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玻璃畫:用於皇家貴族炫富和大貴族相親(圖)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清代玻璃畫:用於皇家貴族炫富和大貴族相親(圖)

2015-10-20 10:34:21來源:江南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10月20日 10:34 來源:江南時報

參與互動 

▲《水中樓閣》

《高蹺》

《女半身像之一》

  中國油畫界有史以來最重量級的展覽——「歷史的溫度:20世紀中央美術學院與中國具象油畫展」將於10月25日在金陵美術館正式開幕,展期兩個月。昨天上午,該展覽的前期新聞發布會在金陵美術館召開。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這批時間跨度長達一個世紀的200餘幅油畫精品已於18日凌晨順利抵寧,觀眾將從這些展品中看到中國油畫史的前世今生。中央美院副教授郭紅梅博士在本次發布會上,提前公布了近10幅清末玻璃畫,「這批清末老油畫和玻璃畫可以比喻為中國油畫的『祖母』。」郭紅梅博士說。

  江南時報記者 程嵐嵐

  由郎世寧傳入中國

  中西合璧雅俗共賞

  據郭紅梅博士介紹,玻璃畫是在清代乾隆年間,由義大利畫家郎世寧傳入中國,興盛於宮廷和大貴族間的一種典型的「中西合璧,雅俗共賞」的藝術樣式,簡而言之就是在玻璃背面進行的反筆油畫。在由中央美院本次帶來的近10幅清末玻璃畫作品中,一幅名為《水中樓閣》的玻璃畫備受郭紅梅推崇。「最上乘的玻璃畫,一定是結合了西方宮廷貴族審美趣味的古典主義繪畫技法,以及中國宮廷貴族審美趣味的工筆重彩畫和中國民間年畫藝術三者的藝術樣式,非常具有中國藝術特色。」郭紅梅指著《水中樓閣》說。

  從圖片上看,這幅《水中樓閣》描繪的是清末貴族賞園遊湖的情景。畫中亭臺樓閣、遠山近水,色彩豔麗、層次分明。「在玻璃畫中,最難畫的就是雲。你看這幅作品左上角的雲朵精彩至極,明暗對比層次豐富,光影效果非常傳神,是典型的西方古典主義畫法,尤其與17世紀小荷蘭畫派中的風景畫畫風極為相似。」郭紅梅告訴記者,她認為這件作品應該是在乾隆年間創作的。「而且作者一定要麼親自,要麼間接跟郎世寧學過畫。那個雲朵的畫法,遠山、樹木的畫法,一定是要受過古典主義的正規訓練才能達到現在的效果。」

  別看這幅作品的尺寸高是44.6cm,寬是65.5cm,但在玻璃畫的種類中,已經是清末期間非常罕見的巨幅作品了,同時也是中央美院館藏的老玻璃畫精品中的精品。

  在清末具有兩大功能

  用於宮廷建築和大貴族相親

  玻璃畫在清代社會非常流行,價格也十分昂貴,不但原框都是木質的,具有中國特色,而且首選金絲楠木等極其貴重的木材。「玻璃畫在17-18世紀的時候特別珍貴,堪比稀世珍寶,只有皇宮才有實力使用,往往被作為皇帝後宮建築的構建進行展示。後來慢慢流行於大貴族之間,一般家庭承擔不了。」郭紅梅介紹,當時玻璃畫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炫富」。「主要作為宮廷貴族炫耀身份、財富的一種手段,放到廳堂裡,畫的內容涉及風景、動物、植物、人物等。」

  據悉,故宮的建築構建上,目前還存有100餘件玻璃畫。其實,玻璃畫在當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相親」。「就是作為相親時候的照片,將來要作為嫁妝或陪嫁隨女方一起帶走,由新娘收藏保管起來。」

