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表界面化學分析Angew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表面光催化氧化

2020-07-15 學研天地

研究背景

原位檢測催化劑表面活性位點和活性中間物種有助於深入理解催化反應機理,這是理性設計高性能催化劑的關鍵。在多種原位分析技術中,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技術具有表面選擇性強、特異性高、靈敏度高、水幹擾低等優勢,在檢測表界面化學分析中表現出巨大的潛力。近年來,隨著等離激元金屬納米結構合成與組裝技術的飛速發展,SERS被廣泛應用於檢測金屬表面的催化反應。而金屬氧化物材料SERS活性不佳,因此使用SERS檢測其表面的化學反應鮮有報導。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由於其表面能較高,在傳統製備過程中很容易團聚且產物粒徑不均勻,很難有效地對其進行下一步定向組裝和功能化等。因此,使用SERS檢測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表面催化反應的最主要挑戰是構建單分散且SERS活性高的複合納米結構。

南開大學表界面化學分析Angew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表面光催化氧化


成果簡介

為了將表界面化學反應SERS檢測拓展到氧化物催化領域,最近,南開大學謝微研究員課題組通過組裝-焙燒策略,製備了一系列兼具SERS和催化活性的「核-衛星」雙功能納米結構。這種結構使SERS檢測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表面的化學反應成為可能。作者選取Au-CuO核-衛星納米結構增強基底作為代表,利用原位SERS在分子尺度上研究CuO納米粒子催化矽烷製備矽醇的光氧化反應。

矽醇類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化學品,在軍工、日用化工、藥物化學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其傳統合成方法通常需要貴金屬或結構複雜的均相催化劑,其價格高昂和負載(或均相)催化劑易流失等因素增加了工業化生產矽醇的成本並對環境保護帶來壓力。因此,開發新型無載體、廉價易得並可重複利用的高效催化劑,對高附加值矽醇的化學轉化具有重要意義。作者的實驗和計算結果表明,CuO表面的氧空位是活化H2O2的真正催化活性位點,其催化產生的*OH是引發矽烷轉化為相應矽醇的活性物種。此外,作者以廉價的商業化CuO粉末作為催化劑,高收率、高選擇性地合成了多種矽醇化合物。本研究工作為原位SERS分析檢測技術在探究氧化物表面的催化反應機理方面提供了概念驗證,這種新策略可促進SERS檢測應用於金屬氧化物催化研究。

南開大學表界面化學分析Angew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表面光催化氧化


相關結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 上。

文獻連結:

Synthesis of Au-Metal Oxide Core-Satellite Nanostructure for In Situ SERS Study of CuO-Catalyzed Photooxidation

Kaifu Zhang, Ling Yang, Yanfang Hu, Chenghao Fan, Yaran Zhao, Lu Bai, Yonglong Li, Faxing Shi, Jun Liu, Wei Xie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07462

