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患癌男孩需儘快切除頭部腫瘤 在室內能完成的願望均已實現

2021-01-14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2019年5月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經歷了骨髓移植、化療、放療、腫瘤切除等一系列難熬的手術及治療,2020年11月惡性腫瘤復發……1月4日,閃電新聞對5歲患癌四川男孩小牟熠的故事進行報導後(《拍一張全家福、看一次大海……5歲孩童惡性腫瘤復發 50個願望我們幫他一起實現!》),全社會都在牽掛著小牟熠的病情和治療進展。

1月12日上午,閃電新聞記者在醫院附近的出租屋外面,見到了剛從醫院打針回來的小牟熠。小牟熠和父母手牽手,一起回到了雖然不大卻很溫暖的出租屋。

根據小牟熠的父親牟聰介紹,小牟熠目前狀態比較穩定,以容易消化的流食為主。「像奧特曼、綠巨人玩具、蛋糕、小西裝,這些室內的願望幾乎都實現了,只是室外的沒辦法」,提到孩子的50個願望,牟聰對社會上的好心人充滿感謝,同時又對現在無法帶孩子外出看動物、坐飛機感到遺憾。

在出租屋裡,閃電新聞記者還看到了之前送給小牟熠的奧特曼填色圖書,封頁的奧特曼和怪獸已經被小牟熠用水彩筆塗上了他喜歡的顏色。小牟熠還拿出了另一本為他購買的奧特曼科普圖冊,與閃電新聞記者分享每一個奧特曼的故事。

「如果血項不穩定,掉得很厲害的時候,就只能躺在床上,隨時都可能會流鼻血」,對於小牟熠的下一步治療,醫生建議儘快做手術切除頭部的腫瘤。「拖得越久越不利,但是現在的治療都是在傷害他的基礎上延長他的生命」,牟聰希望孩子能活得更久一點,讓孩子能夠親自體會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的更多美好。

閃電新聞記者將繼續關注小牟熠的治療情況,也希望對神經母細胞瘤有所研究或資源的社會好心人,積極與小牟熠的父親牟聰進行聯繫,共同幫助小牟熠和這個家庭渡過難關。

姓名:牟聰

聯繫電話:18980192820(微信轉帳同號)

農業銀行:6217 9767 5001 3926 070

相關報導:

