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日光浴抗衰老防氧化——金屬氧化物光催化纖維的自保護抗氧化效應觀察

2021-02-15 X-MOL資訊

光照是多數材料加速氧化「老化」的主要原因,在實際應用條件下卻難以避免,因此如同人體肌膚,材料有抵抗曬傷、抗衰老、防氧化的需求。例如,廉價的卑金屬(base metal)及其低價態氧化物主導的多種水相光催化反應在可持續能源、環境等領域佔據著重要地位,人們為了降低光子與氧對光催化材料本體造成的氧化副作用,常引入惰性層進行抗氧化保護。但是這一手段同時抑制了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因此,卑金屬基光催化材料的自保護抗氧化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標。

金屬氧化物光催化纖維的合成過程與形貌

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宏志教授侯成義博士丹麥技術大學化學系池其金副教授、電鏡中心緊密合作,觀測到多種金屬納米顆粒在光照下激發的表面等離子共振(LSPR)效應能夠有效阻止其表面金屬—氧鍵的生成。為了進一步論證LSPR自保護抗氧化的作用尺度與實用性,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通用的」無電解質電化學」合成方法用以製備高表面活性卑金屬/氧化物複合無機纖維。LSPR卑金屬納米顆粒及其低價氧化物納米線經過偶極驅動的自組裝形成微米至釐米尺度的多孔核-殼結構,並與含氧的水溶液構成三組兩相界面。研究者分析了光照下LSPR衰減釋放的輻射能與非輻射能對三組界面金屬—氧鍵的作用方式,同時觀察到輻射能的作用距離可達微米範圍,因此廣泛適用於微孔至大孔結構的材料。最後,研究者以高活性的銅/氧化亞銅纖維為例,將其作為光電轉換電極材料驗證了真實反應中卑金屬」曬太陽抗衰老防氧化」的實用價值。

LSPR效應主導的金屬/氧化物核殼結構抗氧化機理與光電轉換反應示意圖

本工作受到上海市學術帶頭人與東方學者基金資助。研究論文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2016, 28, 4097-4104),並被丹麥技術大學化學新聞報導。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505990/abstract

原文:Reagent-Free Synthesis and Plasmonic Antioxidation of Unique Nanostructured Metal–Metal Oxide Core–Shell Microfibers

