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波義耳的發現——奇異觀察法」。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這麼一句話「我沒有特殊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愛因斯坦成功的原因之一,那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像愛因斯坦一樣,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會細心發現周圍的事物的一些不同尋常的特點,然後再去仔細觀察找出原因呢?事實上,學著發現周圍事物奇特的地方,然後進行深入觀察,就是奇異觀察法。這種奇異觀察法在科學實驗中經常會用到。就像化學家波義耳的發現一樣。
一天早晨,化學家波義耳正要照例到實驗室巡視。一位花匠走進他的書房,在房間的角落擺下了一籃美麗的深紫色的紫羅蘭。波義耳隨手拿起一束紫羅蘭,他一邊欣賞著一邊向實驗室走去。紫羅蘭那豔麗的色彩和撲鼻的芬芳使人感到心曠神怡,波義耳感到心情特別舒暢。
「威廉,有什麼心情嘛?」波義耳剛走進實驗室就詢問一個年輕的助手。
「昨天晚上運來了兩大瓶鹽酸。」助手把情況跟波義耳匯報了。
「我想看看這種酸,請從燒瓶裡倒一點出來。」
波義耳邊說邊把紫羅蘭放在了桌子上,去幫助威廉倒鹽酸。鹽酸揮發出刺鼻的氣味,像白煙一樣從瓶口冒了出來,倒進燒瓶裡的淡黃色液體也在冒著白煙。
「威廉,這鹽酸好極了。」波義耳高興地說,他從桌子上拿起那束花,要回到書房裡去。就在這個時候,他突然發現紫羅蘭上冒著輕煙。原來,鹽酸的飛沫濺到了花朵上了。他趕緊把花拿到盆裡去洗。但是奇怪的是,紫羅蘭的顏色居然變紅了。
這個偶然的奇異現象引起了波義耳的興趣。他走回書房,把那個盛滿鮮花的籃子拿到實驗室,對威廉說:「取幾隻杯子,每種酸都倒一點。」
年輕的助手按照波義耳的吩咐,一個杯子倒進一種酸,再往每個杯子裡放進一朵花。波義耳就坐在椅子上觀察。慢慢地,深紫色的紫羅蘭花朵逐漸變色了,先是帶點淡紅,最後完全變成了紅色。
「威廉,看清楚了嘛?不僅是鹽酸,其他各種酸,都能使紫羅蘭由紫變紅!」波義耳興奮地說,「這可太重要了!要判別一種溶液是不是酸,只要把紫羅蘭的花瓣放進溶液裡就可以判別了!」
「可惜紫羅蘭不是一年四季都開花的!」威廉帶著惋惜的口氣說。
「你學會動腦筋了。為了方便鑑別溶液的酸性和鹼性,我們該做些什麼呢?」波義耳向助手提出了新的問題。
不久,他們研製出了一種用石蕊浸泡過的指示紙,能很方便的就能分辨出什麼是酸什麼是鹼。這對化學研究工作可是具有重要的意義的。
很多的發明創造都離不開洞察奇異,也就是說需要我們留心發現平常生活中出現的一些不同尋常的情況,然後再去仔細研究,直到創造出以前從來沒有的新科技或者新產品。那我們在運用奇異觀察法去發明創造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地方呢?或者說怎麼更好地掌握、運用好奇異觀察法呢?
首先,在觀察中要有好奇心。
當代有個著名的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就說過:「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學離不開好奇。道理很簡單,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可怕的是提不出問題,邁不出第一步。」
大家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是不是一個人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心越強烈,就越有探索的欲望?如果一個人對周圍的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抱著一種「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心態,他還有可能發現新事物嘛?他是不可能發現新事物的。就像發明大王愛迪生說過的:「誰喪失了好奇心,誰就喪失了最起碼的創造力。」
其次,要培養洞察力。
善於洞察,善於觀察,才會有新的發現,才會找到發明創造的切入點。很多同學可能不明白什麼叫善於洞察?所謂善於洞察,就是要善於用敏銳的眼光去看,用科學的思維去想,不斷地將「觀」與「察」有機地結合起來。
當然,我們說過,好的觀察力離不開好的注意力。如果你的注意力都還不太容易集中的話,提高注意力,可是你走向小發明家的第一步。
最後,就是要善於分析。
在我們發現了問題之後,就要善於對於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原因和規律等等。在自然界中,經常會出現由於某種作用產生的效果或者反應,比如電磁效應、光電效應、磁場效應、溫室效應、臭氧層效應等等。這些潛在的、沒有被發現的重要事實和發展趨勢,總是要通過跟它相關的現象凸顯出來。如果你會分析這些與常規效應不同的奇異現象,就有可能發現那些還沒有被別人知道的知識。
本講的最後,老師給大家出個問題,考考大家,看看你有沒有小小發明家的潛力吧!
據報導,英國有一個獵人,有一次開槍射擊一隻雉雞,可是槍彈明明擊中了雉雞,它竟然還能大搖大擺地從獵人眼皮底下飛走,留下的只是幾根雞毛!雷丁大學的科研人員聽到這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之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花大價錢買下了那幾根雞毛,開始了新的研究。
問題來了,請大家想想看,他們究竟想發明創造什麼?老師猜是,是不是防彈衣或者能用於抵禦危險的什麼東西,聰明的你還有其他答案嗎?歡迎和大家共同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