  郭紅梅告訴記者,玻璃畫除了被作為建築構建和相親之用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種類,就是春宮畫。「這次我們帶來了兩件館藏的非常精彩、格調非常高雅的藝術品,有點類似於春宮畫性質的玻璃畫。」郭紅梅一邊介紹,一邊向記者展示了這兩幅玻璃畫。只見這兩幅作品中的女子,身著半透明的紗衣,神態含蓄、優雅、低調,同時欲蓋彌彰、羞羞答答,以一種中庸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了自己女性的魅力。「原作上女子穿的紗衣,漂亮極了,任何一個局部都百看不厭。」

  繪畫技法獨特現已失傳

  造型和著色都要反著來

  如此漂亮的玻璃畫,製作起來卻不簡單。郭紅梅惋惜地告訴記者,此種玻璃畫的繪畫技法現已失傳,很難再被恢復。「玻璃畫是正面看的,所以這種技法要求畫師在玻璃的反面作畫。不但造型上要反著畫,著色時也要反著著色。」郭紅梅透露,畫玻璃畫最難的技巧就是著色。「觀眾最前面看到的色彩是要最後塗的,所以是反過來塗色。色彩越豐富,技巧越艱難。就像女人化妝打粉底,到皮膚的紅暈、臉的紅暈,需要按步驟一步一步來,但玻璃畫恰恰相反,必須得反著來,太複雜了。」

  同時,由於玻璃上所上的顏色不容易幹透,只有等色彩幹透以後才可以上第二遍顏色,這也導致作畫時間相對漫長。「玻璃上的顏料幹起來特別慢,比傳統的古典油畫還要慢。因此要等,等上兩三天,幹了再來一遍,還著不了急。層次越多的,作畫時間越漫長。」郭紅梅說,普普通通的一件作品,可能就需要畫家畫上幾個月甚至半年。

  此外,要想保持非常好的玻璃畫的色彩效果,玻璃的質地一定要非常薄才行,厚了效果出不來。「本來就是玻璃,還得選薄的作畫,因此目前國內存世的玻璃畫只有1000多件,大部分都流失到國外了。」郭紅梅對記者說,得益於中央美院老一輩教授的精心收集,目前中央美院館藏的玻璃畫有30餘件作品,基本品相良好、製作精良。

  據了解,玻璃畫目前在收藏市場上價格高企。2007年倫敦蘇富比舉行老玻璃畫專場拍賣會,其中一對描繪清代富貴人家生活場景的老玻璃畫,配有精美的鏡框,成交價達到了18萬英鎊。