相關焦點

  • ...分析Angew. Chem:原位SERS研究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表面光催化氧化
    研究背景原位檢測催化劑表面活性位點和活性中間物種有助於深入理解催化反應機理,這是理性設計高性能催化劑的關鍵。在多種原位分析技術中,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技術具有表面選擇性強、特異性高、靈敏度高、水幹擾低等優勢,在檢測表界面化學分析中表現出巨大的潛力。近年來,隨著等離激元金屬納米結構合成與組裝技術的飛速發展,SERS被廣泛應用於檢測金屬表面的催化反應。
  • 【材料】日光浴抗衰老防氧化——金屬氧化物光催化纖維的自保護抗氧化效應觀察
    例如,廉價的卑金屬(base metal)及其低價態氧化物主導的多種水相光催化反應在可持續能源、環境等領域佔據著重要地位,人們為了降低光子與氧對光催化材料本體造成的氧化副作用,常引入惰性層進行抗氧化保護。但是這一手段同時抑制了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因此,卑金屬基光催化材料的自保護抗氧化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標。
  • 納米級二氧化鈦光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
    ,其中納米TiO2光催化應用技術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利用自然光即可催化分解細菌和汙染物,具有高催化活性、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無二次汙染、無刺激性、安全無毒等特點,且能長期有益於生態自然環境,是具有開發前景的綠色環保催化技術之一。
  • 南開大學AEM綜述:多功能過渡金屬磷化物在能源電催化中的應用
    過渡金屬磷化物由於具有豐富的活性位點,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可調的組分結構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近日,南開大學焦麗芳課題組發表了題為「MultifunctionalTransition Metal-Based Phosphides in Energy-Related Electrocatalysis」 的綜述文章。
  • 催化周報:Nature子刊、Angew.、AM等大合集
    該研究通過空氣輔助瞬態熱衝擊策略合成了高度分散的超薄碳包覆的氧化鎳納米粒子(NiO@C/CC),該納米粒子沉積在碳布上,作為鹼性燃料氧化的有效催化劑。這種NiO@C/CC催化劑在乙醇,甚至甲醇和乙二醇電氧化中,具有出色的催化活性(高達119.1 mA cm-2)和耐久性(在測試過程中電流衰減很小),其性能優於大多數報導的貴金屬催化劑。
  • 多相催化界面限域效應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納米與界面催化研究組在多相催化界面限域研究方向上開展的系列工作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
  • 帶你認識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
    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主要成分是納米TiO2,是一種在日光(或者模擬日光)照射下,促進氧化反應的高效率催化材料。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是當今化學、材料和環境領域的研究熱點,在汙水處理、空氣淨化、太陽能利用、抗菌和自清潔功能等領域均有應用
  • 催化周報:Nature子刊、JACS、Angew.等大合集
    DFT計算為從DMASnBr3和g-C3N4界面能級的有利排列中得出的這種增強提供了見解。基於水中無鉛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的複合材料的高效光催化活性的展示,為在水環境中工作的新型光碟機動催化劑鋪平了道路。然而BP納米片有限的催化活性限制了其實際應用。本文用一鍋熱溶液法合成了一種載有金納米顆粒(BP/Au)的BP納米片。電化學測試結果表明,BP/Au具有優異的電催化析氧性能,超低的起始電位(1.36v)和Tafel斜率(68.1mv dec−1)。第一性原理計算結果進一步支持了實驗結果,其中負載的Au納米粒子實現了BP從半導體相到金屬相的轉變,這使得BP/Au具有更快的載流子遷移率。
  • 催化周報:Science、JACS、Angew、AM等大合集
    此外,證實在OER發生之前,Co/Fe尖晶石狀表面促進了高活性Co(Fe)OOH相的形成,從而增強了BSCF高導電鈣鈦礦結構的OER電催化性能。這項研究提供了對氧化物催化劑在電化學過程中經歷的基本轉變的詳細理解,並且可以幫助開發具有增強活性的新型氧化物催化劑。
  • 催化周報:Nature、Science、Nat. Catal.、JACS、Angew等大合集
    在此,我們證明對典型光活性2D COF(Py-HTP-BT-COF)化學結構的輕微調節,通過氯化(Py-ClTP-BT-COF)和氟化(Py-FTP-BT-COF),可顯著增強光催化析H2效率(Py-ClTP-BT-COF的析氫速率為177.50 mmol h-1,表觀量子效率(AQE)高達8.45%)。
