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祈禱機器人不要背叛人類,永遠服務人類的機器人才是好機器人

2020-11-13 達夫觀察

把我們人類從邪惡的機器人手中解救出來!據報導,教皇方濟各敦促天主教徒,祈禱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能永遠為人類服務,而不是剝奪人類的「尊嚴」。

據報導,虔誠的教皇方濟各在每月例行的祈禱演講中警告稱,儘管機器人技術可能會給世界帶來積極的變化,但也可能加劇地球上的「不平等」。

教皇方濟各在11月的祈禱儀式上表示:「人工智慧是我們正在經歷的劃時代變革的核心,機器人技術可以使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成為可能,如果它加入到公共利益中。事實上,如果技術進步加劇了不平等,那就不是真正的技術進步。」

教皇方濟各認為:「未來的技術進步應該以尊重人和創造的尊嚴為導向。讓我們祈禱: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進步永遠為人類服務……我們可以說,希望它是『人類』。」

教皇祈禱機器人不要背叛人類,永遠服務人類的機器人才是好機器人,教皇方濟各發出的信息,可能是為了解決人們的擔憂,即發展機器人可能會導致失業,這可能會擴大全球貧富差距。

潛在的由技術助長的「不平等」的其他例子,包括至少兩起因面部識別算法存在缺陷,而導致黑人男子被錯誤逮捕的案件,以及據稱對來自貧困背景的學生有偏見的考試成績。

今年早些時候,梵蒂岡發布了一份名為《羅馬對人工智慧倫理的呼籲》(Rome Call for AI Ethics)的文件,其中強調了人工智慧製造商應該遵循的六條原則,包括透明度、公正性和包容性。