相關焦點

  • 廣州玻璃畫 為世界添色彩
    在玻璃尚屬奢侈品的清代廣州城裡,為什麼會有一群無名畫師孜孜不倦研習技巧,畫出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玻璃畫,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藝術財富?他們的動力何在?且讓我們在欣賞這些美妙畫作的同時,好好探尋一番。清代中期,藉由「一口通商」的便利,廣州的玻璃工匠孜孜不倦借鑑外來技術,汲取本地經驗,做了不少創新,使廣州一舉成為南方的玻璃製造中心。1696年,康熙帝設立皇家玻璃廠後,廣州大批能工巧匠還被地方官派遣北上,與外國專家通力合作,製造了許多精美絕倫的玻璃器皿。今天,我們在故宮看到的不少玻璃工藝傑作,都傾注了廣州工匠的心血。
  • 故宮六百年|這些玻璃畫原來是為了乾隆朝的「蒙古包」裝修
    玻璃畫是一種由西洋傳入的工藝種類,可作建築裝飾之用。故宮博物院古建部保存了一批(103塊)規格和裝裱相同的玻璃畫,作者通過大量的檔案爬梳、實物分析,並借鑑科學成分檢測結果,認定其最初為乾隆朝用在為宴請蒙古貴族而臨時搭建在紫禁城內的「玻璃蒙古包」上,裝飾位置為蒙古包的窗戶和槅扇門上,此項研究解決了一個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
  • 清代皇家與鹿的故事:靈囿馴鹿不為賞
    前不久,故宮博物院請來了幾隻梅花鹿,作客御花園,不禁想聊聊清代皇家與鹿的故事。   示戎示儉:清朝鹿椅傳家法   我國是世界鹿類動物的主要發源地,其中梅花鹿、麋鹿、水鹿、馬鹿、白唇鹿,以及麝、獐、麂等產地皆在中國,而且我們祖先養鹿的歷史也非常悠久。
  • 韓漫改編新番《大貴族》撒花完結,吾萊展現壓倒性實力
    由韓漫改編的新番《大貴族》正式迎來完結。雖說本作有三千多萬的播放量,但是根據筆者的觀察,討論這部作品的相關話題相對是較少的。可能從動畫的整體表現而言,其沒有太過突出顯眼的特點,比較有話題性的便是作品裡的帥哥人物會相對多些。
  • 價值遠超黃金,和三葉蟲同輩的古生物,如何成為頂級炫富神器?
    說起炫富神器,就不得不提紅珊瑚。紅珊瑚看似平平無奇,它既不是名貴的寶石,同時也沒有絢麗奪目、光彩四射的色彩,但是,它的名貴程度和收藏價值卻突破天際。紅珊瑚等到了漢朝時期,漢武帝對紅珊瑚也是情有獨鍾,雖然在貴族階級紅珊瑚非常的稀有,但是讓紅珊瑚一戰成名
  • 故宮裡的清代藍色玻璃器皿,連雍正和乾隆都愛的藍色,是怎樣的?
    當然了,對雍正和乾隆來說,這種跟水晶一樣,塑造性極強的東西,自然也是要好好把玩一番的。故宮裡面有許多玻璃器,這些依託皇宮雄厚財力背景之下制出的玻璃器物,其觀賞價值可真不低,而且色彩豐富、質地精純,看著極賞心悅目。清代時期的玻璃器,主打藍色的可不少。
  • 玻璃畫 你還記得嗎?
    如今,玻璃畫雖然淡出人們的視野,但王鴻駿說,像玻璃畫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有重新輝煌的一天。  慢新聞-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李琅/文 記者 李野/圖  這手藝消失了十幾年  根據云陽縣文化部門提供的信息,目前掌握玻璃畫技能的,在渝東北地區唯有王老和他的女兒。
  • 華裔炫富女王「快樂失業者」怎麼炫富
    Dorothy Wang在美國網上炫富,被稱為炫富女王,她還和美國其他「富二代」一起錄製了《比弗利山莊富二代》的影片,影片主要是將美國富二代的奢侈生活搬到了大屏幕上讓別人觀看,簡單說來就是跟拍了五個身價幾十億的富二代的「日常生活」,整部片子裡都是目不暇接的名包,豪車,幾十萬的酒吧帳單,還有私人飛機和各種說走就走的旅行。以及上層社會的勾心鬥角。
  • 清代宮廷的運動範兒
    馮小剛在什剎海冰上的這一個電影橋段,無形中把北京的一項古老的冬季運動展現在了廣大觀眾面前,這就是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和廣泛群眾基礎的「滑冰」。  歷史上,滑冰這項體育運動在我國北方大地上源遠流長,當清代統治者定都北京後,更是把滑冰運動提升到了國家級別的高度,定為「國俗」,把滑冰這項活動稱為「冰嬉」,到了乾隆時期冰嬉運動達到了頂峰。
  • 明清瓷器紋飾鑑賞:清代鹿紋圖的美好寓意!