  • 110周年:可持續水修復的催化氧化過程展望
    本文著重討論了催化溼空氣氧化和高級氧化工藝的催化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重點探索在水相生物質處理和催化劑設計等水修復領域之外,應用相關催化知識和信息的潛力,以應對這些過程中的挑戰。其中一個例子是探索利用負載金屬催化劑的界面周界位點來改變催化性能。
  • 結構明確金屬催化劑的演變:從納米催化到單原子位點催化
    期刊的綜述文章系統地闡述了納米催化和單原子位點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了研究者從上個世紀以來在納米催化領域所取得的諸多成就和近幾年在單原子位點催化領域的新進展。綜述討論了納米/單原子位點催化劑的合成策略、構效關係以及新型納米/單原子位點催化劑在基礎化學工業、精細有機化工、能源轉化催化以及環境催化中的應用。
  • 催化周報:JACS、Angew.、AM、Chem、Joule等大合集!
    配體的交換和去除是通過紅外光譜(ATR-FTIR)分析證明的,而高解析度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HAADF-STEM)顯示了它們對粒子間距離和納米粒子重排的影響。後來,作者開發了一種基於襯底的工藝方法來跟蹤這些對CO2R的影響。
  • 傅強JACS:金屬與惰性氮化硼載體之間的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
    利用h-BN片層材料負載金屬Ni納米粒子,我們意外的發現其擁有非常優異的DRM反應的活性和穩定性。仔細檢查反應前後的催化劑,我們發現新鮮的催化劑中Ni納米粒子跟h-BN表面的接觸角大於90度,顯示了兩者之前較弱的相互作用。
  • 【催化】解析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DHs):催化劑、載體和前驅體
    在負載型催化劑的設計中,載體的性質對金屬催化劑催化性能影響很大,而利用好催化劑與載體之間的協同作用對於提高催化劑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幫助。另外,載體還能起到錨定催化劑的作用,在製備過程中調控催化劑的形貌及尺寸。
  • 大化所傅強JACS:金屬與惰性氮化硼載體之間的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
    利用h-BN片層材料負載金屬Ni納米粒子,我們意外的發現其擁有非常優異的DRM反應的活性和穩定性。仔細檢查反應前後的催化劑,我們發現新鮮的催化劑中Ni納米粒子跟h-BN表面的接觸角大於90度,顯示了兩者之前較弱的相互作用。
  • 香港城市大學Angew光催化薄膜選擇性催化轉化二氧化碳製備甲烷
    (a)氧化亞銅(藍色)和氧化亞銅@Cu-MOF(紅色)催化劑的光催化CO2甲烷化的活性;(b)兩個材料在五個循環實驗過程中的穩定性成果簡介在這項研究中,香港城市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Yun Hau NG(吳永豪)團隊描述了一種以水蒸氣為電子供體的氣態光催化系統,該系統使用生長在銅網上的Cu2O@Cu3(BTC)2 的複合物將CO2選擇性還原為CH4。
  • Adv.Mater.綜述:雷射輻照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
    關於雷射輔助加工金屬氧化物陶瓷的的最新研究進展也做了介紹。圖2 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中的雷射誘導現象及其在各種功能器件中的應用金屬氧化物呈現出獨特的且廣泛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從而在科學和技術發展上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和興趣。
  • 江海龍教授Angew:單分散金屬磷化物促進MOF光催化產氫
    目前,貴金屬Pt是最常用的共催化劑之一,但Pt昂貴的價格大大限制了其實際應用,因此尋找廉價並可與Pt相媲美的非貴金屬共催化劑是光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過渡金屬磷化物(TMPs)是一類被報導的可用於光催化產氫,並有望替代Pt的非貴金屬共催化劑。
  • 《Angew》深究!五元高熵合金納米粒子的自催化形成過程
    近日,來自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Bo Brummerstedt Iversen等研究者,使用原位X射線散射和透射電鏡研究了Pt-Ir-Pd-Rh-Ru納米粒子的溶劑熱形成的機理。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在多相催化中具有廣泛的研究價值,在還原氧或二氧化碳、氧化甲醇、甲酸或CO和氨分解等具有挑戰性的反應中,都已經報導了顯著的成果。不同的表面位點不僅促成了優異的性能,而且還使局部金屬環境、金屬配體效應以及與單個金屬相比增強了化學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