《拍一張全家福、看一次大海……5歲孩童惡性腫瘤復發 50個願望我們幫他一起實現!》

《閃電公益|溫暖一日 閃電新聞記者為5歲患癌男孩實現11個願望》

《5歲患癌男童的第12個願望 奧特曼:身體情況允許將派出演員》

《87秒|「我好想回到原來的樣子」 5歲患癌男童的「第51個願望」令人動容》

《黃渤回應5歲患癌男童願望》

《5歲患癌男孩狀態穩定「掛床」返回出租屋 動身北京前仍需籌措巨額手術費》

閃電新聞記者 王嶢 王藝儒 王乾峰 報導

相關焦點

  • 閃電公益|溫暖一日 閃電新聞記者為5歲患癌男孩實現11個願望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6日訊 3歲患上神經母細胞瘤,經歷近兩年化療、放療、骨髓移植、穿刺、腫瘤切除等治療和手術,卻在三個月前不幸復發……1月4日,閃電新聞進行報導後(《拍一張全家福、看一次大海……5歲孩童惡性腫瘤復發 50個願望我們幫他一起實現!》),5歲四川男童小牟熠的故事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的一年,小牟熠有50個新年願望。
  • 5歲患癌男童實現願望,每一個個體都該被如此善待
    近日,來自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大成鎮的退伍老兵牟聰向媒體求助,想幫助患癌的五歲孩子圓「50個」新年願望,其中包括到青島看一次燈光秀和大軍艦,以及見到黃渤叔叔。  隨後,黃渤在快手平臺發布短視頻,回應了小牟熠的願望。黃渤在短視頻中表示,因為疫情、工作行程安排等種種原因,目前只能和小牟熠在雲端相見。黃渤為小牟熠送上了「早日康復」的關心和祝福,也向小牟熠父母表達了敬意。
  • 三歲半確診惡性腫瘤,5歲孩子想實現50個願望,還來得及嗎?
    這是一張願望清單,看上去好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看電影、吃漢堡、去動物園……這些普普通通,對大多數人來說很容易實現的事情,對5歲的小牟熠來說,卻可能是一種「奢侈」。
  • 12歲男孩癌症晚期!媽媽崩潰說出幾個細節……再不重視就晚了!
    眾所周知,肺癌在我國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第一,發病年齡平均為50-60歲,好發於長期大量吸菸的男性患者。而最近卻有12歲孩子不幸中招! 12歲男孩查出肺癌晚期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胸部內二科收治了一名12歲的孩子,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病,他應該坐在學校的教室裡。 今年7月底,黃女士發現兒子的左邊鎖骨上長有一鵪鶉蛋大小腫塊,質地較硬,不痛不癢,於是連忙前往醫院就診。
  • 微創小切口切除肺部巨大腫瘤
    (術後醫務人員查房現場)近日,婁底市中心醫院胸外科採用微創技術,成功為兩位肺巨大惡性腫瘤患者實施了全胸腔鏡手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現均已康復出院。巨大腫瘤一朝摘除家住湖南漣源的邱女士近來出現乾咳、痰液中帶血的症狀,憂心忡忡的邱女士來到婁底市中心醫院就診。
  • 腫瘤醫院院長:患癌十多年我是如何活下來的?|徐克成
    今年80歲的徐克成,精神矍鑠。2001年,他以61歲高齡創辦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暨南大學附屬醫院,隸屬於廣東省衛計委直管),設立「不收紅包、不收回扣、不接受吃請」廉醫規矩。2006年,66歲時,身為腫瘤醫院院長的他,體檢時卻發現自己患上肝癌。後來他反思、研究治療方案, 摒棄傳統落後的治療方式。如今14年過去了,癌症都沒有復發。
  • 癌症患者,腫瘤切除後又復發,是怎麼回事?怎麼做能預防復發?
    還有很多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後,將腫瘤切除還出現復發現象,就更加讓人害怕與擔心。也很想知道為什麼腫瘤切除還會復發,怎麼做能降低復發率?接下來就好好說一說。腫瘤切除再次復發,與什麼原因有關?治療不夠徹底,會讓殘存的癌細胞,繼續擴散、轉移,也就會讓癌症復發。別怪醫生,癌細胞是無孔不入的,若已經進入到深部,就很難被察覺,也就容易漏掉,治療就會不徹底。
  • 美國女子患癌擴散全身,肺部長出100個腫瘤,身體多處被迫切除
    據《鏡報》12月3號報到,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小學六年級老師Ashley Wyss不幸患上癌症,肺部裡面竟長有100個腫瘤。然而在得知自己患癌以後,Ashley拒絕醫生向自己以及家人透露病情以後的可能發展情況,因為她想活在當下而不是恐懼中,儘管她知道自己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在2011年的一個清晨,Ashley 發現脖子前部有一個腫塊。
  • 明明腫瘤切除得很乾淨了,為什麼還會復發?抗癌沒那麼簡單
    手術時,除了切除肉眼看得見的腫塊,還會適當的切除一些周圍看似「正常」,但有可能存在癌細胞浸潤的組織。有的腫瘤患者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手術切除得很乾淨了,還會發生復發轉移呢?規範的腫瘤切除必須要求切緣陰性,也就是切緣的組織病理檢驗後無癌細胞存在,而且陰性切緣與癌組織間要有5公分的距離。其實有些腫瘤較大,或者與重要器官組織非常接近,難以做到5公分的切緣,另外有一些早期癌症無需達到此標準。手術醫生術中會將腫瘤進行染色可以大概判斷腫瘤的邊緣。之所以要有足夠的切緣,是因為癌症的生長就像螃蟹,會伸出很多觸角,如果腫瘤近切緣,難以保證局部腫瘤完全切除,而近切緣是癌症易復發的原因。
  • 5歲男童腦袋裡長個雞蛋大的腫瘤!孩子出現行走不穩症狀要警惕
