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上面的圖片,不知大家有沒有很想吃呢?
作為我們那的地道小吃,我可是很久都沒有吃到了,很是想念的。
據我了解呢,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說,看到名字更是疑惑「為什麼叫石子饃呢」,想要知道為什麼,我們就要了解它的做法了。
part1
第一步,也就是準備工作啦,備麵粉、香蔥碎、雞蛋、酵母用溫水化開,麵粉中放入雞蛋、香蔥碎、五香粉 、鹽和泡打粉,然後將泡開的酵母水分次倒入麵粉中和成麵團,最後加蓋餳發20分鐘。
part2
第二步,主角上場了, 選取光滑的小石頭若干,洗淨晾乾塗以少許油,放入深邊平底鍋內加熱並不斷翻炒,至石子灼熱燙手後(手距石子1寸距離能感覺燙熱)取出一半石子放在另一容器內保溫。將發好的麵團揉勻,搓成長條, 切成劑子,用杖擀成圓形餅,再刷一層香油即成石子饃生胚。
part3
第三步,也就是最後一步,將加熱好的石子一半倒入平底鍋,上放石子饃生胚 ,生胚中放入肉絲和雞蛋,石子饃生胚上在放原先取出的石子,然後小火烙制七、八分鐘翻身烙另一面(餅面上再放一些鍋裡的熱石子)烙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出爐了。
鮮香油酥的火燒,再配上雞蛋和肉絲,一口吃上去一個,裡嫩外焦。
溫馨小提示:
1.石子要洗乾淨;
2.烙制時底火不宜太旺,熟後小心揀出上面的石子,以免破損石子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