    古人瓷器紋飾「有畫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這些紋飾究竟表達了怎樣的期盼和祝福?本文以一組清代鹿紋為例,解讀它們的寓意以及之間的種種演變關係。鹿鳴宴圖:延攬才俊的誘餌清初瓷器中有一批紋飾,以鹿為主體,以飛燕為配角。下圖4個瓷片畫面雖然繁簡有所不同,但鹿與燕都畫得很明確。
  • 高臺雕彩玻璃畫——引領時尚潮流的民間美術
    自漢代至清代,自中原地區遷移而來屯田戍邊的高臺人民既有尚武好鬥、慷慨任氣的傳統,又有耕讀傳家、研習百家之學的進取精神,創造和傳承了許多獨具特色的民間技藝,其中包括民間美術的代表作——雕彩玻璃畫。高合雕彩玻璃畫是與制鏡技術相結合的傳統工藝畫,在制鏡生產過程中為制鏡裝飾,特殊製作方法也成為一種獨立畫種。
  • 金堂玻璃畫製作方法口碑靠得住嗎
    他們相聚冰彩活畫,一起學習技術、一起鑽研工藝、一起討論疑惑,結下了深受的同學情誼。當玻璃成為藝術品,人們不禁驚訝:原來日常所見的材料可以如此生動!而新一代的玻璃藝術,形式更為新穎,材料更為豐富,作品充滿創造力和鮮明的個性。藝術品並非高高在上,它的創造取之於生活,同樣也可金堂玻璃畫製作方法口碑靠得住嗎以用於生活。玻璃藝術品可以讓藝術更開放和平實,讓生活更可愛和美好。
  • 手藝消失了十幾年 男子創作一幅玻璃畫要買幾十萬
    慢新聞-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李琅/文 記者 李野/圖 這手藝消失了十幾年 根據云陽縣文化部門提供的信息,目前掌握玻璃畫技能的,在渝東北地區唯有王老和他的女兒。
  • 說說清代「大一統」的理念和實踐
    說說清代「大一統」的理念和實踐 2019年05月13日 07: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趙雲田 字號 內容摘要:「大一統」的理念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大一統
  • 博物館中一副女鬼圖,為清代無名畫師所畫,大多數人不敢晚上看
    有一幅聊齋的女鬼畫,這幅女鬼畫的作者並不是非常有名的畫師,但是這幅畫讓許多人晚上看起來都不寒而慄。博物館中一副女鬼圖,為清代無名畫師所畫,多數人不敢晚上看。 女鬼圖背後的故事我們來看一下這幅畫,這幅畫中是一個書房中,一個綠毛的惡鬼,而在惡鬼的身下,有一個美女。
  • 文人雅士的「神仙夢」,清代王雲繪《山閣雅會》
    文學家和藝術家應該是同時對這個題材感興趣的,戰國時期就有了《人物龍鳳圖》和《人物馭龍圖》描繪人死之後升天的畫面。這樣的畫作內容明顯受到了當時詩文的影響。營造這樣場景有什麼意思呢?也許古人根本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他們只是覺得把心中期盼畫下來就足夠了。
  • 小車嚴重超載司機酒後闖禍 相親女身首異處(圖)
    小車嚴重超載司機酒後闖禍 相親女身首異處(圖) 點擊進入>>>   新快報記者 張小奮  一輛裝了七人的轎車在江海大道高速撞向花基凌空翻轉  一對在友人撮合下前來相親的青年男女,昨天凌晨在一起唱K之後乘坐友人的小車回家,沒想到剛離開K廳就慘遭橫禍———懷疑車主因酒後駕車失控,小車高速撞到路中間的花基後凌空翻轉,車上七人一死三傷,其中相親的女子被甩出車外身首異處,而與其相親的男子也被斷了兩根肋骨
  • 古人為什麼不用玻璃作鏡子?
    1975年,在陝西寶雞出土了上千件西周早期的玻璃管和玻璃珠。經專家鑑定,這些西周時期的玻璃製品是一種鉛鋇玻璃,稱琉璃,與西方的鈉鈣玻璃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系統。既然我國古代就已經掌握了玻璃的製作技術,那為什麼那時的鏡子不用玻璃呢?
  • 晚清玻璃彩畫(圖)-中新網
    晚清玻璃彩畫(圖) >   二十多年前,友人從歐洲購了幾幅玻璃畫回港,作為珍藏品;俱屬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晚期製作者。
  • 清代畫家第一次見到奇異的海洋生物,畫下了這幅異魚怪草圖
    在那裡,趙之謙見到了以前未曾見過的新奇花卉和海洋生物,然後將它們一一寫入畫中。被稱為有「奇趣」《異魚圖》就是那個時候的作品。趙之謙是清代的著名畫家,和任伯年、吳昌碩並稱「清末三大畫家」。但其實他是多面發展的人才,不僅是繪畫領域,在書法、篆刻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所謂的「三絕」就是指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