    日前,5歲男孩小樂(化名)在某次活動後突然頭痛嘔吐,一查竟然是後腦部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腫瘤,這是怎麼回事?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陸馗告訴南都記者,該患兒罹患的是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多表現為行走不穩,家長如果遇到孩子有類似症狀,需及早警覺送診,勿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 5歲患癌男孩有個心願清單,黃渤給他回信了…
    牟熠的心願 5歲的牟熠,有著一雙清澈、愛笑的眼睛,與其他同齡小朋友一樣,他也喜歡圍繞在父母身邊,安靜地玩著奧特曼,偶爾再吃上一顆甜甜的糖果,笑臉盈盈地叫著「爸爸」「媽媽」。
  • 5歲癌症男孩寫下新年願望,杭州有群人帶著...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見習記者 陳馨懿 齊魯晚報記者 王麗看一場電影、吃一次漢堡、去一次動物園、拍一張全家福、想見到奧特曼……這是5歲男孩牟熠的新年願望。一共有50個。牟熠是一名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四川人,在山東治病。
  • 12歲男孩乳房變大,可能是腎上腺腫瘤
    原標題:12歲男孩乳房變大,可能是腎上腺腫瘤 12歲的江西男孩小丁,胸部居然像女孩兒一樣變大,一直長到了桔子大小。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醫生發現,小丁異常發育是因為腎上腺長了腫瘤。
  • 10釐米巨大肺腫瘤 海軍安慶醫院經胸腔鏡小孔切除
    醫學影像中心徐翔副主任、胡良先主治醫師診斷為右側胸腔巨大腫瘤;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陳煥主任、劉宜根主治醫師進一步判斷右側胸腔巨大腫瘤可能為較少見的肺纖維瘤,需要手術切除。由於患者年齡較輕,且為家中主要勞動力,對手術效果及美容方面均期望很高,希望通過胸腔鏡微創手術來治療。對於肺部小結節,海軍安慶醫院胸外科已經常規採取胸腔鏡手術完成。
  • 胸壁腫瘤切除及胸壁重建手術中國專家共識(2018 版)
    雖然每個年齡段都可診斷出原發性胸壁腫瘤,但某些惡性病變更容易出現在兩極的年齡段中,例如 Ewing 肉瘤和橫紋肌肉瘤在兒童和青年人中高發[5],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PNET)在 20 歲左右的年輕人中高發,軟骨肉瘤、淋巴瘤和單發的漿細胞瘤在中老年人中更常見[2]。根據發病部位亦可將胸壁腫瘤分為胸骨腫瘤、肋骨腫瘤以及鎖骨、肩胛骨腫瘤。
  • 男孩睪丸腫瘤重達4斤 因「羞於啟齒」遲未就醫
    13歲的男孩不好意思說,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父母居然一直沒發現異樣。浙大附屬兒院泌尿腫瘤科徐珊主任說,他從醫30多年來,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睪丸腫瘤,像個即將爆掉的小皮球,足有4斤多。  性教育缺失讓孩子「羞於啟齒」  小張,江蘇某農村人,13歲。  上周四,在父母的陪同下,他步履蹣跚地來到浙大附屬兒院。
  • 個高的男性或易患癌!歐洲《腫瘤學年鑑》:每高10cm,風險升高8%
    近期,《腫瘤學年鑑》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顯示,個子高是男性患癌高於女性的原因之一。一向被視為「加分項」的個兒高,竟成了易患癌因素。《生命時報》結合研究採訪專家,列舉男性10大高發癌症,給出5條防癌建議。受訪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 程書鈞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 支修益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 尤長宣天津市腫瘤醫院腦系腫瘤科主任 李文良男性更易患癌,或因長得高歐洲腫瘤學會和日本腫瘤學會期刊《腫瘤學年鑑》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依據兩大隊列超過
  • 33歲肺部腫瘤患者 接受手術機器人切除手術 醫生室內看「大片」
    近日,國內某腫瘤醫院胸外科,迎來一個開機大吉,醫護人員面對鏡頭齊聲喊到:「一 二 三,開機大吉」。開機大吉?誒,這是要拍一部反映醫院生活的電影嗎?紅綢子蓋著的這個是攝影機嘛?其實啊,這個長著四個臂膀的鋼鐵俠,是某腫瘤醫院剛剛引進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
  • 口腔癌患者切除面部腫瘤 手術19小時完成「換臉術」
    口腔癌患者切除面部腫瘤,1根血管要縫8至10針,用的線比頭髮絲還細—— 手術19小時完成「換臉術」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潔 高興 「換臉術」從科幻變為現實。 「患者入院以來,我們看到腫瘤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生長。」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閔安傑副教授介紹,張先生臉部皮膚由完整到破潰,腫瘤從口腔內部穿過肌肉長到外面,長到嘴唇,導致嘴巴都合不攏。 「如果不及時切除,患者不僅無法進食,腫瘤通過淋巴結轉移,可能會侵犯到眼球、顱內,隨時奪走他的生命。」
  • 哪些人需要做「腫瘤基因檢測」?一張表了解你的患癌風險
    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腫瘤基因檢測」,是從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因檢出 BRCA1 基因突變,接受預防性乳腺切除以降低患癌風險開始的。2018年,歌手鄧紫棋發微博自曝家族有癌症病史,因此做了基因檢測,所幸測試結果是陰性。