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汕,因為諸多美食小吃而聞名全國,吃貨們必去的美食天堂。潮汕有多少好吃的?誰也說不清,就連潮汕人自己都說不出來自己這輩子到底吃過多少好吃的東西。潮汕的小吃中,「粿」類佔據一大類,這種用米漿做成的食物,承載著潮汕人對美食的詮釋,最能體現當地人的心靈手巧和善於烹飪。
在潮汕的各種「粿」裡,有一種用「活化石」做成的小吃,利用古老生物本身特有的鮮美味道,來做成一道粿品。但活化石如今已經蹤跡難尋,這道小吃流傳到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呢?我們還能吃到這道小吃嗎?
鱟粿,這是一種獨屬於潮汕的著名小吃,如今依然能在各式各樣的粿品店裡看到這道小吃的存在。但鱟粿如今的製作方式已經和以前相比,千百年以前,潮汕地區隨處可見一種奇形怪狀的生物——鱟,鱟的味道讓人們大為驚嘆,獨有的鮮美滋味讓它們成為人類餐桌上的美味。但鱟已經數量稀少,一隻難求。
在潮汕當地,關於鱟粿還有一個傳說。潮汕曾有一位女性,因為非常孝順而聞名。這位女性心疼家裡的婆婆沒有牙齒,不能吃美味的食物,於是試著將鮮美的鱟和番薯粉混合在一起,鱟粿容易消化,很好吞咽,婆婆非常開心。在潮汕話中,「孝」字和「鱟」的發音相似,於是鱟粿便流傳下來,成了孝順的代表美食。
傳統的鱟粿,一定要用到海裡的鱟,將鱟的肉取出來,再用海鱟做成汁,混合番薯粉,做成粿品的基礎。餡料選用鮮美的大蝦、瘦肉、香菇和鵪鶉蛋,四種具有鮮味的食材放在一起,和鱟的味道產生絕妙的反應。鱟粿倒入蟠桃模具中定型,上鍋蒸熟後,就做成了潮汕正宗的小吃。
如今,鱟已經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更是鮮有的動物「活化石」,即便是在潮汕,人們也不允許用鱟來製作食物,更不允許售賣。但鱟粿並沒有因此消失,潮汕人找到一種替代方式,來還原鱟的味道。
首先換掉番薯粉,將番薯粉用米漿代替,接著用海魚和海蝦熬出濃稠湯汁,與米漿混合在一起。鱟粿的餡料保持不變,用鮮蝦、瘦肉、香菇和鵪鶉蛋來增添香味。放在模具中定型後,將粿品放入油鍋中浸泡,期間油鍋下面的小火加熱,讓粿品在油鍋裡被慢慢燜熟,完全熟透的鱟粿外表略微金黃,外脆裡嫩。
別看鱟粿在油鍋裡浸泡那麼久,吃起來卻一點也不膩。吃鱟粿的時候,最好加上調料,辣椒醬和醬油就能調出不錯的味道,若是賣鱟粿的店鋪裡有自家獨門秘方的醬汁,那更要試一試。加上醬汁的後果吃起來又香又辣,又鹹又香。如果怕吃鱟粿太膩了,加上一份清湯,一頓午餐就算解決了。
現在吃貨們要是到潮汕旅遊,還能看到一些小攤販專門售賣鱟粿。不得不說,這道小吃在潮汕實在太火熱,當地人也會忍不住買上一份來解饞。大家要是有看到的話,一定要買一份來嘗嘗。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