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樂民丨電白籍中國科學院院士

2020-10-08 茂名那些事

黎樂民 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黎樂民,男,1935年12月出生於廣東電白區林頭鎮板橋鋪背村,物理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理學部和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958年轉入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1959年在該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65年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研究生畢業。1977年起回到北京大學化學系工作至今。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黎樂民的主要研究包括密度泛函理論及相關計算方法、大體系的理論計算方法、含重元素化合物的理論研究:相對論效應的化學效果、鑭系化合物的電子結構與穩定性規律。


人物經歷

1935年12月6日,黎樂民出生於廣東省電白區林頭鎮板橋鋪背村。

195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留校任教。

1965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曾任美國能源部能源與礦物資源研究所客座科學家。

1984年2~9月為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1984年10月~1985年6月在美國能源部能源與礦物資源研究所(Ames實驗室)任客座科學家。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002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化學學部常務委員會委員。

2006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化學學部常務委員會委員、副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1977年以後主要從事理論研究。系統研究了稀土化合物的電子結構,闡明其成鍵特徵、穩定性規律以及相對論效應的作用。與他人合作提出雙層點電荷配位場模型以及定義和計算分子中原子與原子軌道的方法用量子化學方法導出正弦型同系線性規律對芬太尼類麻醉鎮痛劑電子結構與藥效找到較好的關聯指數提出一種用密度泛函理論處理4f電子多重態結構的方法。在含重元素大體系計算方面,提出新的大體系分區計算和局部高精度計算方法以及接合的相對論—非相對論密度泛函計算方法。

論文專著

Wenjian Liu, Lemin Li, Gongyi Hong, Dadi Dai, M. Dolg. The Beijing 4-Compon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Program Package (BDF)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uO, EuS, YbO and YbS. Theoret. Chem. Account, 96, 75-83(1997).

Gongyi Hong, Xianjie Lin, Lemin Li, Guangxian Xu. Linkage Isomerism and Relativistic Effect in Interaction of Lanthanoid and Carbon Monoxide. J. Phys. Chem. A, 101(49),9314(1997).

Dadi Dai, Lemin Li, Jingqing Ren, M.-H. Whangbo. Description of Ligand Field Splitting in Term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of the Split Levels of the 2F5/2 and 2F7/2 Subterms in CeO and CeF under the Weak Field Coupling Scheme. J. Chem. Phys., 108(9), 3479-3488(1998).

Jingqing Ren, M.-H. Whangbo, Dadi Dai, Lemin Li. Description of Ligand Field Splitting in Term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plit Levels of the Lowest Lying Subterms of the 4fn-6s2 (n=3-14) Configurations in Lanthanide Monofluorides LnF (Ln=Pr-Yb). J. Chem. Phys., 108(20), 8479(1998).

Hai-gang Lu, Lemin Li. Density Functional Study on Zero-valent Lanthanide Bis(arene)-sandwich Complexes. Theoret. Chem. Acc., 102, 121-126(1999).

Fan Wang, Gong-yi Hong, Le-min Li. A Simplified Scheme for Relativistic Density Functional Computations in the Zero-Order Regular Approximation. Chem. Phys. Letters, 316, 318-323(2000).

榮譽表彰

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社會任職

1993年至1997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98年至2002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2003年至今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

北京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和理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稀土化學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理論與計算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B輯:化學)執行副主編、《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副主編、《中國化學快報》副主編等學術職務。

黎樂民還兼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化學學部常務委員會副主任;《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理論與計算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材料研究會計算材料學分會副主任;《中國科學》(B輯:化學)執行副主編,《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中國化學快報》和《分子科學學報》副主編。

