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打壓下,華為啟動了「備胎計劃」,像海思半導體、華為自研系統等已經開始轉正,海思的麒麟晶片,近年來發展很快,當年雖然很爛,但是餘承東還是堅持使用,才有了今天的脫胎換骨,如果當時認為麒麟晶片糟糕,就摒棄了的話,今天華為就相當危險了。現在華為自研的麒麟980處理器,採用最先進的7nm工藝製程,已經足以和高通驍龍855相提並論了,差距也沒那麼大了,雖然ARM也宣布對華為進行斷貨,但是華為早就買斷了ARM V8的永久研發和使用權,意味著麒麟晶片不會斷。
但是為什麼現在鴻蒙系統還沒有正式使用呢?鴻蒙系統作為一個新誕生的系統,有以下幾個缺點很致命
第一點:生態環境不夠完善
雖說華為自己打造的新系統在流暢性上和兼容性上都非常的優秀,可以和安卓系統相比較,但是難就難在生態環境上面,因為從我們的手機市場開始發展之處,就是安卓系統和ios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基本上所有的軟體開發者都將主要的研發放在了這兩個系統上面,對於華為的新系統上暫時還沒有任何的作為,畢竟就算是華為的系統很優秀,也不能夠佔據手機的全部市場,面臨的就是使用華為新系統的用戶很多的軟體都不能夠使用,這樣一來華為的新系統存在的意義並不是很大,除非有一天國內的安卓手機都使用華為的系統,這個生態的環境才可能更加的完善。所以在能夠使用安卓9.0系統的時候,華為也不可能直接就放棄,畢竟這樣一來對於華為的用戶體驗感會降低,那麼使用華為手機的用戶可能就會對華為不那麼喜愛了。
第二點:華為自身壓力過大
在這個時候,華為所需要面臨的並不僅僅只是系統上的問題,手機原件的部分供應商也終止了合作,這對於華為來說,需要解決的事情太多了,事情都分一個輕重緩急,目前華為在可以使用安卓9.0的系統的時候,也沒必要直接更換,畢竟還有更為重要的事情需要解決,說白了就是華為現在沒有任何的精力可以騰出來去完善新系統的生態環境,且就算是現在騰出精力去完善的話,還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華為先把系統方面放在了後面。其次目前谷歌也是暫時性的終止了合作,這是來自於美國方面的壓力,事實上,谷歌是不願意和華為終止合作的,因為這對於谷歌自身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後續可能還有緩和的餘地,所以華為也不著急系統這一方面。
其實以上的問題華為都可以解決的掉,但是如果美國真的不留情面的話,華為也不會退縮。華為:願你永遠不知天高地厚
換句話說美國方面的抵制也是給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施加一個壓力,有的時候有壓力才會有動力,說不定我們國家的自研發會因為這一個艱難的境遇有更好的發展,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