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沒有之一,他對人類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愛因斯坦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發現了原子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並由此推導出質能轉化公式E=mC2。
但是質量與能量真的能實現相互轉化嗎?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弄清楚何謂"能量"。所謂能量:是指在空間運動的物質,即物質在空間中的運動,是物質丶運動的乘積,缺一不可。既然知道了什麼是"能量",那麼所謂的"質能轉化"就是偽命題,就難以成立,何況在核裂變和核聚變的過程中並不僅僅釋放出光和電磁波,還有各種各樣的其它粒子和粒子波、射線等,所以簡單地用E=mC2來表達就不太正確了。
我在文章《有控核聚變"人造太陽"為什麼不會成功?》一文中明確指出:核能並不是原子核內部的能量,核能來源於宇宙空間中高能粒子對原子核的撞擊。原子彈爆炸是空間高能粒子對鈾核撞擊後裂變產生的能量,氫彈也是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高溫高壓將氫原子核壓縮聚變成超緻密物質後攔截吸收宇宙空間中高能粒子後發生的強大裂變反應,由於鈾核和氫核物質構成不同,氫彈爆炸顯的能量更大,但它們都尊循能量轉換守恆定律,其公式表達就是:mV2=E=Mv2(mⅤ代表小質量高速度運行的物質粒子,Mⅴ代表大質量低速度運行的物質粒子),原子彈爆炸之所以顯的威力小是因為鈾核裂變產生的大部分能量都以暗物質、暗能量的方式輻射掉了。實際上,無論鈾核裂變還是氫核"聚變",它們都遵循能量轉換守恆定律,一進一出,能量守恆,並不能憑空產生能量,這也是核裂變丶核聚變過程中質量損失的原因。
宇宙空間中物質總質量不變,總能量也不會改變,變的只是物質的大小及運行速度。所以用能量轉換守恆定律公式mⅤ2=E=Mv2替代質能公式E=mC2更合適。
獨家見解,不容抄襲!
河南、鄭州、新鄭衛健委
孟軍保
2020年11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