相關焦點

  • 機器人視界|健全維保服務體系,機器人落地應用後的破局之路
    (二)社會生產力發展迫切需要近日,教宗方濟各呼籲全世界的信徒祈禱機器人和AI能「永遠為人類服務」。教皇在講話中指出,AI是人們正在經歷的劃時代變革的核心,機器人有能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而(售後)維保服務是確保機器人更好地「永遠為人類服務」的重要途徑。
  • 世界奇葩新聞社:羅馬教皇呼籲為機器人的安全禱告 非洲發現1000克...
    羅馬教皇呼籲為機器人的安全運用禱告 (源自網絡,羅馬教皇方濟) 俄羅斯媒體12日報導,教皇方濟各呼籲世界各地的信徒在2020年11月禱告,祈禱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將「永遠為人類服務」。
  • 未來人類會沉溺在與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愛戀中嗎?
    首先,神學家和倫理學專家韋羅尼克·馬格隆必須定義概念:「我們相愛不是為了忠誠,我們之所以忠誠,是因為這種忠誠服務於我們的愛。」它們不僅僅是一個娃娃。 《忠誠與背叛》的作者堅持認為:「不忠將是對某個詞的背叛。」。自瀆幻想,以及伴侶機器人與所有這些都沒有多大關係。她說:「幻想通常是非自願的,它使人逃脫了。」
  • 《機器紀元》當機器人毀滅人類!
    機器紀元的劇情簡介  ·  ·  ·  ·  ·  ·  21世紀中葉,地球環境遭到巨大的破壞,人類文明和信仰不可遏止地崩塌。在一片亂象的關頭,名為ROC的科技公司憑藉他們研發的「朝聖者 7000」智慧機器人迅速崛起。朝聖者深入民間每一個角落,幫助人們從生到死處理身邊的一切事務。在兩條根本原則的約束下,機器人們任勞任怨,不辭辛苦,與此同時也遭遇種種殘酷無情的對待。
  • 創造出永遠不會背叛我們的愛人:人類創造人工智慧的初衷?
    在人類所渴望擁有的技術裡,人工智慧算得上是最無用的一項了。請容我解釋清楚。當我們探索遙遠的星球或者拆解炸彈時,擁有能夠獨立做決定的機器人是很有用的。然而我們對人工智慧的最終期望,絕不僅僅是讓機器人的作業系統具備自主行動的能力。人工智慧的理念不是指通過「理解各類模式」而讓計算機擁有更快的數據搜索能力,也不是指讓它使用自然語言與人類主人交流。
  • 姜永育:機器人消滅人類,並非杞人憂天|氣象人專訪
    連載的文章裡,機器人背叛了人類,和人類之間有一些戰爭,但也都是小範圍的戰爭,都是些小打小鬧的故事。而要做一套書,戰爭就不再是小範圍的了,就從陸地到海上,到空中。而機器人攻擊人類也不是一些簡單的手段了,使用的軍事技術都非常先進。
  • 人類將被「機器人」終結?為什麼說機器人會成為地球新的統治者?
    如果機器人有了意識,它通過自我學習改造會比人類強大幾十倍,如果機器人要主宰這個世界,人類基本上無法阻止它們的行動。人和機器大戰很難有勝利的機會,機器人通過高科技可以進行數據分析猜想我們的下一步計劃,任何計劃都逃不過它的大腦。
  • 人工智慧:人類是高估了自己還是低估了機器的智能?
    遠古時代,人類的科技文明僅限於遠觀星象,服務於皇權統治,儘管西方出現了像哥白尼等科學家,認為地球並非宇宙的中心,然中國皇帝也好,西方教皇也好,一律認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無論土地,財富或者智慧都是這個世界的主宰。
  • 人類製造機器,終究會被機器毀滅,七部機器人毀滅人類電影
    現在科學家都在研究人工智慧,不久的將來機器人就會像人類一樣,但是讓機器人擁有智慧究竟是利是弊呢?人類製造機器人,終究會被機器人毀滅,下面盤點幾部機器人毀滅人類的電影!機器人想完全佔有這個世界,把人類趕盡殺絕,然而卻遇到了頑強抵抗的人類精英康納。於是,終結者機器人T-800受命回到1984年,殺害康納母親莎拉,目的是滅掉康納的出生。 康納得知後,火速派戰士雷斯前往救援。雷斯來到1984年的洛杉磯,及時搭救了被機器人追殺的莎拉——她當時還是一個大學生。然而,人們把雷斯當成瘋子,不相信未來機器人統治世界。 直到莎拉又一次遭到機器人追擊,她才相信了這一切。
  • 未來機器人會統治人類嗎?
    但是機器不可能統治世界的 因為機器永遠是機器 沒有基因的個體是無法產生變異的 無法變異的東西就無法進化 無法進化表示違背了自然規律 這樣的東西只能滅絕 想想如果機器不為人所用 那麼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所以如果沒有人類 機器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你說他們活著為啥啊 他們不需要吃飯 不懂得享受 沒有任何情感 無須得到任何滿足,工作是需要動力的 沒有動力的機器就一廢鐵。
  • 盤點機器人不能代替人類所做的10件事
    說到機器人和自動化,你希望重要的醫療診斷是機器人給你的嗎?你會想去劇院看一群機器人表演嗎?現在讓我們來談談機器人不能做的事情吧,冷靜一下,用反烏託邦式的眼光看待未來。盤點機器人永遠無法取代人類的10件事。
  • 如果機器人擁有思維會毀滅人類嗎?
    想像一下,如果機器人擁有人類的思想和意識,將會發生什麼?毀滅地球?還是保護人類?那麼,機器人在現實生活中將有怎樣的抉擇呢?若機器人真的有著人類的思維,有著人類善良的一面,也就會有醜陋的一面,還會有邪惡的一面。我覺得這將會大難臨頭,我們將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因為我們不管從記憶力,還是邏輯思維都無法戰勝機器。
  • 機器人未來將會取代人類的工作
    在對845名跨行業高管的調查中,Pega Research發現,大多數人認為機器將補充未來勞動力中的人類工作。這項研究表明,一支人力機器員工隊伍可能更具參與性和任人唯賢。   機器增強的勞動力可能會平息一些對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工人的擔憂。
  • 優必選研究院副院長程駿:機器視覺在服務機器人中的應用 | 直播預告
    服務機器人是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個年輕成員,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不同國家對服務機器人的認識不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經過幾年的搜集整理,給了服務機器人一個初步的定義:服務機器人是一種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機器人,它能完成有益於人類健康的服務工作。服務機器人被廣泛應用於醫院、家庭、工地、辦公室和體育娛樂場館等領域,直接與人類共處,為人類排憂解難。
  • 智慧機器人會給人類帶來什麼_智慧機器人對人類的影響
    有人對類似於索菲亞的機器人有強烈興趣,還有很多人對機器人感到恐慌人工智慧機器人會不會是人類社會的終結者?智慧機器人對人類會有什麼影響? 智慧機器人存在的隱患 技術失控的危險 任何新技術最大危險莫過於人類對它失去了控制,或者是它落入那些企圖利用新技術反對人類的人手中。有人擔心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其它製品威脅人類的安全。
  • 從京東 618 導購機器人說起,機器如何更理解人類?
    在京東JOY強大的對話能力中,基於開放域目標驅動的生成式對話服務來自於人工智慧企業「深思考人工智慧」(iDeepWise.ai)。其在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人機對話等核心AI技術上已不斷突破創新。這些新技術的不斷迭代,也在一步步推動AI實現商業化落地。AI對話機器人背後的黑科技究竟是什麼?
  • 機器人觀察人類後:原來人類的本質是一臺複讀機。
    世界上最後一個人類躺在床上,他的床邊是名女性機器人。機器人身懷任務,她要觀察人類這個瀕危物種,並研究他們的思想。現在任務即將結束,人類太老了,他正在等待死亡。機器人不懂什麼是死亡,她們不會死,機器可以不斷的迭代升級,她對死亡很好奇。老人的床正對著夕陽,機器人握著他的手,兩個人注視著慢慢落下的太陽。
  • 美國機器人鬥舞堪比人類,馬斯克驚呼:這不是特效!
    —— 羅伯特福特《西部世界》2020 年最後兩天,波士頓動力公司發布了旗下 3 款機器人跳舞的視頻,一改機器人的「笨拙」形象,頗有幾分呆萌。毫不誇張地說,讓我一個大活人跳,還真沒這幾個機器人跳得那麼好。機器人的舞姿引來馬斯克點讚,面對大眾質疑視頻是否合成,馬斯克還特別說明 This is not CGI( 這不是電腦合成的影像)。
  • 新型軟體機器人向多段式機器人轉變,為滿足人類多方面生理需求
    機器人的誕生就是為了服務人類,我一度認為機器人會是以人類或者動物的形態出場,但是今天我不得不說我錯了,我的認知有些淺薄,因為機器可以使仿生的,但不一定會去模仿人類或者動物的外表。這款機器人是由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研究生發明的,形狀類似於「三角形狀的蛇」,不要吃驚,當然它並非是蛇。
  • 《機器人總動員》,機器人愛情表象下對人類生命意義的叩問和哲思
    02、情感與商業的悖論:人類情感融合被商業化利益所取代,商業價值基於人類情感之上,強烈的反諷效果揭示欲望與人性之間的背離關係人類的欲望永無止境,正是這種貪婪與自私讓人類義無反顧開始商業開發,情感缺失成為影片無法迴避的一個主題,機器逐漸代替了人類的手和腳,人類除了躺在舒服的機器上,喪失了交流、溝通的能力,情感融合被商業化利益所取代,影片對於這種現象採用了反諷的方式表達了導演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