾說道,這個東西看起來非常的有年代感,並且還有這封條,看起來非常的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