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是我國餐桌上最為常見的美食,國人大多喜愛吃魚,但各種魚類也被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例如沿海城市的人大多喜歡吃海魚,常用清蒸或白灼的做法,對淡水魚往往是不屑一顧;內陸的人則大多喜歡各種淡水魚,烹飪方面喜歡紅燒或煎炸之類的做法,口味濃鬱香氣足,覺得海魚腥味太重不好吃。
在我國,很多名氣大的魚類,都被吃貨們吃到近乎滅絕,野外捕撈過度,只能依靠人工養殖才能吃到,例如大家熟知的長江刀魚、野生黃魚之類的,現在都很少見了,而且價格貴到離譜。而那些名氣小的魚則又完全不同,很多人可能連名字都叫不出來,再便宜也都沒人買,就像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這種,這魚在我國不值錢,只有潮汕人懂它的價值,到了日本卻變成高檔貨,甚至需要預定才能買到。
這種魚就是鯒魚,看起來是比較醜的,天生外貌就不受歡迎,全身呈現棕褐色,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魚類,因為它腦袋大但尾巴小,看起來有點像以前人們留下的小辮子,所以很多人也將其稱之為「辮子魚」。
我國很多地方的市場中,基本都見不到鯒魚的存在,因為確實也沒什麼人買,所以老闆們也都不願意進貨,進貨根本就賣不出好價錢。只有我國潮汕地區,這種魚會見得比較多一些,當地的人們不僅懂得它的價值,而且也擅長烹製鯒魚,潮汕人做這魚最大的秘訣,就是會往鍋裡加入菜脯,其實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就是咱們自己做的蘿蔔乾而已。
先將鯒魚處理乾淨,然後下鍋油煎,兩面金黃之後撈出裝盤備用。另起鍋爆香蔥姜蒜,隨後加入菜脯翻炒,最後將鯒魚回鍋一起燜煮,加入各種調味料即可,做法簡單味道好,有興趣的朋友們都可以嘗試一下。
你見過這種魚嗎?你們那邊會吃這種魚嗎?歡迎與大家進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