Adv. Mater., 2016, 28, 4097-4104, DOI: 10.1002/adma.201505990

相關焦點

  • 金屬高溫防氧化塗料保護金屬氧化發黑
    鋅和鋁;但是他們可以溶解金屬對於這樣的氧化物,可以假定在氧氣與空氣的交界面處的金屬濃度是減小的,即使是在很低的氧氣壓力下,從而氧化速率與氧氣壓力是相互獨立的。一些金屬的氧化物可以溶解氧。>℃、耐溫2300℃和石墨抗氧化封閉塗料2600℃四種塗料耐高溫封閉陶瓷體功能塗料。
  • 研發出具光催化性能新型纖維材料
    為解決二氧化鈦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諸多不足,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科研人員提出通過在纖維材料表面構築具有層級結構的二氧化鈦顆粒,製備出可循環使用的新型光催化材料
  • 防氧化不損耗石墨保護塗料
    石墨保護塗料,高溫抗氧化防氧化,單質的C由於處於0價,既有氧化性也有還原性,碳在高溫下吸收氧化氣氛,有很好的還原性。碳質還原劑是工業矽爐料中的主要導電體,碳也是石墨成分。很多高溫工況的使用結果證明,碳耐火材料防氧化塗料大大減緩碳耐火材料的氧化損耗,北京志盛威華化工有限公司研發的ZS-1021石墨高溫抗氧化塗料在防止碳耐火材料氧化、降低碳耐火材料損耗、延長碳耐火材料壽命方面有明顯的效果,塗層長期耐溫2600℃,塗層有效防氧化率可以達到60%,延長石墨材料手壽命3倍以上。
  • 金屬所提出增強極性光催化材料性能新思路
    光催化技術在能源利用、環境保護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光催化過程可大致劃分為光能吸收、光生電荷分離和表面反應三個主要步驟,其中光生電荷能否有效分離直接制約著整個光催化過程的效率。通過材料設計為光生電荷遷移提供足夠驅動力,可有效提高光生電荷分離效率,增強材料光催化效率。近年來,極性光催化材料研究得到迅速發展。
  • 綜述:金屬納米材料誘導的可見光催化
    ,而開發高效的可見光(約佔太陽光能量的43%)響應材料是目前光催化領域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近些年興起的以Au, Ag, Cu等金屬光吸收為驅動力的光催化為解決寬帶隙半導體(Eg>3.0 eV)在可見光區域的響應問題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並已逐步發展成為光催化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關於金屬納米材料敏化半導體或增強其已有活性以達到高效可見光響應的機理已有較多研究,其中金屬納米顆粒的「熱電子」注入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模型(見圖)。
  • Chem:原位SERS研究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表面光催化氧化
    研究背景原位檢測催化劑表面活性位點和活性中間物種有助於深入理解催化反應機理,這是理性設計高性能催化劑的關鍵。在多種原位分析技術中,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技術具有表面選擇性強、特異性高、靈敏度高、水幹擾低等優勢,在檢測表界面化學分析中表現出巨大的潛力。近年來,隨著等離激元金屬納米結構合成與組裝技術的飛速發展,SERS被廣泛應用於檢測金屬表面的催化反應。
  • 南開大學表界面化學分析Angew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表面光催化氧化
    近年來,隨著等離激元金屬納米結構合成與組裝技術的飛速發展,SERS被廣泛應用於檢測金屬表面的催化反應。而金屬氧化物材料SERS活性不佳,因此使用SERS檢測其表面的化學反應鮮有報導。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由於其表面能較高,在傳統製備過程中很容易團聚且產物粒徑不均勻,很難有效地對其進行下一步定向組裝和功能化等。
  • 帶你認識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
    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主要成分是納米TiO2,是一種在日光(或者模擬日光)照射下,促進氧化反應的高效率催化材料。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是當今化學、材料和環境領域的研究熱點,在汙水處理、空氣淨化、太陽能利用、抗菌和自清潔功能等領域均有應用
  • 用於可見光碟機動產氫的特殊定製的自組裝光催化納米纖維
    用於可見光碟機動產氫的特殊定製的自組裝光催化納米纖維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7:06:32 一個由布裡斯託大學Ian Manners課題組領導的國際合作小組,通過自組裝納米纖維實現了可見光碟機動的高效產氫
  • 金屬硫化物光催化──可見光誘導的選擇性有機轉化反應
    過渡金屬硫化物是一類重要的半導體光催化劑,在溫和的條件下可以光催化促進一系列富有意義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發生。
  • 中科大研發出低能耗低成本光催化材料
    日前,中科大熊宇傑教授課題組與該校多位教授合作,設計出一類具有缺陷態的氧化鎢納米結構,這類新型光催化材料在廣譜光照條件下展現出優異的有氧偶聯催化性能,有望實現低能耗和低成本的化工生產。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重要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
  • 納米級二氧化鈦光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
    此外,由於顆粒的細微化,納米材料還具有塊狀材料所不具備的表面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小尺寸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1 TiO2的光催化機理  半導體的能帶結構通常是由一個充滿電子的低能價帶和一個空的高能價帶構成,它們之間的區域稱為禁帶。禁帶是一個不連續區域。
  •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打開APP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1-01-14 17:14:19
  • 金屬所揭示雜原子調控的碳催化低碳烷烴氧化脫氫反應機理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催化材料研究部研究員蘇黨生領導的科研團隊一直致力於低碳烷烴催化轉化制烯烴的基礎研究以及工業化應用探索,自2008年發現非金屬納米碳可替代傳統貴金屬及金屬氧化物用於催化烷烴氧化脫氫反應以來,非金屬納米碳在傳統熱催化中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迎來蓬勃發展,其在低碳烷烴氧化脫氫反應中展現出較傳統金屬催化劑更高的活性
  • 二氧化碳光催化研究裡的那些學科交叉
    研究亮點:1.通過修飾催化材料和調整反應器以提高多相光催化CO2加氫反應速率2.通過巧妙設計理論計算模型來幫助研究催化機理,以及光和熱對於催化反應的影響3.對比CO2轉化反應裡的不同催化機理:光化學催化,熱化學催化和光熱催化4.列舉評估光催化反應的可行性和應用前景時所需要考慮的參數
  • 中國科大設計出具有缺陷態的金屬氧化物催化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布消息稱,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熊宇傑課題組基於無機固體精準製備化學,採用晶體缺陷工程,設計了一類具有缺陷態的氧化鎢納米結構,在廣譜光照條件下展現出優異的有氧偶聯催化性能,有望實現低能耗和低成本的有機化工技術。
  • 中南大學雷永鵬團隊:連發多篇金屬電催化材料領域成果!
    近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雷永鵬教授研究組在非貴金屬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接連發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33)、《Small》(IF=11)、《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 中南大學雷永鵬團隊:連發多篇金屬電催化材料領域成果!
    近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雷永鵬教授研究組在非貴金屬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接連發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33)、《Small》(IF=11)、《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IF=5.2)等國際權威期刊。
  • 到底是金屬 還是 氧化物
    雖然該催化反應形式上很簡單,但是催化劑種類不同(氧化物,金屬,或者金屬/氧化物界面),反應條件不同(室溫/ 高溫;有無光照),相應地,催化反應的機理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在貴金屬催化中,我們著重介紹了Ru表面的活性相問題,即在實際反應條件下,催化劑的表面形成了RuO2氧化物,反應通過MvK機制實現(CO與晶格氧反應形成CO2並脫附,表面形成氧缺陷,氧分子在氧缺陷處解離並形成新的晶格氧,完成催化循環),但是當時的研究手段主要是基於非原位的STM技術,因而貴金屬表面的催化反應機制,
  • 山東大學:三元納米纖維材料,出色的吸波性能
    研究背景一直以來,多組分複合材料的製造一直被視為開發增值、高效和多功能材料的一種有效且實用的策略。三元複合材料在界面效應和協同效應的優越性方面是各個研究領域特別關注的。金屬鎳作為典型的軟磁材料具有高導磁率和飽和磁化強度的優點,有利於提高磁損耗容量和提高Snoek極限以確保在高頻範圍內的EM吸收,因此對其進行了廣泛的EM吸收研究。對於電介質組件,通常使用氧化物陶瓷來調整EM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