相關焦點

  • 黎樂民:《中國科學》要成為展示中國科技發展水平的窗口
    黎樂民,1935年出生,物理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早期研究方向為絡合物化學和萃取化學,後期主要從事量子化學和理論無機化學研究。1996~2002年任《中國科學》《科學通報》聯合編委會編委,2002~2007年任《中國科學B輯:化學》執行副主編,2008~2012年擔任《中國科學:化學》主編。
  • 甘子釗丨信宜籍著名物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甘子釗,1938年4月出生於廣東信宜,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4年甘子釗考上北京大學物理系,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6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副教授、教授、固體物理研究所所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9年擔任北京大學理學部首屆主任 。
  • 瀏陽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子江回家,為家鄉送上「大禮」!
    文丨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可夫「這兩天回到瀏陽看到家鄉的發展我為自己是一個瀏陽人感到自豪」12月1日至2日瀏陽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子江從北京回到家鄉瀏陽對瀏陽婦幼健康工作進行了指導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講席教授、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首席專家這位瀏陽籍的傑出科學家,距離上次回到瀏陽已經過去了40年,但她心中始終有一份濃厚的家鄉情結。
  • 宿松籍納米專家李亞棟當選中科院院士
    宿松籍納米專家李亞棟當選中科院院士 2011-12-29 13:44:32   來源:安慶新聞網
  • 四川巴中籍科學家吳偉仁、韓傑才當選院士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7日訊(記者 仲健鴻)12月7日,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分別發布通告,宣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據了解,今年中國工程院增選70名院士和8名新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增選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2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我國有一個省份,出了21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你家鄉嗎?
    蘇州最近,中國科學院了新增院士64不由也讓人們想起來了各省出來了多少院士?哪個城市出了院士最多?截至目前,中國科學院共有院士 833人,外籍院士108人。經過收集與整理,至目前為止,中國科學院院士籍貫最高的省份,是江蘇省,江蘇籍貫院士總數達到了219名。在江蘇籍的院士當中,都集中在蘇南和沿江地區。
  • 濱州市科協赴南京拜訪對接濱州籍院士崔向群
    濱州市科協赴南京拜訪對接濱州籍院士崔向群 2020-12-15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甘肅慶陽籍科學家
    慶陽市地處甘肅省東部,俗稱隴東,這裡地處黃土高原,是甘肅的東大門,素有「隴東糧倉」、「皮影之鄉」、「香包之鄉」的美稱,慶陽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被稱為「中國杜拜」,這裡人傑地靈,素來人才輩出,古有中醫鼻祖——岐伯、周先王——不窋、西漢丞相——公孫賀、西漢關內侯——李息等名臣大家,建國以來,慶陽人才輩出,先後從慶陽走出三位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多人就職於中國科學院相關科研院所
  • 這座紀念館,只為紀念崇州籍院士高世揚
    為紀念崇州籍中國科學院院士、鹽湖成鹽元素化學奠基人高世揚,9月10日,崇州在院士故裏白頭鎮大雨村舉行高世揚紀念館開館暨「蜀禹農高世揚基金」啟動儀式。高世揚是從崇州市白頭鎮大雨村一步一步走向鹽湖事業巔峰的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鹽湖成鹽元素化學奠基人
  • 兩名江西籍科學家當選中科院院士
    中國江西網訊 全媒體記者廖濟堂報導: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了。11月28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包括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6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注意到,此次有2名江西籍科學家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別是清華大學陳曄光教授、西安交通大學郭烈錦教授。
  •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名單,靖江籍專家邵新宇當選!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名單,靖江籍專家邵新宇當選! 11月22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
  • 定西通渭籍中科院院士姚檀棟獲「地理學諾貝爾獎」 系首位獲維加獎...
    原標題:通渭籍中科院院士姚檀棟獲「地理學諾貝爾獎」系首位獲維加獎的亞洲科學家  中國甘肅網1月4日訊 據定西日報報導 (記者 牛小棟 石建強 張新建)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
  • 房縣籍鄧子新院士被俄羅斯國家工程院授予金質獎章
    日前,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院長В.V.Gus e V和秘書長L.A.Ivanov代表俄羅斯國家工程院主席團籤署證書,授予房縣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以表彰鄧子新院士在科學與學術素養方面的傑出造詣,在發展和利用生物技術及其發展洲際科技事業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貢獻
  • 楊振寧改中籍真相,中國院士待遇到底幾何?
    原標題:楊振寧改中籍真相,中國院士待遇到底幾何?但事實是,楊振寧和姚期智本身就是中科院的外籍院士,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第十三條規定,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國國籍後,可直接轉為院士或資深院士,並享有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因此,楊振寧與姚期智之所以能加入中科院,是因為兩位取得了中國國籍,因此從外籍院士直接轉為院士,符合相關規定。 那外籍院士與院士在職責和待遇上有什麼區別呢?
  • 中國最強大腦地圖:兩院院士哪裡多?浙江排第二
    截止到2017年11月,共有1367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來自全球的116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共有879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和臺灣)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來自全球的66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兩院院士籍貫一直是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 中國最強大腦地兩院院士哪裡多?浙江排第二
    截止到2017年11月,共有1367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來自全球的116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共有879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和臺灣)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來自全球的66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兩院院士籍貫一直是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 丁穎丨茂名籍中國科學院院士、農業家
    丁穎(1888.11.25-1964.10.14),男,字君穎,號竹銘,廣東高州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主要奠基人,農業高等教育先驅。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院長。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從事稻作科學研究、農業教育事業40 餘年,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為&34;。2009 年被授予新中國成立60 周年&34;模範人物榮譽稱號。
  • 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半導體行業趨勢與碳基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與未來
    2020年9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來訪我所,以「半導體行業趨勢與碳基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與未來」為題在我所「院士大講堂」做專題講座。彭練矛中國科學院院士彭院士從半導體行業現狀與危機、矽基微電子技術的極限與後摩爾時代、碳納米管電子學的挑戰與前景及電子技術發展的第四次浪潮與碳基技術的商業化進展四個方面,對碳基集成電路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講座中,彭院士認為信息技術推動社會進步發展,而晶片是信息技術的基礎,要繼續推動世界信息產業的奇蹟性增長,必須保證晶片性能的飛速提升。
  • 這位靖江籍院士功不可沒…
    泰州靖江籍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校學術委員會主任,著名鐵路工程動力學專家翟婉明的團隊參與研發,並擔任這一國家級項目的專家組成員。 翟婉明 (中國科學院院士)
  • 院士說丨郭烈錦院士:以「能源有序轉化」引領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
    院士說丨郭烈錦院士:以「能源有序轉化」引領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 2020-08-27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